第649章 吳三桂猝死,黃巾起義序幕

聖元五年。烽火十三年,與東漢皇國東部蒼龍嶺千壞懈飛的黃巾大起義從爆發之初就如同一座噴涌而出的大火山,它就好像是一把火丟入了稻草堆,又好如是洪水大壩上那一隻螞蟻,一時間本來纔算和平一些的中原再次掀起了一場亂潮,烽火連天,旌旗蔽空,大亂循序幕終於被拉開了。

大夏聖元五年五月中,吳國啓德三年,就在中原各地陸陸續續有黃巾起義的同時,吳國內部第一支黃巾義軍也拉起了大旗,而這個大旗的旗手並不是南卞的羅家,而是東陽的袁家。

平州東陽縣。有一望族,控制這整個縣城上下,佔有周邊良田千頃。不過袁家雖爲地主,但對於佃戶卻非常不錯,袁家族長是一個不到四旬的中年,名叫袁風,這袁風名聲不顯,出了這東陽縣怕是沒有多少人認得,但是這袁風的祖父卻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正是出身四世三公之家的三國袁家,袁紹就是他的祖父。

在東漢末年,袁紹因爲家世的關係。皇室的沒落,所以名聲不然而在烽火大陸上,比袁紹強的英雄人物多如牛毛,儘管袁紹在烽火初年也拉起了一支隊伍,但是袁家的命運似乎並不算太好,烽火大陸上競爭遠不是東漢末年可比的,而想要從數千諸侯中脫穎而出,除了耍有足夠的實力,足夠的威望,還要有一定的運氣,但是袁紹的運氣顯然不是很好。

乾河一戰,三千袁家軍一戰盡沒,袁家鎮被攻破,袁家上下老少上百口被殺,袁風僥倖脫逃,帶着不足百人士卒逃出袁家鎮,從此隱沒在東陽附近的山中,後明軍崛起,大勢所趨,袁風攜家中士卒投入明軍,報了滅家之仇,隨後,袁風就退出軍中。再次揮了東陽做了一個富家翁。

不過袁風並不是一個自甘寂寞的人,就如同他的祖父袁紹一樣。他也有着雄心大志,只不過一直都沒有一個好時機,烽火八年,袁風將自己十六歲的女兒送入宮內,袁家也從一個東陽小地主,快速的崛起,成爲東陽境內的最有權勢的人豪門,蓄養家丁八百人,這八百人盡數都是袁家的死士。

袁風在鄉下地方苦心等待着機會,並非是無的放矢的,烽火四年,明皇帝崇禎被吳三桂所殺,明國內部各大將心生間隙,但礙於大局所以推舉了吳三桂作爲了吳王,也就是那個時候,袁風看到了機會,所以他果斷的退出軍中,到地方上苦心經營。等待吳國內部大亂,不過他沒有等到吳三桂與三邊總督之間的戰亂,卻是等來了另一個契機,而這都源自一個叫宋濤的道士。

宋濤是張角衆多弟子中的一個,當初秘密傳教,所以走的地方多是偏僻的地方。因爲這些地方統治薄弱,地方百姓生活清苦,容易煽動。而東陽就有着六山兩地兩分水之稱,每年夏季,大雨傾盆,東陽地勢較低,所以都會被淹,不過東陽環境雖惡,但也有好處,就是少有人來搶奪,生活相對平靜,所以很多人都願意繼續在這裡生活,於是宋濤與袁風在東陽巧遇,最後甚至成了翁婿,而最爲諷刺的是,袁家在東漢末年是討伐黃巾而起家,而如今卻是成爲黃巾而欲起家。

袁風有二子二女,大女兒嫁給了吳皇,作了妃子,小女兒嫁給了宋濤。也就是張角的弟子,而除了兩女之外,袁風還有兩子,大子袁武,二子袁易,都已成年,大子年歲二十餘,好打抱不平,爲人爽直 出手闊綽,周邊三鄉八村都知道袁武。而袁武的身邊也總是跟着一干少年,二子袁易則醉心與文,少年聰穎小八歲那年就被人帶走學藝,十六歲有所成,如果算起來,此人還是兵家鬼谷子的徒孫輩。

袁家家世不大,但影響卻不家中出了一個皇妃,自然是衆人巴結的時象,而宋濤這人面貌和善。十分擅長拉攏人心,因爲惜得張角的符水道術,免費爲鄉中百姓救治,成了當地有名的活菩薩,漸漸的這袁家在四里八鄉的都有了很深厚的人脈,而東陽地方窮困,而這裡又處於北方,正所謂窮人惡水出刁民。袁傢俬下里刮練武裝,組建了一支精銳家丁,說是家丁,但隨時都可以變成精銳士兵。

宋濤從龍山回來後,就將起事的事情告訴了袁風,一家人也開始緊張的籌備起來,吳國內部分有方將九人,分佈在吳國不同的地方。按照數量來看,吳國並不算是黃巾起義的重點區域,而袁家本身的實力也不足以成爲方將,這一切都是宋濤努力爭取而來的。

按照張角的打算,每一個方將都應有精銳士卒三萬以上,纔可爲一方統帥,袁家雖有練兵,但算上死士,家丁,甚至是毒衆,衙役全都算上,加起來也才五千出頭,遠不比其他,不過袁家有一個很大的優勢。那就是袁家有一個皇妃,正因爲如此,宋濤才爭取到了這個名額,畢竟如果拉起大旗之後,三萬人很快就能湊齊,甚至更多人也不是問題

而這個皇妃無疑就是袁家潛伏的一個秘密棋子,吳三桂做了皇帝之後,因爲至愛的女人陳圓圓被大夏皇帝夏羽給搶了,然而吳國最大的耍塞,山海關也被大夏給搶了,而後,北方的冷鋒口也被搶了,吳三桂算是徹底的將大夏給恨上了,但是恨之餘。吳三桂還算清醒,知道如今大夏國力遠不是吳國可比,而吳國內部還有三邊割據,財政也不算闊綽。心中鬱結的吳三桂自然只能用酒,用女人來發泄自己的鬱結和憤懣。

袁敏,袁家大女,如今是吳三掛較爲寵幸的一個妃子,按理說得吳王寵幸應該是應該高興的事情,但是袁敏卻很不高興,因爲吳三桂在跟她翻雲覆雨的時候。叫的是另外一個女人的名字,而她之所以得到寵幸。只因爲她眉宇之間有三分與陳圓圓相似,她成了一個女人的替代品。袁敏本身性子就狹隘,自然就恨上了。

宋濤是四月回的東陽,東陽雖然是一個窮地方,但是距離吳王都天興城卻是不遠,宋濤在與袁風商議一番之後,就趕往了天興城,靠着奇門遁甲之書卷殘頁,居然一路上沒有驚動宮殿守衛進入了後宮之中,一路輕車熟路的進

吳三桂雖然只是將袁敏當陳圓圓的替代品來對待,但是在日常上卻是不曾虧待與她,甚至袁敏宮內的幾個宮女都是從袁家選出來的,這也算是一種補償吧,不過在其他人的眼中,這無疑是一種寵愛,這幾個宮女都是認識宋濤的,而且對於宋濤突然出現在宮內似乎也是見怪不怪的。紛紛到宮外望風。

袁敏身着一身華麗的衣袍,看到宋濤走入,臉上卻是露出了一絲迷戀的目光,宋濤面相清秀,是那種女人都很喜歡的小白臉類型,儘管宋濤是自己妹妹的丈夫,但是袁敏卻是不可自拔的愛上了這個男人。兩人的孽緣還要說到兩年前袁敏得假回鄉看望父親,出於某種好感,以及某種報復的心理跟宋濤有了關係,之後,兩人似乎就有了牽扯,事情有的時候就是這麼奇妙。

袁敏看到宋濤,一擻那寬大的衣袖,親暱的摟住宋濤的蠻腰:“好久都不來了呢?人家想你想的緊呢!抱人家去牀上。”袁敏一邊說着,一邊向宋濤的衣襟裡摸去,不知道爲什麼,袁敏每一次看到宋濤,都想要讓他狠狠的蹂躪她。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消除她對吳三桂的那股恨意一般。

宋濤對於袁敏的焦急,卻是喉頭一暖,對於袁敏,宋濤也是心中複雜,自己跟妻子的姐姐有了染,而且這個女人還是吳國皇帝的妃子,儘管宋濤對於袁敏那種急色的樣子很是不屑,但是心中卻是隱隱有點刺激和滿足感,他上的可是一國皇妃。而且宋濤也需要吳國宮內有一個消息渠道,一來二去的,兩個人的關係似乎從複雜也變得簡單起來。

“這還是大白天呢,你就不怕吳王陛下過來!”雖然在皇宮內很刺激。給一國皇帝戴綠帽子很有成就感。但是宋濤還是很小心謹慎的。

“哼,放心吧,他現在可沒時間過來我這裡,最近才招入一批才人秀女,他可忙着呢!”

宋濤聽了袁敏這般說,這心也是鬆了不少,這心一鬆下來,那股慾火卻是蹭蹭的竄了上來,這種刺激。總能讓人慾罷不能。

芙蓉帳暖度春宵,一番雲雨之後,宋濤氣喘吁吁,滿頭大汗,而身上的袁敏也是慵懶無比的伏在他的身上。宋濤喘勻了氣息,這才道:“敏兒,有件事需要你去做,只要你完成了,那麼咱們就能永遠在一起了!”

“哦,什麼事情!”袁敏吐氣如蘭,聲音裡帶着幾絲疲倦的道,剛纔的瘋狂讓她也有些吃不消。

“毒殺吳王!”宋濤一字一句的道。

“什麼!”袁敏一下就坐了起來。不過身子骨卻是一軟,某人的物件還在她的體內,這一坐起,就感覺心被撓了一下,力氣都消失了:“你要我毒殺吳王?”儘管袁敏心中對吳三柱恨得要死,但此刻也不由地有些驚訝,要知道她對於吳三掛很大程度上是因愛生恨,恨吳三桂的無情,但要殺了他,袁敏卻有些遲疑了。

袁敏的遲疑,宋濤卻是以爲袁敏在害怕毒殺了吳三掛後,會被牽連。所以繼續道:“放心吧,你只需要將這個東西放入吳三桂的飯菜之中。這是舌炎膽汁,無色無味,而且銀針都試不出來,中毒之後也是沒有任何的感覺,七日後纔會爆發,但死時卻如同暴斃一般,不會有人會懷疑到你的身上。”

“而且,吳國很快就會滅亡了。岳父已經準備好起兵,而其餘同時還有數路人馬一同起兵,只要吳三楂一死,吳國定會覆滅,到時候岳父說不定也能弄個諸侯王噹噹!”宋濤笑着說道。

袁敏目光閃爍不定,腦海裡又想起吳三桂來,不過腦海裡一想起他來。袁敏的心頭就一陣刺疼。尤其是想起那一個個晚上,自己的悽慘,一股恨意就讓袁敏如同一頭母豹子一樣,再次的瘋狂起來,宋濤也着實承受不住,但是此刻是男人又怎能說不行,一番癲狂之後,袁敏氣消了不少:“東西留下,我會做的!”

宋濤走了,袁敏又在牀上躺了許久,這才起身,看着手中的毒瓶,自言自語的唸叨道:“別怪我。要怪就怪你不知道疼惜我,讓你和你那個陳圓圓見鬼去吧。”袁敏唸叨着,站起身,對着外面道:“去,吩咐御膳房準備一桌酒宴。另外派人去請陛下晚上來我宮中用膳。

吳三掛對於袁敏心中還是有一分愧疚的,所以對於袁敏的要求只能能做到。他很少反對,對於袁敏派人請他過數吃晚宴,吳三桂還是很詫異的。因爲每一次都是他心情不好纔會去袁敏宮內,儘管他那時候酒醉。但是很多畫面還是記得的,儘管吳三桂後宮女人多的很,一個妃子而已,但是吳三掛只是皺了皺眉頭,還是答應了下來。

吳三掛做夢也想不到,自己這一去,竟是英雄一生的終結,他從來都不曾想到自己會死在自己妃子的手上。

吳國啓德三年,啓德是吳三桂的第二個年號,正是四十出頭,年富力強的梟雄人物。吳三桂與才女院內猝死,吳三桂的死可以說十分的蹊蹺,但是聯繫到吳三桂近年來越發的荒淫,大肆蒐羅才女入宮,而且此番是死在女人身上。而爲了避醜,這個事情也沒有繼續深查,而吳三桂一死,苛響可是深遠,如果吳三桂換一個時候死,可能會有波動。但不會波動那麼大,但是壞就壞在小吳三掛死的時候上了,這一年是黃巾大起義的時候。

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年過六旬。雖然也加了皇號,但卻屬於沒有權利那種,甚至還掛着一個東邊總督的職位,吳襄老邁,吳三桂的兒子最大的一個才十歲出頭,而且宮內的消息雖然做了封鎖,但奈何此事如何遮掩的住,吳三桂網猝沒多久。消息就傳了出去,頓時整個天興城的氣氛都變的詭異了起來。

而在天興城冉,十數只鴿子飛往各方,而一匹快馬也飛快的奔向南部的東陽,烽火十三年五月十三小吳三掛猝死的第六日頭上,袁風舉起黃巾大旗,風起雲涌的黃巾大起義在吳國境內拉開了序幕。

第699章 大夏西北危機第200章 城級瓶頸第13章 信仰狂熱第140章 千里迂迴之凌雲山蠻. .第533章 倒黴的阮氏三雄第491章 黑旋風李逵第100章 鹽鎮第136章 李氏雙姝第483章 後院起火第179章 毛家鎮的覆滅第743章 皇太子麒出兵伐倭第583章 李氏朝鮮和親團第119章 六十萬兩白銀第657章 “鎮壓”第442章 山東略第66章 兼併白家村第196章 名刀的搖籃—精工坊第750章 海州之爭第597章 新武將時代的來臨第432章 神箭哲別第146章 蝗蟲軍第536章 登陸青島第75章 歪打正着第583章 李氏朝鮮和親團第20章 美人計第152章 官學第357章 海盜的崛起第472章 燃燒的天空—蒙古軍隊的覆滅(下)第82章 大開墾第173章 水軍老將劉仁軌第317章 步入諸侯國戰時代第754章 天之橋第185章 瘋狂的掠奪第242章 變數第156章 伏擊雞鳴嶺第60章 凌厲的反擊第301章 夜襲圖諢港第168章 鐵浮屠第642章 致命追擊第554章 宮廷衛戍禁軍之首第293章 最毒女人心第326章 海軍府第588章 你敢打我臉第30章 山蠻弓箭手第717章 九州局勢第18章 河谷內的大地主第582章 星辰塔的占星預測第23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127章 先下手爲強第583章 李氏朝鮮和親團第592章 楊家軍揮師南下第316章 多戶籍政策第357章 海盜的崛起第472章 燃燒的天空—蒙古軍隊的覆滅(下)第61章 白馬軍神第445章 以身爲餌第五 捲風雨錦西第三百九十第460章 再露獠牙—擴軍四百萬第319章 神器—神農藥鼎(上)第234章 白蓮聖女第412章 第三場,團戰第190章 邪惡的夏羽第702章 十萬僱傭兵第378章 楊門虎將楊延昭第519章 邪惡詛咒祭壇第71章 解決之道第739章 天塌地陷第443章 圈地威海灣第93章 風流還是多情第46章 不對稱的實力第647章 邪惡詛咒發動,殭屍軍團的滅亡(上)第238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749章 門閥第19章 周扒皮第733章 遍地盡掛麒麟旗第268章 禍亂大將軍府第198章 金蟬脫殼第348章 討要陳圓圓. .第503章 登陸威海第670章 雙龍口第135章 伏擊鳳凰山第295章 白蓮幻術第201章 沮授田豐第586章 八王之亂第91章 玉面小白龍第647章 邪惡詛咒發動,殭屍軍團的滅亡(上)第346章 毒士賈第666章 大夏從不畏懼戰爭第257章 草原長城—以胡制胡第606章 鮮卑段氏—古堡之戰第433章 步戰之王—鞠義第562章 送聘禮洛神慌第214章 戰爭導火索第411章 獵場比鬥第94章 力舉千斤第752章 墨門兩分第90章 坐井觀天第61章 白馬軍神第641章 刺殺綁架第539章 抽刀而出的齊國
第699章 大夏西北危機第200章 城級瓶頸第13章 信仰狂熱第140章 千里迂迴之凌雲山蠻. .第533章 倒黴的阮氏三雄第491章 黑旋風李逵第100章 鹽鎮第136章 李氏雙姝第483章 後院起火第179章 毛家鎮的覆滅第743章 皇太子麒出兵伐倭第583章 李氏朝鮮和親團第119章 六十萬兩白銀第657章 “鎮壓”第442章 山東略第66章 兼併白家村第196章 名刀的搖籃—精工坊第750章 海州之爭第597章 新武將時代的來臨第432章 神箭哲別第146章 蝗蟲軍第536章 登陸青島第75章 歪打正着第583章 李氏朝鮮和親團第20章 美人計第152章 官學第357章 海盜的崛起第472章 燃燒的天空—蒙古軍隊的覆滅(下)第82章 大開墾第173章 水軍老將劉仁軌第317章 步入諸侯國戰時代第754章 天之橋第185章 瘋狂的掠奪第242章 變數第156章 伏擊雞鳴嶺第60章 凌厲的反擊第301章 夜襲圖諢港第168章 鐵浮屠第642章 致命追擊第554章 宮廷衛戍禁軍之首第293章 最毒女人心第326章 海軍府第588章 你敢打我臉第30章 山蠻弓箭手第717章 九州局勢第18章 河谷內的大地主第582章 星辰塔的占星預測第23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127章 先下手爲強第583章 李氏朝鮮和親團第592章 楊家軍揮師南下第316章 多戶籍政策第357章 海盜的崛起第472章 燃燒的天空—蒙古軍隊的覆滅(下)第61章 白馬軍神第445章 以身爲餌第五 捲風雨錦西第三百九十第460章 再露獠牙—擴軍四百萬第319章 神器—神農藥鼎(上)第234章 白蓮聖女第412章 第三場,團戰第190章 邪惡的夏羽第702章 十萬僱傭兵第378章 楊門虎將楊延昭第519章 邪惡詛咒祭壇第71章 解決之道第739章 天塌地陷第443章 圈地威海灣第93章 風流還是多情第46章 不對稱的實力第647章 邪惡詛咒發動,殭屍軍團的滅亡(上)第238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749章 門閥第19章 周扒皮第733章 遍地盡掛麒麟旗第268章 禍亂大將軍府第198章 金蟬脫殼第348章 討要陳圓圓. .第503章 登陸威海第670章 雙龍口第135章 伏擊鳳凰山第295章 白蓮幻術第201章 沮授田豐第586章 八王之亂第91章 玉面小白龍第647章 邪惡詛咒發動,殭屍軍團的滅亡(上)第346章 毒士賈第666章 大夏從不畏懼戰爭第257章 草原長城—以胡制胡第606章 鮮卑段氏—古堡之戰第433章 步戰之王—鞠義第562章 送聘禮洛神慌第214章 戰爭導火索第411章 獵場比鬥第94章 力舉千斤第752章 墨門兩分第90章 坐井觀天第61章 白馬軍神第641章 刺殺綁架第539章 抽刀而出的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