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圍殲狼騎大營

※;”南莊,村政院落正廳。吳用身着麻衣。身樸素燈午的大斗笠,整理了下衣襟,來到廳內,看到上前坐着的夏羽,快步上前,躬身要拜,夏羽卻已經裡面而起,雙手拖住吳用的雙臂,道:“這些日子辛苦你了,就不用行這些虛禮了,坐吧!”

“謝陛下!”吳用微微躬身,之前在遼國奔忙了數月之久的辛勞彷彿一下子就都化解了般,一切都值得了,臉上帶着一絲愉悅的坐在側位置:“臣下實在是沒有想到陛下居然帶着大軍奔襲遼都城,本來這兩日,臣下打算在遼都內掀起一場暴動來着。”

“哦,說來聽聽。這大雨一下,各個。方向上的消息都斷了,這遼都目前是什麼情況,還有前些日子有一波遼軍南下,這支兵馬此刻在遼都麼?”夏羽追問的道。

吳用笑着道:“回陛下。那支遼軍在遼都停留一日,就兵分兩路南下了,一路估計是前往寶州平亂,一路則臨時調派到東南駐馬城,之前薛將軍進兵神,連下弓長嶺小道,駐馬軍道東南四縣,只是駐馬城內多出這麼一支生力軍。加上雨水阻隔,薛將軍那邊究竟如何,我這邊也不甚清楚。”

“這就好,之前孤還擔心如果這十萬大軍在遼都內,那攻打遼都的事情就需要斟了。”

“陛下,遼都城內情況也不是很樂觀,根據我們密蝶的刺探,遼都雖然還能支撐,但也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北面最大的廣平倉如今已經是空殼子一個,只有西柳倉內還有十數萬擔糧草可用,不過今年夏糧絕收是肯定的了,所以遼國很難支撐下去,本來臣下打算激起都城內的百姓民變,大挫遼人元氣,不過陛下攜帶大軍前來,那此番正好配合陛下大軍裡應外合。拿下遼都,一舉平定大遼,陛下這是我們密蝶精心繪製的遼都駐防圖,是昨夜連日繪製出來的。”

夏羽直接起身,接過駐防圖,對着下人道:“喜搬張大些的桌子來。”將圖鋪設在桌面上,一干人紛紛來到桌前,仔細打量起遼軍的兵力佈置來。

遼都內外三城。由於歷次擴建,所以城內城牆衆多,形成一個龐大的城防體系,外城因爲還未修築完畢,所以無法形成防禦,而且外城面積廣闊,人煙不多。所以在外城駐紮着四處大營,每營都有五千人駐紮,分佈在東門,南門。以及張村和許村兩個。外城村,其中一支就像於東牆缺口不足三百米的位置,這兩萬人駐紮在外城。

除此之外,內城還駐紮着一萬五千兵馬,駐守着東內城,西內城和南內城,廣平倉駐紮三千兵馬,西柳倉駐紮着八千兵馬,除此之外。城外五里的一處小山山腳。還駐紮着兩萬遼國親軍狼騎,而餘下還有一萬人駐紮在皇城之內,整個遼都內擁有七萬六千兵馬,而反觀夏羽手上,只有三個滿編的禁軍,只有不到九萬人,看似兵馬不少,但實際上。卻只有不到一半的兵馬是百戰精銳,餘下大部都是新編之兵。

吳用在遼都隱藏近兩個同時間,遙控指揮着遼國內部風起雲涌的義軍,而對於遼國內部的情報卻是每時每刻都在收集着,而作爲遼國王都,自然也是吳用重點刺探的對象,所以吳用對於遼都的一舉一動都十分了然於胸。

“陛下,遼都內雖然擁有衆多兵馬,然而卻多不足慮,唯一能給我們造成麻煩的就只有五里之外的兩萬皇室親軍,據我們便知,這支集軍是大遼最精銳的狼騎兵。戰鬥力驚人,要想攻打遼都,就必先拿下這裡。”吳用道。

夏羽哦了一聲。五里,在平時確實不是一個太遠的距離,快馬不需要一玄鍾就能一個來回。不過如今雨勢磅礴,十米外就難以視物,聲音更是傳不出去多遠。如果死命圍成一個包圍圈,或許有可能直接忽略掉這兩萬狼騎:“能否斷去這支軍隊與城內的聯繫,只要咱們快拿下遼都,抓了蕭後,這支軍隊或許不攻自破!”

吳用搖了搖頭。道:“陛下,大雨固然爲我們提供了掩護,但同樣也爲遼軍提供了掩護,所以封鎖很難達到目的,而且就我所知,這支親兵的統帥每日都會輪換執勤,負責皇城之防,所以想要封鎖根本就不可能,而且就算有臣在城內做內應,也僅僅是幫助陛下奪下內城城門,皇城是我們無法觸及的的方,而皇城的防禦體系也更加的完善,皇城內部擁有充足的糧草儲備。還有上萬精銳親軍,我們只能強攻,也許一兩日都難以攻克,而大雨也快要停了,到時候失去了雨幕的掩護,這兩萬在外的狼騎親軍將會給我們造成致命的打擊。”

一旁的徐茂公也點了點頭 道:“陛下,吳總管所言有理,我軍如今隱藏在暗處,這是我們最大的優勢,一旦失去了雨幕的遮掩,天空放晴,我們將會十分的被動,如今聖州空虛,大遼主力被擋在嘯峰關以北,以冉將軍之能。定能爲我們爭奪到足幕的時間,而南面的大淩河水退卻仍需數日之功。而聖州內部,能勤王救駕的兵馬屈指可數,難成建制,而且多是地方守衛,所以只要拿下親軍狼騎營地,廣平倉和西柳金,我軍就能立於不敗之地,而到時候就算無法攻下皇城,遼都內外無援,消息斷絕,早晚都會是我軍之物。”

夏羽聽到兩人所說。也覺得這樣更加穩妥,道:“不過這兩萬皇室親兵可不好解決啊!據陳元帥所說,遼軍的這種精銳狼騎戰鬥力十分彪悍,當初在草原上,可是與陳將軍的白馬騎兵不相上下,雖然最後我軍贏了,但白馬騎兵也折損過半,這可是歷來所沒有過的!”正是因爲這支神秘的狼騎兵還有那特殊的羣狼戰陣,在那一場騎兵大戰中的驚豔表現,才讓夏羽有所忌憚,想要啃下這塊硬骨頭可不容易。

一旁的趙並親身參加了那場騎兵大戰,雙方近三十萬騎兵大戰,趙雲與冉閃兩人作爲白馬騎兵的衝鋒箭頭,穿透了整個遼軍大陣。”二軍並沒有出現意想之中的陣型大亂。被分割爲二。降,那些精銳的狼騎兵戰鬥意識很強,而且陣型被破,反而讓他們的戰鬥力有所提高,狼騎兵很難阻擋勢如猛虎,勇不可擋的白馬軍兵鋒,但羣狼戰陣的優勢卻在兩翼夾擊,就好像是狼羣圍獵,從外圍不斷的吞噬獸羣,而不是針鋒相對。

那一陣最後兩軍都折損慘重,有着大夏第一騎兵的白馬軍折損過半,而在反覆衝殺的過程中,趙雲也體會到狼騎兵戰鬥力的彪悍,甚至有幾次差點被狼騎包圍,幸好有冉閏和數百同樣戰鬥力不俗的白馬騎兵存在,否則他很可能會殞命在狼騎的軍陣之中。

“陛下,親軍狼騎雖然戰鬥力強大,但不要忘了,如今天時地利都在我們這一邊。只要我軍握緊拳頭,集中數倍的兵力偷襲,難道還拿不下兩萬親兵狼騎。”

夏羽點了點頭,道:“就這麼辦,先集中全部兵馬,圍殺這兩萬遼軍親兵狼騎。吳總管,你也馬上回城,準備準備。這內城的大門就全靠你了!”

一番佈置之後,在小南莊內休息一夜的大夏軍再次開拔,向着承天城西北五里的山殺去,山,山高不過百米,佔地不過方圓數百畝,與連綿的大山相比。頂多算是一個小讓。包,山山麓,有一座巨大的兵營,這處兵營也就是遼庭的親軍大營,裡面駐紮着兩萬狼騎。

狼騎兵,受到遼國鎮國神器庇護存在的兵種,擁有着遠比一般兵種更加強大的戰鬥力和意志力,可以說是精銳中的精銳。遼國狼騎就好像是名將凝聚軍魂而形成的獨有兵種,不過後者的數量卻受到極大的制約,比如陳慶之的白馬軍,雖然擁有一萬多騎兵,然而真正能激白馬軍魂的白馬騎兵卻不到十分之一,擁有軍魂的白馬軍纔是真正的白馬軍,而相比起來。靠着人力而形成的軍魂是無法與神器形成的軍魂相比的,儘管神器賦予的能力可能要弱一些,但卻勝在數量之上,如果草原上那次騎兵大戰。遼國出動的不是一萬五千狼騎,而是三萬,那場大戰的戰局都可能會被改寫,從而改變整個戰局的展,大夏很可能陷入無糧的危機,然後退回楞木河,而大遼將多出許多戰略空間,局勢的展將會更加複雜。

從小南莊到山,不到二十里的路程,卻足足走了半日:“陛下,前出的斥候已經探到了狼騎大營的位置!”

“燈。”夏羽叫了一聲好,對着麾下三衛將領道:“乞木扎,赫連博,趙雲,你三人帶領所部兵馬分別從三面起進攻。全殲了這支狼騎兵。”

“陛下,那你身邊?”

“留下百人足矣,我在前方林中等待爾等的好消息!”夏羽並沒有親身上陣,倒不是他怕死,而是他這一身關係重大,就算他想,麾下那些將領也不會幹,衝鋒陷陣他是想也別想的,所幸夏羽也不提這茬,倒是讓麾下的衆將都暗自鬆了口氣。

雨,相比起前些日子已經小了許多,不在是那種打在身上都生疼的豆大的雨點,而是那種陰陰連綿細雨,顯然這場持續了十數日的暴雨已經接近了尾聲。狼騎大營的防備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稀疏,儘管大營四周哨塔只有寥寥數座,給人一種漏洞百出的感覺,但是作爲大遼最精銳的親軍,擁有狼神庇結的狼騎士兵們,卻有着狼一般的噢覺,尤其是對危險的。

在大營四周的巡邏的一隊遼軍在雨中巡戈着着營盤,突然帶隊的百夫長突然止住了腳步,百夫長揮手讓麾下的士兵都停下了腳步,眼睛望着那泛着絲絲漣漪的水窪,微微皺起了眉頭,探手在地面上微微的按下,隨後又趴伏在地面之上,片刻,那百夫長就跳了起來,大聲的喝道:“敵襲,立刻分散各營,通知各軍千夫長,萬夫長,有上萬騎兵毒

百夫長是來自日連部落的老兵,與馬打了半輩子交道,雖然雨點能帶動水窪上激起一片片水波,但水窪上的波動漣漪明顯不同,如果換成新兵蛋子。肯定不會覺察到什麼,雨聲雖然那覆蓋了馬蹄之聲,但是馬羣奔跑踐踏的面的那種極微的震動卻是瞞不過他。而伏地一聽,有經驗的老兵就能聽出襲營的敵軍的數量和距離。

百夫長的手下只是猶豫了一下,便分散跑入營中,不過百夫長的臉上卻沒露出絲毫的得意之色,反而心情沉重了許多。因爲前來襲營的騎兵數量至少有兩萬到三萬,而且是直奔親軍狼騎大營。而遼都附近,除去他們這支狼騎兵外,基本上就沒有成建制的騎兵,也就是說那些騎兵很可能是大夏的騎兵,而這裡出現大夏的騎兵,難道前方數十萬聯軍潰敗了,百夫長腦海裡只是想了片刻,剛纔還不可察覺的馬蹄聲,已經透過雨幕傳來,儘管百夫長提前現了大夏騎兵襲營,但也只是爭取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而已,幾乎只是幾個思索間,大夏鐵騎就已經衝到了營柵外面。

百夫長臉上並沒有露出一絲怯色,反而握緊了腰刀的刀柄,臉上露出一絲嗜血之色,附近的巡邏兵馬已經聚集了數百人之多,雖然無法抗衡裡面而來的騎兵,但也足以阻擋片刻,爲後方大營多爭取個幾十秒時間。

嘶屢屢。一聲戰馬的嘶鳴聲在木折後想起,隨後就見木柵上被套上無數的繩索,本就浸泡在地裡數日的木耕,很輕易的就被馬力拖開,而隨之而入的是好如洶涌潮水般的騎兵潮。

赫連博作爲跟隨夏羽最早的柔然後裔,雖然武力不及趙雲,冉閒,薛仁貴等人,智謀而已不比陳慶之等人,不過卻勝在忠誠,而且對騎兵戰很是精通。雖然無法獨當一面,但作爲幾萬騎兵的統領卻足以勝任。

“狼牙陣。突襲!”作爲柔然人的後裔,赫連博同樣信奉草原狼神,要知道契丹也是柔然人的一支後裔而已,隨着赫連博一聲大喝,數道騎兵尖陣猶如狼牙一般露出猙獰之色,就在百八”心衛上前拼殺。裡面而來的一捧弩箭。

作爲禁軍,而且是最早就跟隨在夏羽身邊的近衛軍,赫連博麾下的三萬騎兵裝備可是整個大夏都頂尖的,人手一張弩是最基本的,儘管在飛的騎兵對碰中。弩只能使用一次,但卻能揮出意想不到作用,數百個試圖擋住這支洶涌的騎兵步伐,卻猶如螳臂擋車一般,瞬間被攆了個粉碎,前方百人當場被弩箭射成篩子,而後面的人則被裡面撞上來的騎兵淹沒。

儘管那百夫長提前將敵襲的消息傳遞到大營內,然而大夏騎兵來的太快了,在營地口網集合起來的遼軍瞬間被騎兵衝散,不過作爲大遼親軍的狼騎兵也表現出彪悍的一面,面對上萬黑甲鐵騎的洪流怡然不懼,從四面八方堵截而來。

親軍大營東門。儘管大夏三衛爲了同時動攻勢,而分配了攻擊方向,但騎兵的度仍然要快上一線,所以南門被襲的消息很快傳到東門大營,東門的守衛立刻被加強了數倍。一個遼軍千夫長在雨中大聲的呼喝着,組織着麾下的士兵組成防禦陣勢。

吼,一聲熊吼之聲從木柵前方傳來,那足有大腿粗的木耕上閃過數道寒光,隨着那吼聲。木柵砰的一聲飛濺而出,數十道龐大的身影出現在雨幕之中,無數木柵攜帶着巨力飛濺而出,砸到嚴陣以待的數百遼軍之中,打頭的千夫長幾乎沒有反應過來,一道木柵已經擊打在胸前,巨大的力道直接將他擊飛而出。而他的眼中也看到了那雨幕之中的龐然大物,集,居然是全副武裝的熊。

吼,這一聲不是熊吼,而是衝鋒在最前方的熊日根的嘶吼聲,之前在嘯峰關可以說是小試牛刀,打的非常不過癮,而這一次,他可算能大開殺戒,虎賁衛,編制着三軍兵馬,全部都是重甲編制,其中重甲熊騎兵一千人,餘下皆是重甲步兵,其中主力以山蠻族人爲主,餘下纔是個頭矮小不少的奚蠻人,掄起戰鬥力來,絕對是大夏排名前三的主力。

而重甲步兵的的配備上,也有所不同,其中山蠻族主要配備重陌刀,而奚蠻重甲步兵則配備戰斧,狼牙棒,長槍等重型長兵器 可以說這支大夏唯一的重甲部隊,擁有着足以撼動任何騎兵的實力。

一千熊騎兵魚貫而入,而在熊騎兵兩側則是數萬重甲士兵,這種衝鋒方式有些像後世的坦克步兵協作衝鋒,熊騎兵雖然只有一千,但給遼國親軍造成的震懾絲毫不比赫連博的鋼鐵洪流差,倉皇組織起防禦的遼軍親軍面對那狂暴的重甲熊騎兵,幾乎是被瞬間撕開口子,根本就無法阻止大夏兵馬的前進。

而在熊騎左右。一萬山蠻們不斷的拉動弓弦,那三石之力的鐵胎弓在雨中不斷的出嗡鳴之聲,那漆黑的狼牙重箭,不斷的索取着衝上前來的狼騎親軍的生命,推進,不斷的推進,儘管狼騎親軍的數量越來越多,但在重甲熊騎兵的突擊下,遼軍只能節節敗退。

相比起東門和南門兩軍的勢如破竹,西門趙雲的羽林衛起攻擊最晚,同樣比起純騎兵的飛虎衛,以及純重甲的虎賁衛,趙雲的羽林衛卻是沒有半點、的特色,一支騎軍,兩支步軍的搭配,冉閃投奔大夏,至少還有數百親信嫡系。百戰之兵可用,然而趙雲卻是空手起家,所以羽林衛的戰鬥力在禁軍四衛中排行倒數第一,雖然 練上頗有成效,但沒有見過血的士兵始終難成精兵,所以三路襲營的大夏軍中,趙雲的羽林衛可以說進展最差。雖然打破了遼軍大營,卻纔到轅門,就與狼騎親軍戰做一團,雖然趙雲手下無一合之敵,但羽林衛在面對狼騎親軍作戰上,卻明顯落在下風。完全是靠着數量在對抗遼軍。

不過趙雲的這一路雖然處在下風,但面對的遼軍卻只有數千,兵力對比達到了六比一。而這個比例足以抵消質量上的優勢,趙雲這邊糾纏住數千人,卻是爲另外兩路的突破提供了契機,大夏九萬兵馬對大遼兩萬,可以說是獅子搏兔亦用全力,完全沒有因爲自身兵馬衆多而小視對手,儘管兩萬狼騎親軍戰鬥力驚人,但在數萬兵馬的合圍下,卻如冰雪一般快的融化着。

戰鬥一直持續到午夜才結束,兩萬狼騎親軍無一人投降,全部戰死,由於是偷襲,加上大營內部狹窄,狼騎騎兵最厲害的騎兵戰術在這場戰鬥中根本就沒有揮半點作用,但就算如此,狼騎親軍的瘋狂也讓大夏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一千熊騎兵折損兩百餘,重甲步兵折損近兩千,騎兵折損六千餘,而最慘的就是羽林衛,死傷一萬四千餘人,直接戰死的就有九千之數。另外還有兩千餘重傷傷殘,無法恢復,可以說羽林衛一戰折損了一半戰力,這還是大夏軍佔據着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如果是在草原之上,究竟是誰勝誰負還不可知。

還未攻打遼都。就折損了兩萬餘人,夏羽這叫一個肉疼,想起遼都皇城內還有一萬這樣的狼騎親軍,夏羽無論如何都高興不起來,打掃完戰場,收斂了屍體。各軍休餐了半個晚上,翌日清晨。雨已經從連綿細雨降到淅瀝的小雨。而天上那黑壓壓的烏雲,也開始逐漸散去,只不過那灰色的穹廬依舊籠罩着大地,但也就是這一兩天,大暴雨就完全過去

清晨,簡單的吃過早飯,留下傷兵,餘下的兵馬分兵兩路,趙雲的羽林衛折損最重,所以被派去攻打西柳倉,而餘下的飛虎衛和虎賁衛則隨着夏羽南下遼都承天城,動最後的致命一擊,結束大遼國。

吳用在當日下午開城的時候回到了內城內,當即就找來西門希等遼都內的蝶樓負責人。緊鑼密鼓的佈置了一番後,這才散去,看着衆人離去,吳用站在軒窗前,望着那去許多的雨,一語雙關的道:“這雨,終於要停了!”

第37章 智多星吳用第444章 冬季攻勢第41章 吳用李俊投效第353章 燕軍來襲第155章 毛文龍第143章 四處開花第413章 猛張飛第597章 新武將時代的來臨第675章 攻打海之角第728章 呈獻神器第494章 不容忽視的問題第200章 城級瓶頸第424章 東胡之亂第364章 軍神的對碰—韓德讓VS薛仁貴第217章 天羅地網第310章 血色安洛城(三)第527章 墨家總動員第531章 騎兵第55章 蝦子島第456章 海之角第265章 露出獠牙第244章 勢均力敵第391章 神獸進第212章 鐵鎖橫江第219章 大敗沿水第611章 穎水河畔遇關羽第646章 冷兵器時代的空降作戰第252章 神秘之樹第557章 走馬嶺內的走馬商人第258章 蝶樓—江湖的聚集地第249章 靈夏銀行第196章 名刀的搖籃—精工坊第182章 遍地開花第312章 特殊類建築圖紙—困獸囚籠第80章 豐盛的收穫第1章 烽火大陸第510章 神賜軍第424章 東胡之亂第314章 稅收和戶籍改革第711章 連發火箭,萬箭齊發第255章 新自由貿易港第139章 襲破天鷹堡第255章 新自由貿易港第90章 坐井觀天第597章 新武將時代的來臨第740章 防禦龍塔第601章 逃命的沈萬三第453章 人中呂布第63章 水淹綠林第444章 冬季攻勢第220章 白蓮蹤現第541章 槍戰墨門三傑第182章 遍地開花第727章 閻王軍徹底的覆滅第352章 鎮國神獸孵化—七彩麒麟第700章 一波三折第392章 遼都第376章 大屠殺第192章 傾斜的勝利天平第632章 擁抱沈靈兒第199章 吃掉雪狐第582章 星辰塔的占星預測第752章 墨門兩分第115章 笑裡藏刀第313章 經濟入侵第21章 挑撥第620章 南下慶川城第436章 預言神器—星辰第189章 福金帝姬第685章 臨陣第579章 玩的就是兇殘第303章 隕石天降—神器降世第635章 大夏道士團第340章 白水河—兀朮戰死第648章 黃巾大起義第164章 急轉直下第471章 燃燒的天空—蒙古軍隊的覆滅(上)第535章 兵馬南下第55章 蝦子島第724章 太史慈降夏第540章 山東白蓮第16章 私有化第663章 兵臨城下第66章 兼併白家村第162章 重甲步兵出擊第83章 瘋狂的擴張第35章 萬馬奔騰第271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夏第498章 墨門子弟第426章 暗中設計第316章 多戶籍政策第608章 州旗輪牧制第404章 道士的聖地第71章 解決之道第110章 巔峰力量對決第441章 燕國李悝變法第598章 這個冬天不太第243章 老謀深算慕容恪第748章 倭女大采第639章 黃金屍將
第37章 智多星吳用第444章 冬季攻勢第41章 吳用李俊投效第353章 燕軍來襲第155章 毛文龍第143章 四處開花第413章 猛張飛第597章 新武將時代的來臨第675章 攻打海之角第728章 呈獻神器第494章 不容忽視的問題第200章 城級瓶頸第424章 東胡之亂第364章 軍神的對碰—韓德讓VS薛仁貴第217章 天羅地網第310章 血色安洛城(三)第527章 墨家總動員第531章 騎兵第55章 蝦子島第456章 海之角第265章 露出獠牙第244章 勢均力敵第391章 神獸進第212章 鐵鎖橫江第219章 大敗沿水第611章 穎水河畔遇關羽第646章 冷兵器時代的空降作戰第252章 神秘之樹第557章 走馬嶺內的走馬商人第258章 蝶樓—江湖的聚集地第249章 靈夏銀行第196章 名刀的搖籃—精工坊第182章 遍地開花第312章 特殊類建築圖紙—困獸囚籠第80章 豐盛的收穫第1章 烽火大陸第510章 神賜軍第424章 東胡之亂第314章 稅收和戶籍改革第711章 連發火箭,萬箭齊發第255章 新自由貿易港第139章 襲破天鷹堡第255章 新自由貿易港第90章 坐井觀天第597章 新武將時代的來臨第740章 防禦龍塔第601章 逃命的沈萬三第453章 人中呂布第63章 水淹綠林第444章 冬季攻勢第220章 白蓮蹤現第541章 槍戰墨門三傑第182章 遍地開花第727章 閻王軍徹底的覆滅第352章 鎮國神獸孵化—七彩麒麟第700章 一波三折第392章 遼都第376章 大屠殺第192章 傾斜的勝利天平第632章 擁抱沈靈兒第199章 吃掉雪狐第582章 星辰塔的占星預測第752章 墨門兩分第115章 笑裡藏刀第313章 經濟入侵第21章 挑撥第620章 南下慶川城第436章 預言神器—星辰第189章 福金帝姬第685章 臨陣第579章 玩的就是兇殘第303章 隕石天降—神器降世第635章 大夏道士團第340章 白水河—兀朮戰死第648章 黃巾大起義第164章 急轉直下第471章 燃燒的天空—蒙古軍隊的覆滅(上)第535章 兵馬南下第55章 蝦子島第724章 太史慈降夏第540章 山東白蓮第16章 私有化第663章 兵臨城下第66章 兼併白家村第162章 重甲步兵出擊第83章 瘋狂的擴張第35章 萬馬奔騰第271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夏第498章 墨門子弟第426章 暗中設計第316章 多戶籍政策第608章 州旗輪牧制第404章 道士的聖地第71章 解決之道第110章 巔峰力量對決第441章 燕國李悝變法第598章 這個冬天不太第243章 老謀深算慕容恪第748章 倭女大采第639章 黃金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