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關寧鐵騎

差寧鐵騎。是明末最精銳的一支騎兵,也可以說是明朝嗽後一支善戰的鐵騎,關寧鐵騎的組成以關外世代生活的漢人爲主,關外人風彪悍,因爲常年生活在窮山惡水之中,關外的漢人與草原部落一樣,善於騎射,而關寧鐵騎也是吳三楂御用騎軍,關寧鐵騎跟隨吳三掛立過無數戰功。經歷大小戰陣數百場,幾乎是在戰火中得到永生的精銳鐵騎。

按照實力排行。關寧鐵騎整體實力平均都在四階精銳老兵的水準,而到了四階的精銳老兵幾乎是每一個勢力的王牌軍隊,絕對是以一當十的精銳中的精銳。吳三桂帶着關寧鐵騎征戰四隻,如今這支吳三掛最引以爲傲的騎兵數量不過四萬人,而戰死的數量卻遠遠過這個數字的五倍以上,也就是說吳三桂爲了打造這支無敵的精銳,損失的關寧鐵騎達到二十萬以上,而只有存活下來的騎兵纔是真正的關寧鐵騎。

關寧鐵騎的將軍只有一人,就是吳三桂,而在吳三桂下面則有四大騎兵副將統領,而許平就是其中之一,雖然官銜低,但走進入關寧鐵騎的軍中,本身就是一種榮耀,因爲這支騎兵的統帥是吳王,吳三桂,隨着吳三桂登位稱王。關寧鐵騎也成了吳三桂的御軍。只聽從吳三桂的調派,此番吳三掛抽調出一萬關寧鐵騎出戰烏桓部落,也可以說是下了血

關寧鐵騎不愧是吳三桂精心打造的御用騎兵,從城中殺出之後,以許平爲箭頭,陣型絲毫不亂,快的形成以道鋒利的箭矢衝陣,就好似那鋒利的箭鏃噗的一聲,撕開敵人的防禦,帶起無數的血雨飛濺。

只是一個衝鋒,烏桓騎兵那混亂的軍陣中,慘叫聲不絕於耳,按照系統的規定,士兵等級可分成四等,一階爲新兵,新兵沒有殺過人,戰鬥經驗少,心理素質不強,意志不夠堅定,很容易受到各種影響,二階爲老兵,老兵通常手裡都殺過幾個人,具有一定的戰鬥經驗,懂得如何在戰場上存活。心理素質比較好,不容易受到影響,不過受到大的環境影響,老兵的意志卻不堅定,很容易隨波逐流,打順風仗的時候驍勇善戰,但一旦戰局不利,也是最容易崩潰的一部分。三階爲精銳,能夠晉級到精銳的士兵,全都是戰鬥經驗豐富,經歷過大戰。心理素質強,具有堅強的戰鬥意識。對主將的命令能夠貫徹執行,沒有半點猶豫,四階爲精銳老兵。精銳老兵具有精銳的一切素質,並且與二階老兵不同,精銳老兵級別的士兵是精銳中的老兵,這類士兵已經具有了戰場意識,甚至不需要主將一一指揮,也能自己判斷自己該如何去做,這類士兵已經屬於精銳中的精銳,每一個都是極爲寶貴的,甚至可以將這樣的精銳老兵比作軍中的脊樑門

兵階不同。差距也是巨大的,單兵作戰中,或許一個老兵打不過三四個新兵圍攻,但在成百上千的混戰之中,老兵往往能殺死更多的新兵,因爲老兵戰鬥經驗豐富,懂得配合,形成一個個戰鬥團體,而在混戰之中。考驗的不光是武藝高低,更是對精神,毅力。技巧的考驗。

通常來說新兵等於是炮灰,老兵是戰爭的主體。精銳好比是拳頭,而精銳老兵就是軍中的脊樑,數量上的優勢固然能佔據上風,但在真正大戰的時候,決定勝負的卻是意志堅定的精銳,以及精銳老兵。

如果比較上看,關寧鐵騎無疑是四階的精銳老兵,歷經無數戰火的洗禮,經過無數的戰爭的錘鍊,淘汰才形成如今的規模,而烏桓騎兵,在戰鬥經驗上絕對算得上是老兵,不過卻難逃烏合之衆的命運,因爲烏桓騎兵的散漫。不懂得配合,所以吳三掛派出一萬關寧鐵騎要橫掃整個遼西草原絕對是擡舉了烏桓人

許羊的戰鬥力在二流中游,潛力已經不大,就算有所突破也只能到達二流頂端到頂了。二流武將與一流武將最大的差距不是武藝水平,而是謀略。比的是對戰爭的理解,對兵法的運用,只有少數的猛將才能靠着武力爬上一流名將的位置。

魯遠,南辛和劉恪都是烏桓人,烏桓人雖然是五胡的一支,但長年依附在大漢以及各個中原王朝的羽翼下,已經大部分被漢化,而姓名的更改也成了必然,魯遠等三人前來討敵罵陣,在許平的眼中,無異於跳樑小醜一般好笑,本來魯遠等人還打算做一下抵擋,將戲演的逼真一點,免的被吳軍看穿,但誰知道吳軍鐵騎一衝上來,三千烏桓騎兵瞬間就倒了上百人。根本就不用演,三千烏桓騎兵直接被從正中劈開,一分兩半,凡是阻擋在關寧鐵騎身前的騎兵,無一例外不被瞬間擊殺,拿着破爛兵器的的烏桓人根本就沒有半點反抗之力。

南辛看着渾身散着濃重的煞氣的關寧鐵騎。就知道是碰到了硬茬子,之前烏桓人與吳軍也有交鋒,不過那些大多數都是普通的草原騎兵,以及步兵。他們還是第一次碰到關寧鐵騎,南辛在徒一相遇,就知道不敵,二話不說。拉動馬繮,轉身就逃,邊跑還邊喊:“風緊,扯呼!”南辛這麼喊倒也不算意外,因爲他曾組織過馬賊。平時經商,遇到沒有保護的商隊。就組成馬賊。

一個卑鋒。三千心裡有所準備的烏桓騎兵幾乎是驚訝的調轉馬頭,二話不說,埋頭逃竄,根本就不用去裝,三千烏桓騎兵一個碰撞,上千人橫屍城下。戰馬出痛苦的嘶鳴,而剩下的烏桓人紛紛轉身就逃,沒辦法,要數量沒數量,要質量沒質量,這仗根本就沒法打。

大多數烏桓人直接跑的散了,早將埋伏的事情甩到腦後,這個時候保命要緊,也幸好南辛和魯遠兩人雖然對方的兇悍嚇的肝膽俱裂,但還保持着一絲清醒。兩人作爲領頭的,自然有大批的騎兵跟隨,所以雖然不少騎兵四處逃散,但烏桓人大隊還在。

“媽的個,巴子的,這羣吳國娘們還真他孃的厲害,一個衝鋒就報銷了咱們千八百人。看到老劉沒有。”魯遠扯着大嗓門對着跑到身側的南辛,一邊打馬疾馳,一邊大聲的喊道。

南辛歪過頭,道:“孃的,老劉的那一千人在正中,吳國騎兵直接衝他那裡去的。估計是凶多吉少了,沒想到吳國騎兵這麼厲害,那衝鋒的氣勢好像大山皿不一般,讓人透不過氣來。?這回人馬可損失的慘了!”南辛說着還回頭望了一眼,兩人手下按說也有兩千人,但現在跟在身後的不到一千出頭,想想出來三千人,這麼一個照面就剩下了三分之三。

“還是快點跑吧,過了前面,就是小山坡了,希望賈軍師的佈置好用吧。”魯遠說着再次加快馬。瞥了眼在不遠處墜着吳軍騎兵,不時還會有幾個烏桓騎兵被後面射出的羽箭射中,跌落下馬,出一聲聲的慘叫。

一千多人馬一分爲二,從山坡左右分開。這座山坡的面積不大,長不過四十多米,高不過兩三米。坡度比較斜,不過刃度的斜坡,這樣的斜坡在烏桓走廊裡不聳少,如果隔着遠遠的看去,這樣的的斜坡只是一個小鼓起,跟平的差不多。

吳國騎兵並沒有分散,而是直接衝上了那個不算陡峭的山坡。雖然山坡不算徒峭,但也略微減緩了度,不過下坡的時候,則會得到一個。加力,烏桓騎兵被吳國騎兵緊緊咬住,之間的距離不過三五十米,這段斜坡足有二三十米的長度,如果烏桓騎兵衝上去,很可能會被吳軍騎兵縮小距離,而這對狼狽逃跑的烏桓騎兵來說無疑是噩夢一般,所以繞過這幾十米寬的徒坡,分成兩撥,各自逃命並不算奇怪。

關寧鐵騎幾乎沒有半點遲滯。直接衝上了斜坡,度微微被降低了一些,但登上山坡頂後,是一個助跑的坡度,度還能提升上來,度上兵沒有受到影響,反而會因爲沒有繞遠也縮短兩者的距離。

許平望着那兩支並行逃跑的烏桓騎兵,幾乎馬不停蹄的從上坡頂飛馳而下,然而才跑出數步,許平就感覺到不好,胯下的戰馬的蹄子一下踏空,馬身向前傾倒而去。許平在戰馬向前跌倒的瞬間,錯開馬鐙,雙手按住馬鞍,一躍而起。雙手抱住腦袋,藉助戰馬的衝勢,滾了

馬蹄陷入陷馬坑,出一聲骨骼斷裂的脆響,嘶律律,戰馬痛苦的嘶鳴聲響徹大地,一匹戰馬跌倒。帶起的問題是災難性的,大批戰馬被倒下的戰馬羈絆,前仆後繼,到下數百人才算止住這種瘋狂的自殺行爲,向陽的坡度很平緩,但背陰的坡度明顯要陡峪了一些,巨大的慣性成了最大的殺手,六百餘騎兵的戰馬無法在站起來,而在這一連串的擁擠事件中,倒下的還有三百多精銳老兵,因爲騎兵是高行駛的,就算前面現了問題,想要停下。但是後面的騎兵產生的度,足以將你推入深淵,何況這個斜坡看似不徒峭,但被這麼一巧妙運用,位於另一面的騎兵目光看不到斜坡這一面的情況,就那麼幾秒的時間裡,就足以造成毀滅性的結果。

許平從草叢上坐起,身上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傷,而在他身邊還有不少反應機敏,跳馬逃生的精銳老兵。紛紛站起,除了個別受了一些輕傷外,都完好無損,如果換成一般的騎兵,這一場災難損失的就不是三百來人那麼簡單,死上個千八百人不在話下。

許平等人網站起,望着山坡上的慘狀,許平雙眼透着憤怒,他居然被野蠻的蠻子給耍了,許平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

“哦,卑,吳國的娘們們。知道怕了吧,哈哈,有本事你們繼續追啊!”吳軍騎兵大批的摔倒,讓魯遠也拉住馬繮,調轉馬頭,在百米外,對着停下來的關寧鐵騎大身的挑釁着。

許平看着那鬍子,眼中都射出一道火焰來,直接拉過一匹完好的戰馬,上馬帶着士兵繼續追,而魯遠看吳軍再次追來,連忙轉身逃跑,這些吳軍騎兵的厲害他可是見識過的,如果被追上,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在下一個山坡上,魯遠和南辛再次故技重施,從一個山坡兩側分兵而逃,在後面追趕的許平輕哼一聲,愚蠢的鬍子,難道老子有那麼笨,再次上你們的當嗎?許平直接一拉馬繮,馬頭一偏,甚至不需要吩咐,追趕的兩千多騎兵就分成兩股,追咬上前。

“死毒吧!”看着數十米外的魯遠,許平從背脊上拿下一張銀白的鹿角戰弓,從箭囊中抽出一支鋒利的狼牙箭,對準那狂奔的魯遠的後背,箭尖對準了魯遠的後心,嘴角露出一絲冰冷的笑容,拉動弓弦的手微微一鬆。

就在許平在戰馬奔跑中剎那間的靜止中,網鬆開弓弦,戰馬再次的向前倒下,手指不可避免的碰了下箭羽,箭矢猶若流星一樣飛射而出,刮破空氣,出尖嘯的呼聲,幾十米的距離,轉瞬即到,噗的一聲,狼牙箭射入魯遠的身體內,不過射中的不是後心位置,而是肩頭,魯遠疼呼一聲,抱住馬頸,強大的衝擊力差點讓他跌落下馬,不過他沒有跌落下馬,許平卻再次跌下戰馬。

這處土坡的地面之上,居然不知道什麼時候,多出六道絆馬索,長長的繩索捆綁在兩側的地面上的木樁上,如果不仔細去看,很難現那釘入地面的巨大木樁,許多關寧鐵騎再次不幸的中招,而從上坡角下的草皮下,十餘個烏桓人紛紛鑽出地洞,快的逃竄。

而在山坡不遠的一片楓樹林中。幾千全副武裝的烏桓鐵騎殺了出來,沒有被伴倒的一千多關寧鐵騎看着大批的烏桓鐵騎殺來,並沒有轉身逃跑,而是組成一個騎兵陣,迎了上去,這個時候,關寧鐵騎的強悍在這場七比一的戰鬥中,詮釋了什麼纔是精銳中的精銳。

以千餘騎硬撼七千餘烏桓鐵騎,竟在短時間上難分高下,關寧鐵騎數量雖少,但每一個卻進退有據,相互掩殺,加上那從戰場上鍛煉出來的意識,讓這些關寧鐵騎沒有一個空手的,通常每一個士兵的戰死都會拉上兩到三個,墊背的,但關寧鐵騎的數量實在是太少了,而手中的武器也以彎刀爲主,比起被大夏武裝了三千狼牙棒這種重武器比,關寧鐵騎吃了大虧,隨着數量越來越少,再難掀起大浪,一點點的被烏桓騎兵的黑甲所吞沒,而失去戰馬的關寧騎兵也在許平的組織下,形成一個圓陣,不過在烏桓騎兵的冷箭下。結果可想而知,許平被亂箭穿心而死,死的時候還撐着一杆長槍。不肯倒下。

第586章 八王之亂第476章 火燒野豬林第235章 十萬火急第191章 夏羽的野望第549章 俘虜黃子國長公主第80章 豐盛的收穫第94章 力舉千斤第665章 隔岸觀火第622章 天書三卷第683章 讓人琢磨不透的黃巾第451章 斷臂而逃第456章 海之角第540章 山東白蓮第494章 不容忽視的問題第268章 禍亂大將軍府第571章 狼煙烽火第8章 魅惑之眼第50章 亂如麻第102章 徐榮第438章 奸臣的妙用第60章 凌厲的反擊第447章 輜重重地—七星要塞第656章 震動大夏的山東民亂第199章 吃掉雪狐第544章 沙灘巧遇穿着比基尼的洛神第218章 大戰青瓦川第225章 黑暗寄生第50章 亂如麻第515章 巫女與憑神第79章 半路殺出的程咬金第162章 重甲步兵出擊第642章 致命追擊第602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616章 霸王之威—生撕白袍將第520章 白眉軍第385章 弓長嶺第734章 會盟狼山第500章 吳三桂借刀殺人第509章 山東七大諸侯國第657章 “鎮壓”第33章 驚現水匪第426章 暗中設計第501章 山東經略第566章 千面魔女杜冷月的悲劇第524章 走爲上計第472章 燃燒的天空—蒙古軍隊的覆滅(下)第518章 落紅如梅第125章 擴軍第239章 第一重甲步兵軍—虎衛軍第291章 野狐嶺第213章 風雲涌動烽火再起第215章 祭天—麒麟降福第192章 傾斜的勝利天平第684章 未戰已先勝第71章 解決之道第306章 嘯月天狼第87章 村政第146章 蝗蟲軍第247章 縱觀全局第524章 走爲上計第434章 死士之勢—堅不第390章 嘯峰關第148章 堅壁清野第517章 人造第673章 朝鮮也來湊熱鬧第381章 金鄉農民起義第512章 活抓魯智深第110章 巔峰力量對決第730章 唐軍也來搶地盤第113章 絕戶計第533章 倒黴的阮氏三雄第146章 蝗蟲軍第27章 蠻族來投第466章 一城六關卡的石頭城第188章 奪取黃龍庭第627章 宋憲魂歸龍門道第715章 聖山,海市蜃樓第363章 首戰第158章 火燒藤甲軍第621章 太平道術師第603章 藍銅礦脈第167章 鹽鎮攻防第640章 註定沒落的茅山國第450章 不勸既是勸第90章 坐井觀天第301章 夜襲圖諢港第749章 門閥第125章 擴軍第244章 勢均力敵第68章 白素第158章 火燒藤甲軍第726章 死城第653章 狂熱的信仰之力第563章 納妃儀式梁山大聚首(上)第518章 落紅如梅第246章 離間計第173章 水軍老將劉仁軌第360章 夏遼大戰序幕第634章 梁山上來了個宋江第180章 迂迴大後方
第586章 八王之亂第476章 火燒野豬林第235章 十萬火急第191章 夏羽的野望第549章 俘虜黃子國長公主第80章 豐盛的收穫第94章 力舉千斤第665章 隔岸觀火第622章 天書三卷第683章 讓人琢磨不透的黃巾第451章 斷臂而逃第456章 海之角第540章 山東白蓮第494章 不容忽視的問題第268章 禍亂大將軍府第571章 狼煙烽火第8章 魅惑之眼第50章 亂如麻第102章 徐榮第438章 奸臣的妙用第60章 凌厲的反擊第447章 輜重重地—七星要塞第656章 震動大夏的山東民亂第199章 吃掉雪狐第544章 沙灘巧遇穿着比基尼的洛神第218章 大戰青瓦川第225章 黑暗寄生第50章 亂如麻第515章 巫女與憑神第79章 半路殺出的程咬金第162章 重甲步兵出擊第642章 致命追擊第602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616章 霸王之威—生撕白袍將第520章 白眉軍第385章 弓長嶺第734章 會盟狼山第500章 吳三桂借刀殺人第509章 山東七大諸侯國第657章 “鎮壓”第33章 驚現水匪第426章 暗中設計第501章 山東經略第566章 千面魔女杜冷月的悲劇第524章 走爲上計第472章 燃燒的天空—蒙古軍隊的覆滅(下)第518章 落紅如梅第125章 擴軍第239章 第一重甲步兵軍—虎衛軍第291章 野狐嶺第213章 風雲涌動烽火再起第215章 祭天—麒麟降福第192章 傾斜的勝利天平第684章 未戰已先勝第71章 解決之道第306章 嘯月天狼第87章 村政第146章 蝗蟲軍第247章 縱觀全局第524章 走爲上計第434章 死士之勢—堅不第390章 嘯峰關第148章 堅壁清野第517章 人造第673章 朝鮮也來湊熱鬧第381章 金鄉農民起義第512章 活抓魯智深第110章 巔峰力量對決第730章 唐軍也來搶地盤第113章 絕戶計第533章 倒黴的阮氏三雄第146章 蝗蟲軍第27章 蠻族來投第466章 一城六關卡的石頭城第188章 奪取黃龍庭第627章 宋憲魂歸龍門道第715章 聖山,海市蜃樓第363章 首戰第158章 火燒藤甲軍第621章 太平道術師第603章 藍銅礦脈第167章 鹽鎮攻防第640章 註定沒落的茅山國第450章 不勸既是勸第90章 坐井觀天第301章 夜襲圖諢港第749章 門閥第125章 擴軍第244章 勢均力敵第68章 白素第158章 火燒藤甲軍第726章 死城第653章 狂熱的信仰之力第563章 納妃儀式梁山大聚首(上)第518章 落紅如梅第246章 離間計第173章 水軍老將劉仁軌第360章 夏遼大戰序幕第634章 梁山上來了個宋江第180章 迂迴大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