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這陣容來講,四位宗師,已經是相當恐怖了。燕王朱棣身邊,已知最多隻有一名宗師高手相護。他們四位圍攻,便是宗師都只能艱難自保,更何況是保住他人了。只要距離拉近,朱棣幾乎必死無疑。
何況谷欣陽已經說服了李景隆,有他的大軍做掩護和支援,還有一羣超一流和一流高手相助,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消燕王邊上護衛的阻力。按他和李景隆商議的計謀、對策來看,成功的機率應該說非常大。
但谷欣陽還是有些莫名的不安。
本來在他的計劃中,這次針對燕王的襲殺,應該最多是能有七名宗師高手參加的。
除了他自己,“趕劍仙子”王恨水、“斬魔劍仙”妙虛子、薛家老祖薛良外,原本淮安府的大宗師滕烈,四海鏢局的秦天白,以及江南彭青翝,都是他要邀請和說服的對象。
雖然其中幾位並沒有欠過他人情,過往也和他並未和“太平樓”有過什麼牽連,但他很清楚,正道中人行事,一向是隨大流。當他已經勸服了多位宗師高手後,再說服其他注入秦天白、彭青翝這樣的宗師加入,是水到渠成的事,不會有太大的難度。而且他也事先對這兩位宗師的近況有過了解,知道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說服。
但讓谷欣陽意外的是,秦天白和彭青翝,竟然以要追查魔教之事,爲滕烈報仇爲藉口,很乾脆地拒絕了他。
谷欣陽本來想用解決北地亂事之後,親自帶其他宗師,如王恨水、妙虛子等人,一起幫他們尋找魔教蹤跡、誅殺掌劍使司馬俊秀爲條件,說動他們一起北上。
然而秦天白與彭青翝,卻明確表示,不願意參與到朝廷與北地四王的爭鬥之中去,不論他是以“天下太平、百姓安危”這種信念上的東西相勸,還是以“平定四王后朝廷肯定會對出力的高手予以褒獎,秦家和彭家在江南之地肯定會有很大好處”來作利誘,兩名宗師高手都是不爲所動。
谷欣陽有種直覺,他們似乎早就知道他會來,而且在見到他之前,就已經做出了決定。
本來即便這兩名宗師不來,谷欣陽應該也能保底召集到包括他在內五名宗師的——但偏偏幾名宗師中,對他最爲信賴,也是必然會相助的滕烈,卻在之前舉行“英雄會”的時候,被魔教給設計殺害了!
本來他覺得這件事十分蹊蹺,可能有問題,但在淮安城的時候,他又從檢查過滕烈屍體的秦天白、彭青翝兩人口中得到了確認,滕烈確實是死於魔教神劍“奉火劍”之下。“奉火劍”所造成的傷口,是其他武功或武器根本無法模仿和僞造的,既然秦天白、彭青翝能確定,那滕烈就肯定是被司馬俊秀所殺。
可這個當口,司馬俊秀又爲何要殺滕烈?這件事情,對魔教根本沒有多大的好處。
而且與此同時,江湖上竟然有傳聞,皇帝身邊的親信大臣黃子澄,乃是魔教出身,是掌劍使司馬俊秀的親傳弟子!
這傳聞將黃子澄的出身,如何爲司馬俊秀收留,如何在魔教的暗中運作下一路於科舉一途扶搖直上,最後甚至得中會元,然後進入東宮,先後附着太子和皇太孫,及至如今成爲翰林學士,人生履歷和幕後詭計說得有模有樣,十分詳盡。只要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一聽這些傳聞,就知道是無稽之談、毫無可能,但對不明真相的普通百姓、江湖人士而言,這傳聞還真是極有可信度的樣子。
如今江湖上因爲這次淮安城“英雄會”、滕烈被魔教設計殺害的事情,對魔教的仇視和警惕又重新被拉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種情況下,這個傳言,很容易會將之前谷欣陽好不容易營造起來的“反四王”的輿論風向帶偏。
不過谷欣陽現在也沒法在南方多待,他聚集這麼多位宗師高手,消息很難長時間封鎖,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沒有時間和精力再去調查這背後的事情。
於是原本預計的七位宗師,最後只剩下了四位。
而另一方面,讓谷欣陽有些不安的是,派到青州去對付王戈的幾名弟子,不論是妙虛子的兩名弟子還是唐門的唐簡,又或是他的親信愛徒李曼青,都沒有任何消息傳回來。
對妙虛子的徒弟和唐門子弟,他只知道他們的實力都是一流高手,但具體行事和性格如何,並不太清楚。可對自己的徒弟李曼青,他卻是十分了解。不單武功已經達到超一流的境界,而且處世機變亦是極強,他是準備將其培養成下一任“太平樓樓主”的。
按理說,就算出現什麼意外,在武力上敵不過對方,李曼青應該也有能力逃脫,想所遭遇的情況帶回告知於他纔對,不應該就這麼突然音信全無,彷彿失蹤了一般。
這件事情如根魚刺般,梗在喉間。但擔心打草驚蛇,這次北上德州的時候,谷欣陽也沒有特地往青州一趟,他還是相信,李曼青能夠處理好這件事,沒有回來報信,有可能是遇到了什麼特殊情況。
等到殺死了燕王,解決了北地的事情後,若還沒有李曼青和唐簡等人的消息,他再到青州來看看。
建文二年九月。
在上一次大戰後,南北兩軍經過了幾個月時間的休整,都是恢復了元氣。
燕軍通過大量俘虜的加入,以及北方少民部落徵調的精銳騎兵,實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靠着上次的巨量繳獲,糧草、輜重和餉銀也都暫時不缺。
而李景隆的大軍,則是靠着朝廷源源不斷的輸血,又是一番兵強馬壯的模樣。
單從兵力而論,朝廷大軍依然還是有優勢的。但從這段時間,實際的零星交手來看,燕軍卻是處於絕對的強勢位置的,基本上壓得南軍的斥候無法離營過二十里。
本來大家都以爲,戰局短時間內不會有變化,李景隆還要等待朝廷繼續調集大軍,籌措糧草。
但沒想到的是,九月中旬,李大將軍一聲令下,朝廷大軍竟是開始向燕軍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