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樓隔間內,除了鄭仕衡外,還有一名皮膚黝黑、身材高大的中年漢子,他看到王戈出城後,對鄭仕衡說道:“鄭長老這招借刀殺人,着實妙啊!”
“羅護法,慎言。”鄭仕衡卻不願多談。
這皮膚黝黑的高大漢子,同樣是招星堂的高層,是掌刑護法,也是招星堂裡武功最高的人。
他卻有些不在意地說道:“鄭長老也太小心了,此地只有你我二人,連旁邊的隔間都沒有人,那王戈就算是再手眼通天,也沒法收買飛蟲螞蟻來窺聽我們的談話吧?”
鄭仕衡卻依然沒有多說什麼,自從上次及火幫的事情後,他便沒有再對王戈或“兄弟會”做什麼動作。
但私底下,對王戈和“兄弟會”的調查卻一直沒有停過。
而越是調查,瞭解得越多,他就越是心驚。
他甚至曾經想過,要不要在齊王府的那幾位主事人跟前搬弄幾下,讓他們對王戈和其勢力產生興趣,然後用王府的勢力碾壓而過,將王戈的“兄弟會”收歸王府。但考量後,他仍是沒有那麼做。
一是他雖然知道王戈在青州城灑了大把的錢銀,但這些錢銀並沒有形成可以看得見摸得着的大產業,沒有足夠的利益,王府那幾位主事人怕是沒有動力出手;
二是他對“兄弟會”到底是怎麼存在的,也根本不是很清楚,除了知道樑博偉和鍾二牛這兩個人肯定是管事的之外,其他的一無所知,真地拿下了王戈,能掌握多少“兄弟會”的力量;
三是……他很清楚一旦他這麼做了,就是王戈不死不休的死敵。而這王戈,幹掉的綠林大盜、邪道高手,可是不少。而且和“醉仙樓”的“紅姑”過從甚密,“兄弟會”的網絡更是無孔不入,他擔心到時候他剛有點動作,怕是就被王戈給做掉了。
而第三點,纔是他最爲忌憚的。
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要這傢伙撕破臉爲好,否則的話,王府怕是都庇護不住自己。
就好像眼前的這位招星掌刑護法,他就不敢完全信任,誰知道這貨會不會從自己這裡探聽到什麼後,直接轉手就“賣”給了王戈?
他可是很清楚,招星堂內部,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都給“兄弟會”賣過消息,甚至直接就有“兄弟會”的成員都未可知。
“兄弟會”這種並不公開、隱於人羣中的組織結構,是真的讓人沒法不畏懼。
鄭仕衡之所以讓謝威推薦王戈去史家村查案,並不是他真的就覺得可以借這個機會直接讓王戈完球,而是一方面試探王戈,另一方面也有警示的意味。因爲他很清楚,王戈不可能會不知道這件事。
但本來在他看來,王戈如果有足夠的消息來源的話,那肯定能窺破這個案子的水有多深,最好的選擇,就是拒絕這次的差使。
然而沒想到的是,試探的結果,卻是王戈直接選擇了接受差使,帶人往壽光縣而去了!
這讓鄭仕衡有些想不通,王戈圖啥?又或是他真的只是在青州城裡消息靈通,一旦涉及到了城外附近州縣的,哪怕還是在青州府轄境之內,也是兩眼一抹黑?
王戈真的對青州城外的消息,就兩眼一抹黑嗎?
要說消息靈通程度,那自然城內城外是兩重天,城內有遍佈各個角落的眼線,幾乎所有底層百姓都能化爲他的情報來源,城外就要差得多了。但即便不算上“醉仙樓”這個重要的消息來源,王戈在年前,也曾安排過幾個“兄弟會”要培養的少年往附近青州府轄境內的州縣潛伏。
所以關於壽光縣史家村的這件滅門案隱隱約約牽涉的問題,王戈在決定出城前,便已經知道。
王戈沒有直接往案子發生的地方史家村去,而是先到壽光縣縣衙報道。
跟負責這案子的壽光縣薛捕頭碰頭,看了下案子的卷宗,又詢問了下仵作,卻發現那夥假冒“小七義”的殺手,在殺完人後,還放了把火,將現場和屍體都給燒了。從被燒焦的屍體上,也只能判斷出死者都是爲刀砍致死,而且基本都是一刀致命,兇手明顯都是武功不低的江湖人,很符合“小七義”行兇的判斷。
“王捕頭對這小七義應當比較熟悉了,以你之見,我們應當從哪裡開始追捕這幾個賊匪?咱們還是早定下方向,我也好通知巡檢司的官差。”薛捕頭比王戈大了有十多歲,也是經驗豐富的老捕頭,很顯然,對他而言,這件案子已經定了性,就是“小七義”犯的案。
“小七義那幾個賊人一向兇殘狡猾,要判斷他們的去向,還得待我去看下現場纔好做判斷。煩請薛捕頭派幾個兄弟,帶我們往史家村去一趟。”王戈說道。
他自然能看出來薛捕頭的話裡都有不實不詳之處,但他也不說破,只是順着話頭,提出想去史家村的要求來。
這要求也是合情合理,薛捕頭自然無法拒絕,便派了一個叫史行風的捕快給他們帶路。
本來史行風是建議王戈他們等明天再去,畢竟現在到了史家村,肯定已經天黑了,得在村中找地方寄宿,條件自然不如住在縣城裡。
不過王戈還是決定即刻出發,表現出的態度,似乎是早點把差事辦完,好回青州城去。
在壽光縣城裡,王戈從一進城開始,就隱隱約約感覺到有人窺視,但他並未確切地發現窺視者的所在。這隻能說明,對方的功夫應該比他要強上一些,但也不是強出很多,否則他未必能有這感覺了。
這倒也在他意料之中,在來壽光縣之前,他就已經得到消息:
史家村的案子,很可能和壽光錢家大少爺錢暮延有關。
這錢家是壽光縣絕對的地頭蛇,縣城的產業,至少有一半以上都和錢家有關,所佔的良田莊園更是數不勝數。
錢家老爺還有舉人的功名,雖然連續的三次會試不中後,就息了功名之路的心思,回了壽光做鄉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