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仲春

五郎正要說話,就見外面有人來報,說是鎮上的武掌櫃來了。

“應該是上次託他的事有眉目了。”五郎就道。

“那還是咱姐的事更重要。”連蔓兒就道,“哥,你快去看看吧。”

五郎答應着,就和連守信一起往前院去了。

約略兩盞茶的工夫,五郎就回來了。

“怎麼樣,是咱姐的事不?”連蔓兒就問。

“是。”五郎的面上有些喜色,告訴連蔓兒道,“五十五畝,就在鎮子東邊,和吳家的地離的還挺近,說是地也不錯。娘,蔓兒,你們看怎麼樣?”

五郎就問張氏和連蔓兒。

一家人在給連枝兒準備嫁妝,除了傢俱、衣裳、首飾這些莊戶人家慣常陪送的東西之外,還打算給連枝兒陪送些田地。

一般的莊戶人家,自家就沒多少地,就是有,那也是要留給兒子,自然是沒有給閨女用地做陪嫁的。就是富戶、士紳也未必能給閨女陪送田地。以連蔓兒家現在的家境,還有吳家的情況,也可以不用陪送田地。

但是,一家人還是打算陪送田地。這個年代,女人的嫁妝的所有權界定的非常的分明。那些有條件,又心疼閨女的,給閨女置辦的嫁妝會盡量做到衣食住行無所不包,讓婆家的人看着,閨女嫁到你們家,但是一切的吃穿用度都是自己的。這樣,閨女在婆家能挺直腰桿、地位超然。一輩子不怕她會受誰的氣。

民以食爲天,有田產陪嫁,以後無論怎樣,連枝兒都不用擔心餓肚子。這是給出嫁的閨女最好的物質保障。

給連枝兒陪嫁田地,自然要選離青陽鎮近的。原本連蔓兒家要買什麼,都是找吳玉貴和吳家興父子。可連枝兒的嫁妝田,卻不好就這麼直接交給他們父子倆辦,因此,連守信就請託了在鎮上消息靈通並且也相當有人脈的武掌櫃。

連枝兒剛纔也在這東屋裡,聽見武掌櫃來了,就猜到是說她嫁妝的事,因而避到西屋去了。

“五十五畝。也差不多了吧。”張氏就道。

吳家在鎮上也算富戶,不過說到田地,卻只有不到百畝。連守信和張氏要給連枝兒陪嫁,這田地的數目也不好再多。嫁妝少了不好看,可也不能太多、太張揚。不爲別的。還得爲吳家想想。

吳家並不指着田地的出產吃飯,而且給連枝兒明面上陪嫁五十五畝,暗地裡多貼補些別的東西,也是一樣的。

連蔓兒也就點了點頭,說這個數目正合適。

“那我就和我爹去看看,沒啥問題,今天就把那田買下來。”五郎就道。

“對,越早越好,正好還來得及種一季糧食。”連蔓兒就點頭道。

“就是這個理。”張氏也道。

五郎就又換了衣裳出門去了。等傍晚回來,就說已經看好了地,明天就過戶。

連枝兒這嫁妝田買的極順利,等將紅契拿到手,連蔓兒就拿了去給連枝兒看。

“太多了。”連枝兒就道。家裡重視她的婚事,眼看着嫁妝是意想不到的豐厚。連枝兒高興之餘,總覺得太拋費。

“連花兒嫁的還是縣城的宋家那,她那嫁妝,折算折算,也就二百來兩銀子。咱這一塊地,就比她的多了。”連枝兒就跟連蔓兒道,“還有那些衣裳、傢俱,還要給我打頭面,太多了……”

“姐,”連蔓兒就笑着打斷連枝兒的話,“你跟誰比不好啊,說連花兒幹啥。她哪裡配和你比。以後可別說這樣的話了,不吉利,咱爹孃聽了都不高興。”

“是我說差了,以後不說了。”連枝兒知錯就改。之所以提到連花兒,那是因爲,整個三十里營子,當然並不包括王舉人家,就數當初連花兒的嫁妝多。

“姐,你也別總說太拋費啥的。要是咱家現在跟從前那樣,想給你多陪送點兒東西也不可能。現在咱不是過好了嗎,這些東西,還是少的那。以後啊,肯定還得——水漲船高!”連蔓兒笑着道。

“這就過福了。”連枝兒也笑道。

給連枝兒的嫁妝田買下來了,以後保證連枝兒餓不着,連蔓兒就又尋思着該給連枝兒再置辦點什麼,日常有些進項,至少讓連枝兒手裡不斷了錢使喚。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商量,這回還硬是將連枝兒也給留下了。

“姐,這都是咱自家人,說的也是正經事,你可有啥害臊的。給你置辦鋪子,看你是咋想的?想要啥鋪子?”連蔓兒就先開口道。

“啥都行。”連枝兒老實地道。

大家看連枝兒是不會出什麼主意了,只好自己商量。

“這鋪子是選鎮上,還是縣城裡?”五郎先道。

“就鎮上吧,近便。”連枝兒這次不用人問,就說道。

“鎮上啊,這還真有點難……”連蔓兒就道。錦陽鎮上的各類店鋪,幾乎已經飽和了,而且並沒有哪家有出兌的打算。

“原來老趙家那雜貨鋪子沒了,要不,給我姐弄家雜貨鋪吧。正好咱有連記百貨,這進貨的價錢、貨品的花樣,別的小鋪子比不了。以後我姐這鋪子,在鎮上也得是頭一號的。”連蔓兒想了想,就道。

“雜貨鋪子是好,不過……”連守信道,“鎮上原來的幾家雜貨鋪,是老陸家的最好。咱這鋪子開了,肯定得把他家的生意給頂了。咱跟老陸家,這都不錯……”

連蔓兒立時就有些無語。

開商鋪,哪裡會沒有競爭?真要大家都像連守信這麼想,那鎮上一開始就應該只有一家雜貨鋪。其他的行業、其他的地方,也都該是這樣了。

連守信樸實、謙退、克己,即便是現在,仍舊不脫其莊稼人的本色。別看他表面上看性子綿軟,但遇到事情的時候,往往頗有些古樸的俠氣。這種古樸的俠氣,在連蔓兒前世那個年代,往往被人們認爲是傻氣。

即便並沒有真正念過書,受過正統的教育,但是連守信還真是將克己復禮這四個字,演繹的淋漓盡致。

而克己復禮這四個字,是世代傳承下來,深深地融入了這片土地,並浸透在這片土地哺育的莊戶人家的血脈裡。

“還真是,要不,蔓兒你再想想,咱給枝兒開個別的鋪子?”張氏想了想,也道。

連蔓兒剛要出口反駁,突然想到一件事,立刻就改變了主意。

“開雜貨鋪是最好,要是不開,那再想想別的也行。”連蔓兒說道。

“對,想想別的。”張氏就道,“老陸家和別人家不一樣。”

“嗯。”連蔓兒點頭,“要不,咱給我姐開家磨坊?”

青陽鎮上只有一家磨坊,周圍的鄉村要磨米、磨面通常都是在那裡。

“就一家磨坊,咱再開一家,這還真行。”連守信就道。

張氏也點頭。

“我剛纔想了,給我姐這家磨坊,咱不能跟那家的一樣。我姐這家磨坊,咱得多置辦些細磨,專門磨白麪和小麥面。”連蔓兒就將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

原來青陽鎮周圍的村莊,種的都是高粱、糜子這些,磨坊裡面的磨就是針對這些糧食的,而並沒有能過磨出很細的白麪的磨。

去年連蔓兒家春小麥豐收,今年就有很多人買了春小麥的種子打算種。而眼下,連蔓兒家的冬小麥長勢良好,可以預見,今年秋下,肯定有不少人要學着他們種冬小麥。

正好需要專門磨白麪的磨!

與其艱難地和別人搶生意,哪裡比得上獨樹一幟來的好。等到別人家也想起來要置辦細磨了,連枝兒這邊的磨坊也已經站住了腳,有了優勢,不怕別人來搶生意。

“這個好。”五郎就道。

“沒錯,這個好。”連守信、張氏和小七也都笑着點頭,直說連蔓兒的主意出的好。

“姐,你看那?”連蔓兒又問連枝兒。

“蔓兒你出的主意,那還有啥說的。”連枝兒就道。對於連蔓兒,她是相當的信服和信任的。

這麼說定了下來,連守信和五郎就着手準備,第一個是磨坊的房舍。要給連枝兒陪嫁磨坊的事,並沒有瞞着吳家。吳家自然高興,相幫着尋了一處房舍,只需要稍加改建,就能過做磨坊。然後,就是定做石磨、買牲口、僱夥計等等。

等磨坊的事情忙活的差不多了,就是春耕。三十里營子的這幾百畝地,再加上羅家村的莊子上的地,可是不少。好在長工、短工的加起來,人手充足,搶着在十天之內,就將各處田地都種好了。接着就是在山坡上種果樹,又有魚塘、荷塘等,等差不多都忙活完了,早已經是春暖花開、芳菲遍地。

連葉兒家的房子終於建成了,一家人高高興興地搬進了新居。山上的工程也在這個時候完成了最後的收尾。

第三百六十二章 要第四百四十九章 回信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房也要分家第五百五十五章 嫌疑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雜貨鋪第一百三十四章 開導第三十八章 鍋碗瓢盆第三百一十四章 燕子和葫蘆(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商議第一百零五章 小生意也有大賺頭第一百九十一章 交鋒第七百一十章 沈城新宅第六百零一章 沉渣泛起 (加更,求粉紅)第四百八十八章 少年心事第一百六十七章 對策第七百三十一章 黑手VS擔待第六百四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六百五十三章 雜音第七百五十九章 添妝第六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二十三章 遮醜第一百一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四百二十二章 落空第五百五十一章 攆還是不攆第三百六十六章 古氏回來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節禮第一百零三章 恢復鬥志的連花兒第三百零六章 興旺之兆第七百四十七章 團圓第七百一十五章 禮第一百零二章 肉爛在鍋裡第四百零二章 大興土木第六百九十四章 非禮第三百八十五章 書第五十八章 釀酒第六百二十九章 小山居第三百六十七章 喜訊第一百一十三章 買地的是誰第六百六十五章 離心第四百六十四章 責問第二百五十六章 家庭教師第三百五十二章 消暑第七百三十二章 夜半第七百二十章 說情第四百八十五章 四月天第六百四十九章 挑眼第四百七十八章 不給第九十七章 相看第六百零二章 蹊蹺第五百一十四章 水漲船高第三百六十七章 喜訊第四百四十八章 鬧第二十九章 閒言第二百五十六章 家庭教師第五十四章 分家第五百九十六章 新年新氣象第五百十一六章 改換門庭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蔓兒的勸說第一百七十一章 小飯館第五百四十四章 忽悠第一百八十七章 託付第七十章 焦頭爛額第一百零八章 烘乾第五百六十一章 陷親於不義第四百五十五章 新年第二百八十八章 周氏的弱點第三百七十七章 笑話第三百零七章 決定第五百五十一章 攆還是不攆第五十六章 分家宴第七百四十三章 說破第四百一十七章 推手第五百零二章 雨過天晴第四百三十一章 歇宿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傷第六百六十六章 氣急攻心第一百八十八章 討債大隊第七百五十五章 告誡第五百零六章 傳聞第二百八十章 地誰種第四百四十四章 地主就是要多多的地第一百九十五章 孝心第六百八十七章 香灰第三百五十二章 消暑第二百七十五章 地瓜秧第七百二十章 說情第七百三十一章 黑手VS擔待第五百五十六章 抵賴第三百七十八章 分產第七百四十七章 團圓第三百八十七章 秋涼第十六章 野雞蛋第八十章 連花兒回來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巧遇第六百三十八章 抉擇第二百八十三章 幺蛾子第六章 連氏晚飯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二百二十一章 沈老夫人的要求
第三百六十二章 要第四百四十九章 回信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房也要分家第五百五十五章 嫌疑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雜貨鋪第一百三十四章 開導第三十八章 鍋碗瓢盆第三百一十四章 燕子和葫蘆(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商議第一百零五章 小生意也有大賺頭第一百九十一章 交鋒第七百一十章 沈城新宅第六百零一章 沉渣泛起 (加更,求粉紅)第四百八十八章 少年心事第一百六十七章 對策第七百三十一章 黑手VS擔待第六百四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六百五十三章 雜音第七百五十九章 添妝第六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二十三章 遮醜第一百一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四百二十二章 落空第五百五十一章 攆還是不攆第三百六十六章 古氏回來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節禮第一百零三章 恢復鬥志的連花兒第三百零六章 興旺之兆第七百四十七章 團圓第七百一十五章 禮第一百零二章 肉爛在鍋裡第四百零二章 大興土木第六百九十四章 非禮第三百八十五章 書第五十八章 釀酒第六百二十九章 小山居第三百六十七章 喜訊第一百一十三章 買地的是誰第六百六十五章 離心第四百六十四章 責問第二百五十六章 家庭教師第三百五十二章 消暑第七百三十二章 夜半第七百二十章 說情第四百八十五章 四月天第六百四十九章 挑眼第四百七十八章 不給第九十七章 相看第六百零二章 蹊蹺第五百一十四章 水漲船高第三百六十七章 喜訊第四百四十八章 鬧第二十九章 閒言第二百五十六章 家庭教師第五十四章 分家第五百九十六章 新年新氣象第五百十一六章 改換門庭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蔓兒的勸說第一百七十一章 小飯館第五百四十四章 忽悠第一百八十七章 託付第七十章 焦頭爛額第一百零八章 烘乾第五百六十一章 陷親於不義第四百五十五章 新年第二百八十八章 周氏的弱點第三百七十七章 笑話第三百零七章 決定第五百五十一章 攆還是不攆第五十六章 分家宴第七百四十三章 說破第四百一十七章 推手第五百零二章 雨過天晴第四百三十一章 歇宿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傷第六百六十六章 氣急攻心第一百八十八章 討債大隊第七百五十五章 告誡第五百零六章 傳聞第二百八十章 地誰種第四百四十四章 地主就是要多多的地第一百九十五章 孝心第六百八十七章 香灰第三百五十二章 消暑第二百七十五章 地瓜秧第七百二十章 說情第七百三十一章 黑手VS擔待第五百五十六章 抵賴第三百七十八章 分產第七百四十七章 團圓第三百八十七章 秋涼第十六章 野雞蛋第八十章 連花兒回來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巧遇第六百三十八章 抉擇第二百八十三章 幺蛾子第六章 連氏晚飯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二百二十一章 沈老夫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