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分家宴

一行人從外面走進來,當先的一個是個紫臉膛的高大老者,穿着一身青色的衣裳,兩手抱着,大踏步的往裡走。一個面容白皙年約四十許的女子,由一個梳着髻的媳婦和一個年輕的姑娘扶着走在後面。接着大門大開,一個和前面的老者面容有七八分相似的漢子將馬車從外面趕了進來。

連老爺子、連守信等人都忙從屋中出來,迎了上去。

“親家!”

“老哥哥。”

連老爺子和那老者相互見禮,連守信也忙上前給那老者深深地做了一個揖。

“岳父!”

原來這就是張氏的父親張青山,後面跟着的是張氏的娘李氏,大嫂王氏,侄女張採雲,趕車的是張氏的大哥張慶年。

張氏的孃家距離三十里營子大約五十里地,是大山中的一個屯子,名叫燒鍋屯。張家也種着幾十畝地,山裡還有幾十畝的果園,算的上是一個富戶。老兩口只有兩個兒子、兩個閨女,兩個兒子都成了家,大閨女就是連蔓兒的娘嫁到三十里營子來。

連蔓兒、連枝兒、五郎和小七都趕着叫姥爺、姥姥、大舅、大舅媽,表姐。連老爺子將張青山讓進上房裡,李氏帶着媳婦和孫女就先去西廂房看張氏。連守信帶着五郎幫張慶年卸牲口,給牲口喂草喂水,又往屋裡搬東西。

上房裡請來的幾個人見是張氏的孃家來人了,知道分家的事只怕要延遲。甚至出現變化,就都先告辭出來。

“……帶了一罈子燒刀子。一會咱們兄弟爺們喝個痛快。”張青山阻攔道。

里正等人有的叫老哥哥,有的叫大叔,都不肯留下,仍舊告辭出去了。

連老爺子把張青山讓到炕上,張青山掏出旱菸袋,裝了一袋煙,慢慢地抽了起來。

“老哥哥,咱兩家離的也不算山南海北,出了啥事。也該給我個信。”張青山慢慢地說。

連守信正從外面進來,就忙承認都是他的錯。

張青山掃了連守信一眼,並沒說什麼,連老爺子的臉上就有些飛紅。他知道連家的事張青山只怕是都聽說了。

“是我失了禮數。秋下太忙,沒好……”連老爺子試圖解釋一下。

“老哥哥,咱倆是咋認識的你還記得不……”張青山截住了連老爺子的話頭。說起兩人從前的事情來。

張青山年輕的時候,出去跑單幫,做過很多生計,包括去更北面的大草原上販馬,去長江以南販絲販布,甚至還做過私鹽的生意。那個時候連老爺子還在縣裡做着鋪子的掌櫃。一來二去,兩人就認識了。

“咱是愛親做親。老哥哥是個厚道至誠的人,那個時候做掌櫃的,真是童叟無欺。老哥哥,我敬佩你的人品,連家是本分正經的人家,我閨女給你做兒媳婦,那管保錯不了……”

張青山也不提張氏的事,只和連老爺子嘮兩人年輕時候的那些事。連老爺子又是羞愧,又是感激,兩人越說越是稠密。

西廂房裡,則是另外一番情景。

李氏和張氏娘兩個一見面就抱頭痛哭,王氏和張採雲在一邊勸,可是聽到連蔓兒昏睡三天,差點死了,張氏沒了孩子,是如何的撿回了一條命,也都跟着抹眼淚。

“你個傻孩子啊,你咋就不知道往家裡捎個信,要不是你哥趕靠山屯兒的集,碰到你們屯子裡的人,聽說了這事,我還啥也不知道咧。”李氏心疼地數落張氏,“你要心疼死娘了,你知道不。”

張氏就哭,“娘,我就是怕你擔心啊……”

張氏愛面子,在孃家人面前從來只說自己過的如何如何好,壞的話一句都不肯講,當然也有怕張青山和李氏爲她操心的意思。

“妹子,你出了事,不告訴爹孃,也該想法子讓人告訴我和你哥。”王氏是個大嗓門,“咱張家的姑娘不是能讓人這麼欺負的,傳出去我王玉鳳的臉就沒處擱。妹子,你說出個章程來,今個嫂子一個人,就能給你出氣。”

王氏挽起了袖子。

張氏連忙說不用。

“我現在好好的,這個虧我認了。不看別人,還有他爹那,要是鬧起來,他夾在中間不好做人。”張氏道,“今天正商量着分家,分開過就好了。”

“你還是在家裡時的那個性子。”王氏就道,“遇到好人那是和和美美,遇到不好的,可不就是吃虧。”

“都怪娘啊,總教你要柔順孝順,以心換心,以爲他家是好人啊,結果讓你吃了虧。”李氏就自責道。

“娘,你別這麼說。是我太不知道變通,我現在想明白了,以後就好了。”張氏忙道。

說了一會話,李氏就把連蔓兒抱懷裡,然後又哭那個沒見過面的小外孫。提到那個孩子,張氏又哭了。

“娘,妹子正養身子那,咱拿的東西給妹子看看。”王氏連忙打岔。

“那籃子裡兩隻母雞,還有這一籃子雞蛋,都是給你補身子的,別捨不得吃。”李氏對張氏道。

李氏讓王氏將帶來的東西,都抱過來,一一說給張氏。除了兩隻母雞,一籃子雞蛋,另外還有一袋子的大米和一袋子白麪,一條子五花三層的豬肉,兩大串曬乾的蘑菇,一大包乾木耳,一籃子秋李子、一籃子鴨梨,兩包紅糖,兩包點心,還有一匹毛青大布。

“娘,家裡地和果樹也該收了,正是忙的時候,爲了我,來這麼多人。還帶這些東西……”張氏有些過意不去。

“地裡收的差不多了,山上果子還得等兩天。二弟和弟媳婦,還有幾個孩子在家,沒啥可操心的。東西也不多……”王氏就道。

“知道你家的好東西也輪不到你吃,怕你虧了身子。”李氏就道。

張採雲看見了外屋房樑上的雞,還有屋角的粳米和白麪,櫃上的笸籮裡還放着兩枚雞蛋,就讓李氏和王氏看。

娘幾個的臉色就好看了一些。

“這次她理虧心虛,竟然肯拿出這些東西來給你……”

“多虧了幾個孩子……”張氏就把連蔓兒如何給她請了石太醫救命,過後又如何幫她爭了小竈。“幾個孩子都懂事,枝兒和五郎天天下地幫他爹幹活,我就躺炕上,吃喝都是蔓兒給我張羅。還有小七陪我說話……”

“蔓兒都會做飯了?”

“看我娘做過。我就學會了。”連蔓兒道。

“我一開始還擔心,沒想到她做出來的飯菜,還都挺好吃。”張氏有些自豪地道。

“巧娘沒有生笨丫頭的。你在家的時候就啥啥都會,採雲要是像她姑一半就好了。”王氏道。

這時就聽見上房裡,連老爺子讓周氏準備飯菜。

“上房要做飯了,爹讓把肉拿過去。”張慶年進來道。

“拿過去吧。”李氏點頭道,“咱也過去,我得找親家母說道說道。”

大家就都往上房來。周氏和李氏見面。少不得都說了幾句客氣話。

“瞧我這還得做飯,親家到屋裡坐吧。我讓孫媳婦陪你說話。”周氏道。

連蔓兒想着李氏有話要和周氏說,就對周氏道,“奶,你和我姥姥屋裡歇着說話吧,飯菜我和我姐來做。”

“那哪成。”周氏道,她其實有些心虛,並不願意面對李氏這些人。

“有啥不成的,又沒外人,孩子們做啥樣就吃啥樣,誰還能挑理。”東屋裡老爺們們在說話,不方便,王氏就將周氏半扶半架地往西屋裡讓。連秀兒和蔣氏怕周氏吃虧,也忙跟了進去。

連蔓兒就和連枝兒商量都做些啥菜。

“姥姥姥爺來看娘,這可是大事,這飯菜咱要儘量往豐盛裡做。”連蔓兒道。

先是涼菜,就準備一個蒜泥拍黃瓜,一個拌三絲:幹豆腐絲、胡蘿蔔絲,青蘿蔔絲,調成酸辣味的,還有剛纔買來的大拉皮,也用蒜泥和秋油拌了,另外叫五郎上房頂去拿了一捆花生下來,將花生仁剝出來,用油炸了,撒上鹽。一共是四樣涼菜。

然後就是熱菜,一個韭菜炒雞蛋,肉片炒黃瓜木耳,青椒幹豆腐炒肉片,再做一個炸茄盒,就是將肉切成肉末,用麪粉、鹽、花椒調味做餡,挑大個的嫩茄子做成茄盒,放在油鍋中炸熟,然後再炒一個酸豆角,最後再用土豆和五花肉做一道紅燒肉。

四個涼菜,六個熱菜,連蔓兒覺得這樣就差不多了,又叫了連葉兒幫忙燒火,連蔓兒和連枝兒兩個準備炒菜。

東屋裡,連老爺子不知和張青山是怎樣講的,就打發了連守禮出去,又將里正幾個人請了回來,說是這次分家沒多少事,趁着吃飯前的功夫,就把家分清楚。

吳玉昌來的時候,還拎了兩條鯉魚。

連蔓兒想了想,這頓飯的規格要再提高一些才行,剛纔定的菜也差不多了,只是量要加大,另外再加上這兩條魚,多炸點東西,應該就足夠了。鄉村人家請客的席面上有魚有肉,還有油炸的吃食,就能算上是頭等的席面。

東屋裡,連老爺子不知和張青山是怎樣講的,就打發了連守禮出去,又將里正幾個人請了回來,說是這次分家沒多少事,趁着吃飯前的功夫,就把家分清楚。

吳玉昌來的時候,還拎了兩條鯉魚。

連蔓兒想了想,這頓飯的規格要再提高一些才行,剛纔定的菜也差不多了,只是量要加大,另外再加上這兩條魚,多炸點東西,應該就足夠了。鄉村人家請客的席面上有魚有肉,還有油炸的吃食,就能算上是頭等的席面。

男人們在東屋談分家的事,看見連蔓兒幾個裡外的忙活,只當是幾個孩子幫周氏打下手。那邊周氏幾個女眷,還不知道這麼快又將里正等人請來了,因此只有張採雲出來瞧了一眼,想要幫手,連蔓兒看她穿了一身新,就把她推回屋裡去了。

因此,大家都不知道,中午請客的飯菜只有連蔓兒和連枝兒操持。

“蔓兒,就咱倆做菜,能行嘛?”連枝兒還有些不太自信。

“咋不行,姐你做菜不比奶和娘差。”

“這茄盒、倭瓜餅和土豆餅,我就沒做過,能好吃嗎?”

“放心吧,肯定好吃。”連蔓兒道。

“蔓兒,你咋琢磨出來的那?”

“這兩天給娘做飯。沒事琢磨的。”連蔓兒道。

“用了這麼些油,奶不知該咋心疼了。”連蔓兒和連秀兒先炸了花生米。又在炸茄盒。

“油用的多不怕,只要一會飯桌上主人和客人都有面子,只有誇咱們的。”連蔓兒道。

連枝兒點了點頭,鄉村人家,自己吃飯儘量儉省,但是待客的飯菜,卻一點都馬虎不得。

西屋裡,周氏聽見外面油炸鍋的聲音,聞着香噴噴的氣味。心裡有些着急,但是卻脫不開身。

李氏一直抓着周氏,一邊抹眼淚,一邊和她說道。

“……你們給的那些個彩禮。都給帶回來了。算上陪嫁的東西,也是滿箱滿櫃,不比誰差。現如今。我閨女櫃裡空蕩蕩、頭上光溜溜,最後兩根簪子都爲孩子看病給當了,孩子她難道不是連家的孩子……”

“蔓兒看病才用多少錢,那兩根銀簪子,不是都給大娘買了啥養榮丸了。”王氏皮笑肉不笑地道。

周氏臉上發燒,屁股在炕上不自在地挪着。連秀兒和蔣氏只能在旁邊訕訕地陪着。

“老姐姐。這些年,我們沒什麼對不起你啊。我閨女生第一胎,你也坐月子,沒人照看你。是我帶着我老閨女來伺候的,我閨女還靠後,先顧着伺候你啊。老姐姐,你那月子是我伺候的呀。咱們是同輩,我不欠你不該你,我伺候你爲的是啥,不就是爲了你能記得這個情分,好好看待我那老實的閨女嗎。你秀兒的尿布,親家你那血褲子我可都給你們洗過啊。我那閨女她心眼太實,爲了奶秀兒,把枝兒都撇一邊了。我們這麼掏心掏肺地待你,老姐姐,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咋就能忍心把我閨女往死裡糟踐……”

李氏說的都是事實,周氏無法分辨。

“誰也沒讓你們伺候?”連秀兒紅漲着臉道。

“哎呦,你還有理了?”王氏就瞪起眼睛來。

蔣氏忙扯了一把連秀兒不讓她說話,蔣氏自己也不肯開口,只是陪笑。

“秀兒啊,你是吃你四嫂的奶長到了一歲多,你娘逼着你斷了奶,你還逼着你嫂子給枝兒斷了奶。你嫂子看待你,比枝兒還重。每次回孃家,沒有不說起你的,說你又長高了,長胖了。秀兒,你咋就下得去手那,你虧心不虧心啊你。”

周氏無話可說,臉上臊的不行,索性拍手打掌放聲大哭起來。

“我沒孃家人啊……”

這就是不跟你講理,開始放刁了。也不知道她沒孃家人,跟欺負張氏之間有什麼聯繫。

“娘,爹請了人回來,正談分家咧。”連守義從東屋過來,挑簾子對周氏道。

周氏立刻停了哭聲,從炕上下來,就往東屋來。李氏幾個也都忙跟了過來,因爲心裡都記掛着分家的事,在外屋看見連蔓兒和連枝兒在炒菜,誰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勁。

東屋裡,連老爺子問張青山對分家的意見。

“老哥哥,你的家務事,我不插嘴。”張青山抽了口煙道,又衝着李氏,“你們婆娘也不準插嘴,都聽老哥哥的。”

李氏自然不說話,周氏在旁邊臉色就變了又變,她覺得張青山的話是讓她也不要胡亂插嘴的意思。

連家的家當沒有多少,都擺在明面上,又只分出連守信一家來,因此很快就分清楚了。

連守信現在住的房子,房子裡的一切傢俱擺設,連同西邊的半個院子都歸了連守信,另外還將南山下的田分出六畝來給連守信。

“鍋碗瓢盆這些,也給他們夠用的,下地幹活的傢伙事,也分給他們兩套。今年的莊稼都收進來了,打糧食的時候,還是一起幹活。等糧食打出來,按照人頭,每人一斤,分給他們一年的口糧。”連老爺子道。

衆人都點頭。

“這些年,家裡就這些進項,也沒什麼積蓄。銀錢上,就不給他們了。”連老爺子又道,“這次請太醫的花費,該走的禮,是連家一家子欠的人情,這兩天我就帶着老四到鎮上去一趟,濟生堂那邊。還有石太醫那,都得回拜回拜。”

連老爺子的意思。那七十兩的人情就在公中出了。連蔓兒忙中偷閒,趴在門口聽見了,就輕輕鬆了一口氣。

周氏抿緊了嘴脣,七十兩銀子,那幾乎就將手裡的餘錢都掏空了。她不願意,可是想到連蔓兒跟她說的那些話,再看看張青山、李氏、王氏這些人今天的態度,她終於忍住了沒有說話。

“還有就是家裡的豬和雞……”連老爺子繼續道。

已經掏了七十兩銀子,如果再把雞和豬分給老四一家。那怎麼能行。周氏心疼不過,就咳嗽了一聲。

“大姨嗓子不好啊,剛纔這半天都沒這毛病。”王氏道,“採雲啊。給你大娘舀瓢涼水來。”

“不用。不用。”周氏忙道。

“這些豬和雞,老四媳婦和幾個孩子都沒少照看。眼看離過年也沒幾個月了,就……不分了吧。過年的時候殺豬,給他們分豬肉。”連老爺子道。

“行,爹,就聽您的。咱家也沒啥錢,除了糧食,也就指望這幾口豬。去鎮上回拜的禮錢。過年殺豬賣了,也能補回來一些。”連守信道。他沒有提雞。他心裡知道,這些都是周氏的命根子,張氏已經吃了兩隻,他覺得已經足夠了,不應該再要了。

“四弟是個厚道人。”吳玉昌笑道。

里正、王老頭就都跟着點頭,這分家的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寫文書不用別人,連老爺子親自動筆,寫完了,先給張青山看過,又給里正幾個人看了,這才叫過幾個兒子來,大家都在分家的文書上按了手印。

“我還有一句話,這些年爲了供老大考取功名,家裡都紮緊了褲腰帶。老四一家,也沒少出力。現在雖然分了出去,可還是我的兒子,是老大的兄弟。老大但凡有一天,熬出頭來了,不能忘了老四。我這個話,大家給做個鑑證。老大,你咋個意思?”將文書收好,連老爺子突然道。

“爹,這你就放心吧,我和老四,我們永遠是兄弟。”連守仁道。

“一筆寫不出兩個連字來。”

“雖然分家還是一家人,還要互相扶持。”

就這麼說笑着,分家的事算是塵埃落定。連蔓兒在外面都聽在耳朵裡,她並非是斤斤計較的人,能分出來就很好,能夠分成這樣,還算得上是滿意的結果。

事情談完了,連老爺子就問飯菜好了沒有,這纔看見周氏、連秀兒和蔣氏都在屋裡坐着那。

“誰做飯那?”連老爺子就問。

周氏猛然警醒,忙急急地要出去看。

連蔓兒就挑門簾進來,“爺,飯菜都做好了,現在擺飯不?”

連老爺子這才知道是連蔓兒在外面掌勺做菜,心中有些埋怨周氏,可是事已至此,也不好再說啥,就說可以擺飯了。

等飯桌放好,連蔓兒、連枝兒兩個將菜端上來,四個中盤涼菜,一個大深魚盤上是整條的糖醋鯉魚,再加上五個熱菜,還有一大盤子油炸的果子,一半是黃橙橙的餅,一半是雪白的餅,主食是大米飯、白麪饅頭,飯菜的賣相都很漂亮,連老爺子的心略放下一些,等各樣菜都嚐了一遍,不僅心全放進了肚子裡,笑容也爬上了眼角。

“都吃菜、吃菜,家裡沒準備啥,別笑話。”連老爺子讓道。

這餐飯依舊分爲兩桌。連老爺子、張青山,張慶年,里正,王老漢、吳玉昌,又叫了四個兒子和大孫子連繼祖陪着坐了一桌。另外那一桌招待女客,李氏、王氏和張採雲,周氏、連秀兒和蔣氏作陪,張青山和李氏要擡舉自己個外孫、外孫女,一個叫了五郎上桌,一個就將小七摟在懷裡,連枝兒和連蔓兒端完了菜,也被李氏叫過來一起吃飯。

連蔓兒吃了兩口,就另外拿了碗盤,將各樣菜都給張氏撥了一些出來,送去給張氏吃。

里正等人各樣菜都吃了,少不得連聲的誇讚飯菜做的好。

“就是從鎮上酒樓裡請了大廚來,做的席面也差不多就是這樣了。”

“這一桌是老嫂子的手藝吧?”里正就問。

那邊桌上的人就都扭過臉來看周氏。

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地起波瀾第二百八十章 地誰種第四百六十五章 駁斥第二百零三章 連蔓兒的勸告第四百三十八章 孝子第六百零六章 隱情第六十七章 四郎告密第一百一十九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生意第一百八十三章 狠招第七百二十五章 搞破壞第五百一十四章 水漲船高第三百七十五章 揭露第三百四十八章 年歲的印記第五百零八章 麥子香第二百零二章 拆骨肉第三百一十五章 端午第二百一十一章 漿洗第六百三十五章 禍源第一百二十四章 以死相逼第三百二十章 攀扯第一百四十一章 士農工商第六十六章 耮花生第一百五十三章 再動家法第七十五章 賺錢的點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終於回家了第二章 賣還是不賣第十七章 商機第四百四十九章 回信第一百三十四章 開導第三百八十六章 送別第六百九十章 母與子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戶人家是非多第十三章 雞屁股第七百二十九章 彩禮第七百六十一章 回禮第四百四十二章 終於回家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責任劃分第八十八章 禮尚往來第二百四十三章 嫉妒第二百一十四章 過年第七百三十五章 勉強第七百六十七章 計較第七百二十八章 浪子回頭?第五百四十九章 鄰里第二百五十五章 催芽第四百零二章 大興土木第一百一十二章 阻礙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蠢欲動第四百一十一章 發火第四百二十七章 逆襲第二百一十四章 過年第四百章 御賜第六百四十五章 耨耨第七十七章 夜半尋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連老爺子的條件第六百七十四章 抉擇第一百五十三章 再動家法第五百九十七章 春潤 (加更,求粉紅)第二百五十八章 果樹第五百十一六章 改換門庭第五十四章 分家第一百一十六章 包子的練成第七百三十七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七百零九章 進城、進城第六十六章 耮花生第五百四十四章 忽悠第九章 不眠之夜(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駁斥第一百四十三章 眼紅第五百四十三章 分歧第五百一十二章 道賀第四十四章 矛盾第二百七十六章 春耕第二百七十九章 防患於未然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殼第六百八十九章 夾板氣第三百二十一章 真假難辨第三百九十三章 吃貨第三百九十二章 吃玉米第七十八章 小白菜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鋪子開張第六百四十二章 葫蘆和瓢第七百四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五百二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三百五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二百三十六章 抓豬羔第六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五百八十六章 熟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玉米第五百八十四章 宮燈第三十一章 誰管錢第二百五十九章 再見沈六第四百十一五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七十八章 分產第四百三十九章 留客第三十六章 家法第六百八十八章 和睦第二百六十二章 風箏與柳笛
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地起波瀾第二百八十章 地誰種第四百六十五章 駁斥第二百零三章 連蔓兒的勸告第四百三十八章 孝子第六百零六章 隱情第六十七章 四郎告密第一百一十九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生意第一百八十三章 狠招第七百二十五章 搞破壞第五百一十四章 水漲船高第三百七十五章 揭露第三百四十八章 年歲的印記第五百零八章 麥子香第二百零二章 拆骨肉第三百一十五章 端午第二百一十一章 漿洗第六百三十五章 禍源第一百二十四章 以死相逼第三百二十章 攀扯第一百四十一章 士農工商第六十六章 耮花生第一百五十三章 再動家法第七十五章 賺錢的點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終於回家了第二章 賣還是不賣第十七章 商機第四百四十九章 回信第一百三十四章 開導第三百八十六章 送別第六百九十章 母與子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戶人家是非多第十三章 雞屁股第七百二十九章 彩禮第七百六十一章 回禮第四百四十二章 終於回家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責任劃分第八十八章 禮尚往來第二百四十三章 嫉妒第二百一十四章 過年第七百三十五章 勉強第七百六十七章 計較第七百二十八章 浪子回頭?第五百四十九章 鄰里第二百五十五章 催芽第四百零二章 大興土木第一百一十二章 阻礙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蠢欲動第四百一十一章 發火第四百二十七章 逆襲第二百一十四章 過年第四百章 御賜第六百四十五章 耨耨第七十七章 夜半尋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連老爺子的條件第六百七十四章 抉擇第一百五十三章 再動家法第五百九十七章 春潤 (加更,求粉紅)第二百五十八章 果樹第五百十一六章 改換門庭第五十四章 分家第一百一十六章 包子的練成第七百三十七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七百零九章 進城、進城第六十六章 耮花生第五百四十四章 忽悠第九章 不眠之夜(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駁斥第一百四十三章 眼紅第五百四十三章 分歧第五百一十二章 道賀第四十四章 矛盾第二百七十六章 春耕第二百七十九章 防患於未然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殼第六百八十九章 夾板氣第三百二十一章 真假難辨第三百九十三章 吃貨第三百九十二章 吃玉米第七十八章 小白菜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鋪子開張第六百四十二章 葫蘆和瓢第七百四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五百二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三百五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二百三十六章 抓豬羔第六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五百八十六章 熟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玉米第五百八十四章 宮燈第三十一章 誰管錢第二百五十九章 再見沈六第四百十一五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七十八章 分產第四百三十九章 留客第三十六章 家法第六百八十八章 和睦第二百六十二章 風箏與柳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