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落空

連蔓兒沒馬上回答張氏的問話,而是朝五郎看了一眼。

五郎就鬱悶地扭開頭,誰也不看。

連守信、張氏,並這一屋子的人見了這情形,再一聯想前些日子連蘭兒的事,就大概猜出來,那信裡說的是什麼。

“你爺那心裡,到底說的是啥?”連守信就問。

“哥,爹問我,那我可就說了?”連蔓兒看了五郎一眼,忍笑道,“我爺在信裡說我大姑家的銀鎖好,要給咱親上做親,說給我哥做媳婦。”

五郎就哼了一聲,顯然是很不滿意。

“看見沒,這是還沒死心那。那天我都把意思給她表明了,她又去找你。你沒答應她,她回去肯定是給老爺子捎信,這是讓老爺子來壓咱那。”張氏就有些生氣,“還不知道她那信裡是咋說的。這叫個啥事,我的兒子,都知道我不願意了,他們還要壓着我的頭,硬要給做主了。”

“孩子他爹,你說說,咱不跟她來往對不對?你看她這一回回地,辦的這叫啥事。”張氏就對連守信道。

“大姐她這是不應該啊,沒這麼辦事的。”連守信點頭應道。

“蔓兒,你爺信裡咋說的,是非要咱做這門親?”連守信就又問連蔓兒。

“我爺沒說非要我哥娶銀鎖……”連老爺子是個很有分寸的人,分家之後,他就從沒有強令連守信做過什麼事。

連蔓兒就拿起信,唸了下去。

信裡面,連老爺子說現在他們都在太倉,家裡這邊,就留下連守禮、連守信和連蘭兒這三股人。說他們是親弟兄,要相互照應、擰成一股繩。

連蘭兒前兩天,給連老爺子去了信。在信中。說了她給連守信家燎鍋底的事,並且將五郎大大的誇讚了一番,說她很稀罕五郎這個侄子。正巧,五郎和銀鎖這兩個孩子見了面,還特別說的來,連蘭兒本來沒什麼心思,見了五郎和銀鎖這樣,才猛然萌發了這個念頭。

連老爺子覺得。五郎和銀鎖年貌相當,連蘭兒和連守信又是嫡親的姐弟,親上做親,以後姐弟兩家也更親香了。

這門親事。連老爺子和周氏都十分贊同。連老爺子在信裡說,銀鎖這樣知根知底的媳婦,五郎就應該及早的定下,這是大好事。

“我一直陪着我爹在前院,我啥時候跟銀鎖說話來着?”五郎生氣地道,“還說啥我跟她說的來,這不是瞎編嗎!”

“哥,你別生氣,爲這生氣不值當的。”連蔓兒就勸五郎。“這個事,就是大姑她一廂情願,咱爺咱奶也願意,那也是白願意。咱爹和咱娘還在這那。再說,最後要定這事,還得哥你自己個點頭,是不是?”

“孩子他爹。你咋說?”張氏就問連守信。

連守信就苦了臉。他能說什麼。五郎不願意,而且很生氣。其他幾個孩子都站在五郎那一邊,張氏這麼問他,那語氣和神態頗有些氣勢洶洶的意味。

這個情形,只要他一句話說的不合心意,這娘幾個肯定要跟他翻臉。

“這事肯定不行,當着他大姑的面,咱都沒答應。老爺子寫信回來,也還是那麼回事。咱這就寫信,給駁回了。”連守信揚了揚手,說道。

“爹,你就不怕我爺生氣,不怕我奶生氣?”連蔓兒故意問道。

“那也講不了了。這是你哥的大事。”連守信就道,然後他又嘆了口氣,“你爺還好說,要讓你奶不生氣,難。我不招你奶待見。管不了那麼多,就這麼着吧。”

連蔓兒毫無同情心地暗笑,原來連守信還知道,他不招周氏的待見啊。

“信上還有別的事沒?”連守信問連蔓兒。

“讓我哥念。”連蔓兒就把信交回給五郎。

連老爺子這封信寫的很長,不過說到具體的事,除了告知趙秀娥生了閨女,就是說五郎的婚事,別的,就沒有了。

“給你爺寫回信,把這事駁回了。再把繼祖在家收地租這些事,也寫寫,明天就找人給捎回去。”連守信就道。

五郎就準備好了筆墨紙硯,開始寫回信。

“直接駁回不好,”五郎斟酌着詞句,說道,“就說魯先生有話,讓我先好好唸書,親事過兩年再說。”

生氣歸生氣,但是落筆給連老爺子寫信的時候,五郎還是將怒氣收了起來,想到這個更策略的回絕方式。

連蔓兒爲五郎感到高興。

“這樣好。”連守信和張氏都道。

“哥,你看咱爺給咱寫的信,寫了那老些。咱也多寫點,就把那天大姑說親的事,也詳細給咱爺寫一寫。用咱爹的口氣。大姑愛撒謊,得讓咱爺知道知道,省得以後她說啥,咱爺就信啥。”連蔓兒道。

“嗯。”五郎點頭。

“二郎媳婦生了,咱得給下奶吧?”張氏就和連守信商量,“就是這大老遠的,也太不方處了。”

這個年代,交通不便,從三十里營子到太倉縣,坐馬車,大約要走上三天才能到,來回的路費,對於莊戶人家,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莊戶人家有句俗話,叫做遠親不如近鄰。這裡麪包含着一層意思,就是離的遠的親戚,即便是想多來往,也受限於客觀條件。

給孩子下奶,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如果離的近,提一籃子雞蛋過去,就是頂體面的禮。可離的這麼遠,這事就不好辦了。

一般的莊戶人家遇到這個情況,多是將小禮都攢着,遇到大事再隨禮。或是乾脆將這些小禮都忽略掉。當然,不管怎樣的做法,都是雙方的,所謂禮尚往來。

“娘,秀娥嫂子的孃家不就是在鎮上?”連蔓兒就道,“看他們咋辦吧,他們要不去,咱也不用去。他們要是去。咱就把禮準備好,讓他們給捎過去不就行了。”

“對,就這麼辦。”張氏笑着點頭,“還是我家蔓兒腦袋瓜轉的快。”

…………

轉天,還沒等五郎將信捎出去,連蘭兒就坐着馬車上門來了。

還沒到晌午,連蔓兒一家都在鋪子裡。

“大姑來了。”連葉兒手裡拿着個空木盆跑進屋來,“車就停在外面。大姑往鋪子裡來了。”

“就她一個人?”連蔓兒忙問。

“就她一個。”連葉兒點頭道。

連蘭兒上次提親被拒絕,昨天剛收到連老爺子的信,今天連蘭兒就自己上門來了,這其間若是沒有關係。纔是見了鬼。

怕是連老爺子在給連守信捎這封信的同時,還給連蘭兒捎了一封信吧。

正想着,連蘭兒已經挑門簾從外面走了進來。

張氏就有些糾結,她心裡厭惡連蘭兒,恨不得將她打出去。但是人上門來了,她還撂不下這個臉。可若是熱情招待,她也不願意,以前或許她會委曲求全,但是現在。她不想再這麼委屈自己。

“都在家那。”連蘭兒滿面春風,見衆人都在,就笑着道。

“啊。”大傢伙答應着,就不那麼熱情。

“大姐。”連守信叫道。

“你們說話吧。”張氏就說了一句,然後扭身就從屋裡出來了。

連蔓兒跟在張氏身後,趙氏和連葉兒也隨後都出來了。

…………

“就讓你爹和她說,這能行?”回家的路上。張氏問連蔓兒。

“反正她眼睛裡也沒有咱,咱也不想和她來往。她有啥話,有啥事,就跟我爹說唄,我爹那咱都是商量好了的。別的事,我爹也不能做主。她說了也是白說。一會,她明白過來,自己個就走了。”連蔓兒說着話。就招呼趙氏和連葉兒,“快走,咱晌午飯回家吃。”

…………

鋪子屋裡,就只剩下連守信和連蘭兒。

連蘭兒見她們娘幾個都出去了,就有些不高興。她倒不是想和她們說話,而是對她們沒有遠接近迎。並在旁邊伺候有些不滿。不過,因爲心裡有更重要的事,要跟連守信說,也只跟連守信說就足夠了,所以,連蔓兒她們走了,她也沒有過分在意。

“老四,給二郎媳婦下奶,你咋準備的?”連蘭兒問連守信。

“這個事,我一個老爺們,我懂得啥,都是孩子他娘做主。”連守信就道。

連蘭兒哦了一聲,張氏不在,那這個話題就進行不下去了。不過,本來這也不是她來的目的,不過是找個由頭,畢竟是嫁閨女,不好表現的太主動。

連守信知道二郎媳婦生了的事,那就是說,他已經收到了連老爺子的信。那麼接下來,就該是連守信主動跟她提五郎和銀鎖的事了。’

連蘭兒等連守信開口,連守信悶頭坐着,卻並不吭聲。

半晌,連蘭兒終於耐不住了。

“老四,爹給你來信了?”連蘭兒問。

“啊。”連守信答應了一聲,也就是一聲,就再沒別的話說了。

張氏和連蔓兒幾個孩子都和他說清楚了,不再和連蘭兒來往。連蘭兒來了,沒有被轟出去,就是娘幾個給他面子。

而他,也必須給妻兒們長臉。

第六百五十九章 喜事第五十四章 分家第六百四十章 用意第三百六十三章 上禮第五百三十一章 醬塊子第六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八十三章 欣欣向榮第六百九十八章 秋第五百四十四章 忽悠第二百六十二章 風箏與柳笛第五百六十三章 年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玉米第四百八十七章 小荷第三百三十三章 互不相讓第二百零七章 救場第三十三章 茶攤第五百八十二章 燈會第六百七十章 餘地第六百四十四章 田園風光第二十三章 雞蛋風波(二)第八章 不眠之夜第二百七十九章 防患於未然第一百二十章 大房的新姑爺第三百一十六章 節禮第五百五十四章 變故第二百五十章 湊錢第五十章 黎明第二百二十三章 打算第五十九章 旱菸袋第七百三十八章 時機第一百零八章 烘乾第四百零七章 結怨第一百三十四章 開導第四十五章 搶收第四章 錢要找誰借第七百三十九章 亂中第三十三章 茶攤第四百一十八章 送第五百二十章 牌樓前的戰爭第四百十一五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四十七章 喜訊第七百章 涼第二百七十二章 搬家第七百五十二章 葫蘆第六百零七章 抽絲剝繭第五百四十九章 鄰里第四百六十章 爲什麼回來第四百一十七章 推手第六百九十一章 覺悟第五百七十三章 鳩佔鵲巢第六百六十七章 意外第一百九十章 沈老夫人第七百五十四章 商議第一百六十五章 夜戰第七十章 焦頭爛額第六百零四章 拔出蘿蔔帶起泥第二百九十八章 爭吵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執一詞第三百六十章 威望第一百五十六章 豆芽風波第六百五十五章 煩惱第七百一十二章 冷香第一百六十七章 對策第七十六章 連朵失蹤第七百零七章 嫁妝風波(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鋪子第四百二十九章 好婚事第六百零六章 隱情第二章 賣還是不賣第二百一十四章 過年第四百一十一章 發火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鋪子開張第四百二十七章 逆襲第三百五十五章 商議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怪的事第四百三十章 客飯第六百三十一章 被困第六百九十章 母與子第二百一十章 考較第九十五章 閨女和兒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發火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守同盟第四百三十九章 留客第二百七十章 兩代婆媳第一百六十六章 糾紛第六百零九章 將軍第一百五十六章 豆芽風波第七百五十二章 葫蘆第三百三十一章 各有各的分法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蔓兒的勸說第七百五十四章 商議第五百二十四章 心思第五百三十二章 勞役第九十七章 相看第四百七十五章 鵝鵝鵝第一百三十五章 全福人兒第三百二十章 攀扯第三百一十八章 翻身第四百六十四章 責問
第六百五十九章 喜事第五十四章 分家第六百四十章 用意第三百六十三章 上禮第五百三十一章 醬塊子第六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八十三章 欣欣向榮第六百九十八章 秋第五百四十四章 忽悠第二百六十二章 風箏與柳笛第五百六十三章 年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玉米第四百八十七章 小荷第三百三十三章 互不相讓第二百零七章 救場第三十三章 茶攤第五百八十二章 燈會第六百七十章 餘地第六百四十四章 田園風光第二十三章 雞蛋風波(二)第八章 不眠之夜第二百七十九章 防患於未然第一百二十章 大房的新姑爺第三百一十六章 節禮第五百五十四章 變故第二百五十章 湊錢第五十章 黎明第二百二十三章 打算第五十九章 旱菸袋第七百三十八章 時機第一百零八章 烘乾第四百零七章 結怨第一百三十四章 開導第四十五章 搶收第四章 錢要找誰借第七百三十九章 亂中第三十三章 茶攤第四百一十八章 送第五百二十章 牌樓前的戰爭第四百十一五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四十七章 喜訊第七百章 涼第二百七十二章 搬家第七百五十二章 葫蘆第六百零七章 抽絲剝繭第五百四十九章 鄰里第四百六十章 爲什麼回來第四百一十七章 推手第六百九十一章 覺悟第五百七十三章 鳩佔鵲巢第六百六十七章 意外第一百九十章 沈老夫人第七百五十四章 商議第一百六十五章 夜戰第七十章 焦頭爛額第六百零四章 拔出蘿蔔帶起泥第二百九十八章 爭吵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執一詞第三百六十章 威望第一百五十六章 豆芽風波第六百五十五章 煩惱第七百一十二章 冷香第一百六十七章 對策第七十六章 連朵失蹤第七百零七章 嫁妝風波(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鋪子第四百二十九章 好婚事第六百零六章 隱情第二章 賣還是不賣第二百一十四章 過年第四百一十一章 發火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鋪子開張第四百二十七章 逆襲第三百五十五章 商議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怪的事第四百三十章 客飯第六百三十一章 被困第六百九十章 母與子第二百一十章 考較第九十五章 閨女和兒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發火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守同盟第四百三十九章 留客第二百七十章 兩代婆媳第一百六十六章 糾紛第六百零九章 將軍第一百五十六章 豆芽風波第七百五十二章 葫蘆第三百三十一章 各有各的分法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蔓兒的勸說第七百五十四章 商議第五百二十四章 心思第五百三十二章 勞役第九十七章 相看第四百七十五章 鵝鵝鵝第一百三十五章 全福人兒第三百二十章 攀扯第三百一十八章 翻身第四百六十四章 責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