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4章 反制

bookmark

金宗瑞回到漢城的當晚就被李璆傳召進了景福宮,李璆特意設宴給他接風洗塵,這可是連崔閏德都無法享受的恩典,令李璆受寵若驚。

酒宴上,李璆向金宗瑞詢問了朝鮮國軍隊的整編事宜,說起來也頗爲可笑,他身爲朝鮮王竟然不清楚軍隊整編的進度。

金宗瑞沒有隱瞞軍隊整編進度的意思,一五一十地把進展向李璆進行了稟報,東北六鎮和西北四郡的部隊已經由走水路由明軍水師運往了朝鮮國的南部地區,準備用來防範來自倭國的威脅。

這種大規模的兵力調動朝鮮國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完成的,是李雲天調用了大量物力和財力纔在一年間完成了朝鮮國兵力的這次大調整。

雖然金宗瑞對李雲天抱有偏見,但不得不承認李雲天是一個難得一見的軍事天才,朝鮮國軍隊所實行的新軍制使得軍隊徹底向職業化轉變,這可是他一直夢寐以求的事情,可以預想的是一旦新軍建成將有着無比強悍的戰鬥力。

而且,尤其令金宗瑞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朝鮮國新軍的待遇之好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他萬萬想不到李雲天竟然會把朝鮮國軍隊的伙食完全比照明軍,吃的東西趕上了朝鮮國的富裕之家。

當然了,朝鮮國新軍的軍餉由李雲天提供,以朝鮮國孱弱的財力根本無法支撐十萬大軍的軍餉。

金宗瑞在感到驚喜的同時又倍感擔憂,因爲朝鮮國新軍的軍需供應攥在了李雲天的手裡,這就使得李雲天無形中控制了朝鮮國新軍。

不過無論如何,朝鮮國即將有一支戰鬥力卓越的軍隊,從長遠來看對朝鮮國大有裨益。

“金大人,新軍整編完畢後由誰執掌?”李璆沒有想到李雲天竟然會對朝鮮國的新軍如此下本錢,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隨後意識到了一件事情,於是壓抑着心中的激動故作鎮定地問道。

由於被三司一府制衡,所以李璆很清楚手中有一支武裝力量的重要,這將是對三司一府的威懾,故而他準備大力拉攏執掌新軍的將領,使得那些將領效忠於他

“主上殿下,新軍的統轄權歸各地方將領,調動權在都司衙門,由都司衙門的將領商議後下發調兵令。”

金宗瑞清楚李璆的意思,沉吟了一下後回答,“按照都司衙門的定製,如果想要調兵的話需要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和都指揮僉事共同用印,方可發出調兵令。”

李璆聞言頓時就是微微一皺眉頭,如果從都司衙門的定製來看,他已經被排除在權力體系之外了,要想調兵的話必須通過都司衙門這一關。

而朝鮮都司衙門的都指揮使崔閏德以前是首陽大君李瑈的人,與黃喜關係密切,黃喜跟李稷是不折不扣的死對頭,因此被李稷推上臺的李璆肯定無法獲得手握大權的崔閏德的支持。

尤爲令李璆感到無奈的是,他並沒有制衡崔閏德的辦法,因爲崔閏德的任命權在大明而不在他手裡,他就是想要撤換崔閏德也要通過大明的同意。

不僅朝鮮都司,朝鮮布政使司、朝鮮按察使司和朝鮮都察院的主官的任命權都在大明那裡,李璆說好聽了只有有名無實的提名權而已,這也是爲何三司一院對他形成掣肘的原因。

“金大人,先王在世的時候對大人甚爲倚重,把大人視爲我朝鮮的肱骨之臣,進而將東北的防務交給大人。”

李璆意識到事態的嚴重,如果他不能把三司一院降服的話那麼將無法執掌朝鮮國的政權,故而沉吟了一下後不動聲色地說道,“金大人,本王也相信你,不知道你是否初心不改?”

“主上殿下,臣對朝鮮忠心耿耿,永無二心。”金宗瑞聞言頓時吃了一驚,連忙站起身躬身回道。

“本王就知道金大人是一個忠義之臣。”李璆聞言嘴角頓時流露出了一絲笑意,一臉欣慰的向金宗瑞說道,“像金大人這等中流砥柱,本王一定不會辜負了爾等的報國之心。”

“謝主上殿下。”金宗瑞的雙目閃過一絲詫異的神色,隨後連忙躬身道謝,他自然聽得出來李璆言語中的拉攏之意,心中感到頗爲震驚,要知道一年前的李璆還是一個醉心音律的翩翩貴公子,如今卻性格卻變得陰沉了許多,看來李璆這段時間過得並不怎麼愉快。

“坐。”李璆聞言微微一笑,伸手示意金宗瑞坐下,與他聊起了家常,談笑風生,使得金宗瑞小心翼翼地應對着,生怕一個不小心說錯話而得罪了李璆。

畢竟李璆現在已經貴爲了朝鮮王,而伴君如伴虎,與尚未掌控國家權力的李璆在一起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天知道他會不會把看不順眼的人當成敵人。

第二天上午。

“王爺,宮裡傳來消息,李璆昨晚在宴會上對金宗瑞是大力拉攏,想要讓金宗瑞爲其效力。”李雲天在院子裡練劍的時候,雲娜快步走來立在一旁,等他練完劍後上前低聲稟報,把酒宴上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李雲天

李璆要是知道他與金宗瑞見面時的情形已經泄漏出去的話絕對會大吃一驚,要知道能留在酒宴現場的人不多,而且都是他的心腹,萬萬想不到那些被他信賴的心腹中會有李雲天派去的暗探。

顯而易見,李雲天絕對不會放任李璆在景福宮裡肆意行事,肯定要掌控李璆的一舉一動,故而在李璆身邊安插了暗探,監控李璆的一言一行。

李璆這些天來頻繁接觸朝中的官員,其言行舉止被那些暗探如實上報,然後經過雲娜的彙總後報告給李雲天。

“朝鮮王太操之過急了,本王還沒走他就迫不及待地拉攏那些官員,難道要視本王於無物?”李雲天聞言微微一笑,對李璆拉攏官員的事情不以爲意,他清楚李璆是不甘心當一個受制於人的傀儡。

“王爺,咱們是不是該動手了。”雲娜聞言沉吟了一下,壓低了音量問道。

“嗯。”李雲天的眉頭微微皺了皺,隨後向雲娜說道,“你安排一下,儘快解決此事。”

“王爺放心,屬下一定辦好這件差事。”雲娜的嘴角閃過一絲笑意,只要把李璆給拿下了那麼朝鮮國的事情就變得簡單了許多。

此時此刻,李璆萬萬不會想到他想要重新奪回朝鮮國軍政大權的計劃還沒展開就註定要失敗。

如果換做李瑈或者李珦的話絕對會老老實實地待在李雲天走後再有所動作,可李璆的閱歷和能力比兩個哥哥差遠了,太沉不住氣想要儘早證明自己,結果卻加快他失去朝鮮王的桂冠,李雲天現在佔據絕度優勢故而有的是辦法對付他。

幾天後,朝鮮國都察院。

朝鮮國都察院是監察朝鮮國文武百官的監察部門,對朝鮮布政使司、朝鮮按察使司和朝鮮都司進行制約,雙方相輔相成,共同保障朝鮮國各機構的運作。

值得一提的是,朝鮮都察院的監察御史們全部都是出身科舉的進士,兩班貴族子弟無法憑藉身份上的優勢進入都察院。

李雲天對此給出的解釋非常合理,因爲大明都察院的監察御史皆從進士中選拔,故而依照大明都察院設立的朝鮮都察院的監察御史自然也要選取進士出身的人。

這樣一來,李雲天就給在朝鮮官場上占主導地位的兩班貴族出身的官員們樹立了一個挑戰他們地位的強敵:出身平民階層的科舉官員。

以前,由於兩班貴族的出身的官員執掌了朝鮮國的政權,佔據了中高層官職,那些科舉出身的官員只能淪爲附庸,得到中低級官職。

不過,隨着朝鮮都察院的出現,朝鮮國官場的這一現象將被打破,都察院的那些科舉出身的監察御史擁有了與朝鮮國兩班貴族較量的實力和底氣。

對李雲天來說,科舉出身的官員無論是人品、才幹還是學識都遠超那些憑藉着家族的蔭恩而獲得官職的兩班子弟,以科取士將成爲朝鮮國未來官場的主流,那些兩班貴族子弟將無法再憑藉祖輩的蔭恩踏入仕途

都察院衙門以前是一個富商的豪宅,結果那個富商一家死在了當年朝鮮王被弒殺的亂兵之中,由於沒有了繼承人故而就被充公,都察院成立後被選爲了都察院的衙門,經過一番修正後就正式投入使用。

與大明都察院類似,朝鮮國的都察院也分“道”,由於朝鮮國的領土號稱“朝鮮八道”,故而朝鮮國都察院設有八道監察御史,互不統屬,直接向都察院的堂官負責,而不是向大明都察院那樣向皇帝負責。

由此一來,身爲都御史的黃喜實際上就掌控了都察院的大權,而黃喜唯一需要負責的人就是李雲天,按照李雲天的指示行事,徹底把李璆拋在了一旁。

“什麼人?”這天上午,一名身穿便裝的年輕人火急火燎地來到朝鮮國都察院前,擡頭望了一眼門頭上懸掛着的匾額就往裡走,結果自然被守在門前的差役給攔住了,一名身材粗壯的差役瞪着眼睛呵斥道,“這裡是衙門重地,閒雜人等禁止入內。”

“我是宮裡的侍衛,有要事求見都御史大人!”那名便裝年輕人見狀從懷裡摸出一面腰牌伸到粗壯差役面前,面無表情地低聲說道。

“請!”粗壯差役看了一眼腰牌,果然是宮裡侍衛的物品,連忙躬身閃在了一旁,他平常嚇嚇老百姓還行,宮裡的侍衛他可招惹不起。

那名年輕人警惕地打量了一眼四周的動靜,收起腰牌後隨着那名粗壯差役快步走進了都察院裡,他將給黃喜帶來一個驚天的消息。

第18章 心存忌憚第1294章 探聽虛實第826章 審時度勢第547章 欲揚先抑第175章 閉門謝客第830章 死裡逃生第1044章 連環雷第747章 倭患之疼第344章 設伏第74章 理清頭緒第763章 受制於人第831章 推波助瀾第1307章 多管閒事第959章 一個驚喜第235章 移禍江東第227章 滅口第730章 談判第714章 從容赴宴第1424章 捉摸不透第1428章 一戰而定第1384章 察言觀色第1156章 巡按駕臨第1125章 策反第801章 內廷密議第1088章 罪魁禍首第537章 不在場證明第617章 脫險第1304章 悲喜兩重天第1038章 詭異行軍第367章 決戰時刻第976章 峰迴路轉第1422章 求援第313章 開堂儀式第1260章 心腹之患第1222章 登門求助第929章 深謀遠慮第619章 時間緊迫第539章 交叉證供第252章 欲行不軌第617章 脫險第400章 史無前例第603章 不失時宜的救人第343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893章 據理力爭第819章 未雨綢繆第879章 連鎖反應第401章 任免大權第684章 大獲全勝第525章 君臣之誼第933章 兵臨薩摩第1101章 再克敦煌城第1299章 義禁府審案第321章 暗度陳倉第784章 先發制人第525章 君臣之誼第716章 西寧堡之變第578章 南下杭州第444章 虛張聲勢第15章 世態炎涼第418章 故人相見第290章 名揚京師第147章 侍駕第1048章 公之於衆第1291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883章 漕幫變革第120章 意在沛公第544章 火繩槍第1408章 路遇不平第839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295章 暗藏玄機第722章 制衡之術第108章 往事如煙第229章 李代桃僵第1230章 內有隱情第528章 四輪馬車第1008章 娜爾莎的心事第1151章 慎重處置第762章 同謀第946章 固執己見第942章 兩全之策第1234章 蛛絲馬跡第1253章 別有情由第552章 誤認第1408章 路遇不平第1451章 先禮後兵第269章 勢如破竹第1381章 逃無可逃第495章 不得已而攻之第1195章 項莊舞劍第1289章 閉門羹第867章 避實就虛第549章 用心良苦第19章 逆轉第1305章 連蒙帶騙第1012章 石破天驚第810章 金蟬脫殼第738章 論功行賞第120章 意在沛公第917章 番王拜見
第18章 心存忌憚第1294章 探聽虛實第826章 審時度勢第547章 欲揚先抑第175章 閉門謝客第830章 死裡逃生第1044章 連環雷第747章 倭患之疼第344章 設伏第74章 理清頭緒第763章 受制於人第831章 推波助瀾第1307章 多管閒事第959章 一個驚喜第235章 移禍江東第227章 滅口第730章 談判第714章 從容赴宴第1424章 捉摸不透第1428章 一戰而定第1384章 察言觀色第1156章 巡按駕臨第1125章 策反第801章 內廷密議第1088章 罪魁禍首第537章 不在場證明第617章 脫險第1304章 悲喜兩重天第1038章 詭異行軍第367章 決戰時刻第976章 峰迴路轉第1422章 求援第313章 開堂儀式第1260章 心腹之患第1222章 登門求助第929章 深謀遠慮第619章 時間緊迫第539章 交叉證供第252章 欲行不軌第617章 脫險第400章 史無前例第603章 不失時宜的救人第343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893章 據理力爭第819章 未雨綢繆第879章 連鎖反應第401章 任免大權第684章 大獲全勝第525章 君臣之誼第933章 兵臨薩摩第1101章 再克敦煌城第1299章 義禁府審案第321章 暗度陳倉第784章 先發制人第525章 君臣之誼第716章 西寧堡之變第578章 南下杭州第444章 虛張聲勢第15章 世態炎涼第418章 故人相見第290章 名揚京師第147章 侍駕第1048章 公之於衆第1291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883章 漕幫變革第120章 意在沛公第544章 火繩槍第1408章 路遇不平第839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295章 暗藏玄機第722章 制衡之術第108章 往事如煙第229章 李代桃僵第1230章 內有隱情第528章 四輪馬車第1008章 娜爾莎的心事第1151章 慎重處置第762章 同謀第946章 固執己見第942章 兩全之策第1234章 蛛絲馬跡第1253章 別有情由第552章 誤認第1408章 路遇不平第1451章 先禮後兵第269章 勢如破竹第1381章 逃無可逃第495章 不得已而攻之第1195章 項莊舞劍第1289章 閉門羹第867章 避實就虛第549章 用心良苦第19章 逆轉第1305章 連蒙帶騙第1012章 石破天驚第810章 金蟬脫殼第738章 論功行賞第120章 意在沛公第917章 番王拜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