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推波助瀾

bookmark

當在街上巡邏的南城兵馬司的士卒火急火燎地趕來時,刺客們早已經跑得沒了影,那些士卒還是第一次遇見這種事情,手忙腳亂地招呼附近的百姓救火,街道兩旁的一些建築此時已經受到大火的波及燃燒了起來。『,

直至確定街上安全後,面色鐵青的張昊這纔在衛兵的護送下急匆匆地離開,他並沒有回義國公府而是徑直去了京畿都督府,準備坐鎮京畿都督府來搜捕那些逃走的刺客。

張昊從刺客們精心的謀劃上可以清晰地感到,這些刺客這次是衝着要他的命而來的,如果不是周徵的提醒再加上李雲天以前送給他的“震天雷”嚇走了剩下的刺客,以至於屋頂上的刺客驚慌之下忘記了放火點燃房屋,那麼他這次可真的要把命留在這裡。

所謂的“震天雷”其實就是手雷,講武堂隨着地雷一同研製出來的火器,現在已經可以進行量產,只不過依然處於保密狀態,只有驍武軍中的少數部隊得以使用。

由於行刺發生時京城的城門還沒有開啓,於是張昊下令緊閉京城九門禁止任何人進出,這使得京城裡籠罩了一股緊張壓抑的氛圍。

與此同時,張昊讓人緊急將他遇刺一事向軍閣的閣老們彙報,等待軍閣進一步的指示。

得知張昊竟然在街頭遇襲甚至差一點就要丟了性命後,張輔和周徵等軍閣閣員頓時大吃了一驚,連忙進攻向張太后稟告,自從大明立國以來還從沒有人膽敢在京城裡刺殺朝廷的國公,而且還是肩負着京城防衛的京畿都督府大都督府。

張太后得知此事後萬分震驚,張昊可是負責京城防務的大都督,京城的二三十萬京軍悉數歸京畿都督府調遣,一旦張昊一死那麼京畿都督府將陷入動盪。

“查,一定要嚴查此事,哀家倒要看看究竟是誰在幕後搗鬼!”震驚過後,張太后伸手重重地一拍座椅的扶手,聲色俱厲地向前來彙報此事的軍閣閣員說道,聲音有些微微顫抖,顯示出她的憤怒。

“臣等遵旨。”張輔和周徵等人向張太后一躬身後快步離去,前去佈置搜查那些逃走的刺客事宜,由於京城九門已經被封鎖所以那些刺客依舊留在城裡。

“樹欲靜而風不止!”等張輔和周徵一行人走後,張太后沉思了一會兒,口中喃喃自語了一句,她可不認爲張昊有什麼想要在京城置他於死地的仇家,很顯然對方是衝着京城的朝局而來。

看來越王說的沒錯,有人想要暗中掌控京城的局勢,先是李雲天葬身京畿都督府大火接着又是周徵遇刺,大明短短十天之內差點就失去了兩員統兵將領,此事絕非偶然。

“太后,越王到。”這時,一名女官進門,恭聲響張太后說道。

“宣!”張太后回過神來,不動聲色地點了一下頭。

“母后,義國公是太子的擁護者,如今有人想要在鎮國公後除去他,母后不可不防呀。”見到張太后,越王神情關切地說道,顯得有些憂心忡忡。

“山雨欲來風滿樓,哀家倒要看看是誰這麼大膽,在京城裡興風作浪。”張太后冷笑了一聲,雙目寒光一閃說道。

“母后,現在敵暗我明,依兒臣來看當務之急是確保京城的軍權,以不變應萬變。”越王知道張太后被激怒了,沉吟了一下後說道。

“你是不是有什麼主意?”張太后聞言看向了越王,越王先前的推測已經被證實爲是正確的,所以現在張太后已經對越王產生了莫名的信賴。

“母后,兒臣覺得此時應該調防京軍和居庸關的部隊,現在京城局勢複雜,而京軍主要掌控在忠國公、義國公、仁國公和成勇候的手裡,一旦他們有何異心的話後果不堪設想。”越王沉吟了一下,神色嚴肅地向張太后說道。

“調防?”張太后的眉關微微一蹙,她沒有想到越王會出這麼一個主意,不過轉念一想也確實有着幾分道理,京城目前局勢紛亂,軍權掌握在越多人手裡對於皇家來說越安全,避免出現一方勢力把控京軍的現象。

“母后,兒臣擔心已經有藩王秘密進京。”越王的雙目浮現出擔憂的神色,低聲向張太后說道,“如果有人擁立藩王爲帝的話那麼將成爲從龍的功臣,以後有享受不完的榮華富貴。”

“豈有此理!”張太后聞言臉色頓時就是一變,重重地拍了一下身旁的桌面,神情顯得無比冷峻,這是她心中最爲忌憚的事情,萬一朝中有人覬覦權勢而擁立外地藩王爲帝,那麼她和太子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從法理上而言,那些藩王也是太祖的子孫,因此如果繼位並沒有太大的障礙,畢竟永樂帝能從建文帝手裡奪取皇位,那麼只要那些藩王有着足夠力量的也能從太子手裡奪走王位。

至於朝廷中的一些臣子爲何會這樣做,那麼原因很簡單,是利益的驅使,如果擁立藩王爲帝的話他們將從藩王那裡獲得更多的權勢,所謂的忠君報國只不過是一個冠冕堂皇的幌子而已,世上又有幾人不眷戀權勢?

當年永樂帝攻破南京城前,有多少文武大員聲稱要與南京城共存亡,可一轉眼還不是投靠了永樂帝。

張太后經歷了無數風雨自然深知這個道理,她可不會認爲朝廷裡的那些文武官員都對太子忠心耿耿,只要條件允許的話她相信有人會鋌而走險博取更大的權益。

“如何調防?”從李雲天和張昊一事上,張太后已經意識到京城事態的嚴重,有一股力量正在暗地裡興風作浪,這使得她不得不防,於是凝神沉思了一會兒,面無表情地望向了越王。

“母后,兒臣以爲可以從京軍中抽調五萬人馬與居庸關的守軍換防,如此一來京城的防務將更加穩固。”越王聞言雙目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亮光,壓低了音量有條不紊地說道。

“那五萬人馬如何抽調?”張太后聞言微微頷首,對越王的這個主意表示了贊同。

京畿都督府麾下的軍隊不僅包括京軍,還有京畿附近的軍隊,包括居庸關和山海關的守軍。

尤其是居庸關,由於距離京城太近,居庸關守軍的那些軍戶就住在京城附近,因此將其與守衛京城的京軍調防沒有任何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居庸關和山海關的守將都是大明的勳貴,居庸關的守將是武忠侯樊勇,此人是開國勳貴後裔,兩年前本是武忠伯,後來由於在宣德帝御駕北征中立下了戰功,進而得以進封爲侯爵,鎮守居庸關。

在大明的開國勳貴中,樊勇是掌握兵權最多的一個,居庸關的七萬人馬悉歸其指揮。

如果要調防京軍與居庸關守軍的話,那麼樊勇肯定也會被調來京城,因爲爲了平衡京城的軍事力量張太后和越王需要樊勇來指揮那五萬居庸關守軍。

要是有心細心留意的話就會發現,京城的京軍以及距離京城咫尺之遙的居庸關守軍來自大明勳貴的三個陣營:

京軍中,周徵和張昊一系的將領掌控一半的兵力,而掌控另外一半兵力的陳泰和胡大海屬於靖難勳貴張輔一系,樊勇屬於開國勳貴一系。

如此一來的話,三方就形成了鼎足之勢,使得京城的軍事力量達到了一種平衡的態勢。

要調樊勇進京很簡單,關鍵是要調哪些京城守軍前去居庸關,這裡面又涉及到一個京城守軍內部派系平衡的問題。

“調三萬忠國公的部下,兩萬仁國公的部下。”越王既然已經提出了調防的建議,那麼很顯然已經早就考慮好了對策,有條不紊地回答了張太后。

“如此甚好。”張太后聞言點了點頭,這樣的話無論是張昊還是陳泰都不會不滿,畢竟朝廷抽調的是雙方的部隊。

“宣太師前來覲見。”隨後,張太后衝着一旁侍立的貼身女官說道,這件事情她不適合出面,因此唯有讓軍閣首輔、當朝太師張輔來做。

越王聞言臉上流露出一絲輕鬆的神色,心中暗自感到得意,雖然張昊和陳泰手下的兵力調出數量上相差無幾,但質量上卻天差地別,他準備將周徵和張昊在京城裡最強的部隊調去居庸關,而陳泰的則是戰鬥力最弱的部隊,如此一來就等於無形中消弱了張昊和周徵在京城的軍事力量,這纔是他的真正目的。

其實,越王心中感到非常懊惱,他萬萬沒有想到張昊竟然能從如此嚴密的刺殺中逃過一劫,進而打亂了阿仇先前與他商定的計劃。

按照原先的計劃,張昊死後陳泰將接替他的位置,屆時整個京城的軍事防務就由陳泰說了算,無疑會給他們下一步的行動提供很多便利。

而且,越王現在對張昊的衛兵在遇刺時使用的那種頃刻之間就擊倒了二十餘名刺客的火器非常感興趣,要是他也能擁有如此厲害火器的話,那麼在京城就不怕任何人。

可惜的是,張昊擁有的火器來自講武堂,而講武堂只聽從大明天子和李雲天的命令,外人根本就無法介入,所以他現在根本就得不到講武堂的火器。

即便是宣德帝下令搜查講武堂的時候,那些錦衣衛也不是爲所欲爲,全程都由講武堂的人員陪同清理資料,那些人員不會阻止錦衣衛查案,但是絕對不會允許他們將那些資料帶走。

至於講武堂在京城下轄的司科院以及工坊,宣德帝則禁止錦衣衛進入,原本在講武堂的搜查就是爲了掩人耳目,況且宣德帝很清楚講武堂那些研究和生產出來的物資的重要性,自然也不會讓錦衣衛爲所欲爲,以免裡面的機密被泄露出去。

越王現在要做的就是削弱張昊和周徵在京城的兵權,兩人對皇權的忠心已經勿需多言,屆時肯定會力保太子,所以他必須要想辦法對付周徵和張昊,屆時就沒人能夠阻止他行事。

第287章 圖窮匕見第391章 權衡利弊第320章 明修棧道第254章 盛氣凌人第986章 故人依舊第939章 打探虛實第182章 驚天平反第938章 暗中挑撥第947章 誘之以利第139章 匿名檢舉第1247章 層層遞進第1127章 勸降第211章 靈光一閃第919章 兵發琉球第133章 及時雨第856章 大局已定第40章 案中案第70章 走訪第221章 緊鑼密鼓第412章 商界盛會第889章 新式海戰第1187章 塵埃落定第49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21章 苦盡甘來第185章 貼錢查案第501章 環環相扣第117章 被忽視的人第1411章 線索第864章 下馬威第1425章 當衆拽走第358章 下馬威第1311章 守株待兔第1379章 突如其來第155章 平地波瀾第829章 各展所能第813章 進宮鳴冤第1202章 暗流洶涌第346章 左右爲難第896章 審時度勢第1091章 禮尚往來第552章 誤認第56章 震懾第1022章 出其不意第942章 兩全之策第794章 以死相諫第324章 指點江山第475章 配合默契第1323章 頑抗到底第1106章 死心塌地第481章 真相大白第1429章 迎接第903章 據爲已有第992章 欲揚先抑第1400章 老實招供第481章 真相大白第988章 使者進京第1153章 意外衝突第1097章 誘敵之計第1263章 姜太公釣魚第1232章 弄巧成拙第409章 從容應對第750章 另有隱情第488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1298章 喜憂參半第809章 風聲鶴唳第1073章 瘋狂之舉第680章 聯姻第575章 姻緣天定第751章 情緣難斷第1046章 心思各異第112章 立足實業第1314章 意外變故第458章 以假亂真第963章 幕後黑手第58章 幽怨第152章 雞鳴狗盜第629章 天子聖裁第111章 制度第1030章 全力攻城第676章 鼓舞士氣第601章 連鎖反應第565章 紅鸞的恩公第313章 開堂儀式第1330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39章 醉翁之意第609章 反客爲主第461章 激烈辯言第668章 形勢嚴峻第136章 進京第76章 苦命鴛鴦第342章 分兵第85章 劍拔弩張第1097章 誘敵之計第853章 揭穿身世第1418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1275章 順水推舟第693章 躊躇滿志第1106章 死心塌地第1318章 脣槍舌劍第1002章 使臣替身
第287章 圖窮匕見第391章 權衡利弊第320章 明修棧道第254章 盛氣凌人第986章 故人依舊第939章 打探虛實第182章 驚天平反第938章 暗中挑撥第947章 誘之以利第139章 匿名檢舉第1247章 層層遞進第1127章 勸降第211章 靈光一閃第919章 兵發琉球第133章 及時雨第856章 大局已定第40章 案中案第70章 走訪第221章 緊鑼密鼓第412章 商界盛會第889章 新式海戰第1187章 塵埃落定第49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21章 苦盡甘來第185章 貼錢查案第501章 環環相扣第117章 被忽視的人第1411章 線索第864章 下馬威第1425章 當衆拽走第358章 下馬威第1311章 守株待兔第1379章 突如其來第155章 平地波瀾第829章 各展所能第813章 進宮鳴冤第1202章 暗流洶涌第346章 左右爲難第896章 審時度勢第1091章 禮尚往來第552章 誤認第56章 震懾第1022章 出其不意第942章 兩全之策第794章 以死相諫第324章 指點江山第475章 配合默契第1323章 頑抗到底第1106章 死心塌地第481章 真相大白第1429章 迎接第903章 據爲已有第992章 欲揚先抑第1400章 老實招供第481章 真相大白第988章 使者進京第1153章 意外衝突第1097章 誘敵之計第1263章 姜太公釣魚第1232章 弄巧成拙第409章 從容應對第750章 另有隱情第488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1298章 喜憂參半第809章 風聲鶴唳第1073章 瘋狂之舉第680章 聯姻第575章 姻緣天定第751章 情緣難斷第1046章 心思各異第112章 立足實業第1314章 意外變故第458章 以假亂真第963章 幕後黑手第58章 幽怨第152章 雞鳴狗盜第629章 天子聖裁第111章 制度第1030章 全力攻城第676章 鼓舞士氣第601章 連鎖反應第565章 紅鸞的恩公第313章 開堂儀式第1330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39章 醉翁之意第609章 反客爲主第461章 激烈辯言第668章 形勢嚴峻第136章 進京第76章 苦命鴛鴦第342章 分兵第85章 劍拔弩張第1097章 誘敵之計第853章 揭穿身世第1418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1275章 順水推舟第693章 躊躇滿志第1106章 死心塌地第1318章 脣槍舌劍第1002章 使臣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