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開堂儀式

bookmark

宣德元年四月初一,講武堂彩旗招展,鑼鼓喧天,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

今天,講武堂將舉行盛大的開堂儀式,這意味講武堂將正式成爲大明京師的一個衙門,自此登上歷史的舞臺。

講武堂一期工程已經結束,此時已經初具規模,宿舍、教舍、書舍和演武場等設施一應俱全,足以容納八百多名學生在裡面從事學業。

此時此刻,講武堂的演武場上一片肅殺的氣息,四百五十七名身穿黑色軍裝、帶着圓筒大檐帽的預備學員,在各自教官的帶領下列隊而立,一個個神情嚴肅,鴉雀無聲,雙目中有一種難以抑制住的興奮。

他們已經接到了通知,知道宣德帝今天將駕臨講武堂參加講武堂的開堂儀式,這對講武堂和這些預備學員來說是一件無限榮光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預備學員今天穿的是講武堂的軍禮服,也是講武堂的朝服,與常規軍服想比,配備了胸花、胸章和袖章等物,既威風又漂亮,帥氣十足,令人眼前一亮。

按照講武堂的規章,只有出席重大場合時講武堂的人才能穿軍禮服,平常都是常服。

由於本屆講武堂的學員不多,故而講武堂暫時實行大隊、中隊兩級管理體系。

其中,一箇中隊有5個班,每個班10名學員,共50人。[31015671執宰大明執宰大明]310執宰大明313

由兩名副教官任中隊長,一名是武藝副教官,負責軍事訓練,一名是策略副教官,負責文化和思想。

一個大隊有3箇中隊,共150人,也由兩名教官擔任大隊長,一名是武藝教官,負責軍事訓練,另外一名是策略教官,負責文化和思想。

隨着中隊和大隊的成立,副教官和教官之上隨即出現了一個新的職務——副總教官。

由於李雲天的個人精力有限,故而挑選了一名優秀的武藝教官和一名優秀的策略教官來擔任副總教官擔任他的助手。

這兩名副總教官的軍銜因此被提升爲了少校,雖然軍銜與李雲天一樣,但是胸前資歷牌最上一排中間只有一顆銀星,表明了兩人副職的身份。

演武場上的預備學員們以中隊爲單位聚在一起,每個中隊隊列的前方都神情嚴肅地地立着兩名中隊長,他們不僅佩戴了軍銜和資歷牌,而且要見還掛着佩刀。

如果有人見過錦衣衛的裝備,那麼一眼就能認出來,這些中隊長的腰上掛着的正是錦衣衛專用的武器——繡春刀,其斜長的刀身正好與軍服相配。

與此同時,講武堂大門口人頭攢動,除了李雲天等講武堂的教官、副教官外,內閣閣員、軍閣閣員、各部院堂官和在京勳貴悉數來齊,三五成羣地聚在一起聊着天,談笑風生。

一身筆挺軍裝的李雲天立在周徵和楊士奇等人的身旁,笑着向周圍對講武堂感興趣的那些勳貴介紹着講武堂的一些事情。

“來了!”喧鬧中,也不知道誰高喊了一聲,人們於是紛紛擡頭向紫禁城方向的街道口望去,宣德帝儀仗的前端出現在了衆人的視線中。

見此情形,原本還亂哄哄的局面頓時安靜了下來,現場的官員們有條不紊地按照各自的級別和文左武右的定製,一左一右地站好了隊列。

福王立在正中央恭迎聖駕,李雲天左手握着繡春刀的刀柄,仰首立在他身後,顯得頗爲意氣風發。

雖然講武堂現在還名不見經傳,但是他相信講武堂猶如星星之火,假以時日勢必燎原。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當宣德帝被司禮監掌印太監金英從御輦上攙扶下來時,福王率領着在場文武百官,呼啦啦地跪了下去,口中齊聲高呼道。

李雲天也像那些大臣一樣,規規矩矩地給宣德帝行了一個叩首禮,以示敬畏。[31015671執宰大明執宰大明]310執宰大明313

“諸愛卿平身!”宣德帝微微一笑,虛空向上一擡。

隨後,以福王、楊士奇、張輔和周徵爲首的文武重臣簇擁着宣德帝進入了講武堂,來到演武場上檢閱在那裡列隊而立的講武堂預備學員。

演武場上已經搭建好了觀禮臺,等宣德帝和衆位大臣落座後,李雲天來到觀禮臺前,先是向宣德帝敬了一個軍禮,然後面向着那些預備學員,起了一個頭後指揮着衆人唱起了《忠君報國》。

《忠君報國》不僅在講武堂的幾首軍歌中排行第一,而且“忠君報國”也是講武堂的辦堂宗旨,猶如校訓。

一進講武堂的大門就會看見矗立着的一大塊石頭,上面刻着的就是“忠君報國”四個大字。

不得不承認,李雲天耍了一個小心機,他將“忠君報國”定爲了講武堂的校訓,是在盡最大的努力來避免將來有人以此事來攻擊他。

畢竟李雲天主持了講武堂的籌建,又擔任了總教官,一旦日後講武堂崛起,那麼他難免會被一些居心叵測之人攻訐,說他假借講武堂結黨營私。

不僅講武堂的教官和學員,京城的一些勳貴和負責現場秩序的親軍也紛紛在口中輕聲哼唱着《忠君報國》,這首慷慨激揚的軍歌此時已經傳遍了京城,深受京軍和親軍軍士的喜歡,廣爲傳唱。

宣德帝的嘴角流露出了一絲笑意,講武堂的那幾首軍歌都得到了他的御批,故而他是朝廷裡第一個知道這首《忠君報國》的人,對這首歌是大爲滿意,既鼓舞了將士們的士氣,又提醒他們是皇帝的臣子,可謂兩全其美。

歌曲結束後,李雲天揮了一下手,各個中隊的中隊長就喊着號子,一路小跑着帶領各自的隊伍退下,諾大的演武場很快就空無一人。

不久,一個百餘人規模的方隊出現在了觀禮臺前,隊伍裡的學員手裡皆拎着一把長槍,殺氣騰騰地雄渾的鼓聲中演練起了槍舞。

北直隸的武舉複試結束後,北直隸被錄取的學員就進入了講武堂進行訓練,以迎接講武堂的開堂儀式。

舞槍的這些學員是從中挑選出來的人,經過一個多月的訓練舞起手中的長槍來有板有眼,似模似樣。

在座的官員們饒有興致地欣賞着整齊劃一、氣勢雄渾的槍舞,邊看邊小聲說着話,誰也沒有想到李雲天竟然能在周徵沒有介入的境況下將講武堂打理得如此之好。

魯仲乾面無表情地望着立在觀禮臺前指揮着方陣中槍舞學員的李雲天,也不知道爲什麼,他的心裡總是有一個不祥的預感。

以魯仲乾對李雲天的瞭解,李雲天是一員精練的幹才,因此絕對不會做那些大而不實、空有其形的事情。

可是這次李雲天籌建了講武堂,不僅使得宣德帝採用了新式的武舉制度來選才,而且還大張旗鼓地在南、北直隸舉行了武舉恩科,一下子就招收了近五百人,絕對另有所圖。

自從成爲了有名無實的京畿都督府左副都督,魯仲乾整個人就變得清閒了起來,有了很多時間來琢磨事情。

魯仲乾能擁有今天的權勢自然也非等閒之輩,否則漢王豈會如此看重他?

經過魯仲乾仔細得琢磨,愕然得出了一個看似荒謬的結論,那就是講武堂是衝着衝着洪武帝的屯兵制來的。

原因很簡單,李雲天第一次就招收了近五百名學員,比大明立朝以來的錄取的武進士都要多,這麼多的人將來如何安置很顯然就成爲了一個大問題,即使是軍閣也無法容納這麼多的人。

而除了軍閣外,那些人也只有安排在各大都督府,可各大都督府和各都司衙門的職位一個蘿蔔一個坑,編制已滿,而所屬衛所中千戶以下的軍職都是世襲,根本就沒位子來安置他們。

如此一來,那些人想要進入各大都督府的衛所任職就不可能,除非否決了洪武帝的屯兵制,可這無疑是癡人說夢。

先不說洪武帝雄才大略,所指定的軍制無人敢擅動,單單京城裡這些勳貴首先就會站出來反對。

因爲屯兵制與他們自身的利益休慼相關,那些衛所的世襲軍官都是他們以前的舊部,他們豈會眼睜睜地看着李雲天虎口奪食,去動用那些舊部的兵權?

難道就像市面上流傳的那樣,等講武堂的那些學員通過了講武堂的“終試”後,宣德帝將成立一支禁軍,而那些學員就是禁軍的骨幹力量。

宣德帝身爲一國之君,要想成立幾個衛所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因此足以安置那些學員。

不過,在魯仲乾看來,李雲天這次在南、北直隸招的學員實在是太多了一些。

這些學員與大明衛所的那些軍官不同,他們和各都督府的官員一樣,都是從朝廷拿俸祿的武官,這無疑將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況且大明實行的是屯兵制,軍人都是世代從軍的軍戶,與那些民戶不一樣,徵兵的時候徵的是軍戶而非民戶。

宣德帝要想重新建立衛所的話,那麼必須從駐守京城的京軍和親軍的軍戶中抽調一部分,以湊夠組成那幾個新建衛所的軍戶。

這樣一來,除了講武堂第一屆學員外,以後的學員將無法安置,因爲大明的軍戶數量就那麼多,宣德帝很難再從其他衛所抽調出多餘的軍戶來。

依照目前的情形,講武堂如果不更改體制的話,最多隻能招收一屆學員,這也是爲什麼外界說宣德帝好大喜功,因爲第二屆學員的招收將會遙遙無期。

如果魯仲乾沒有記錯,李雲天在北直隸武舉複試結束後,曾經承諾那些落榜的考生三年後會是否再開武舉給出一個結果出來。

雖然不少人都認爲這不過是李雲天的敷衍之言而已,但魯仲乾卻非常上心,他認爲李雲天是一個非常謹慎老道的人,應該不會平白無故地說出這番話來。

可惜的是,現在講武堂名不見經傳,而宣德帝又尚未掌控朝局,包括魯仲乾在內,人們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李雲天籌建講武堂的真實用意,誰也不會料到李雲天的目的竟然會是編練新軍,逐漸以義務兵制和募兵制來取代屯兵制。..

第508章 大獲全勝第1434章 話裡有話第1361章 指點迷津第930章 主持公道第932章 各自安撫第3章 逢場作戲第717章 用心良苦第285章 虛虛實實第147章 侍駕第837章 野心勃勃第606章 當堂對質第1245章 討價還價第225章 關卡第209章 變通之舉第1004章 譁衆取寵第515章 恩賞有加第1236章 順水推舟第1134章 勝者爲王第842章 意外驚喜第200章 無心之舉第231章 東躲西藏第213章 瞞天過海第129章 按部就班第47章 真假難辨第778章 理虧詞窮第1339章 分權制衡第517章 歸家心切第164章 偷樑換柱第53章 先禮後兵第307章 自取其辱第524章 孫皇后第701章 落荒而逃第1363章 偏激的少壯派第468章 坐立不安第576章 出爾反爾第1187章 塵埃落定第270章 搓其鋒芒第1002章 使臣替身第386章 秘密武器第405章 皇家女婿不好當第1115章 悲喜交加第817章 善後第945章 皆大歡喜第1318章 脣槍舌劍第889章 新式海戰第1419章 大驚失色第413章 以和爲貴第1062章 分兵偷襲第13章 朽木不可雕也第1056章 重要情報第768章 泣血控訴第524章 孫皇后第556章 漏網之魚第1222章 登門求助第320章 明修棧道第1230章 內有隱情第924章 明知故問第762章 同謀第494章 攻其不備第143章 欲揚先抑第1324章 謊言的代價第1162章 母子相認第1025章 夜幕出逃第979章 比對賬簿第1202章 暗流洶涌第1055章 城中奸細第720章 備戰第876章 惡有惡報第1145章 榮封親王第868章 驚人隱情第995章 廊房議事第654章 冒死上告第610章 孤注一擲第1269章 心情迥異第1309章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452章 軍功體系第582章 費盡心機的討好第1288章 封疆大吏第697章 不動如山第1352章 醉翁之意第358章 下馬威第1160章 盟友第952章 潰不成軍第1140章 目光長遠第1107章 星宿暗探第750章 另有隱情第759章 一錯再錯第1306章 順水推舟第1324章 謊言的代價第430章 土司第849章 針鋒相對第577章 恍然大悟第395章 智保交趾第661章 募兵第148章 意想不到第32章 分化第137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85章 獨霸天下的造船業第778章 理虧詞窮第1025章 夜幕出逃
第508章 大獲全勝第1434章 話裡有話第1361章 指點迷津第930章 主持公道第932章 各自安撫第3章 逢場作戲第717章 用心良苦第285章 虛虛實實第147章 侍駕第837章 野心勃勃第606章 當堂對質第1245章 討價還價第225章 關卡第209章 變通之舉第1004章 譁衆取寵第515章 恩賞有加第1236章 順水推舟第1134章 勝者爲王第842章 意外驚喜第200章 無心之舉第231章 東躲西藏第213章 瞞天過海第129章 按部就班第47章 真假難辨第778章 理虧詞窮第1339章 分權制衡第517章 歸家心切第164章 偷樑換柱第53章 先禮後兵第307章 自取其辱第524章 孫皇后第701章 落荒而逃第1363章 偏激的少壯派第468章 坐立不安第576章 出爾反爾第1187章 塵埃落定第270章 搓其鋒芒第1002章 使臣替身第386章 秘密武器第405章 皇家女婿不好當第1115章 悲喜交加第817章 善後第945章 皆大歡喜第1318章 脣槍舌劍第889章 新式海戰第1419章 大驚失色第413章 以和爲貴第1062章 分兵偷襲第13章 朽木不可雕也第1056章 重要情報第768章 泣血控訴第524章 孫皇后第556章 漏網之魚第1222章 登門求助第320章 明修棧道第1230章 內有隱情第924章 明知故問第762章 同謀第494章 攻其不備第143章 欲揚先抑第1324章 謊言的代價第1162章 母子相認第1025章 夜幕出逃第979章 比對賬簿第1202章 暗流洶涌第1055章 城中奸細第720章 備戰第876章 惡有惡報第1145章 榮封親王第868章 驚人隱情第995章 廊房議事第654章 冒死上告第610章 孤注一擲第1269章 心情迥異第1309章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452章 軍功體系第582章 費盡心機的討好第1288章 封疆大吏第697章 不動如山第1352章 醉翁之意第358章 下馬威第1160章 盟友第952章 潰不成軍第1140章 目光長遠第1107章 星宿暗探第750章 另有隱情第759章 一錯再錯第1306章 順水推舟第1324章 謊言的代價第430章 土司第849章 針鋒相對第577章 恍然大悟第395章 智保交趾第661章 募兵第148章 意想不到第32章 分化第137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85章 獨霸天下的造船業第778章 理虧詞窮第1025章 夜幕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