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患得患失

bookmark

“星山府院君,你如何看待此事?”景福宮,思政殿,朝鮮王皺着眉頭問向李稷,他可絕對希望看見大明在朝鮮國駐軍。

“主上殿下,依臣之見大明果然要對遼東的北元殘部動用重兵,如今大明的船隊已經抵達西京,我等已無力阻止,爲今之計不如與大明聯兵攻打北元殘部,使得遼東明軍無法進入我國境內,然後嚮明帝討要鴨綠江以南之地爲封賞。”

李稷沉吟了一下,神情嚴肅地向朝鮮王躬身說道,他和朝鮮王一樣,先前都沒有想到大明竟然真的會開通海上運輸,因此現在只能想辦法應對此事,儘量避免遼東明軍退入朝鮮國。

“這……”朝鮮王聞言頓時陷入了沉默,神情變得無比凝重,他可不想朝鮮國的軍隊在遼東戰場給大明賣命。

“主上殿下,兩害相權取其輕,大明在遼東兵力不足而北元殘部來勢洶洶,如果遼東明軍不撤往我國的話必將被北元殘部所滅。”

見朝鮮王心中似乎不捨朝鮮國士兵給大明賣命,李稷不由得開口勸道,“在此之前臣一直以爲明軍會爲了顏面在遼東堅守,不過現在看來臣錯了,明軍十有八九會撤入我國,那樣一來我國將成爲明軍和北元殘部交戰的戰場,後果不堪設想,請主上殿下三思。”

“可惡!”聽了李稷的分析後朝鮮王禁不住一拳砸在了桌面上,口中冷冷地迸出了兩個字。

大明朝廷在遼東戰局的立場的突然改變令朝鮮王措手不及,誰能想到一向好面子的大明竟然會撤軍到朝鮮國,使得朝鮮國不能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

“給右贊成、咸鏡道兵馬節度金宗瑞使傳詔,讓他調集三萬大軍在邊境集合,另,傳右參贊、平安道兵馬防禦使崔閏德速速進宮!”

隨後,朝鮮王沉吟了一下,面無表情地向立在一旁的大殿尚宮沉聲說道,他決定無論如何都不能讓遼東的明軍進入朝鮮國境內,以免將戰火燒到朝鮮國,同時也是避免給明軍在朝鮮國駐紮的藉口,因此準備幫明軍打遼東這場仗。

在朝鮮王看來大明國力雄厚,遲早會贏得遼東的戰局,所以他這不過是提前押上了賭注而已,等明軍趕走了遼東的蒙古人後可以向宣德帝請功,將鴨綠江以南佔領的地帶正式據爲已有。

值得一提的是,朝鮮王朝實行文人治軍和兵將分離的制度,軍無定將、將無常卒,類似輪流服役的預備役軍隊,而非常備軍。

武官的外職包括:

兵馬節度使、兵馬防禦使、水軍統御使、水軍防禦使、水軍中軍、(下三道:全羅道、慶尚道、忠清道)三道水軍統御使、三道水軍統制使(均爲從二品);

兵馬節制使、水軍節度使、巡營中軍、鎮營將(均爲正三品堂上);兵馬僉節制使、水軍僉節制使、兵馬虞侯(均爲從三品);

水軍虞侯(正四品)、兵馬同僉節制使、兵馬萬戶、水軍同僉節制使、水軍萬戶(均爲從四品)、兵馬評事(正六品)、兵馬節制都尉、監牧官(均爲從六品)、別將、權管別將(從九品)。

金宗瑞和崔閏德既是議政廳的重要職官,同時也是擁兵一方的軍事主將,其中金宗瑞坐鎮咸鏡道東北六鎮,而崔閏德執掌平安道的西北四郡。

對於朝鮮國來說,其所面臨的威脅主要來自一個方向,那就是東方的日本國,日本國的海盜時常劫掠朝鮮國的沿海城市,令朝鮮國的沿海居民苦不堪言。

不過,那些日本海盜充其量也就是在沿海燒殺搶掠一番,再加上離去無蹤難以預防,而朝鮮國要想擴張領土的話唯有向北方發展,因此朝鮮王就在朝鮮國的北部設立了四郡六鎮,部署重兵以應對被他們奪去了土地的遼東都司的遊牧民族和奴兒干都司的女真人。

四郡六鎮的兵力幾乎達到了朝鮮國總兵力的三分之一,而且是朝鮮國軍隊的精銳,這些年來時常與女真人和其他的遊牧民族因爲領地糾紛而爆發戰爭,可謂是朝鮮國的百戰精兵。

這次朝鮮王既然決定協助大明與蒙古人交戰,那麼自然要關照金宗瑞和崔閏德一番,使得兩人既能在戰場上打出朝鮮國軍隊的聲威,使得明軍不敢小覷,同時也要避免被明軍當做炮灰,白白地去送死。

由於有黃喜通風報信,故而李雲天很快就知道了朝鮮王準備出兵協助大明與蒙古人交戰的消息,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絲得意的笑意,看來大明船隊在西京平壤府的碼頭登陸一事給了朝鮮王巨大的心理壓力。

朝鮮王絕對想不到遼東戰局只不過是李雲天的一個用來遮掩的幌子,其實他對朝鮮國勢在必得,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在幕後暗中推動的,一點點地逼得朝鮮王就範,乖乖地出兵與蒙古人作戰。

對於李雲天來說,在目前的境況下朝鮮國的兵力顯得十分重要,是他重要的兵源,天知道究竟有多少蒙古人來了遼東,故而他必須要有足夠的兵力來應對未來的戰局。

李雲天很清楚,四郡六鎮集結了朝鮮國的主力部隊,因此即便是朝鮮王派往遼東的只是四郡六鎮的二流部隊,那麼也遠比朝鮮國其他地方的部隊素質要強。

更何況,李雲天需要的只是朝鮮王出兵而已,至於朝鮮的兵源他已經想好了,對朝鮮王視爲珍寶的四郡六鎮的部隊絲毫沒有興趣,毫無疑問朝鮮王會讓手下的將領將那些部隊牢牢地看住,到時候不僅消耗了明軍的軍糧,而且還順帶着接受了戰爭的洗禮,給朝鮮王送去了一支百戰之師,他可從不做這種虧本的買賣。

就在朝鮮王決定向遼東派兵的第二天,世子李珦在景福宮裡設宴就軍糧一案向李雲天賠罪,黃喜和李稷等議政廳的高官將悉數出席作陪。

李雲天知道這頓酒局是朝鮮王設下的鴻門宴,想要借出兵一事與自己討價還價好從中撈取好處,不過他也正好就兵源一事向朝鮮王攤牌,因此欣然前往赴宴,而且還特意帶了柳真一同前往,讓柳真在宴會上獻藝助興。

酒宴上,李雲天坐在了上首位,作爲宣德帝的使臣他在朝鮮國與朝鮮王平起平坐,因此李珦身爲世子只能居於次席。

由於軍糧案順利得以解決,因此宴會上的氣氛顯得十分熱烈,衆人觥籌交錯,談笑風生,黃喜等官員紛紛向李雲天敬酒,大拍他的馬屁。

李雲天早已經習慣了這種社交場合的逢場作戲,故而駕輕就熟地與黃喜等人虛與委蛇,他已經通過軍糧案達到了敲山震虎的目的,因此沒有必要把雙方之間的關係搞得緊緊張張的。

“世子殿下,覺得柳姑娘的舞姿如何?”等柳真在場中獻舞一曲後,李雲天伸手招柳真到面前,然後笑着問坐在他右下首的李珦。

“美妙絕倫,實乃我國第一舞姬!”李珦知道李雲天對柳真情有獨鍾,時常去漢城教坊給柳真捧場,再者柳真的舞姿確實精妙無比,令人耳目一新,因此笑着稱讚了一句。

“本使有一事相求,還望世子殿下能夠答應。”李雲天早就料到李珦會誇讚柳真,於是順勢笑着說道,“本使聽聞柳姑娘因爲受累其父的案子得以落籍教坊,因此想向世子殿下討個人情,希望能世子殿下能赦免她父親的罪責,使得柳姑娘能專心於舞事。”

柳真聞言頓時吃了一驚,不由得詫異地望向了李雲天,眼神中流露出驚詫和激動的神色:如果她父親被赦免了罪行的話那麼她自然也就恢復平民的身份,不用再在教坊裡當藝妓,這對她來說可謂是意外之喜,沒想到李雲天會送出如此重的一份厚禮。

像柳真父親這樣的罪人只有得到朝鮮王的特赦才能免於罪責,否則將終生在濟州島受苦,而柳真也將一輩子在教坊裡賣笑,李珦如今代替朝鮮王行使國家大權,那麼這種小事自然不在話下。

“上使大人慧眼識珠,本王也覺得柳姑娘是一個練舞的奇才。”

李珦還以爲是什麼要緊的事,搞了半天李雲天原來是爲柳真求情,這對他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因此一口就答應了下來,先是笑着向李雲天微微頷首,然後微笑着望向了柳真,“還不謝過上使大人,上使大人肯爲你美言,無疑對你有再造之恩!”

“妾身謝過上使大人。”柳真聞言頓時回過神來,連忙神情激動地衝着李雲天跪了下去,這意味着她以後可以不用成爲任由男人們****的玩物,可謂是獲得了一個新生。

“舉手之勞而已,何足掛齒。”李雲天見狀笑了笑,不以爲意地向柳真擺了擺手,然後笑着招呼她坐到自己身旁,“如果你想謝本使的話就給本使斟酒,讓本使與世子殿下喝個痛快。”

“妾身遵命。”柳真見李雲天性格灑脫爽朗,並沒有讓她有什麼回報,心中不由得一暖,莞爾一笑後走上前坐在了李雲天的身旁給他斟酒。

“上使大人,主上殿下聽聞北元殘部此次在遼東來勢洶洶,心中甚是擔憂,故而準備派軍進入遼東協助大明與北元殘部作戰,以給皇上分憂。”

見現場氣氛輕鬆融洽,李稷沉吟了一下,不失時宜地向李雲天沉聲說道,“不過我國國小勢弱,經此一戰後國力恐需良久才能恢復元氣,因此希望皇上能降下恩澤,使我國百姓能儘早休養生息。”

“朝鮮王忠心可嘉,本使定當將朝鮮王的義舉稟告皇上。”李雲天知道這次酒宴已經到了“圖窮匕見”的時刻,聞言微微一笑,接着語峰一轉,不動聲色地望向了李稷,“左議政,依本使看來倒有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既能使得朝鮮王對皇上盡忠,同時也能不影響貴國百姓的生計!”

“哦?”李稷本以爲李雲天對朝鮮國出兵會滿心歡喜,豈料李雲天的反應不僅顯得非常平淡而且好像並不是完全贊同朝鮮國出兵,這使他感到頗爲意外,雙目浮現出一絲狐疑的神色,不清楚李雲天此言意欲何爲。

現場衆人紛紛好奇地望向了李雲天,想知道李雲天這個使得朝鮮國免受遼東戰事影響的法子是什麼。

第1317章 義禁府公審第1207章 天網恢恢第1248章 以假亂真第472章 南下清化第1307章 多管閒事第1061章 大材小用第399章 非其不可第805章 無中生有第685章 調虎離山第885章 因時制宜第1174章 往事如煙第649章 推波助瀾第993章 心機深沉第1091章 禮尚往來第65章 大捷第561章 有緣人第1055章 城中奸細第710章 暗探第978章 仵作翻供第400章 史無前例第486章 試行董事局第783章 導火索第1455章 內憂外患第1262章 絕處逢生第1165章 軟硬兼施第359章 應對第157章 陷阱第707章 亂局第212章 富貴在天第1071章 誘捕第1424章 捉摸不透第1206章 真實身份第837章 野心勃勃第1430章 決勝千里第842章 意外驚喜第854章 進封王爵第1424章 捉摸不透第1005章 大殿賜婚第334章 強搶民女第274章 牽涉其中第823章 驚人真相第782章 避無可避第601章 連鎖反應第279章 險惡的陷阱第722章 制衡之術第778章 理虧詞窮第1311章 守株待兔第990章 西域舞姬第924章 明知故問第692章 議戰第1273章 漢城司務處第1420章 誘餌第587章 東風已至第5章 君子之仇第1135章 談判第374章 冒險入城第1396章 侍寢第456章 各懷心事第927章 安撫民心第746章 諄諄善誘第473章 說服第321章 暗度陳倉第272章 不速之客第738章 論功行賞第154章 出奇制勝第794章 以死相諫第313章 開堂儀式第1026章 深夜平叛第1077章 暗中解救第641章 情報第773章 胸有成竹第113章 交易第714章 從容赴宴第287章 圖窮匕見第754章 意外彈劾第982章 故地重遊第373章 攻心爲上第206章 星星之火第648章 暗探第905章 利益驅使第1448章 逃無可逃第753章 擴建京城第613章 彈冠相慶第881章 張弛有道第1351章 心灰意冷第394章 言明利害第972章 暗自慶幸第795章 驚人推測第718章 山海關第1142章 歸途第327章 叛逃第1330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630章 新衙門第647章 借道第143章 欲揚先抑第1225章 報信第140章 帝王之心第1096章 錯估形勢第883章 漕幫變革第1035章 鴻門夜宴
第1317章 義禁府公審第1207章 天網恢恢第1248章 以假亂真第472章 南下清化第1307章 多管閒事第1061章 大材小用第399章 非其不可第805章 無中生有第685章 調虎離山第885章 因時制宜第1174章 往事如煙第649章 推波助瀾第993章 心機深沉第1091章 禮尚往來第65章 大捷第561章 有緣人第1055章 城中奸細第710章 暗探第978章 仵作翻供第400章 史無前例第486章 試行董事局第783章 導火索第1455章 內憂外患第1262章 絕處逢生第1165章 軟硬兼施第359章 應對第157章 陷阱第707章 亂局第212章 富貴在天第1071章 誘捕第1424章 捉摸不透第1206章 真實身份第837章 野心勃勃第1430章 決勝千里第842章 意外驚喜第854章 進封王爵第1424章 捉摸不透第1005章 大殿賜婚第334章 強搶民女第274章 牽涉其中第823章 驚人真相第782章 避無可避第601章 連鎖反應第279章 險惡的陷阱第722章 制衡之術第778章 理虧詞窮第1311章 守株待兔第990章 西域舞姬第924章 明知故問第692章 議戰第1273章 漢城司務處第1420章 誘餌第587章 東風已至第5章 君子之仇第1135章 談判第374章 冒險入城第1396章 侍寢第456章 各懷心事第927章 安撫民心第746章 諄諄善誘第473章 說服第321章 暗度陳倉第272章 不速之客第738章 論功行賞第154章 出奇制勝第794章 以死相諫第313章 開堂儀式第1026章 深夜平叛第1077章 暗中解救第641章 情報第773章 胸有成竹第113章 交易第714章 從容赴宴第287章 圖窮匕見第754章 意外彈劾第982章 故地重遊第373章 攻心爲上第206章 星星之火第648章 暗探第905章 利益驅使第1448章 逃無可逃第753章 擴建京城第613章 彈冠相慶第881章 張弛有道第1351章 心灰意冷第394章 言明利害第972章 暗自慶幸第795章 驚人推測第718章 山海關第1142章 歸途第327章 叛逃第1330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630章 新衙門第647章 借道第143章 欲揚先抑第1225章 報信第140章 帝王之心第1096章 錯估形勢第883章 漕幫變革第1035章 鴻門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