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三

bookmark

黃昏 (三)

黃昏 (三)

怎麼辦呢?文天祥惆悵地想。

光憑讀書人的熱情挽救不了大宋,贛南之戰已經用血證明了這個道理。

憑藉先進武器?那些黃崖洞能造出來的武器,估計一時半會兒自己的軍隊造不出來。即使造出來,也很難阻擋這些武器流傳到北元之手。

憑藉士兵素質?吃糠咽菜的起義軍和打家劫舍的蒙古武士的體質不可同日而語。

憑藉士氣?目前整個大宋各路人馬,士氣幾乎都是零。百丈嶺間的兩千殘兵,面臨的幾乎是一條絕路。

如果是文忠面臨這種情況,他會怎麼辦?

腦子裡突然靈光一閃,彷彿有一雙手,撥開了迷霧,將一條路擺在了文天祥面前。剎那間,他的臉上浮起一層興奮的紅。

可諸將肯按我說的做麼?紅暈散去,文天祥的內心深處又浮起一片冰冷。文忠思維裡的這些東西,很多都不合大宋禮儀,甚至是對傳統的顛覆。放在平時,文天祥自己都無法接受,所以這番內心掙扎才如此痛苦。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一時間,冷汗又溼透了文天祥的後背。

用什麼辦法可以讓諸將不抗拒,用什麼方式才能讓士兵們接受,用什麼方式才能讓天下儒林,天下百姓接受?

真的按文忠的思維去做了,可能自己面對的敵人就不僅僅是北元。弄不好,將與整個世俗爲敵,身敗名裂!

文天祥彷彿看到天下讀書人的筆下,共同株殺着一個叛逆。這個叛逆,也曾經是讀書人的心中的偶像,理學中完人的代表。

可那又如何,如果可不再蒙古鐵蹄下屈膝,縱使粉身碎骨,有何懼哉。一絲笑容浮現在文天祥嘴角,雖千萬人,吾往矣!

“文大人不會再有事吧,今天好像情況不對呢”?躲在帳篷口的老樹下,細心的書吏簫資輕輕拉了拉杜滸的衣袖,指指帳篷內忽喜忽憂的文天祥,低聲詢問。

杜滸搖搖頭,用目光示意簫資繼續觀察。剛纔文天祥臉上的失望他全部都看在了眼裡,這個節骨眼上,千萬不能讓文大人出事。猛然間,杜滸覺得自己的手心有些涼,汗水,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滲滿了手掌。

帳篷中的文丞相再次睜開了眼睛,向外看了看,目光炯炯,彷彿穿透了黑暗,看到了一個無限光明的未來。突然,他扶案站起,走到樹枝搭成的兵器架上,拔出了寶劍。毅然向自己揮去。

“不可”,杜滸和簫資同聲吶喊,拼命向帳篷內跑,一道身影比他們還迅速,電一樣衝進帳篷。

哪裡還來得及,文天祥的手擡了擡,半面花白的頭髮落入了曉風中。

“大人,你這是何意”,簫資緊緊抱住文天祥手臂,眼淚一下子流了出來。方纔他以爲文天祥要自殺,七魂被嚇走了六道,剩下的一點注意力,全部凝聚在抱着文天祥的雙臂上。

“大人,難道你要棄大宋而不顧,棄大夥而不顧麼”,杜滸生氣的大叫,人之髮膚,受於父母,毀之即爲不孝。宋人素重禮教,斷髮者,通常即是出家遁入佛門,與紅塵再無瓜葛。他知道戰局令人失望,卻沒想到文天祥已經絕望到這種程度。

“我不是……”,文天祥被杜、簫二人弄得哭笑不得,方要出言解釋,第一個衝進來阻止他“自殺”的義軍首領張唐已經憤怒的叫了起來,“熊,咱江西諸地義軍還等着文大人再次舉兵抗元,沒想到大人是個輸一次就認熊的窩囊廢。不就是沒兵了嗎,沒兵可以再招,沒武器可以到韃子手裡搶。你這樣出了家,算做什麼。還不如去投降,好歹能把妻兒老小換出來,免得他們受苦”。

聽了張唐的喝罵,文天祥不怒反笑。掰開簫資的手臂,將寶劍交到死盯着自己的杜滸手裡,找了個座位,笑着坐下。搖着缺了小半頭髮的腦袋解釋道,“我斷髮是斷髮,不是出家,你們急個什麼。貴卿,幫我個忙,把另外大半邊頭髮,也給我剃了。溼氣重,讓我涼快涼快”。

“這”?杜滸杜貴卿略一遲疑,旋即恍然大悟,“原來丞相是斷髮明志,我等魯莽了”。滿懷歉意的走上前,用寶劍輕輕割去文天祥其餘的頭髮。

“是啊,斷髮明志,不恢復漢家山河,文某永不蓄髮”。文天祥笑了笑,杜滸這樣理解最好。無論理解不理解,欺騙也好,憑藉丞相的官職威壓也罷,三日之內,他必須讓整個軍中的男子,全部將頭髮剃光,這是百丈嶺間這支隊伍生存下來的第一步。

“不復大宋山河,永不蓄髮。丞相割了,我也割了”,書吏簫資驚魂初定,搬了個草團跪坐在文天祥身邊,摘下帽子,將乾淨的頭髮伸向杜滸。還在給文天祥清理殘餘頭髮的杜滸笑了笑,手上加快速度,轉眼間把簫資也理成了禿瓢。

杜滸是前丞相杜範的小兒子,少年時本是個遊俠兒,學過些武藝。提三尺劍砍過無數韃子,卻從來沒想到用自己的劍技給人理髮。處理完了簫資的頭髮,方自我解嘲的搖頭苦笑,大嗓門張唐也將自己那顆肉乎乎的大腦袋湊了過來,“給咱也剃了,丞相大人落髮,咱也落,不趕走蒙古人,永不蓄髮”。

“我剃掉頭髮,並不光是爲了明志”,知道第一步計劃順利實施,文天祥悄悄地鬆了口氣,摸摸自己的禿腦袋,對着正在理髮的張唐說道,“剃髮,是爲了練兵”。

“練兵”,杜滸的手抖了抖,差點在張唐的頭皮上劃了個小口,沒等他表示歉意,張唐瞪着牛鈴一樣的大眼睛,甕聲甕氣問道:“怎麼煉法,難道都要剃光頭麼”。

“最好剃掉,如果有人不情願,也就算了,讓他還鄉”,文天祥點點頭,慢慢給幾個人解釋。“你等記得當日空坑之戰麼,鞏信將軍手中的兵雖然少,氣勢上卻不輸於蒙古人”。

激將、點撥、疏導,文天祥一步步將三人引進自己設好的說辭中。杜滸是他的生死好友,簫資是他的貼身幕僚,張唐是個熱血豪傑,說通了他們三個,諸將的工作就可以慢慢去做,一點點擴大影響。

不知道文天祥在想什麼,提到鞏信,杜滸等人都有些黯然。鞏信是文天祥所部中唯一一個行伍出身的正統軍官。反攻贛州時,文天祥曾經撥了五千民軍讓鞏信帶領,被鞏信以一句“此輩徒累人而”拒絕,只帶了他自己那一千江淮部曲。當時張唐還罵鞏信瞧人不起,現在看來,鞏信所言並非完全錯誤,十幾路民軍,聲勢浩大,戰鬥力確實極差。勝時如同一窩蜂,敗時卻如一羣羊。

“當日不忙着攻城掠地,跟鞏將軍學學練兵之道,也不至於敗得這麼慘。可惜了,現在咱願意學,鞏將軍已經成了千秋雄鬼”,張唐扼腕嘆息。當時起兵,大夥熱情高漲。可熱情歸熱情,能經得起元軍三次進攻而不棄刃逃走的,的確沒幾個。他麾下的人馬做到敗而不潰,已經不易。

而當日的鞏信,曾以千餘人馬硬撼對方數萬。

“我教你,如果,你相信我”,文天祥站了起來,盡力拍了拍張唐的肩膀。

“好”,張唐騰地一下站了起來,杜滸躲避不及,差點又在他即將剃完的光頭上再次開一道口子。“丞相一句話,我麾下的弟兄,去風裡,火裡,皺了眉頭,就是王八蛋”!

“風裡火裡就不用了,明天給你一天時間,你所部人馬,全部剃成光頭”,文天祥笑着說道,轉身從紙堆中拿出幾頁紙,理好順序,拼湊在一起,“這是幾天來,我根據武經總要推演出來的練兵速成之法,雖然急了些,但剛好附和眼下的實情。韃子留給我們的時間,的確不多了”。

“成,大夥爲了驅逐韃子,命都不要了,何況剃頭。”張唐豪爽的接過字紙,當朝丞相親自教他練兵之法,這話傳出去,是一輩子的榮耀。況且,即使丞相不教,自己麾下這幫人馬也得煉,至少要比鞏信手下那些江淮弟兄強。韃子在江西屠戮了那麼多村鎮,報仇的事情,就着落在這剩下的千把人身上了。

文天祥點點頭,接過杜滸手中的寶劍,輕輕的剃掉張唐頭上沒剃乾淨的幾處短髮,一邊剃,一邊向大夥解釋,“練兵要素,第一要讓士兵做到令行禁止,所以,要培養他們的服從精神,剃頭和整理軍容,就是第一步……”。

燭火跳動,文天祥的心神又飛回了夢境。愛國書生文忠走進八路軍中,跟着一羣滿臉菜色的農民一塊練兵,剃頭,跑步,煉隊列,幾個月後,那些剛剛放下鋤頭,曾經聽見機關槍聲就腿哆嗦的農民,一個個變成了下山猛虎。他希望,張唐手下的民軍也可以做到。

循州不能去了,文忠記憶裡,空坑之戰過後,自己的經歷幾乎是空白。也許去了循州後,自己再未能打過一場像樣的戰役。被蒙古人追剿,被張世傑猜疑,直到最後覆滅在張弘範之手。

既然老天借文忠的記憶將黃崖洞中的事情塞給了自己,那麼,自己無論如何也要博一博,爲了今天百丈嶺上這些人,也爲了大宋的命運。

把一個農民打造成士兵需要經歷以下必須的訓練,文忠的記憶,和文天祥的記憶攪在一起,瘋狂中寫就,如今整理出來,一條條,竟然如此清晰:

第一, 剃頭,培養服從和集體精神。

第二, 體檢,這個就算了,總共這點人馬,體檢結束,估計也淘汰乾淨了。

第三, 拉家常緩和氣氛,這是兵書上所說的與士兵解衣推食吧,這個容易,麾下這些將領們都能做得到。

第四, 是隊列,兵器知識、格鬥、穿越障礙等日常科目。

第五, 要做到行軍、宿營,警衛常識,基礎戰術、假設敵介紹。

第六, 要明白軍官職責,兵器存放常識,軍人禮節、軍法。

其中軍人職責和隊列訓練最重要,寧可不操其他課目,這兩項也必定要過,它們決定了,服從命令的養成,當士兵接受一個必死任務時,不會去問上級:爲什麼你自己不去?

文天祥思考着,把這些東西一一用杜滸等人能理解的語言說了出來,偶爾走神,寶劍在張唐頭上又擦出一條小口子。張唐渾然不覺,杜滸和簫資也沒看見,他們都被驚呆了。這些訓練內容,聽起來很熟悉,卻是他們從來想不到,或者整理不出條理的東西。大宋軍中,有些規定和這些訓練內容類似,卻絕對沒有講得這樣清楚明白,一句也沒扯到天地八卦上。只是說出了怎樣做,說明了爲什麼這樣做。

杜滸已經追隨文天祥多年,簫資也算得上行伍年餘的“老將”,加上張唐這個民軍首領,三人你一言,我一語,將文天祥這份練兵綱要補充完整,有些地方大夥不懂,文天祥不顧勞累,一一解釋。有些條目杜滸認爲與目前軍中實際情況不符,集張唐、簫資和文天祥三人的智慧也能找到應對之策。簫資拿出紙筆,邊聽邊記,四人一番討論,及到天色大亮才理出一份完整的練兵方法。這個修改後的練兵綱要,與文天祥根據文忠記憶整理的那份綱要已經極大不同,即迎合了最初那份綱要的主旨,又照顧到了目前軍中的現實。

綱要寫好後,杜滸的萬根煩惱絲也被張唐就手割去,四個和尚頭相對着哈哈大笑,眼下兵微將寡的劣勢,全部不放在心上了。文天祥在《練兵綱要》的開篇中說得明白,此法不但可練兵,而且可練將,眼下山中這兩千多殘兵,將來就是兩千員戰將。只要得到時機走出武夷山區,還愁不把江南攪他個天翻地覆。

聽到文天祥豪情萬丈的笑聲,劉子俊、陳龍復、蕭明哲、鄒洬等將領全趕了過來。大夥關心文丞相病情,這半夜睡得亦是半夢半腥。一進帳篷,看到四個和尚,皆大驚失色。有了頭天晚上的經驗,文天祥知道大家又要誤會,趕緊將自己斷髮的目的重複說了一遍。江西

安撫副使鄒洬將信將疑,從簫資手中搶過墨痕未乾的練兵綱要,粗粗翻看了一遭,半晌,沉默不語。

鄒洬是個出了名的爽快人,自從與文天祥二人自合兵以來,從來沒出現過有話憋在肚子中的情況。此刻見他沉默不語,衆將等人都覺得差異。張唐憋得鬱悶,伸手推了鄒洬一把,大聲問道:“鄒大人,難道你認爲這份練兵綱要有什麼不妥之處麼,不妨說來,大夥重頭議過就是,何必藏着掖着,學那娘們兒作爲”。

晃了晃頭,鄒洬如夢初醒,先做了個揖,向大夥告罪,緊接着嘆息道,“張兄誤會了,哪裡有什麼不妥,此策正合時宜。鄒某剛纔是想起了鞏將軍當日所說的有將無兵之語,一時失神。若我軍早得此書,江南西路局勢,也不至於糜爛如此”。

衆人聞聽鄒洬此語,俱是悵然。大宋行朝爲了安撫各路豪傑,給每個人都封了極大的官,帳篷中,文天祥是丞相,鄒洬是安撫副使,領兵部侍郎銜,杜滸是招討副使,何時爲江西提刑,可以說數省大吏,都聚集在這百丈嶺附近。可是要兵沒兵,要錢沒錢,空懷着滿腔報國之志,半點力氣也使不出。

見鄒洬對文丞相徹夜寫就的練兵綱要甚爲推崇,衆人傳着,將其中條目挨個過了一遍。不看則已,越看越放不下,越看越驚。大夥兒都與元軍打過數仗,知道行伍艱難,也深知民軍戰鬥力低下,非但遇上蒙古兵十不敵一,即使遇上同爲宋人的蒙元新附軍,人數相當的情況下也只有且戰且走的份兒。曾經有人決心整頓兵馬,一是沒有時間,二是想不出合適辦法。而文天祥在練兵綱要上所說,幾乎句句都說到他們心裡,衆人知道,如果按照文丞相這個法子,在武夷山中將殘卒練上幾個月,雖然不敢保證士兵個個有當年武穆麾下岳家軍的戰鬥力,至少跟新附軍打起來,不會敗得再那麼狼狽。

“丞相,某將以爲,這段,似乎有些不妥當” ,議論了一會兒,劉子俊偷偷看了看文天祥臉色,指着開頭處一段文字,提出了置疑。他是個有名精細人,空坑兵敗,虧得他才救了文天祥性命。又虧得他收攏部曲,一路上招集散亡,衆人才尋得武夷山區這麼一個安身之所。

“民章,直說無妨”,文天祥循着劉子俊的手指看過去,看到劉子俊指的正是自己在開篇第二節,講到的‘官兵平等,文武比肩,戰前諸將無論出身皆可直言策略得失’這一段。

“丞相,我朝自太祖以來……”,簫明哲接過話頭,低聲提醒。大宋自太祖開國以來,一直是重文輕武,文臣的地位遠遠高於武將。即使在文天祥的軍中,行伍出身的將領也一直也只有執行命令的資格,至於怎麼打,打哪裡,向來是文職出身的官員們說得算。特別是像簫明哲這樣有功名在身的人,身份更是高人一等。這些都是三百年的老規矩,沒有人認爲它不對。文天祥今天一下子將武將的地位提高到與文職同等,簫明哲一時難以接受。而劉子俊想得更多的是,此舉會不會招至行朝的非議,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果然不出我所料,文天祥笑了笑,大度地揮揮手,給出了早已準備好的答案“諸位如今,還分得清自己是文人,還是武夫麼。況且現在就這麼千把人,再分個左右高低,反而沒趣了。如果兵敗,全體大宋百姓都將是蒙古人的奴隸,一夥奴才湊一塊,誰高誰低有意義麼”?

“這也倒是,秋香拜把子,奴幾啊”,劉子俊點點頭,認爲文天祥說得在理。

鄒洬驚訝地擡頭看了看,眼中閃過一絲迷惑。自從昨夜文丞相醒來,行事風格給人的感覺就與原來大不一樣。至於這種變化是好是壞,鄒洬說不清楚。反正看起來文丞相比原來和氣了許多,說話也不像原來,句句包含着憂鬱。又想起了麾下悍將呂武,那麼驍勇善戰的一個人,卻因爲對士大夫無禮,沒死於元軍之手,被自己人給斬了。如果文丞相早出這文武比肩之議,呂武不會橫死,數日前,未必有此慘敗。

“子敬,了翁,一會兒你們不必剃髮,各去找五十個膽大心細且能說會道的弟兄,我有要事相托”,看看大夥議論得差不多了,文天祥叫過陳子敬與何時,趁熱打鐵地佈署下一步行動方案。

沒等陳子敬與何時兩位答應,諸將一下子有亂了起來。身體髮膚,受於父母,毀之即爲不孝。宋人素重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諸將開始還以爲,剃髮之令只限於士兵,不及軍官與文職,此刻見文天祥單獨留下何時與陳子敬不在剃髮之列,知道自己一會兒少不得被剃成光頭。這條命令對他們的衝擊遠遠高於了剛纔那句‘官兵平等,文武比肩’,招討副使黎貴達驚詫地抗議道:“丞相,難道我等都要斷髮麼”?

“都剃,不是說了麼,官兵平等。你們不剃,當兵的怎麼會心服。”文天祥橫了黎貴達一眼,不怒自威,嚇得對方將到嘴邊的抗議聲咽回了肚子。幾個心懷不滿的文職正要強辯,猛聽得張唐拍着自己的光頭大喝道:“大夥爲了驅逐韃子,腦袋都可以不要,還心疼這幾根鳥毛。哪個不願意剃髮,趁早滾下山去投降蒙古韃子,免得將來臨戰膽怯,給大夥丟臉”!

聽了他這麼一嗓子,幾個心懷不滿的將領也靜了下來。就是,連腦袋都可以不要,心疼腦袋上那幾根煩惱絲幹什麼。況且這山上溼氣重,洗澡又不方便。剃了頭髮,反而涼爽。這樣鬱郁地想着,各自領了文天祥的將令,下去佈置手下部曲剃頭,整編時宜。

大帳內慢慢又空了下來,文天祥叫過陳子敬與何時,給他們各自安排了任務。既然二人能在亂軍中扮做和尚道士逃命,再扮回去,想必也廢不了多少力氣。何時的任務是下山去江西南路諸地,收拾還有心爲大宋效力的兵勇。陳子敬的任務則是翻過武夷山脈向南,去邵武軍打探那裡的動靜,順便爲義軍籌備給養。

夢中見過了八路軍那些將領如何領兵做戰,如何在逆境中求存,文天祥才知道自己先前打仗的方式有多愚蠢。未必能理解那些領兵精髓,但照方抓藥的手段他還會。況且經此一場大夢,他對軍略的見識,已經比昏迷之前高了不止一層。

“行軍打仗,不能沒有眼睛。你們二位任務任務重大,咱們這些人將來能不能走出武夷山區,重返戰場,就着落在二位身上。蒙古人兇殘,非智勇雙全的人無法與其周旋,所以,請二位行事一定小心,歸結一句,活着回來”。文天祥拍着何時與陳子敬的肩膀叮囑。

“丞相”,望着文天祥那大病初癒的身軀,何時感到鼻子有些發酸。自己喪城失地,士卒丟光,文大人不但不嫌棄,不懷疑,反而讚自己是智勇雙全。這份知遇之恩,怎不叫人感動。

“別說了,能兵敗而不放棄者,皆爲忠義之士”,文天祥笑道,目光中充滿信任與期待。

“走吧,丞相好些天沒睡了”,陳子敬拉拉何時的袖子,和他一起告退。他不想再多說,文天祥待之以國士之禮,子敬必以國士之力報之。

“子敬,如果可能,去寶積那邊看看”,文天祥親自送二人出了大帳,臨別,對陳子敬吩咐。腳下的百丈嶺,只是大武夷山區的一個險峻之所,而劭武軍(福建邵武)所處之地,才更適合貫徹從文忠記憶中得到的游擊戰略。那裡烏君山,唐石山,七臺山,數座大山堆疊,是在密林中消滅蒙古騎兵的好地方。況且寶積的鐵礦,黃土、江源的銀礦,泰寧的金礦,與其便宜了蒙古人,不如自己拿來當軍需。

在南劍州(福建南平,三明一帶)駐紮的時候,文天祥就動過這個念頭,但是那時還抱着全國齊心,快速驅逐蒙古人的樂觀想法。現在,既然知道了一些歷史的走向,不如穩紮穩打,利用山區的地理行事,打造一直新式軍隊出來。

想到新軍那一串和尚頭,文天祥對自己笑了笑。百丈嶺上走出的,將是華夏曆史上第一支剃了光頭的部隊。從某種意義上講,昨天夜裡開始,他已經改變了歷史,將命運推離了原來軌跡。

至於結局,何必看那麼遠呢。杜滸說得好,做一天蝴蝶,就做擁有一天自由翱翔的權力。對,自由,文天祥突然覺得,自己理解了文忠記憶中的這兩個字的含義,熱血寫就,沉甸甸的。

迷局六中第4章 驚雷(十)拔劍五第3章 天下(十)迷局六上合圍一上輕車一下華夏七第1章 劫(七)第5章 風暴(五)第1章 黃昏(二)第4章 虎嘯(三)第1章 狩(三)第4章 虎嘯(五)百鍊二下破賊二第2章 百鍊(一)第3章 選擇(一)選擇一下第5章 風暴(一)第1章 進攻(一)第2章 破局(二)弄潮六黃昏三弄潮六合圍三上天變二第5章 風暴(三)第2章 職責(七)國戰十下第2章 迷局(一)第1章 劫(六)輪迴三第1章 對峙(二)第4章 驚雷(八)國戰五合圍二下天變四第3章 死生(五)第3章 死生(一)第3章 雲動(四)第2章 職責(六)輕車三下第4章 驚雷(十)第1章 弄潮(一)第3章 碰撞(四)輕車一下第1章 進攻(二)華夏四上華夏八合圍三下天變三下第5章 風暴(三)第4章 初(六)風起一弄潮八下第3章 天下(四)輕車四下第1章 狩(五)第4章 驚雷(十二)第1章 對峙(三)拔劍二迷局三上第3章 天下(十一)天變六第2章 職責(二)一二合圍五上第4章 虎嘯(六)第4章 虎嘯(三)第2章 職責(二)輪迴七國戰九第4章 初(十)風起二第2章 職責(三)風暴八上光明之城四下第4章 虎嘯(三)第4章 驚雷(九)第1章 進攻(一)強盜貴族四五第3章 光明之城(四)選擇五拔劍八上第4章 驚雷(八)第3章 死生(五)第4章 虎嘯(二)第2章 破局(五)第3章 天下(五)迷局一下第2章 國戰(一)合圍一上國戰四第2章 職責(二)第2章 蝶變(二)風起二華夏一下第5章 風暴(六)第4章 初(五)
迷局六中第4章 驚雷(十)拔劍五第3章 天下(十)迷局六上合圍一上輕車一下華夏七第1章 劫(七)第5章 風暴(五)第1章 黃昏(二)第4章 虎嘯(三)第1章 狩(三)第4章 虎嘯(五)百鍊二下破賊二第2章 百鍊(一)第3章 選擇(一)選擇一下第5章 風暴(一)第1章 進攻(一)第2章 破局(二)弄潮六黃昏三弄潮六合圍三上天變二第5章 風暴(三)第2章 職責(七)國戰十下第2章 迷局(一)第1章 劫(六)輪迴三第1章 對峙(二)第4章 驚雷(八)國戰五合圍二下天變四第3章 死生(五)第3章 死生(一)第3章 雲動(四)第2章 職責(六)輕車三下第4章 驚雷(十)第1章 弄潮(一)第3章 碰撞(四)輕車一下第1章 進攻(二)華夏四上華夏八合圍三下天變三下第5章 風暴(三)第4章 初(六)風起一弄潮八下第3章 天下(四)輕車四下第1章 狩(五)第4章 驚雷(十二)第1章 對峙(三)拔劍二迷局三上第3章 天下(十一)天變六第2章 職責(二)一二合圍五上第4章 虎嘯(六)第4章 虎嘯(三)第2章 職責(二)輪迴七國戰九第4章 初(十)風起二第2章 職責(三)風暴八上光明之城四下第4章 虎嘯(三)第4章 驚雷(九)第1章 進攻(一)強盜貴族四五第3章 光明之城(四)選擇五拔劍八上第4章 驚雷(八)第3章 死生(五)第4章 虎嘯(二)第2章 破局(五)第3章 天下(五)迷局一下第2章 國戰(一)合圍一上國戰四第2章 職責(二)第2章 蝶變(二)風起二華夏一下第5章 風暴(六)第4章 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