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對峙(三)

bookmark

?一行官吏,小心翼翼地捧着裝着玻璃器皿的竹盒子,走下了山。此番科學院之行收穫頗豐,每個人都興高采烈。?

除了陸秀夫,這位大宋丞相空着雙手走在隊伍最後,清瘦的影子被斜陽掛在山路邊,與前面興奮的人羣和身邊悠然自得的文天祥格格不入,失失落落的,顯得分外孤獨。?

臨來福建之前,陸秀夫大人本來豪情萬丈的準備說服文天祥和他手下將領,重歸“正途”。怎料“學習期”即將結束了,非但沒將文天祥的屬下拉過來一個,反而自己帶來的人,不知不覺間被破虜軍所吸引。陸秀夫知道,如果此刻文天祥出言挽留自己帶來這羣工部官吏,估計有一半人會選擇留下來。?

那不僅僅是出於大義,或者文天祥和個人魅力所感召,而是希望,在這裡,能更清晰地感到國家的希望所在。?

“文相,如我欲在工部重設百工坊,如此間科學院,不知幾時可成?”強壓住心頭的感慨,陸秀夫低聲向文天祥問道。?

“從建立科學院,到初具規模,歷時一年半有餘。現在科學院不過是將海外各國,和我華夏原有之技藝發揚光大而已。若是等它真的能有所作爲,沒有十年之功,恐怕難成!”文天祥據實答道。?

成立科學院並非他一時心血來潮之舉。華夏屢屢遭受外族侵襲,每一次混亂,就有很多技藝流失。在儒學和外族入侵的雙重壓制下,文明發展的腳步越來越慢。一直到文忠那個時代,遠遠地落到了世界後面。而成立科學院,非但可以將文忠記憶中的內容,交給大夥整理、消化,而且能起到對前人智慧總結、繼承和延續的功效。?

“如果我照搬呢,全部照搬你的科學院,文相氣度恢弘,必然不會對朝廷藏私!”陸秀夫不甘心地繼續追問。在大夥欣賞玻璃器皿時,文天祥曾經消失在溶洞深處一段時間。細心的陸秀夫知道破虜軍還有秘密沒拿出來示人,心頭暗生芥蒂。?

“難,除非你照搬我的制度。光照搬工藝,管得了一時,管不了一世!”文天祥的話再次讓陸秀夫深受打擊。?

大宋軍隊需要精良的武器提高作戰能力。但大宋的命運卻並非一兩件新鮮發明能挽回。科學院裡的東西看似神秘,但文天祥自己知道,裡邊所有發明,包括玻璃製造和冶金技術,都是中華自古已有的東西。玻璃工藝在中國出現了已經上千年之久,灌鋼工藝出自南北朝。甚至被大夥視爲秘密武器的破虜弓,也算不上劃時代產物,但大宋原有的黃華、黑漆和神臂弓,無論射程和威力,都絕對不比它差。?

但是,玻璃製造也好,冶金技術也罷,千百年來,就沒有人想到把他規模化,精細化。玻璃出現了上千年,依然停留在琉璃製品的狀態。火藥出現了數百年,配比依然沒有大的進步。更慘的是弓箭製造技術,蒙古人大舉南下前,軍械監裡隨便拿出三把弓來,就有兩把不合格。本來身體瘦弱的宋人,拿着劣質的武器,自然在蒙古軍面前只有捱打的份兒!?

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悲劇的發生?是因爲儒學對百工的一貫輕視、文人的浪漫、還是民族性格的粗疏?文天祥心裡沒有答案。但他知道,通過分工、協作,通過作坊間那種精確化、規範化管理和質量監督,可以改變這些悲劇性結果。也可以通過這些,影響一個人的思考方式。讓他們更實際,遇到問題會從數量和程度上的不足,而不是簡單地否定或者肯定。所以,這些天來,他一直盡力向陸秀夫等人展示新的管理制度和運作模式,而不把重點放在炫耀新產品上。但是,顯然自己的良苦用心收效甚微,老朋友陸秀夫對問題的看法還停留在表面上,以爲一仿可解決百般問題。以這種思維方式,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就把所有進步的方面否決掉,重新回到老路上去。?

“制度?”陸秀夫直覺文天祥又在試圖說服自己接受他那一套東西,猶豫了一下,沉默不語。?

文天祥知道一時無法說服陸秀夫,不再繼續相關話題。一邊前行,一邊說道:“製造鋼弩的模件、器械、圖樣,我都替你準備好了,已經運往福州裝船。待你回到廣州,即可開工。科學院的這些水錘、熔爐,凡與軍械製造有關,君實看上哪件,我即讓蕭資照做一臺給你。百工坊如何運作,你儘管放手去試。但眼下當務之急,卻是將朝廷各路人馬武裝起來。我每月還會盡力供應一部分成品給你,工部也要抓緊。不能讓大宋勇士再拿着竹竿,去與披着羅圈重甲的敵軍拼命!”?

在火槍沒出來之前,文天祥自然不敢過多供應朝廷人馬鋼弩。他需要以鋼弩的供應數量爲手段,推動朝廷中各方勢力積極抗元。肯和韃子拼命的將軍,自然得到的鋼弩要多些。而今天蕭資拿出了火槍的設計方案,今後給朝廷的鋼弩數量就可以適當增加。一則可短時間內讓行朝人馬在戰鬥力上得到飛躍。二則可緩和雙方矛盾,延緩最後攤牌的時間。雖然蕭資等人設計那把火槍,與文忠記憶中的利器相比,頂多是把打獵用的火藥銃,沒有子彈殼,沒有膛線(注:鋼管上的線紋爲焊口磨平後的花紋,非膛線,請勿臆斷之),射程和射速都無法與後世的槍械相比,打火方式還不如防水燧發槍。。但從冷兵器走到火器,火銃卻是關鍵的一步。也是人類歷史上定居文明戰勝遊牧性掠奪文明關鍵的一環。?

“那是自然,但文相要保證鋼料供應得上!廣南沒有鐵礦,此時發動人手去找,恐怕來不及!”陸秀夫憂心忡忡,步履越來越慢。遠遠地落到了隊伍後邊。來之前,把製造武器想得太簡單。在邵武呆久了,才發現相關產業幾乎是一環套着一環。如果一環發展不上去,整體速度就會放慢。即便是破虜軍,至今也不是所有士卒都能裝備上鋼弩和明光凱。?

“我這裡盡力而爲!”文天祥不敢把話答應太死,委婉地說道:“不瞞君實,咱們只有一路之地,礦山不多,得礦實爲不易。福建之戰抓得那些俘虜,罪孽重的,都被我填到礦井裡去了,每天的礦產依然供應不上…..”?

在現時簡陋的條件下,礦石產量極低。礦井中贖罪的俘虜,每個月數量都在減少。而強迫百姓去送死的行爲,破虜軍又做不到。所以鐵礦石是目前福建最爲緊俏的物資,各路船隊都已經接到了破虜軍的訂單,但北元那邊被蒙古人搞得百業俱廢,也沒多少礦石可以供應。?

“唉!”陸秀夫發出一聲低低的嘆息,心中不快,信手在路邊的毛竹上拍了一掌。他不十分相信文天祥的話。在他眼中,文天祥之所以這樣說,無非是想借此要挾朝廷,爲自己和破虜軍謀求更多的好處。?

“君實在擔憂朝政乎?”文天祥放慢腳步,笑着打趣。“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謂進亦憂,退亦憂。君實方纔這一拍,深有古意啊!”?

“瑞兄調笑了。君實乃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在這紛亂之世,憂了也是白憂!”陸秀夫臉一紅,悻悻地答,話裡帶着酸酸的味道,“倒是宋瑞坐擁一方,帶甲十萬,正是建功立業的好時機!”?

“君實有心殺賊,何不與宋瑞攜手!”文天祥笑了笑,絲毫不在乎陸秀夫言語中的嘲諷。彼此站的位置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有些話說多了反而無用。倒不如存異求同,齊心先對付外敵。?

“蒙宋瑞兄擡愛,然君實手中無兵無將,憑何與宋瑞兄攜手!”陸秀夫抱了抱拳,讓文天祥碰了一個軟釘子。?

“君實胸中,明明藏着十萬鐵甲,何來無兵之語!”文天祥笑着拍了拍陸秀夫的胸口,“君實若能施展胸中所學,保得朝廷安穩。讓前線將士無後顧之憂,這番貢獻,已經勝過鐵甲十萬。君實細想,我大宋與北元對敵之初的幾次大敗,哪一次不是敗在前線將士浴血奮戰,而後方朝廷卻擎手製腳,在戰和之間,舉棋不定造成的!”?

“瑞兄此言,是暗示我在朝堂中,替破虜軍說好話嘍!蕭院長一次拿出這麼大手筆送禮,其中也暗含此意吧!”陸秀夫冷笑一聲,指指前邊官吏們手裡的竹籃問道。?

這個陸君實,果然正直到有些迂腐了啊。文天祥聳聳肩,對陸秀夫的固執有些無可奈何。眼下大宋朝又有了落腳之所,外部壓力一解除,內部紛爭肯定又將開始。主戰與主和之爭、軍隊權力之爭、反攻方向之爭,各方勢力,都打着各自的算盤。爭來鬥去,沒等北元動手,自己的軍心又亂了。而陸秀夫身爲文官之首,想得卻不是如何把各種持不同政見者整合在一起,同心抗元。反而一心起着謀奪破虜軍的主意,目光未免有些過於短淺。?

比起驅逐韃虜這個大業,將來華夏如何發展,走哪一條道路發展,真的很重要麼??

“君實在朝堂如何作爲,我想無須宋瑞來教。凡事皆分輕、重、緩、急,若北元之兵再度大舉南下,我想僅憑破虜軍,或者僅憑江淮軍的力量,抵擋起來都不容易。如果破虜、興宋、江淮、復興四路大軍彼此照應,齊心協力,未必不能重演福建大捷。當年孫、劉兩家,各有其主,還知道先破曹,再爭天下誰屬。眼下君實明知我沒爭天下之心,難道你我之間的分歧,不能等到將韃子趕回江北,讓宋室轉危爲安再說麼!”文天祥肅然正色,語氣慢慢變得強硬。“君實既爲宰執,當知宰執之責,乃平衡朝野各方,使天下英雄戮力齊心,一致對外。若身居高位,卻拿不出半分宰相的胸襟和氣度,一味在細枝末節上苦苦糾纏。恐怕百年之後史家筆下,誤我大宋國運者,不是陳宜中,也不是我宋瑞!”?

“你!”陸秀夫心頭之火一下子被點了起來,他性子剛烈有餘,堅韌不足。勸說文天祥未果,又看了福建欣欣向榮的風貌,挫折之餘,難免有了自暴自棄的想法。被文天祥的話語一激,翻然醒悟,指着文天祥的手顫抖半天,慢慢垂了下去。?

“君實之才學、胸懷,宋瑞向來敬服。此時天下大亂,正是我輩力挽天河,盡顯英雄本色之機。君實立於朝堂上,保得我大宋後方平安。宋瑞行於兩軍前,衛我華夏大軍百戰百勝。你我二人內外同心,必可驅逐韃虜,還我河山。屆時,哪種制度有利於我國家百姓,擇選擇哪種制度,何必非爭在這一時呢。如果爭得兩敗俱傷了,豈不便宜了韃子!”文天祥見陸秀夫被自己的言語所動,趁熱打鐵。他相信陸秀夫的爲人,如果能把這個名望和在皇帝身邊影響力都甚大的人說服了,在朝堂上爲破虜軍贏得更多的同情和支持,對破虜軍的發展和抗元大業,都非常有好處。至少,破虜軍中鄒洬等心懷大宋甚深者,不會過早地被逼着在朝廷和破虜軍之間進行選擇。?

“陸某盡力而爲,但求無愧於心,亦無愧於朝廷!”沉思半晌,陸秀夫終於給了文天祥一個肯定的答覆。?

“我亦不會讓君實違了本心。若他日君實發現我所爲,不是爲了國家和百姓,儘可行丞相爲國除奸之責。文某不敢有怨!”文天祥伸出手,掌心對上了陸秀夫。?

陸秀夫心裡一熱,伸出手來,重重地在文天祥手上拍了一下。胸中的憤懣與掙扎,一掃而空。?

“就依文兄,我等行事,先以國家爲念!”?

“自然,君實終於認可了我所說國家二字!”文天祥笑着,與陸秀夫人並肩而行,心裡說不出的痛快。?

“未必,我所認可的國家,未必如你所定義的國家。文兄,莫以詭辯之術欺我。”陸秀夫笑了笑,心事揭過,嘴巴上卻依然不肯服軟,“以文兄之言,若韃子一統山河,並且也能善待百姓,我輩也認可其爲華夏正朔了?”?

“君實設了好大一個圈套給宋瑞鑽,恐怕宋瑞說得一個‘是’字,名聲就可直追百年前的秦檜之流!”文天祥仰天大笑,驚得走在前邊山路上的官吏們紛紛回頭,“韃子曾經在我中原生活過百年以上,是我國人,盡過國人的義務麼?韃子只知燒殺搶掠,把我國人當過平等之族來看待麼?凡在我華夏之土上生活過,肯與其他各族平等相待者,纔有資格爭這個正朔。這些吃人的禽獸,連入選的資格都沒有,何來正朔之說!”?

“原來文兄當日所言,是這個道理!”陸秀夫恍然大悟,細品起來,雖然不完全認可文天祥關於朝廷國家之說,但卻隱隱明白了,這個說法包含的智慧。?

“我大宋治國三百餘年,對天下各族,皆視爲一家。從來沒規定過,哪個族天生就是奴隸,哪個民族,天生就是主人。哪怕是萬里原來的色目人,只要他肯讀我大宋詩書,遵我大宋律法,都可以應我大宋科舉。朝堂與地方爲官的外族,不下百人。是以,大宋可爲華夏正朔。在此國家危難之機,各族百姓應同心協力,驅逐韃虜!”文天祥大聲解釋,聲音沿山間迴盪。?

“這片土地上,無論任何民族,只要不願意給外來者做奴隸的,都是我中國人!曾經的恩怨俱可以放下,驅趕走外辱後,大家可以訂一份契約,相約爲兄弟!”?

有些話,他無法明說,需要陸秀夫等人自己去領悟。蒙古人通過屠戮和共同的掠奪利益,將幾百個民族凝聚在一起,讓蒙古族在一瞬間,爆發出吞噬天下的力量。而大宋、中國,應該有比蒙古人還寬闊的胸懷,通過大夥對平等和自由的渴求,對個人幸福的渴望,將華夏大地上漢人、南人、女真、契丹、党項、苗、壯等各民族凝聚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民族。無論將來這個民族叫什麼名字,他們彼此的血脈在爭取平等的戰鬥中已經相連,他們將屹立在世界民族之顛。在幾百或者上千年後,這個民族就會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千秋不滅。就像另一個時空中,經歷幾百年血與火後,融合成的那兩個字,中華。?

“君實受教!將盡力於此!”陸秀夫再次施禮。雖然心中依然堅守了儒者的理念和對朝廷的忠誠,但腦海裡,卻終於悟到了文天祥所說中國人的意義。這三個字,比漢、比宋、比華夷之分,更容易團結到更多的人。而團結一切可團結的人,正是此時挽救大宋命運所急需。?

“能與君實再次攜手,乃宋瑞之幸。今晚當爲此一醉!”?

“某正有此心,這杯酒,君實盼望多時了!”陸秀夫笑着做答,眼中有星星點點的淚花閃動。?

道路選擇不同,治國理念有分歧,但當日的友誼卻在。如果在文浦山下,真的把文天祥殺了,陸秀夫知道,自己一定會後悔,一生都不得平安。?

擱置爭議,攜手抗敵。雖然最後也許難免刀兵相見,但在最後時刻來臨之前,哪怕是五年也好,十年也罷,至少在韃子退回漠北之前,可以開開心心,坦誠地喝一杯酒,圖一次醉。?

誰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其濃時,分明如血。?

拔劍八下迷局六中第1章 進攻(一)華夏二迷局三下拔劍六下拔劍五弄潮七華夏一第1章 輪迴(一)華夏五第4章 驚雷(十二)輪迴二第3章 死生(六)第4章 虎嘯(五)第3章 死生(一)輕車三下第1章 進攻(五)第2章 百鍊(四)第3章 天下(六)第3章 雲動(六)第2章 百鍊(一)選擇五國戰七國戰九第1章 劫(二)第5章 龍吟(四)華夏五第1章 劫(六)第3章 碰撞(三)百鍊二下輕車一下第3章 碰撞(三)華夏三下第3章 碰撞(二)第5章 風暴(四)風起三弄潮二下第1章 劫(二)第3章 碰撞(四)第3章 天下(九)第4章 驚雷(十二)第1章 狩(三)第4章 驚雷(五)第1章 狩(八)迷局六上華夏一下第1章 狩(六)輪迴二合圍五下第4章 虎嘯(四)選擇五國戰十第5章 風暴(一上)第2章 破局(六)第1章 進攻(五)第3章 死生(一)拔劍五迷局四上第2章 百鍊(一)國戰十第2章 破局(四)第4章 拔劍(一)破賊三第3章 光明之城(二上)第1章 輪迴(一)第2章 職責(五)第1章 狩(二)第2章 迷局(一)選擇一下草莽英雄魔幻短篇第2章 蝶變(二)合圍五中合圍二下第4章 初(九)第4章 驚雷(八)風暴七第3章 選擇(三)弄潮六拔劍四第2章 蝶變(三)第4章 斷腕(一)第4章 驚雷(八)第1章 黃昏(二)第3章 雲動(六)第2章 職責(四)第2章 職責(五)弄潮八下第3章 死生(五)第4章 驚雷(十)國戰十國戰十下第2章 職責(五)第1章 進攻(二)第4章 斷腕(五)第3章 碰撞(一)輪迴六第1章 劫(六)迷局六下拔劍六上
拔劍八下迷局六中第1章 進攻(一)華夏二迷局三下拔劍六下拔劍五弄潮七華夏一第1章 輪迴(一)華夏五第4章 驚雷(十二)輪迴二第3章 死生(六)第4章 虎嘯(五)第3章 死生(一)輕車三下第1章 進攻(五)第2章 百鍊(四)第3章 天下(六)第3章 雲動(六)第2章 百鍊(一)選擇五國戰七國戰九第1章 劫(二)第5章 龍吟(四)華夏五第1章 劫(六)第3章 碰撞(三)百鍊二下輕車一下第3章 碰撞(三)華夏三下第3章 碰撞(二)第5章 風暴(四)風起三弄潮二下第1章 劫(二)第3章 碰撞(四)第3章 天下(九)第4章 驚雷(十二)第1章 狩(三)第4章 驚雷(五)第1章 狩(八)迷局六上華夏一下第1章 狩(六)輪迴二合圍五下第4章 虎嘯(四)選擇五國戰十第5章 風暴(一上)第2章 破局(六)第1章 進攻(五)第3章 死生(一)拔劍五迷局四上第2章 百鍊(一)國戰十第2章 破局(四)第4章 拔劍(一)破賊三第3章 光明之城(二上)第1章 輪迴(一)第2章 職責(五)第1章 狩(二)第2章 迷局(一)選擇一下草莽英雄魔幻短篇第2章 蝶變(二)合圍五中合圍二下第4章 初(九)第4章 驚雷(八)風暴七第3章 選擇(三)弄潮六拔劍四第2章 蝶變(三)第4章 斷腕(一)第4章 驚雷(八)第1章 黃昏(二)第3章 雲動(六)第2章 職責(四)第2章 職責(五)弄潮八下第3章 死生(五)第4章 驚雷(十)國戰十國戰十下第2章 職責(五)第1章 進攻(二)第4章 斷腕(五)第3章 碰撞(一)輪迴六第1章 劫(六)迷局六下拔劍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