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死生(一)

bookmark

泉州城依舊熱鬧,看不到半點戰爭即將到來的跡象。一艘艘歸航的巨船將海外各地的新鮮貨物運回來,報關,然後卸在碼頭上新修的貨艙裡。一艘艘近海航行的福船和沙船離港,滿載,將遠洋販運過來的香料、奇珍和泉州、邵武、興化、劍浦等地的貨物運走,分散到北方各地去。

至於那些福船和沙船的目的地是哪裡,大夥彼此都心照不宣。無論仗如何打,人終歸要吃飯、穿衣和享樂的,只要天下還存在着還沒被戰火波及的地方,那裡就有富人,有貨物需求。那裡就是貨船的目的地。

“尤老爺,您,您說,咱這泉州守得住麼?”棧橋旁,泉州鴻海聯號管事田德寶擦着臉上的汗,對剛剛跳下搭板的二掌櫃尤麥克低聲問道。

“應該守得住吧,大當家和知府大人有約定在先,如果泉州城守不住了,知府大人會通知大夥先行離港!”尤老爺看了幾眼碼頭上忙碌得景象,有些不自信地回答。

初秋的日光很毒,白畫畫地曬得水面刺眼。百十個光着膀子的大漢從田德寶身後走過來,推過木架子搭制的卸貨塔,放下貨鉤,拉動滑輪,把大船上的貨箱和草袋,一個個吊了下來,擺放在四輪小車上。立刻有人趕着馬和牛跑來,套轅,把裝滿了貨的四輪車一個個拉走。

“可咱們走了,這貨物怎麼辦呢?這幾天您和大當家不在,股東們私下裡找過我好幾次了,有人鬧着要折現退股,害得我連家都不敢回。”田德寶沒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哭喪着臉嘆道。他是泉州鴻海聯號的碼頭總管,倉庫裡有多少存貨,價值幾何,整個商隊中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鴻海商號是他們幾個泉州大海商,在許夫人大力扶植下合股建立起來的。名下一共有一百多艘大小海船,四十多家店鋪。其中許夫人家族出資最多,所佔股份最大。由許夫人的堂弟陳碩代表陳、許兩家管理。尤老爺口中的大當家,就是他。而尤、田、利、麻、賽等幾家本地老盤商人,也佔了一成到一成半左右股份不等,大夥忙活了一年下來,眼看着資本成倍的增長。正當預計着到年底分紅時刻,每家都能分到幾萬兩白銀作爲紅利時,韃子殺了過來,這,不是明擺着要搶大夥飯碗麼?

“嗨,別說,卸貨吧。破虜軍第一標和炮師不是已經開來了嗎,有他們在,應該能擋住韃子吧!”聽了田管事的抱怨,尤老爺心中也有些沮喪。他祖籍不是宋人,按道理,宋元相代,不關他的事。可眼下,家族的利益與泉州的存亡已經牢牢地綁在了一處,不由得他不爲福建戰局的進展而擔心。

“可我聽人說,第一標和炮師準備撤向劍浦,以閩江爲依託與韃子決戰!”田管事不看人臉色,哪壺不開提哪壺。

“你說什麼?劍浦?難道破虜軍準備放棄泉州了麼?”尤老爺嚇了一跳,向田管事跟前湊了幾步,大聲問道。他的身材遠比田管事高大,二人站在一起,就像一根扁擔和一個水缸在對峙,遠遠看去,情景說不出的滑稽。

“說是要放棄泉州,退保潮州和劍浦!麻煩你小聲些,別讓劉閻王的眼線聽了去!”田管事後退了半步,腳跟踩着棧橋的邊緣,壓低了聲音說道。

“難道咱們一年的稅都白交了!”尤麥克又向前逼了半步,吵架一樣嚷嚷道。彷彿對面站的不是田管事,而是泉州太守陳龍復一般。“不成,我要找他們問個清楚。蒙古人來了他們就跑,那咱們還給他們繳稅做什麼!”

“您,您小聲些,拜託了,別讓夥計們聽見!”田管事後仰着身子,從棧橋邊緣挪了出來,換了個背對碼頭的位置與尤老爺說話。如此,尤麥克再進逼,他儘可退上碼頭,不至於掉進水裡。

“聽了又怎樣,拿了咱了稅,就得替咱們出頭!”尤麥克揮舞着胳膊,打架般吵嚷道。他在聯號中的股權大小佔第二位,僅僅次於許夫人。當初因爲看好聯號發展,很多資金都是他向親戚朋友挪借來的,說好了第二年年底連本帶利一併歸還。如果破虜軍真如田管事所說那樣退出泉州,任倉庫中存貨被蒙古人劫掠,到了年底,他就只好去跳海。

“您說得有道理,可咱們能找誰理論去!幾十年了,收咱們稅的不止破虜軍一家,誰管過咱們的死活”田老爺聳聳肩膀走開,不想再和尤麥克一般見識。在他心中,已經把眼前這個姓尤的歸入了不可理喻的一類人物中。跟官府理論,笑話,官府如果肯和百姓講理,他還是官府麼?

“我,我……”尤老爺的手臂絕望地揮舞着,說不出什麼其他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憤懣。嘴巴中的味道又腥又苦,彷彿膽汁都從嗓子口涌了出來。他心中自是明白,所謂和官府理論,不過是一句氣話。田管事說得對,宋也好,元也罷,浦家也好,文家也罷,官府的職責就是收錢,哪裡承擔過半點官府的義務。

官府是父母官,百姓是子民,犬羊。自家‘兒子’的東西,不拿白不拿。自家‘兒子’的屁股,不打白不打。至於‘兒子’是否會餓死,那是‘兒子’們自己的事情,父母官大人沒功夫搭理。

周圍的海浪剎那間有些高,航慣了海的尤老爺暈船般晃了晃,蹲到了棧橋上。已經走遠的田管事嚇了一跳,趕緊衝了回來,用盡全身力氣將他攙扶起。

二人搖搖晃晃地彼此攙扶着,一時間,身形顯得那樣無助。

“我已經理論過了,破虜軍不會放棄泉州。如果泉州丟了,只要大都督府沒倒,咱們就可以申請國家賠償!”一個聲音從碼頭上傳來,天籟般鑽進田、尤兩位的耳朵。

“您,大當家,您回來了!”田管事高興地叫道。

尤老爺強忍住心頭煩惡擡起頭,看見陳碩和太守陳龍復先後,向碼頭走來。身後,幾個當地商人興高采烈地跟着,彷彿有人生意開張,要派發紅包般熱鬧。

“泉州一定守得住。如果守不住,根據你們納稅的記錄,所有報過稅的貨物,可以申請國家賠償,只要大都督府還在,就會把所有損失賠給你們!”陳龍復找了個稍微高一些的位置,站上去,大聲宣佈。

“好啊!”人羣瞬間沸騰,很多圍攏過來看熱鬧的商販同聲喝起了彩。雖然他們中間大多數人做的全是拼船艙的小規模買賣,其中還有不少人還偷漏關稅。即便真的有賠償,也沒他們那一份在內。但陳龍復說的話,是他們從沒聽說過的。帶給他們的不但有震驚,更多的是感動。

“陳大人,陳大人,您是說真的!”尤老爺慢慢挪上前,不敢相信地追問道。田、賽、麻、利,幾家較大的商戶,都有族人涌了過來,期待地仰望着陳龍復,唯恐聽錯了一個字。

“泉州一定能守得住。如果守不住,我會通知大夥從海上撤離,以避兵禍。至於諸位所受到的損失,只要有收稅憑據記錄在案,國家事後會照價賠償,決不食言!”陳龍復的目光從衆人臉上掃過,聲音緩慢而清晰。

這是他和劉子俊、杜規、張唐等人反覆商量過,穩定民心的辦法。用杜規的話來說,商人看重錢財,只要能少交的稅,他們肯定會少交。即使律法懲罰再嚴格,也會有人鑽空子。但如果你在收稅的同時,給他們利益的承諾,他們自然會權衡其中得失。如今城中商人們擔心戰爭帶來損失,大都督府剛好趁此機會,把自己的國家理念灌輸下去。通過國家賠償的承諾,讓大多數不再盲目逃亡或與北元暗中勾結,而是選擇與大都督府生死與共。

國家賠償,前提是國家依然能存在。當國家的興亡和百姓利益聯繫在一起時,百姓們自然會盡力守衛這個國家。看得見的蠅頭小利,比聖人之言更有效。

“國家賠償?國家?”田管事愣愣地看着突然恢復了精神的尤老爺,看着周圍沸騰的人羣,喃喃地嘟囔。

關於國家與朝廷,亡國與亡天下的理論,在大都督府頒發的報紙上,他不止一次看到過。今天,才切切實實感受到了他的存在。

所謂國家,在商人眼裡,就是一個契約。你付出了稅收等義務,就能享受相應的保障和權力。

維繫一個國家存在的,不是強權,不是清官與明君,而是實實在在的契約,能約束每一個人的契約。在契約的面前,所有持約人一樣高矮。

黃昏的時候,一隊隊破虜軍離開城市,向北開去。商人和百姓們自發涌出了城,站在安溪旁的官道兩邊,歡呼相送。一些小餐館,做好了饅頭熟肉,擺在路邊,企盼破虜軍的軍需官能將這些勞軍物資收下。一些在碼頭出賣力氣的苦工和被遣散後賦閒在家的前蒲家軍士兵,則擠到了幕兵站,看看還能不能抓住加入破虜軍的機會。

五年來,泉州城唯一一次,沒有在強敵面前,覈計着犧牲掉誰去換取投降機會和敵人的憐憫,而是與守軍站到了一起。儘管破虜軍主力開拔後,留守在城中的兵力已經不足五千。遠遠少於前幾次守城部隊的數字。

這是因爲,大都督府給了泉州百姓們承諾,福禍與共的承諾。雖然這個承諾看起來很渺茫,但能做出承諾的行爲,本身已經滿足了大夥心中本來就不多的奢望。

張唐和吳希奭並絡走在隊伍靠前的位置,不停地根據地形情況,協調各營的行軍速度。爲了徵集商人們手中的運貨馬車,破虜軍出發前的準備時間有些長。所以不得不盡量加快行軍速度,爭取在元軍殺來之前,在青陽寨和安溪之間的山谷裡,把他們迎頭截住。

“通知第一標各營將領,趁夜間天氣涼爽行軍,爭取明日巳時(上午十點左右)之前進入安溪城休息!把王老實團長叫來,告訴他有任務安排給他!”第一標統領張唐掏出令旗,交給了身邊的傳令兵。

“是!”傳令兵接過角旗,縱馬疾馳而去。

安溪城在泉州西北,因靠着晉江的主要支流安溪而得名。安溪又名西溪,發源於戴雲山脈間,沿着戴雲山南麓的丘陵地帶奔涌而下,把沿途的村落和礦山連接在一起。沿着河畔行軍,可以看到遠處河水如一條發光的金蛇般,在綠色的谷地間往來蜿蜒。河畔兩側的沙地相對平坦,大約有半里寬,一些不知名的野草星星點點地長在沙灘間,與河道旁的高挑的蘆葦叢相映成趣。太陽快落山了,霞光正在頭頂的天空上蔓延,幾道金光從西邊的彩霞邊緣直瀉下來,彷彿當空落下了一陣光雨。

“大好河山,偏偏有人喜歡以燒掉它爲樂!”吳希奭感慨地說了一句。許夫人和陳吊眼的迴音還沒到,出擊決策做得比較突然。但第一標和炮師不能再等了,因爲據斥候前天最後一次送來的消息,元軍對永安城採用了不計傷亡的人海攻擊。弩炮和投石車等大型攻城設備,也盯着守城的火炮推到了陣前。

張弘範在用武力逼迫分散在各地的宋軍向永安靠攏,所以破虜軍必須做出些迴應來。一方面,讓張弘範不至於情急拼命,把佯攻弄假成真。另一方面,也必須制止阿剌罕和阿里海牙二人在泉州府外圍各地的瘋狂破壞。

據斥候送來的消息,阿剌罕和阿里海牙攻下空無一人的青陽寨後,大肆破壞,把百姓辛苦開出的礦井全部用巨石填平了。附近的村落和農田也不放過,統統付之一炬。喪心病狂的阿剌罕甚至點燃了幾片竹林,說是要把山中的百姓燒出來。好在閩地潮溼,天氣陰晴不定,也沒讓火勢大規模蔓延。

“他們二人這麼做,無疑是想拖住泉州守軍,讓咱們不敢去救援永安。咱們就滿足兩個韃子的要求,不救永安,先給他們來一下狠的”張唐笑了笑,自信地說道。

他讀過的詩詞不多,對周圍景物變化,沒吳希奭那樣敏感。一路上,想得更多的是如何以手中有限兵力,與元軍周旋的細節。在今天早上,做出迎擊敵軍的決定後,他便派信使抄海路去給陳吊眼送信,希望能及時得到陳吊眼部的支援。但是行軍打仗的事情,有很多不可預知的因素存在。漳州那邊陳吊眼與元軍之間勝負如何,張唐並不清楚。陳吊眼能不能擺脫呂師夔和張弘正的糾纏,解了漳州之危後還有沒有力量分兵東進,都是未知數。畢竟陳吊眼所部四個標歸入破虜軍建制時間短,戰鬥力相對較弱。不像張唐自己所統率的破虜軍第一標,幾乎由清一色的百戰老兵組成,自從百丈嶺上就開始進行素質和戰術訓練。

“此戰,張將軍有幾成勝算?”吳希奭回頭,看了看張唐的表情,笑着問道。無論年齡和資歷,炮師統領吳希奭都比第一標統領張唐高得多。但吳希奭很佩服張唐對戰局得把握能力,心甘情願地帶着炮師配合張唐的行動。

“勝算?”張唐搖搖頭,微笑着回答,“如果陳將軍的兵馬能及時趕到,打擊阿剌罕的側翼,這五萬元軍就被握在咱手心中。如果陳將軍不能來,憑藉咱們手中這兩萬多人,也能與阿剌罕殺個勢均力敵。屆時,陳吊眼即使殺到永安城外,阿剌罕和阿里海牙也回不去,張弘範的包圍圈一樣合不攏。所以,只要能保證不被元軍擊敗,咱們已經勝了!”

“而吳將軍以爲,阿里海牙和阿剌罕,在山地中,他能擊敗咱們麾下這些老兵麼?”張唐伸手指了指沿河畔急行的大軍,笑着反問道。

這是他敢與迎戰元軍的決定因素,在破虜軍所有兵馬中,第一標是唯一一支,以原百丈嶺老兵爲主體構建的隊伍。幾番擴建後,目前有四個團,總計二十個營,一萬兩千餘破虜軍老兵。兩年多的戰爭打下來,軍官之間配合得極其熟練,士兵的個人戰鬥能力,在軍中也數一數二。可以說,放眼天下,除了苗春的斥候旅,沒有一支步兵可與第一標抗衡。

此外,還有吳希奭的炮師在側提供火力支援。破虜軍軍制以標爲最高單位,但炮兵和水軍卻稱爲師。在張唐眼裡,這樣稱呼,絕不單純是爲了與陸標相區別。文丞相還存在着一種構想,就是把炮兵和水面力量集中起來,作爲單獨的兵種使用,而不是簡單地作爲陸標的配合。否則,一個陸標下面,配兩個炮營就夠了,絕對沒必要單獨建立炮師。

而戰艦和炮兵單獨成列,發揮火力集中的優勢,這種戰法他已經嘗試過。在兩浙,破虜軍第一標曾經有好幾次,就是憑藉戰艦的火力支援,才擊潰了數倍於自己的對手。

所以,雖然阿剌罕和阿里海牙麾下以蒙古軍和探馬赤軍爲主體,山地戰中,張唐並不以爲對方佔據絕對優勢。

眼下戰局的關鍵,是陳吊眼能不能按自己信中的新建議趕來,在戰局進行到關鍵時刻,給元軍致命一擊。

如果陳吊眼能來,阿里海牙和阿剌罕必敗。張弘範側翼受到威脅,只有大步後撤,然後集中兵馬與破虜軍決戰這一條路可走。由黎貴達投敵給福建造成的危局由此可解。

這是張唐反覆考慮並和參謀們推演過的策略,出現紕漏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他一直滿懷自信。

但是,他卻萬萬沒有料到,此刻,陳吊眼根本不知道元軍已經攻佔了青陽寨。陳吊眼的信使,就在來泉州的路上,希望他緩緩行軍,以便雙方配合。

張唐也沒有料到,阿剌罕和阿里海牙的胃口,不僅僅是劫掠地方。泉州的富庶早已令二人垂涎。這兩個北元悍將並不知道破虜軍第一標已經到了泉州。他們醉心於劫掠,正加速向安溪推進。

如果冥冥中真有神明存在,從空中看去,祥興二年的秋天,他會看到一幅令人驚異的景象。

五萬元軍,自青陽寨沿河畔順勢而下,直撲安溪城。

同時,與元軍方向相反,兩萬破虜軍,卻沿溪畔向安溪前進。

在這兩支相對急行的軍隊的西面,鼓鳴山下,卻有三萬大軍沿山路緩慢前行,悄悄地向青陽寨靠攏。

如果,三支兵馬的統帥知道彼此之間的位置,他們絕不會做出這樣的決斷。

但是,在這個依靠信鴿和戰馬傳遞信息的時代,他們關於對手的行動,除根據有限情報做出的推算外,幾乎一無所知。

迷局六下強盜貴族三第5章 風暴(四)第2章 百鍊(四)第3章 天下(二)第2章 蝶變(五)風暴七第2章 百鍊(四)第3章 選擇(一)第4章 初(四)第4章 斷腕(二)國戰十一下拔劍八上第1章 狩(五)風起六第1章 劫(六)第3章 死生(三)第2章 百鍊(二)第4章 斷腕(三)國戰十一下光明之城二下合圍五上第2章 破局(四)合圍二下輪迴三國戰二第1章 劫(三)第3章 碰撞(四)第5章 風暴(一上)第三 卷薄暮弄潮五第2章 破局(三)風暴八上弄潮七第1章 輪迴(一)第2章 職責(五)輪迴二第5章 風暴(六)拔劍六下華夏六國戰二第5章 風暴(十)第2章 百鍊(一)第5章 龍吟(一)第3章 天下(八)第3章 碰撞(二)第3章 雲動(四)第2章 百鍊(一)百鍊二下第4章 初(二)第1章 對峙(三)第1章 對峙(六)國戰九第1章 弄潮(二)第2章 職責(五)雲動一合圍四下風暴十下第1章 劫(四)第2章 蝶變(八)迷局六下國戰十一中第3章 天下(九)迷局二上風起三第1章 狩(五)第1章 狩(一)第2章 蝶變(七)第4章 虎嘯(五)拔劍四百鍊二下第4章 驚雷(七)第4章 虎嘯(二)第2章 職責(二)國戰二第2章 職責(四)第2章 輕車(一)國戰十下第3章 雲動(六)第3章 光明之城(一)第2章 職責(七)第4章 虎嘯(一)華夏三上第1章 對峙(一)國戰三第4章 斷腕(四)風起三第2章 破局(五)一二合圍四上第4章 斷腕(一)迷局五輪迴六第1章 輪迴(一)輪迴四拔劍二第5章 風暴(三)第3章 死生(一)第2章 破局(一)輕車四下
迷局六下強盜貴族三第5章 風暴(四)第2章 百鍊(四)第3章 天下(二)第2章 蝶變(五)風暴七第2章 百鍊(四)第3章 選擇(一)第4章 初(四)第4章 斷腕(二)國戰十一下拔劍八上第1章 狩(五)風起六第1章 劫(六)第3章 死生(三)第2章 百鍊(二)第4章 斷腕(三)國戰十一下光明之城二下合圍五上第2章 破局(四)合圍二下輪迴三國戰二第1章 劫(三)第3章 碰撞(四)第5章 風暴(一上)第三 卷薄暮弄潮五第2章 破局(三)風暴八上弄潮七第1章 輪迴(一)第2章 職責(五)輪迴二第5章 風暴(六)拔劍六下華夏六國戰二第5章 風暴(十)第2章 百鍊(一)第5章 龍吟(一)第3章 天下(八)第3章 碰撞(二)第3章 雲動(四)第2章 百鍊(一)百鍊二下第4章 初(二)第1章 對峙(三)第1章 對峙(六)國戰九第1章 弄潮(二)第2章 職責(五)雲動一合圍四下風暴十下第1章 劫(四)第2章 蝶變(八)迷局六下國戰十一中第3章 天下(九)迷局二上風起三第1章 狩(五)第1章 狩(一)第2章 蝶變(七)第4章 虎嘯(五)拔劍四百鍊二下第4章 驚雷(七)第4章 虎嘯(二)第2章 職責(二)國戰二第2章 職責(四)第2章 輕車(一)國戰十下第3章 雲動(六)第3章 光明之城(一)第2章 職責(七)第4章 虎嘯(一)華夏三上第1章 對峙(一)國戰三第4章 斷腕(四)風起三第2章 破局(五)一二合圍四上第4章 斷腕(一)迷局五輪迴六第1章 輪迴(一)輪迴四拔劍二第5章 風暴(三)第3章 死生(一)第2章 破局(一)輕車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