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變四

bookmark

北元大軍南下的消息很快傳遍了福建。與吏部侍郎卓可事先所預料不同,消息並沒在民間引發任何慌亂,相反,士林、商人、工匠和販夫走卒,大宋各階層百姓們罕見地向大都督府表達了同一種姿態,願與北元決一死戰!

一些中年人至今還記得八年前元軍第一次過江時候的情景。那時農民拋棄了土地,商人拋棄了店鋪,工匠拋棄了作坊,士兵拋棄了盔甲,當官的拋棄了大印,除了投降之外,大多數人能想到的事情就是逃。蒙古兵天下無敵,宋軍絕對保護不了自己的家鄉,除了逃跑和投降,大夥無路可走。

可血淋淋的事實告訴人們,逃避起不到任何作用。北元將士不會因爲你放棄抵抗就心生憐憫,他們喜歡殺人,喜歡放火,喜歡看見城市變成瓦礫堆。無論他們的皇帝在聖旨裡表達了多少勤政愛民的善意,無論儒林教授和道學先生們怎麼論證北元大軍是仁義之師,指望着征服者保護被征服者的權力,無異於羊羣狼牧。

蒙古人信奉草原法則,狼只會與狼講公平,不會把公平恩賜到綿羊身上。上一次的教訓己經告訴了百姓這個血寫的真理。如今,在大都督府的指引下,大夥重建了家園,開墾了土地,作坊越開越大,買賣越來越興隆,蒙古人想把這一切再度毀滅,沒門兒!

“拿起武器,保衛我們的國家!”各大報紙的主筆們厲聲疾呼。經歷了數年的思想衝突,如今,無論是守舊方還是革新方都認清了一個事實:這個國家不是趙家的,也不是大都督府的,而是生活在其中每個人的。蒙古人來了,田園要變成荒野,樓宇要變成廢墟,大夥失去了國家後,除了做四等奴隸的資格外,什麼都剩不下。

“北元胡虜,竊居權柄,倒行逆施,率獸食人……”向來與大都督府唱反調的保皇派儒生吳宇林,第一次與革新派保持了一致,雖然他的文章依舊從儒家的微言大義等角度出發,卻清晰地表達了保皇派的不屈立場。私下裡,他與自己的同僚說道:“權柄歸於朝廷還是歸於大都督府,這事兒可以稍後再說。可一旦北虜入了城,大夥就什麼都不用爭了!”

“這是我們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這裡埋葬着我們的先輩,哺育着我們的後代。一磚一石、一草一木凝聚着我們汗水,承載着我們的文明。沒有人能把他征服,我們將用生命和熱血保衛自己的財富和做人尊嚴……”官方報紙上,陳龍復大筆如椽,寫下如是文字。

邵武、泉州、福州、廣州、雷州、流求、南洋等地相繼沸騰起來,各行各業的人們用各種各樣的手段向大都督府表達着自己的觀點。

四月初三,南方最富有的兩大家族,興化陳家和福建許家以兩家的女主人許夫人爲代表,在報紙上公開承諾:陳、許兩家的子侄和商號、作坊裡的夥計,如果應募從軍,兩家將保留他們的職位、薪水,直到他們凱旋而歸。如果他們陣亡,兩家將負責供養他們的子侄到成年。以上承諾以陳、許兩家爲國捐軀的先輩爲誓,決不反悔。

初四日,海商最多,也是最富庶的泉州,尤、麻、利、田、賽五家老爺湊集銀幣二十萬塊存入大都督府督辦的錢壓,做爲保衛華夏受傷的將士湯藥錢。梢息傳出,各家商號紛紛效仿,很快,大都督府收到的各項捐款、捐物就摺合銀元一百萬之巨,足夠再武裝起五萬大軍。

一些不問世事的隱逸名士也把眼光投向了民間。四月上,江面名家顧山的水墨畫《出征》在泉州拍賣,畫面上沒一絲兵戈之氣,黯淡的油燈下,三十多歲的少婦帶着一兒一女,默默地爲丈夫擦去愷甲上的灰塵。

此畫當日以金幣一千塊成受,顧山將拍賣所得統統捐獻給了大都督府。雖然無論名氣、聲望和畫功,顧山都與趙匡胤的十一代孫趙孟兆頁相差甚遠,但此畫面世後,南顧的名氣遠遠將北趙甩在了後面,甚至在更遠的後世,顧派子弟羞於趙派子弟齊名。

在這種氛圍的鼓舞下,各州募兵處很快擠滿了十八歲到三十五歲之間的青壯年。大都督府在民間不禁武器,所以報名參軍者對弓弩的操作很嫺熟,這大大加快了各地新兵的培訓速度,幾大新兵訓練營高速運轉。

“韃子人多有什麼可怕,自從百丈嶺上下來,咱破虜軍哪一次不是以少打多?從頁特密實、索都、張弘範到達春,哪個不是百戰名將,到頭來還不是都敗在大都督手下?”幾個負責訓練的破虜軍士官,高調向新兵傳述着這樣的觀點。

“咱破虜軍從來沒敗過,這次肯定能頂住忽必烈傾國來攻。弄不好還會打過長江去,直搗黃龍府。”經歷過戰爭的老兵們對大都督府的軍力有着盲目的信任,“受傷,不怕,只要你沒缺胳膊少腿,醫館肯定能讓你幾個月後活蹦亂跳的還鄉。殘廢,不怕,憑着手中的守土證,官府負責養你一輩子。戰死,那更不用怕了,己經死了還有什麼恐懼的,至少子孫後代提起你來會說一句,我爹當初是個男人,不是跪在地上讓蒙古人砍了腦袋的……”

“是啊,怕個球!砍他孃的!”大兵們粗野地笑着,目光裡滿是對血與火的憧憬。破虜軍的高待遇向來就讓年青人們羨慕,以前若不是大都督府一直不肯降低募兵門檻,非要格守着“獨子不招、兄弟中己有人從軍不招、家中長輩無人奉養不招”這古怪的三不招原則,還有那高得怕人的體力、射術標準,大夥早就披上這身軍裝了。這回上陣去即便不能立功受賞混個將軍當,至少退役後能進鄉議會,憑着大都督府頒發的“守土證”,選個里正、區長是小菜一碟,比去學校苦讀,然後再參加一大堆考試這種出頭路線簡單得多。

光榮與夢想的鼓舞下,誰也沒在意這期新兵的訓練科目比原來簡化了甚多。新兵營的鎧甲、軍械配備標準,也比原來的老兵營差了許多檔次。比民軍略高,但僅僅能與各地警備部隊持平。

“戰爭不僅僅是士兵的事,國家之間的戰爭,所有人都可以爲國盡力。只要敵軍在我們的國土上,我們採用任何手段都是正義的。”隨着戰爭準備工作的深入,一種國戰觀點悄然在民間流行。

有些性格偏激的人悄悄向長江北岸的江湖豪傑發佈賞格,購買北元地方官吏的人頭。轉運使金幣四十枚、倉庫使二十枚、縣尉十枚……。釐卡、路橋稅吏根據地區不同,價格不等。雖然沒有收到什麼實際效果,消息傳出後,依然嚇得地方官員惶惶不可終日。

與此同時,各地商人們驚喜地發現,大都督府取消了對北元的貿易禁令。除了糧食、鋼鐵和火器外,幾乎所有物資都成了可出口物品。有些渠道靈活的商會立刻打起了軍械的主意,略做試探後,居然發現商人的保護者杜規對此持支持態度,而與大都督府關係密切的海沙幫,己經率先開啓了向北方倒賣警備軍中淘汰武器的先河。

“打仗不止是兵大爺們的事情,咱們經商的,除了捐錢捐物外,還能爲國做更多貢獻。一時虧點不要緊,只要破虜軍不敗,早晚大夥都能賺回來!”海沙幫原幫主,現在的華夏鹽業商會老大張翠峰舉着酒杯,向前來探問消息的商人們說道。

“是啊,是啊,跟大都督府合作,不吃虧!”有求於他的商人們頻頻點頭。文天祥與大宋其他官員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他懂得等價交換原則,從來不認爲商人們爲官府做事是理所當然行爲。而是在每次得到商人們的幫助後,大都督府都會付出與幫助等價的回報。眼下的海沙幫就是最好的例子,歷朝歷代,以走私食鹽爲主業的海沙幫都是官府的死敵。他們與造反者爲盟,造反者一旦成了正果,海沙幫立刻變爲昔日盟友的重點打擊對象。古往今來,唯獨大都督府破了這個先例。海沙幫在大都督沒崛起前,雪中送炭般向百丈嶺走私了食鹽、糧食和生鐵。而大都督府崛起後,則投桃報李,取消了整個大宋的食鹽專賣制度。

只有在大都督府治下,海沙幫可以不通過走私手段,名正言順的販賣食鹽,並且可以像經營罐頭、木器等商行一樣,創立自己的招牌。從走私販子一躍變成愛國商人,這個脫胎換骨的變化讓很多知道海沙幫底細的商人羨慕得兩眼血紅。而眼下張翠峰經營的項目更令人眼饞,華夏鹽業商會名下的張二麻子刀具行,居然獲得了官府預發的武器輸出文憑!

這年頭,只要長着腦袋的商人都清楚,一把破損的鍋弩,一套破虜軍看不上眼的襯鋼皮甲在北方黑道上能賣到什麼價錢。特別是對於行商,路過那些山大王的地界,送一把維修好的鋼弩,十幾只沒羽弩箭拜山,幾百里路,絕對不會有人再打這支商隊的主意。

“張,張大哥,我們也想跟,跟大都督府合作,合作。但杜胖子說他只給信得過的商團發執照,所以,所以……”一個長期跑陝、甘的商隊首領試探着問。怎樣才能讓杜規信得過呢?大夥實在弄不清楚。跟據他們探聽得來的梢息,如今取得武器輸出文憑的,除了與國有大功的許、陳、方、蘇五家外,只剩下海沙幫和捐了二十萬銀元的泉州某商會。如果能少花些錢辦下武器輸出文憑,大夥寧願白給張家分一份紅利。

“這個麼,杜胖子大概沒說清楚。據我所知,非但淘汰的鋼弩、皮印,先前從元軍身上繳獲的翎根甲、朱漆弓甚至猴子甲都能批發到,如果你能滿足大都督府的條件,甚至可以搞到斷寇刃、雪楓刀(馬刀)和鎖子甲!”張翠峰抿着酒,斷斷續續地吊人胃口。

“什麼,鎖子甲?”幾個小商人幾乎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斷寇刃和鎖子甲是破虜軍的標準裝備,幾年來通過戰爭途徑流落到北方民間一些,最後都成爲了世家貴族的珍藏。特別是局部加裝的孤型鍛壓鋼板的極品鎖子甲,北方名之爲將軍鎧,黑市價格絕對能:賣到一千銀幣以上。兵荒馬亂的年月,有這麼一件鎧甲就等於多了條命,問誰不想活着看到太平時代!如果你有本事把鎖子甲倒賣到西域去,在海都手下混個收稅官當都有可能。

“對,鎖子甲。但你得有本事達到大都督府提出的條件!”張翠峰笑了笑,肯定地說。

“什麼條件?麻煩您給說說,張世兄,咱們打交道過麼多年了,能幫兄弟們一把就幫一把!”。商人們聞斷自己有機會入門,迫不及待地祈求。

“首先,你不能把這些東西賣給大元官兵。否則,文憑收回,罰金十萬。從老闆到夥計,誰都跑不了!咱大都府的兵器上都有編號,哪年出廠,發到哪裡,哪年退役,被誰家商號買走,記錄得清清楚楚!一把鋼弩上面,幾乎每個零件上都有鋼印,被大都督府在元兵手中發現,經手者想賴也賴不掉!”

“那是,那是!”商人們點頭哈腰地回答。腦子被驢踢丁的人才會把東西賣給北方官府呢,被人指脊樑骨不說,哪個有本事從北方的官老爺手裡收回錢來?

“第二,你得從北方買糧食到南方。眼下咱們與韃子開戰,需要大量軍糧儲備。武器輸出文憑分爲四級,從四到一,級別越高,你能批發到的武器越上檔次,想入這道門兒,先從北方回購糧食。先運三千石給出入境的關卜,拿着關片的收糧證明回福州找我,咱自然有辦法給你弄來經營憑證!”

“三千石?”商人們倒吸了一口冷氣。如果是普通年間,收購三千石糧食不算什麼大問題。但眼下北方百姓連吃飽都不容易,糧價一日高過一日,想弄三千石糧食南下,簡直比搶劫忽必烈的輜重隊還難。

張翠峰看了問話者一眼,鼻孔裡發出了幾聲不屑的冷笑。“三幹石只是入門兒!沒有金剛鑽,大夥別攬這個瓷器活兒。三級憑證是一萬石,二級憑證是兩萬石,一級憑證是四萬石外加安撫使以上官員擔保。並且你還別打從江南買糧食的主意,大都督府有令,從即日起糧食由官府按市價統購,各地糧鋪都要受官府監管。有哄擡糧價和向北方輸出糧食者,按通敵罪論處!”

商人們的心如同被人撥了盆冰水,一下子變得瓦涼瓦涼的,從前腳一直冷到後脊背。按張翠峰說的標準,有實力拿到最高級武器輸出文憑的,的確只有陳、許、蘇、方几家。酒桌上,有人小聲嘀咕大都督府這樣做太不公平,也有人悄悄地打起了聯合其他商號共同經營的主意。

“其實,也沒那麼難。如今天下大亂,長江以北,哪州哪縣沒有幾家大綹子。大夥都是跑北方買賣的,你們別跟我說自己是良民,與任何一家寨主沒牽連。出去找幾家寨子一聯手,敲掉一個官倉,或者給運軍糧的護兵隊伍來一下,多少個三千石都有了。寨主們得了兵器,咱們賺了錢,捎帶着還殺了韃子報了仇,三全齊美!”見衆人面帶沮喪之色,張翠峰“忍不住”出言給大夥指點了一條明路。

他說得輕鬆,衆商人卻嚇得直吸冷氣。北元關卡衆多,稅如牛毛,大夥平索向北方販貨時,賄賂官府,打點釐卡,甚至勾結強盜可關的事情都幹過一些。但那都是小打小鬧,至於明目張膽地勾結土匪搶劫的事情,除了海沙幫過些本身就帶着嚴重土匪習性的私鹽販子,誰也沒嘗試的膽量。

想想武器在黑道上十倍以上的收益,再想想勾結土匪作案失手的風險。大部分商家心裡慢慢有了計較。有些事情,不需要最終獲益者直接出面去做。北方也有想賺錢的商人,想發展實力的強盜,還有要賄賂不要命的貪官。通過他們的手,湊三千石糧食,買個四等輸出文憑似乎沒先前想的那般難。反正市面上最好銷的是鋼弩、皮鎧、朱漆弓這些普通貨,那些高檔貨利潤雖高,真買得起的人也沒幾個。

幾天後,本年度第一批南方商品通過各種渠道流通到了大元朝的市井中。被貿易禁運政策折騰了大半年的北方富豪們如獲至主,紛紛出手搶購。久未露面的漆器、木器、絲綢、農具的價格都賣到了一個好價錢,受此影響,北元各地的糧價也再次向上波動了半成。

就在糧商們考慮是否從外地收購更多的糧食拋售的時候,他們聽說了一個一壞消息。各地春旱,有人以超過市面兩成的價格收購百姓手中餘糧。商人們聞風而動,瞬間把糧價頂上了新高。

四月底,巨寇黃麻子率衆五千奇襲棗陽,殺死北元縣令,將府庫洗劫一空。同時,北元谷城縣令上報中書省,本縣受到盜匪襲擊,衆弓馬手浴血奮戰,擊退盜賊,斬首八百。但城牆被毀,官庫存糧丟失殆盡。

第4章 斷腕(一)草莽英雄魔幻短篇國戰十一上輕車一下國戰十第1章 劫(三)第3章 光明之城(四)第5章 風暴(四)國戰十一上第2章 職責(二)第3章 破賊(一)第3章 碰撞(三)第2章 職責(五)第3章 天下(十一)風起三國戰八第2章 百鍊(四)第5章 風暴(一上)華夏一第2章 蝶變(五)廟算三上華夏六合圍五中第1章 狩(八)第4章 虎嘯(四)迷局五第1章 狩(四)第1章 對峙(一)國戰七第3章 雲動(二)第4章 驚雷(十一)第2章 破局(五)第2章 職責(三)國戰五第4章 斷腕(一)輕車三下合圍五下迷局六上第2章 蝶變(五)拔劍七弄潮八上第三 卷薄暮弄潮五第3章 天下(五)第4章 斷腕(四)迷局二中迷局三下第3章 碰撞(三)第5章 龍吟(二)第3章 碰撞(四)第2章 蝶變(二)第5章 風暴(八)第3章 天下(四)第3章 選擇(二)選擇四輕車二下合圍二下拔劍六上第3章 天下(四)第3章 死生(六)輕車四上第1章 弄潮(一)第4章 初(九)第4章 初(一)國戰十一下黃昏二下黃昏四輪迴四風暴七下第4章 虎嘯(一)第2章 職責(三)輕車三上第2章 職責(四)第4章 虎嘯(六)第4章 驚雷(九)第4章 驚雷(六)合圍一上第1章 對峙(一)華夏五迷局四中拔劍六下迷局六上第1章 對峙(一)第2章 蝶變(二)第3章 天下(二)第4章 驚雷(六)第1章 劫(四)第1章 對峙(四)破賊伍第3章 天下(五)第3章 天下(一)第1章 狩(六)第2章 職責(三)第1章 狩(三)風起六第2章 蝶變(六)第2章 職責(三)弄潮三第3章 光明之城(二上)天變四風起三
第4章 斷腕(一)草莽英雄魔幻短篇國戰十一上輕車一下國戰十第1章 劫(三)第3章 光明之城(四)第5章 風暴(四)國戰十一上第2章 職責(二)第3章 破賊(一)第3章 碰撞(三)第2章 職責(五)第3章 天下(十一)風起三國戰八第2章 百鍊(四)第5章 風暴(一上)華夏一第2章 蝶變(五)廟算三上華夏六合圍五中第1章 狩(八)第4章 虎嘯(四)迷局五第1章 狩(四)第1章 對峙(一)國戰七第3章 雲動(二)第4章 驚雷(十一)第2章 破局(五)第2章 職責(三)國戰五第4章 斷腕(一)輕車三下合圍五下迷局六上第2章 蝶變(五)拔劍七弄潮八上第三 卷薄暮弄潮五第3章 天下(五)第4章 斷腕(四)迷局二中迷局三下第3章 碰撞(三)第5章 龍吟(二)第3章 碰撞(四)第2章 蝶變(二)第5章 風暴(八)第3章 天下(四)第3章 選擇(二)選擇四輕車二下合圍二下拔劍六上第3章 天下(四)第3章 死生(六)輕車四上第1章 弄潮(一)第4章 初(九)第4章 初(一)國戰十一下黃昏二下黃昏四輪迴四風暴七下第4章 虎嘯(一)第2章 職責(三)輕車三上第2章 職責(四)第4章 虎嘯(六)第4章 驚雷(九)第4章 驚雷(六)合圍一上第1章 對峙(一)華夏五迷局四中拔劍六下迷局六上第1章 對峙(一)第2章 蝶變(二)第3章 天下(二)第4章 驚雷(六)第1章 劫(四)第1章 對峙(四)破賊伍第3章 天下(五)第3章 天下(一)第1章 狩(六)第2章 職責(三)第1章 狩(三)風起六第2章 蝶變(六)第2章 職責(三)弄潮三第3章 光明之城(二上)天變四風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