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天下(八)

bookmark

平底沙船彷彿也感受到了來自周圍目光的壓力,澀滯而行,兩裡餘水路,走了數千年般漫長。

只是下午的陽光,始終燦爛地照在木帆面相同的位置,未曾稍移。

沙船終於駛進了自家水門,黃真、殷實、唐世雄等幾個管軍萬戶同時迎了上來,圍住朱清問道:“大當家,怎麼說?”

朱清沒有回答,爬舷梯的腳突然抖了一下,差點把自己摔落到水中去。旁邊的張瑄手疾眼快,一把扶住了他。邊攙扶着朱清向甲板上走,邊衝衆人嚷嚷道:“進船艙裡說,沒看見大當家累麼!”

幾個管軍萬戶自覺唐突,帶着滿臉歉意走進了船艙。也難怪大夥舉止失措,自從朱清接任大當家以來,今天是幫會中所面臨最惡劣的局勢,未傾力而戰,敗局已定,所有人一下子都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朱清亦不知道!

想當年,黃水幫受到大宋水師偷襲,他帶着張瑄、黃真等人一路逃到高麗,九死一生,都未曾氣餒過,未曾說過一個“服”字。

那時候,他覺得自己站在道義的制高點。誰不知道北方水路豪傑心懷大宋,向來只襲擊金國和蒙古的船隊,不向南方劫掠。趙姓官家剛得到過北方水路豪傑的幫助,轉眼就忘了大夥的恩德,幫着寇仇剿滅起海盜來!只要大夥一口氣尚在,怎肯向這忘恩負義之輩服軟?

可今天,方馗幾句責罵卻讓朱清無法自辯。很多話,依然如洪鐘一樣迴盪在他的耳邊。雖然在某種角度上,朱清覺得自己與方馗的選擇差別不大,都是上岸尋了出路,只不過一家投靠了文天祥,一家投靠了大元而已。

但方馗問得好,“爲了你十幾萬老弱婦孺的生路,就可以讓我江南幾百萬人慘死於屠刀之下麼?”

不能,朱清心裡明白,十幾萬與幾百萬,犧牲哪個都不應該,都不是他的本意。

“他浪裡豹欺人太甚!”四當家黃真的一句咆哮,把朱清從沉思中拉回了現實。擡起頭,他發現自己已經坐在了平素議事的帥位上,而麾下幾個管軍萬戶,已經吵成了一團。

“他方家不過找對了時機,投了個有實力的主子罷了,有什麼資格指摘別人不是!要我說,咱們乾脆破釜沉舟,誰笑到最後還不一定呢!”老三黃真跳着着腳說道。這個四弟平時行事魯莽,是出了名的拼命三朗。看樣子,他已經從張瑄口裡得知了方馗開出的條件,準備與對方決死一拼。

“對,咱跟他們拼了,老子這就是組織水鬼隊。潛過去鑿了他的座艦,拼着死也賺他一個夠本!”老四殷實跳起來迎合。這種情況下,取勝是沒有可能了,但黃水幫向來與南方方家不分高下,此刻寧可死了,也不能墜了北方水路豪傑的顏面。

“只怕靠不近浪裡豹的座艦,他們的船速度快。並且浪裡豹也是個老行船的,知道這水裡的路數!”老五唐世雄向來謹慎,搖搖頭,低聲提醒。

“那你說怎麼辦,難道咱黃水幫就伸出脖子去,任人砍?”老四殷實指唐世雄的鼻子質問道。

“他們目的是劫糧,不是殺人。一會小弟帶人衝過去,纏住方家的炮艦。大哥、二哥換了小海鰍,向岸邊突。三哥和四哥各駕駛一艘兩千料鉅艦,掛着大哥的旗號帶人分頭向外海和岸邊衝。咱近二百艘船散開,他挨個抓,也得抓上一天一夜……”唐世雄不理睬殷實的質問,條理清晰地安排。

“老五!”殷實收回手指,噎住了。

“咱們兄弟,只要有一個活着,將來找回這個場子罷了!他方家勢力再大,總有船隻落單的時候!”唐世雄抱了抱殷實,笑着說。根本沒把剛纔對方的指責放在心上。

這就是海盜的行事原則。之所以彼此之間不趕盡殺絕,就是因爲海面寬闊,每戰難免有漏網之魚。而一旦結下了不解冤仇,被人惦記者一輩子就難以閤眼。幾百年裡,海面上有多少個千船大幫,就是被幾個附骨之蛆般的仇家咬住,最後整個幫派灰飛煙滅。

幾個當家人不說話了,都認爲唐世雄的建議是此刻最佳選擇。船艙被一股悲壯之氣所籠罩,大夥彼此抱了抱,就等着朱清一聲令下,便分散突圍。這時,卻聽見朱清夢囈般幽幽說道:“你們這麼做,想過家中那十萬老弱麼?”

“啊?”唐世雄等人楞住了,心中的悲壯感覺一掃而空,代之的卻是一股深深的憂慮和無奈。

如今,大夥的家已經不在海上了。無論是在劉家港還是在崇明鎮,弟兄們的家小已經生根發芽。

忽必烈待臣子寬厚,輕易不加罪於人。但如果有人讓他失望,受到的懲罰也非常嚴厲,抄家滅族是常見的事。二十萬石糧食失去,耽誤了大軍北伐。恐怕任何活着逃回去的人,都難免被砍頭正軍法的命運。而生活在岸上的那些家人,或充軍、或沒爲官奴,恐怕沒有一個人能落得好下場。

“那怎麼辦,難道咱就低頭服軟不成!咱北方豪傑,什麼時候怕過他們南邊人物”張瑄紅着眼睛問道。跟在朱清後,他與大當家一起感受到了在方馗面前的屈辱。這種屈辱的感覺焚燒着他的思維,讓他無法對眼前局勢做出正常判斷。

“從我帶着你們受招安那天起,咱們北方水路,已經無法在他們面前擡頭了!”朱清緩緩站起身來,長嘆道。

彷彿瞬間了悟般,生命的光彩又回到了他的臉上。苦笑了幾聲,朱清對着幾個好兄弟吩咐道:“老二,麻煩你與老五再去浪裡豹那邊一趟,就說我答應投降。讓他想辦法保守秘密,一個月內,別把糧船被截的消息散出去!咱們也好安排家眷撤離。”

“這,是!”張瑄楞了楞,不情願地答應一聲,轉身出了艙門。臨出艙門前,唐世雄回頭看了朱清一眼,突然,眼圈無端地發紅。搖搖頭,他死命地將心中的不安壓了下去。

“老三,老四,你們兩個一會帶人回老家,將弟兄們的家眷分批接上船,先到岱山,大小衡山和泗礁諸島躲一躲,等人到齊了,帶他們去福建投文丞相吧。有二十萬石糧食做見面禮,文丞相不會虧待了大家!”朱清看了看唐真和殷實,鄭重地吩咐。

“是!”唐真和殷實低聲領命。對於朱清這個大哥,他兩個一向信服,即使心中不願意,也會不折不扣地將他的命令執行下去。

“要是有人不願意出海,就分些銀子給他們,讓他們散去吧。別留在老家等人來捉!”朱清拿出一串鑰匙,按在黃真手中。“咱們這些年積累的家業,還有歸順大元后走私所得,都在這兒,你們分配勻了,別讓人有了抱怨!”

“嗯!”黃真揉了揉發紅的眼睛,收起鑰匙,心中依然有所不甘,低聲問了一句,“大當家,你呢?文丞相會重用咱麼?”

“我聽說楊曉榮、李興,都是降將,在破虜軍中皆獨當一面。你們去了那裡,地位不會低於千戶之下。至於我”朱清慘然一笑,“我丟了陛下的糧食,也該去北方,給他個交代吧!”

“大當家!”唐真和殷實一個箭步跳了過來,死死地拉住了朱清的胳膊。此刻,二人終於明白朱清爲什麼安排張瑄和唐世雄去接洽投降,而把他們兩個留下的道理。張瑄在艦隊中影響大僅僅次於朱清,唐世雄心思縝密,有他二人在,朱清就無法做種捨生取義的事。

“放手吧,如果沒人去岸上給沿途各港口官員一套說辭,讓他們相信糧船還在。你們能有一個月的脫身時間麼?”朱清笑着抖動雙臂,從黃殷二人的掌握中脫出身來,“是我自己把路走盡了,怪不得別人。是我,是我明白的太遲了。眼中只有朝廷,卻不知道朝廷之上,還有國家!”

“國家?”黃真和殷實喃喃道,一股無名的悲憤涌上他們心頭。從小到大,耳邊聽到的全是君臣父子,誰曾告訴他們‘國家’兩個字?而這兩個字,不過是從南方剛剛有人提出來,憑什麼爲了這兩個字,就要朱清無怨無悔地去死。

“到了南邊多看看,你們慢慢會懂!”朱清笑着道,彷彿一個了悟的禪師,在鼓勵着迷茫的弟子。

國家是什麼,一言兩語朱清說不清楚。

但投靠了文天祥的方馗,卻可以站在國家的角度居高臨下地衝自己呵斥,讓自己看看江南百萬百姓在蒙古人屠刀下迸射的鮮血。

朱清當時心裡不服,卻找不到一個詞爲自己申辯。海盜們不像儒家,在他們的詞典裡沒有天命和氣運這一說法。海盜們也從來沒承認過任何龍子龍孫有資格成爲整個華夏的主宰。但海盜們的心中,卻有着明確的國家概念。雖然他們的信仰中,對這兩個字從來沒像南方報紙上,那麼清晰地闡述過。

但是,上一任老盟主雖然沒受到過趙宋半分好處,依然帶領弟兄協助趙宋水師去焚大金戰船。

但是,此刻文天祥的令旗一出,從萬里長沙到蓬萊諸島,無數豪傑甘心俯首。

文天祥本人沒有這個威力,但他的旗幟後卻代表着一個國家。這個國家,不屬於大元,也不屬於大宋,它屬於千千萬萬世代生活在大江南北的華夏百姓。

朝廷是王八蛋,皇帝是軟骨頭,道貌岸然的大儒名士們是僞君子。但這一切,都不能成爲賣國的理由!你生在這裡,從出生的那一刻起,血脈深處已經打上了這個國家的烙印。這一點,無論你怎麼抹殺,怎麼掩蓋,都塗改不去。

朱清至今清晰地記得,自己去年奉忽必烈之命押運四萬石糧食到高麗賑災的情景。高麗王庭上下在明知道自己是北元上將軍,上萬戶的前提下,酒酣耳熱時依然忘不了恭維一句,將軍是漢人吧,不知道祖籍何處啊?我高麗對中原文化,自古仰慕得很呢!

一句恭維,讓他無地自容。雖然他自投降後,日日在心裡自我安慰,告訴自己這樣做是爲了給背後的十幾萬老弱婦孺覓一條出路。

數百隻戰艦讓開一條通道。

水寨中,駛出一艘輕舟。站在船頭,朱清唐衣漢帽,對着萬餘弟兄輕輕揮手。

大海上波濤洶涌,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就在方馗等人爲如何保守秘密,如何完成對朱清的承諾,救出岸上十萬百姓的時候。席捲半個福建的瘟疫隨着盛夏到來悄悄的結束。

這次由北元人爲製造的災難給福建造成了難以估計的損失,雖然大都督府採取了及時的預防舉措,保住了人口集中的大城市,但閩江下游的一些來不及做出反應的農村和小鎮,卻永遠被從地圖上抹了去。

低劣的醫療水平和不良的生活習慣,加劇了瘟疫的危害程度。這個時代地廣人稀,根本沒什麼公共衛生概念。在農村,很多人家做飯、洗衣、清潔,用得都是一條溪水。甚至連自家用夜裡用的馬桶,每天早晨都會用溪水裡去沖洗。

至於溪水下游的人在不在乎,上游的人不去想。人們心中根深蒂固的流水不腐概念,使得他們認爲一切水流都是乾淨的,從來不知道,也沒人提醒過他們,一旦水源被污染後,該怎麼處理。

即使在城市內,隨處亂扔垃圾,以自己院牆外爲垃圾場和污水池的行爲,也是一種大家都能容忍的習慣。反正陽光會將污水曬乾掉,垃圾會被人踩車碾混同於泥土。至於隨垃圾和污水而滋生的蚊蟲蒼蠅,那有什麼好奇怪的,從盤古開天時,這些小東西就存在,只要不讓他飛進自家窗內就是了,何必追究是什麼原因使得它們越來越多起來。

瘟疫爆發後,大都督府及時推出了很多應對措施。號召百姓不要四處逃難,把病人集中到指定地點接受醫療。號召百姓喝開水,不吃生食。禁止百姓亂扔垃圾,亂倒污水。定期派人清理廢物,用石灰灑在空地和污水池中消毒,還招募流民開鑿了古往今來最大規模的下水系統。

但一切爲時已晚。

福州、漳州、劍浦這幾個大城市中,由於官府採用了強制手段,雖然很多人心內牴觸,還是不得不按照官府要求去做。瘟疫的規模很快就被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因病死亡的人數也控制到歷史最少。

但那些偏遠鄉村,即便以現在福建大都督府對其的控制力度,也無法讓所有百姓按官府命令而行。很多人家把官府的不準喝生水和亂倒垃圾污物的通知視爲麻煩,甚至故意把垃圾倒在官道上示威。而村莊被瘟疫波及後,又有人在族長帶領下,四處投親靠友,將瘟疫攜帶着傳播到臨近村落。

對於這種情況,大都督府很着急。文天祥親自出馬,把能找到的,稍通些醫道的大夫全派了出去,甚至許下數倍的診金,徵募不怕死的大夫帶領破虜軍士兵去農村發藥,協助百姓抗擊瘟疫。但是,到了五月,依然有個別地區開始出現大批災民死亡。

一些人,整家整家的倒在逃難路上。還有一些捨不得田裡莊稼的硬漢,拎着鋤頭,倒在水田裡。

哀鴻遍野。

個別地方已經成爲人間地獄。

五月底,派出幫助百姓對抗瘟疫的破虜軍士卒,帶回了更讓人擔心的消息。在留守福建的破虜軍士兵努力下,瘟疫蔓延的趨勢被控制住了,然而經過去年達春等人的殺戮和今年瘟疫的侵襲後,福建中部,有大片地域成了無人區。田野裡的莊稼都荒蕪了,草已經長得比麥苗還高。

爲躲避北元屠戮而逃入大城市無辜百姓們,經歷了瘟疫打擊後,又要面臨斷糧的威脅。儘管大夥在大都府的帶領下,已經吃了多半年的魚,每日消耗的穀物量已經不到原來的三分之一。

可幾百萬張嘴加起來,三分之一的需求也足夠將福建拖垮。

廣南東路、廣南西路這些新收復地區,還有瓊州和流求,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將存糧調往福建,調往人口集中的幾個大城市。可城市內的糧價依舊飆升不止,個別不法商販開始發國難財,利用百姓的恐懼心理囤積居奇。

局勢慢慢險惡起來,隨着軍事危機的緩解,大都督府控制地域的內部矛盾日益突出。

六月初,陳家派出船隊去占城買糧。蘇家應文天祥之請,派船隊繞過萬里石塘,遠赴小天竺購買稻米。

六月初,福建暑熱,疫情稍稍緩解後,逆向朝江南西路與福建路交界處蔓延。元江西行事右丞,平宋都元帥達春率部後撤一百二十里,將北元兵馬完全撤離了福建。

六月初,兩江、兩浙、荊湖、兩廣諸路大儒雲集福建,冒着暑熱和被瘟疫感染的危險,在福建大都督府門前情願,聯名要求宋丞相文天祥在即將召開的約法會上,重申君臣綱常,把理學作爲立國之本,寫入約法。

六月中,破虜軍副統領鄒洬帶大軍收復柳州,北元荊湖大總管,尚書右丞相阿爾哈雅自荊湖南路引兵來戰,被張唐擊破,狼狽逃去。

杜滸引軍攻邕州,守將馬成旺及其子都統馬應麒以城降。杜滸數其父子在危難時刻棄宋不義之事,推出帳外斬之。

廣南東路巨寇陳懿本託身於許夫人麾下,聞此事,率部再反。張元遣軍圍剿,殺之於循州白鹿山。

至此,廣南兩路,除諸苗聚居的特磨道、右江道和宜、融兩州外,大部分落入破虜軍之手。副統領鄒洬一邊派遣將領,入山剿滅土匪,穩定地方,一邊依照文天祥的將令派遣軍中有功績者返回福建,參加即將召開的約法大會。

帝師鄧光薦見約法大會勢在必行,回行朝覆命。一直沉默不語的行朝終於有了反應。幼帝親自下旨,約法大會所立之法,即爲大宋新法。若得通過,則舉國依行。同時,下旨封文天祥爲信王,右丞相兼天下兵馬大都督,樞密使,假節鉞。

作爲回報,戶部侍郎杜規從大都督府內拿出一筆銀兩,在泉州蒲壽庚家的花園的原址上,開始修建一所小規模的行宮,供宋帝暫時駐蹕。

六月下,前丞相陳宜中與其客自占城還,這位在危難時刻‘出使’安南兩年多的大宋前丞相給大宋帶來了安南郡王的回覆,說安南願意與大宋約爲兄弟,共同對抗北元。其餘各項要求,一字不提。

紛亂的政局由於陳宜中的歸來,又增添了一些變數。人們在爭論中期待着,盼望着,矚目着約法大會召開的那一天。

第4章 驚雷(十一)第4章 斷腕(二)第3章 選擇(一)第2章 迷局(一)弄潮四第5章 風暴(五)第4章 初(二)第1章 弄潮(一)第3章 天下(六)黃昏四第4章 虎嘯(一)拔劍一下第1章 黃昏(二)迷局二上國戰十一中國戰十一上華夏三上第5章 龍吟(二)華夏三上第3章 天下(七)第2章 破局(三)迷局六中拔劍八下第3章 雲動(五)第5章 風暴(九)第4章 虎嘯(二)第4章 虎嘯(三)第1章 劫(五)第3章 死生(一)草莽英雄魔幻短篇光明之城二下國戰十一上第2章 職責(三)第2章 國戰(一)第4章 驚雷(七)第2章 蝶變(一)第2章 蝶變(一)迷局四下第3章 天下(九)第3章 雲動(三)第2章 百鍊(一)第4章 斷腕(一)迷局二中第3章 死生(一)第3章 死生(七)第5章 龍吟(二)拔劍一下華夏一下第2章 百鍊(三)國戰四第1章 進攻(五)第2章 百鍊(四)天變二華夏八第1章 狩(七)第3章 死生(二)弄潮七華夏二拔劍五風起二華夏七第1章 進攻(三)第3章 碰撞(一)華夏三上第2章 破局(四)第3章 光明之城(二中)第2章 蝶變(二)第5章 風暴(十)合圍一上第4章 驚雷(八)迷局六中第3章 死生(五)天變四第3章 死生(五)輪迴三第1章 進攻(四)一二輕車三下拔劍四第3章 死生(三)第1章 廟算(一)第4章 初(九)輕車三上輕車四下國戰六下第4章 虎嘯(三)第5章 龍吟(四)第4章 拔劍(一)第2章 破局(三)第2章 蝶變(四)國戰八迷局六中華夏六合圍一下第2章 百鍊(二)輕車三上華夏四下合圍三下第1章 進攻(五)
第4章 驚雷(十一)第4章 斷腕(二)第3章 選擇(一)第2章 迷局(一)弄潮四第5章 風暴(五)第4章 初(二)第1章 弄潮(一)第3章 天下(六)黃昏四第4章 虎嘯(一)拔劍一下第1章 黃昏(二)迷局二上國戰十一中國戰十一上華夏三上第5章 龍吟(二)華夏三上第3章 天下(七)第2章 破局(三)迷局六中拔劍八下第3章 雲動(五)第5章 風暴(九)第4章 虎嘯(二)第4章 虎嘯(三)第1章 劫(五)第3章 死生(一)草莽英雄魔幻短篇光明之城二下國戰十一上第2章 職責(三)第2章 國戰(一)第4章 驚雷(七)第2章 蝶變(一)第2章 蝶變(一)迷局四下第3章 天下(九)第3章 雲動(三)第2章 百鍊(一)第4章 斷腕(一)迷局二中第3章 死生(一)第3章 死生(七)第5章 龍吟(二)拔劍一下華夏一下第2章 百鍊(三)國戰四第1章 進攻(五)第2章 百鍊(四)天變二華夏八第1章 狩(七)第3章 死生(二)弄潮七華夏二拔劍五風起二華夏七第1章 進攻(三)第3章 碰撞(一)華夏三上第2章 破局(四)第3章 光明之城(二中)第2章 蝶變(二)第5章 風暴(十)合圍一上第4章 驚雷(八)迷局六中第3章 死生(五)天變四第3章 死生(五)輪迴三第1章 進攻(四)一二輕車三下拔劍四第3章 死生(三)第1章 廟算(一)第4章 初(九)輕車三上輕車四下國戰六下第4章 虎嘯(三)第5章 龍吟(四)第4章 拔劍(一)第2章 破局(三)第2章 蝶變(四)國戰八迷局六中華夏六合圍一下第2章 百鍊(二)輕車三上華夏四下合圍三下第1章 進攻(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