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龍吟(四)

bookmark

龍吟 (四)

龍吟 (四)

“長生天保佑蒙古人!”上萬戶阿剌罕從蒙衝上一躍而起,跳到了小熊州東岸的淺灘上。戰靴踏破水面,與沙地接觸的堅實感覺從腳下傳來,更堅定了他此戰全勝的信心。彎刀一揮,他把迎面射來,被雨點打得去勢已盡的弩箭磕飛了出去,緊跟着邁動雙腿,咆哮着衝向宋軍的阻擊隊伍。

“勇士們,殺上去,長生天保佑蒙古人!”副元帥阿里海牙揮動戰旗,千餘名蒙、漢將士以阿剌罕爲箭頭,組成一個鋒矢陣,直直地向岸上插入。

此戰必勝,無論蒙古人還是漢人,都不容置疑地相信這一點。因爲自從千里迂迴以來,長生天一直在關照了大元,關注着大帥張弘範。

帶着萬餘人馬,穿過千里煙璋,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在廣南西路生苗聚集的山區,向來是歷代朝廷都毫無辦法的地段。那些苗人驍勇善戰,視一切走入山區的其他民族爲敵人,軟硬不吃。官軍前來剿匪,報警的鼓聲一響,大一點的苗寨能殺下數千人,小一點的苗寨亦能殺下幾百勇士。毒箭、毒煙、蛇蟲、馬蜂,所有山林中的生物,都能被苗人用來當武器。所以,在張弘範之前,沒有人成功做到這一點。但張弘範做到了,非但平安穿越苗區,而且受降了千餘苗人做部署。

接着,長生天保佑。讓張弘範以萬餘兵馬,壓服了藤、慶、恩、新四州守軍。兵不血刃地除去了崖山的西部屏障。待大軍入了德慶後才知道,原來在談判過程中居功至偉的孫安浦將軍是受命索都將軍,安**大宋朝廷內部的死間。雖然沒等他完成任務,索都將軍已經戰沒。但是半年多來,孫安浦將軍始終未曾忘記自己的使命,多方遊說,不但成功地在大宋朝廷諸派系之間,製造了不可調和的矛盾,而且成功的說服了掌管錢糧物資的戶部尚書楊元禮,使他成爲大元的內應。

有了楊元禮這個法寶,三軍都元帥,鎮南大將軍張弘範不但掌握了大宋行朝內部的防禦佈置,應對措施,甚至連張世傑的回軍路線,也瞭解了個清清楚楚。指揮調度起將士來,自然事半功倍。

彷彿冥冥中自有命運安排一般,向來用兵謹慎的大宋樞密張世傑,居然因爲擔心崖山的安危,舉措失度。大軍星夜回援,一路上,逼着將士們以急行軍的速度,衝進張弘範的圈套。清遠一戰,疲敝的江淮勁旅損失過半。隨後被李恆率軍追上,前後夾擊,打成了殘軍。

緊接着,張弘範在廣州城外佈下天羅地網,只等文天祥前來上鉤。十幾天來,兩浙兵馬回撤福建、陳吊眼兵出漳州、杜滸、張唐從海上撤向福建,即將來援的消息接踵而至。就在此時,宋戶部尚書楊元禮派人來約定投降細節,並承諾給元軍獻上的大宋行朝最後的物資和錢糧,同時告知,行朝諸臣士氣已經完全崩潰的消息。

到了這個時候,就連一向對張弘範不福氣的阿里海牙等人,都佩服得五體投地。長生天保佑蒙古人,不但賜給了元軍一個天才的統帥,而且,讓對手失去了應有的智慧。

而長生天所展示的神蹟不止如此,就在楊元禮承諾獻出香山島的第二天早上。一紙情報從達春處匆匆傳來,據與達春聯絡的破虜軍內奸報告,陳吊眼所部兵出漳州,乃是佯動。這支人馬的真實目的是接應許夫人,免得她陷入張弘範圈套。破虜軍真正的力量在水面上,文天祥打算派奇兵從海上迂迴,在重圍中,將大宋皇帝和百官救走。

接到情報,張弘範倒吸一口冷氣。此番圍點打援,關鍵全在崖山這個點上。崖山這個點一失,全盤部署就失去了支撐。各路宋軍自然可以從容退回福建,依仗山地與元軍做長期周旋。

既然文天祥的部署已經被己方知曉,所有戰略隨即做出調整。與李恆、阿里海牙、阿剌罕等重要將領匆匆一議後,張弘範當機立斷,命令呂師夔火速接應楊元禮,提前接受香山島。同時,命令其他圍困崖山的北元各路兵馬在中午十分同時冒雨出擊,勢必一天一夜之內拿下殘宋行朝。

被困在佛崗的丘陵地帶,依靠地形苟延殘喘的張世傑部,已經沒有理會的必要。拿下行朝後,自然可以憑藉小皇帝爲人質,脅迫張世傑率部投降。至於文天祥,既然他自作聰明打算迂迴救人,張弘範就搶先下手,把大宋皇帝俘獲。然後,將最後一戰開始時,文部人馬的位置公告天下,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文天祥打着忠義的名號,行自己割據一方之實的嘴臉。

到那時,文天祥即使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楚真相。張弘範自然可以打着爲宋除奸,伸張正義的名號,率軍入閩。

“張世傑可以當先鋒,陸秀夫疾惡如仇,文風剛烈,正好可以讓他寫討伐文天祥這個奸臣的檄文。”

長生天下,張弘範的如意算盤,打得“啪、啪”做響。

大、小熊州,元軍攻勢如潮。

雨急,伶仃洋內的海浪雖然沒有外海那麼大,但也是聲勢奪人。激揚的鼓聲中,北元將士站在由藤、高、恩、新四州投降宋軍駕駛的蒙衝鬥艦上,躍過浪尖,海潮般,一波波涌到岸上。

風猛,射出羽箭都被吹偏了方向,十有**落入海水裡。偶爾一兩支射中人體,也刺不透被水溼過的牛皮甲。

這時候,鋼弩的優勢就體現了出來。這種沒有尾羽的弩箭,射程雖然也受到風雨影響,但穿透力驚人,可以直接透過雨幕,將人釘翻在沙灘上。只是,文天祥送來的弩箭,大多數分給了江淮軍。熊州守軍雖然跟在禁軍身後分得了一點,但百餘支鋼弩,要封鎖數萬元軍的衝擊,顯然力不從心。

“弟兄們,跟他們拼了!”宋將樑窕射出最後一支弩,從沙灘上拔起刀,向元軍衝去,三百多大宋官兵緊隨其後。求援信號已經發出去了,但凌震將軍遲遲沒有迴音。有人彙報,四面都出現了元軍,凌震將軍已經無兵可派。

“將宋軍分割開,別讓他們阻擋了將士們搶灘!”阿里海牙揮動令旗,沉着地下令。

“長生天保佑蒙古人!”下千戶寶音咆哮着,截向樑兆。

兩支隊伍撞在一起,發出悶雷一般的聲響。緊接着,刀劍撞擊聲,喝罵聲,傷者的**,死者臨終前的痛呼,還要血噴入空氣中的絲絲聲,刀卡在骨頭中的摩擦聲,交織在一起。將雨聲和濤聲漸漸壓成了背景。

樑窕的身材遠遠比寶音矮小,在狼牙棒的接連打擊下,他手中的鋼刀很快變成了弧形。虎口處,血順着刀柄淌下來,在腳下的海水中綻放出一朵朵小花,然後快速被翻騰的海浪卷散了去。

“投降吧,南蠻子!”寶音大聲喊道,也不管對方能否聽懂他的蒙古話。回答他的是一雙淒厲的眼神,樑窕躍起,彎刀割破風雨,畫着弧線,割向他沒有皮甲保護的脖頸。

寶音擰身,斜撩,“當”地一聲,將樑窕連人帶刀撩飛。緊接着,他快衝兩步,將死命撲上前來救援的宋軍擊翻,狼牙棒掛着風奔樑窕的天靈蓋直直拍下。

“吱!”長槍刺入肋骨的聲音令人牙酸,寶音手中的狼牙棒無力地落入了海水中。在他面前,斜跪着的樑窕雙手緊握一杆從戰死士兵身邊撿起來的長槍,刺穿兩層牛皮軟甲,捅入了對手的前胸。

寶音瞪大雙眼,雙手緊緊握住槍桿。剎那間,他發現自己的血順着槍桿在向外淌,染紅那雙不知道沾了多少人鮮血的手,伴着雨水落入海中。原來,長生天保佑的蒙古人也會死,一個荒涼且滑稽的想法竄入了他的腦袋,隨後,膝蓋處一軟,他栽倒於淺灘上,濺起一片紅色的海浪。

樑窕臉色煞白,摸索着,從海水中撿起寶音用過的狼牙棒,轉身,衝進了北元士兵羣中。

狼牙棒所過之處,帶起數片碎肉。

混戰中的宋軍見己方將領勇猛,士氣大振,吶喊着,向樑窕靠攏。周圍的元軍士卒紛紛走避,攻擊陣型被戳出一個窟窿。

“嗨!”樑窕揮棒砸碎一個西夏人的腦袋,然後兵器脫手,擲到對面衝過來的蒙古武士的面孔之上。腳尖斜挑,從地上挑起一把單刀,接在手中,平推,將一個漢軍士卒掃去半截。

兩杆斜刺遞過來的長槍刺向他背後露出的空門,兩名穿着大宋號鎧的小兵捨棄對手,一齊撲上,長槍被擋出圈外。兩名士兵也被追上來的對手砍中後背,倒在海水裡。

樑窕回身,怒吼,將兩個使長槍的新附軍士兵先後砍翻,然後以左臂輕傷的代價換了一個探馬赤的命。戰靴橫掃,將另一個探馬赤軍的脖子踢歪成直角。

閃電裂空,電光照耀下,宋將樑窕宛如凶神下界,每一次出擊,必然奪去一個北元武士的生命。

如林刀槍中,宋軍士兵亡命博殺。

一個宋兵被刀砍中,倒下前的瞬間,他扔出手裡的鋼刀。盤旋的刀鋒被雨點打得冰冷,呼嘯着,從一名北元士兵的喉嚨處掃過。

血,噴向空中,和雨水一同落下來。宋兵哈哈大笑着倒地,死之前,還帶着輕蔑的笑容。

一名宋軍小校扔掉刀,把與自己捉對廝殺的元軍百夫長雙腿緊緊保住。元軍百夫長的刀如剁菜般,剁透他的鎧甲,剁碎他的脊骨。他卻死不送手。一名宋軍士卒看準機會,將長槍從側翼捅入百夫長小腹。

兩個低級軍官同時跌倒,永遠抱成了一團。

一個蒙古武士用包了鐵的皮靴,踩住了宋兵的腦袋,用力將他的頭向泥沙中踩。血夾着氣泡,煙一般散向水面。蒙古武士殘忍地笑着,用力,在用力。突然,他的笑聲僵在了臉上。

泥沙中的宋兵,抓出把刀來,砍斷了蒙古人的腳踝。

沒了腳踝的蒙古武士慘叫着,倒進水裡。宋軍士兵從海水中搖搖晃晃地爬起,然後,又搖搖晃晃地撲倒,壓在斷了腳的蒙古人身上,二人在海水中翻滾,廝打,廝打,翻滾,終於,一塊消失在血海深處。

一命換一命,島上的守軍勢單,很快被衝破防線,分隔開來。但這些沒讀過聖賢書,不識字,不會著書立說的士兵們,卻不像每每能發表長篇大論,慷慨激昂一番的大人物般,見勢不妙就爭先恐後的投降。而是用生命堅守着最後的職責。

雨中響起銅盆的敲擊聲。

幾個身穿絲衣,胖胖的鄉紳從島上衝出來,菜刀,扁擔,鎬頭,鐵鎮尺,千奇百怪的武器拿在手中,衝進元軍大隊,絕決如撲火的飛蛾。

“啊—!”書生受傷後的喊聲,與他的身體一樣軟弱。但軟弱的身軀卻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將手中鎮尺拋了出去,砸碎了一個蒙古武士的鼻子。

“瘋子,一羣瘋子!”張弘範立在一塊礁石上,看着一個個衣着光鮮的百姓,前仆後繼地衝到軍中送死,搖頭長嘆。

這些百姓都是家境富庶的一方士紳,放棄了偌大家業田產,跟在大宋行朝身後行走天涯,吃盡了苦頭,到了最後,居然還不肯放棄心中的執念。

這讓他很不理解,張家的家學,是依附強者,拋棄弱者。從他的祖父那代就是如此。明知道沒有希望守衛,還去守衛的事情,張家不會做,也做不到。

“要馬上解決守軍,否則拖延到天黑之後,進攻崖山的阻力更大!”副都元帥李恆附在張弘範的耳邊建議道。

“嗯!”張弘範點點手,示意自己身邊的一隊鐵甲武士加入戰團。

風雨中,刀槍碰撞聲更急。宋將樑窕渾身是血,帶着十幾個人,殺進張弘範的視線。

“兀那南蠻子,空有一身好武藝,卻不知道天命在元麼?”一杆櫻槍從雨中扎出來,攔住樑窕的去路。櫻槍後,一個身穿銀盔,銀鎖甲,腳踏描金戰靴的武將用漢語質問。

“去你奶奶的天命,老子知道,當人好於做狗。回去問問你爹,你是蒙古人還是漢人!當四等人的滋味是否好受!”樑窕喝罵道,鋼刀急劈,逼得銀甲武將接連後退。

銀甲武將被罵得面紅耳赤,大怒,穩住身形,槍槍欲取樑窕性命。左右北元將士同聲吶喊,紛紛上前相助。

“哼!”樑窕鼻子裡發出聲冷哼,以寡敵衆,毫不退縮。以他爲中心,漸漸殺出一個圈來,圈裡圈外,全是北元將士。不一會兒,他身上被創四處,同時也要了三個北軍士兵的性命。

“珪兒還是經驗不足啊!”戰團外,一塊礁石上,張宏正笑着對身邊人說道。隨即,彎弓,射出了一支冷箭。

人羣中的樑窕突然晃了晃,跪倒在海水裡。血順着他的右目流出,淌了滿臉。一支穿越風雨飛來的利箭,在他眼眶中微微顫抖。

手握長槍的張珪不敢刺下,箭桿上,他分明看清楚了幾個金字。這是他叔叔張宏正的描金長箭,只有他張家的人,才擺這種譜。只有他張家的人,纔有這種雨中傷敵的準頭。也只有他張家的人,才這麼無恥。

“小子,你是張弘範的兒子吧!”樑窕以刀強撐身體不倒,喘息着說道。

銀甲將軍張珪面紅耳赤,一剎那,他無法爲自己的家族和血統而自豪。風雨中,他看到自己對面渾身是血的宋將艱難地從紅色的海水裡站了起來,一手提着刀,另一手,從眼眶裡拔出了長箭,揮舞着,向自己衝了過來。

一陣寒意,從腳跟一直涌上頭頂,全身的毛髮跟着一根根直豎。張珪不知道躲,也不敢躲,眼睜睜地看着宋將衝到了自己面前。

無數根長槍捅進了宋將身體,周圍士兵一擁而上,將宋將樑窕高高挑起,甩入了大海。

更多的大宋將士衝了上來,雨聲和濤聲已經壓不住兩軍將士的喊殺之聲。矮小單薄的大宋士卒提着刀,迎向了比自己高大得多,粗壯得多的元軍勇士。近岸處的海水迅速被血染紅,被起伏的大潮捲動着,向內海散去。黑色的雲,白色的雨、藍色的海,紅色的浪,天地與海洋之間,一個個不屈的英魂手牽着手,唱出最後的輓歌

傍晚時分,元軍攻下小熊州,守島宋軍一千五百多人,全部戰死。一路追隨大宋行朝而來,被安置在小熊州上的百姓四百餘戶,不願意再次落入敵軍手中受辱。一些男人用握筆的手,拿起菜刀、扁擔,與衝上島的元軍以死相拼,戰死在沙灘上。

女人們領着孩子一路南撤,最後被阿剌罕率部逼上了島南端的一處斷崖。正在阿剌罕高興地計算着,這次又能收多少好看的女子進入自己的帳篷,收多少孩子作爲家生的奴隸的時候。令他震驚的一幕發生了。

風雨中,他看到一個女人領着七八歲的孩子,抱着幾個月大的嬰兒,衝南而拜,然後,孩子和母親一起躍進了大海。

緊接着,他看到了第二個母親,第三個,第四個。

母親,孩子,少女,老嫗,衣裙飄舞,宛如穿透雨幕的白鷗般,扎向大海。

李恆、張弘範、張珪、阿里海牙,阿剌罕全愣在了當場。“咯、咯、咯”,有人聽見自己的牙齒,在不停地響。

酒徒注:1、元軍中,萬戶分爲上、中、下三等,各領七千以上,五千和三千兵馬。千戶以此類推。

2、楊元禮的“功績”見於相關史料。崖山之戰,此人扣住前線宋軍糧草不發在先,投敵於後。與將宋軍水源位置指點給張弘範的孫安浦一樣,居功至偉。

存稿用盡,明天和後天暫時不更新了,請諸位讀者大大不要等了。同時,根據調查結果,從本週四起更新時間改爲晚上。

華夏一拔劍六下第5章 風暴(三)第1章 進攻(五)合圍五下第5章 龍吟(六)強盜貴族終風暴十下第2章 百鍊(二)第1章 黃昏(一)天變六迷局二下華夏六強盜貴族終輪迴六迷局三上迷局四上第1章 狩(一)第3章 天下(二)第4章 初(五)第2章 破局(五)第5章 風暴(三)第2章 輕車(一)國戰十一中輕車三上第3章 選擇(二)合圍四下第4章 初(十)輪迴六拔劍八下第1章 劫(三)第1章 劫(四)第5章 龍吟(六)弄潮六第1章 狩(二)第3章 天下(七)第2章 蝶變(六)華夏四上第1章 黃昏(一)第4章 驚雷(七)風起四拔劍六上輪迴三國戰五第3章 天下(一)廟算一下第2章 輕車(一)第2章 百鍊(一)第2章 百鍊(四)第4章 驚雷(十)第5章 風暴(九)弄潮六第3章 天下(七)第3章 光明之城(二中)弄潮三破賊四第5章 龍吟(六)風暴七下迷局三上第2章 職責(四)光明之城四下合圍四上合圍一上第3章 雲動(六)第4章 斷腕(二)合圍五中輪迴三輪迴五華夏七雲動一華夏一下國戰三第3章 選擇(二)拔劍七合圍五中天變四輪迴三第3章 雲動(三)第4章 斷腕(四)第5章 風暴(三)迷局二中第2章 蝶變(二)天變四輪迴七合圍一上迷局二上弄潮三第3章 碰撞(四)第3章 死生(七)第1章 廟算(三)第2章 蝶變(七)合圍三下華夏七國戰八天變四拔劍四第2章 職責(四)風暴七下風暴七合圍三下
華夏一拔劍六下第5章 風暴(三)第1章 進攻(五)合圍五下第5章 龍吟(六)強盜貴族終風暴十下第2章 百鍊(二)第1章 黃昏(一)天變六迷局二下華夏六強盜貴族終輪迴六迷局三上迷局四上第1章 狩(一)第3章 天下(二)第4章 初(五)第2章 破局(五)第5章 風暴(三)第2章 輕車(一)國戰十一中輕車三上第3章 選擇(二)合圍四下第4章 初(十)輪迴六拔劍八下第1章 劫(三)第1章 劫(四)第5章 龍吟(六)弄潮六第1章 狩(二)第3章 天下(七)第2章 蝶變(六)華夏四上第1章 黃昏(一)第4章 驚雷(七)風起四拔劍六上輪迴三國戰五第3章 天下(一)廟算一下第2章 輕車(一)第2章 百鍊(一)第2章 百鍊(四)第4章 驚雷(十)第5章 風暴(九)弄潮六第3章 天下(七)第3章 光明之城(二中)弄潮三破賊四第5章 龍吟(六)風暴七下迷局三上第2章 職責(四)光明之城四下合圍四上合圍一上第3章 雲動(六)第4章 斷腕(二)合圍五中輪迴三輪迴五華夏七雲動一華夏一下國戰三第3章 選擇(二)拔劍七合圍五中天變四輪迴三第3章 雲動(三)第4章 斷腕(四)第5章 風暴(三)迷局二中第2章 蝶變(二)天變四輪迴七合圍一上迷局二上弄潮三第3章 碰撞(四)第3章 死生(七)第1章 廟算(三)第2章 蝶變(七)合圍三下華夏七國戰八天變四拔劍四第2章 職責(四)風暴七下風暴七合圍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