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圍四上

bookmark

合圍 (四 上)

合圍 (四 上)

文天祥的心動了一下,眼前浮起一張俏臉而堅強的笑臉。

眼前的這幅字顯然寫砸了,本來想寫精忠報國四個字,最後那個國字卻失去了方正之意,中間有幾筆斜挑了起來,恰似伊人含笑的雙眉。

“奴家姓陳,小字碧娘!”當日的英姿彷彿就在身側,耳畔,若有餘音繞樑。

文天祥苦笑着搖頭,放下了手中的筆。自從腦子裡多了文忠的記憶以來,他自覺修身養性的功夫越來越差了。儒家講求的是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安天下。如今,自己居然在兩軍陣前,想起了別人的未亡人。這件事如果被同僚知道,估計用吐沫都可以把自己淹死。

正搖頭苦笑間,帳外想起一陣細細的腳步。一個聲音與侍衛們熟悉地打着招呼,徑自闖了進來。目光向案上掃了掃,立刻撫掌稱讚,“好字,好一句精忠報國,瑞兄莫非想繼承武穆遺志,欲親率大軍,直搗黃龍麼!”

來人看上去比文天祥老些,略瘦,腰桿挺得筆直,身上的戎裝也整理得一絲不苟。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掃來,如藏着千秋正氣般,讓人心中凜然生畏。

能在行伍之中,依然不失士大夫風範的,除了右丞相陸秀夫,還有那個。文天祥迅速從雜七雜八的思緒中迴轉心神,笑着與陸秀夫人寒暄道:“此乃平生之志也,莫非眼前之景,勾不起君實半分豪情來!”

“願與宋瑞戮力,滌盪胡塵!”陸秀夫向簾外望了望,緩緩拱手,“當年你我初識,即有此語,不料今日果然能並肩殺敵!得償所願,天不負我也!”

他與文天祥是同年進士,又恰恰是同年所生。無論學識、品行,皆不分上下。彼此因志趣相投,成爲摯友。曾經在臨安城中,指點江山,激昂文字。後來文天祥臨危受命,出使北元,陸秀夫投筆從戎,成了大帥李庭芝的幕聊,彼此之間的聯絡這才少了。但年少時代豪情與友誼,卻未曾因時光流逝而稍淡。

簾外又響起了震耳欲聾的爆炸,不遠處,喊殺聲想成一片。殺人王索都不肯束手就擒,垂死掙扎,試圖硬從聯軍結合處尋找到突破口。但大宋將士顯然沒給他可乘之機,同心協力,將元軍又頂了回去。

連日激戰,雙方的傷亡都很慘重,一些關鍵陣地,戰鬥不分晝夜,地面上,血已經滲下去了數寸厚。還不斷有新鮮血液從人體中淌出來,繼續沿褐色的土地向下滲。

想到前線將士們的艱苦,二人一時無心再品字,豎起耳朵,聽起了外邊的廝殺聲。正聽得專注時候,大帳外傳來一陣腳步聲響,參謀曾寰小跑着闖進,看見陸秀夫,愣了一下,手足無措地站到了帳門口。

“憲章,什麼事讓你如此驚慌?”文天祥驚詫地問道。

“元,元軍分多向突圍!參謀部建議大人調泉州方向的幾個標精銳快速向這裡靠攏!”曾寰看了看陸秀夫,穩了穩心神,大聲彙報道:“泉州那邊飛鴿傳書,說已經穩定局勢,獨立騎兵營已經開到南安,其餘各標和方家水師隨時可以包抄過來,參加戰鬥!”

文天祥和陸秀夫同時愣了一下,大帳內,突然多出幾分殺氣,燭影跳動,暗暗生寒。片刻過後,文天祥笑着說道:“殺一個索都,又何必把咱的老本兒全部押上。倘若我軍折損過大,再有元軍到來,豈不是糟。這裡有張將軍的人馬和咱們的三個標已經夠了,給李將軍和陳將軍回信,告訴他先把左翼軍安頓好,順便幫助許夫人訓練一下退下去修整的興宋軍。至於咱家和方家的水師麼,讓他們在港口外訓練、修整,隨時準備沿水路北上,給范文虎的老巢來一下,看他還敢不敢囂張!”

“是!”曾寰答應一聲,掃了陸秀夫人一眼,快步退了下去。文天祥目送他離開,轉過身來,對着陸秀夫滿臉歉意地說道:“君實,軍情緊急,講不得虛禮,剛纔若曾將軍有怠慢之處,君實切莫怪他!”

陸秀夫擺擺手,笑容略有些勉強:“無妨,我倒是佩服文兄麾下辦事幹脆利落。只是驚詫文兄傾巢而來,邵武空虛,難免讓韃子生窺探之意!”

“那邊自有鳳叔帶着陳吊眼的復興軍照料,邵武周圍全是大山,達春一時攻不進去!倒是泉州新定,左翼軍初降,軍心不穩,着實讓人頭大!”文天祥苦笑了一下,拉開大帳壁上的布簾,目光投向窗外。遠處,無數燈籠火把在夜空中晃動,看樣子,張世傑將軍正在調動人馬,隨時準備向前方增援。

鄒洬留在邵武,陳龍復經略泉州,與前線的破虜軍恰好形成一個穩固的三角,彼此呼應,無論哪裡遇到危機情況,其他兩個角都可以快速作出反應。雖然破虜軍的實力並不能做到三角平衡,內部配合也遠遠沒達到默契,但在外人眼中,卻已經是一塊難啃的骨頭,無論做什麼針對破虜軍不利的舉動,都要掂量一下如何善後事宜。

臨陣指揮,隨機應變,文天祥自問還有欠缺。但放眼全局,從大處着眼,以形勢迫人,多了數百年記憶的他,此刻卻不輸於任何人。

屋子中的氛圍剎那間有些尷尬,有些話,不說自明。有些話,卻不便明說。彼此之間心照不宣地開始沉默,夜風從帳外吹進來,竟微微有些透骨的涼。

“瑞兄,還記得咱們幾個同年西子湖畔立誓,願學嶽元帥,精忠報國的情形麼?”陪文天祥看了一會外邊黑漆漆的天空,陸秀夫又把話題轉移到文天祥書寫的條幅上。實際上,天還是很熱,紙上的墨跡已經被風乾了。文天祥的字圓潤,雖沒有嶽武穆的字飄逸,但看上去,別有一番味道。

“當然記得,當年我等還誇下海口,在有生之年,中興大宋,輔佐明主,興師北伐,將韃子趕回漠北,還我大宋舊日河山!”文天祥的笑容有些苦,目光慢慢從遠處收回,“可惜,當年知交故友,要麼戰死沙場,要麼降了大元。能攜手同心爲華夏盡力的,只剩下你我兩個!”

“是啊,我記得文兄報國之心最熱,當場把字改成了宋瑞,立誓成爲我大宋之千古名臣!”提起往事,陸秀夫的話語中包含着無限感慨。文天祥立誓、改名、因彈劾賈似道而被貶出京城和後來請命出使,他都在場。一件件往事從眼前滑過,讓他無論如何都很難相信,今天面前的破虜軍統帥,會像人們傳說中的那樣,對大宋懷有異心。

除非,眼前的文天祥已經換了一個人。

“精忠報國,想想當年的事,恍然如夢!”文天祥苦笑着搖頭,背對着陸秀夫說道:“當年,你我少不更事。如今生生死死走過,才知道武穆留下這四個字的真意!”

“此話怎講?”陸秀夫臉上微微一變,低聲問道。

“君實啊,爲什麼我大宋屢戰屢敗,國土越來越小,以至現在被逼入一隅呢?” 文天祥沒有回答陸秀夫的話,緩緩地反問。

這句話,正是陸秀夫今天來的目的,身子一直,陸秀夫大聲說道:“皆因我大宋文武既不知進取,又不能同心爲朝廷效力的緣故。朝綱不振於內,自然無力禦寇於外!”

“喔!”文天祥對陸秀夫的話,不置可否。

“當然,莫非文兄疑我大宋天命麼!”陸秀夫大聲回答,反應的激烈程度出人意料。自從曾寰闖進屋子後,文天祥身上就有一種無形的威壓感讓他透不過氣來。好不容易得到機會,陸秀夫恨不得一口氣,把自己心中所想說完。

說完後,即便日後成爲仇敵,心中亦無所憾。

“若我大宋文武能同心協力,此刻國運雖然衰微,依然有與北元一較短長之機!”陸秀夫的聲音越來越大,彷彿欲將文天祥從迷茫中喚醒,“江南各地,蒙古軍不過三、五萬,邵武一戰,文兄已經毀之十一,此番文浦合圍,又可殲滅其十之二三。接連消耗下去,早晚可將蒙古軍消滅乾淨。挫了韃子銳氣,那些投降了的新附軍自然會另作主張。加以時日,我大宋定可恢復舊日河山!”

“君實說得好,但不知眼下,如何能讓我大宋文武同心協力呢?君實大才,願不吝教我!”文天祥拊掌讚歎,回過頭來,看着陸秀夫的雙眼問道。

目光與文天祥的目光相遇,陸秀夫的眼神稍稍有些亂,避了一下,又迎着文天祥的目光說道:“自然要先倡導一個忠字。當今聖上年齡雖幼,卻以露出千古名君之相。你我皆世受皇恩,理應爲大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若能攜手,將奸佞之徒驅逐於朝堂之外,將二十餘萬官兵一統於忠義之士之手。輔佐聖上,內修仁德,外用霸道…….”

陸秀夫的目光漸漸熱切,這是他多年的夢想。爲了這個夢想,他不遺餘力,周旋於各方力量之間。現在,大宋各路人馬終於迎來的第一次合作,他希望,現在就有一雙強有力的手,將所有抗元力量捏在一處。

文天祥靜靜地聽着,聽着陸秀夫發自內心的傾訴。兩年前,他也是這麼想。但現在,敞開胸懷和穿透時空的雙眼,讓他放棄了這些虛無飄渺的狂熱。

大宋立國三百餘年,那些開國時就有的弊端,早已滲透到骨髓深處。親賢臣,遠奸佞,這個每個儒者都會提的治國之策,但這六個字,實現起來談何容易。其中粗疏且不必說,單單在人才選拔上,賢臣和姦佞就很難說清楚。

有些人天天把忠字掛在最邊上,寫在字裡行間。投降起來,卻唯恐落於人後。有些人天天講着禮儀道德,背地裡乾的事情,卻連市井流氓也不如。另一個世界裡的文忠曾經的認爲,“那些微言大義,子曰詩云,不過教導人從小撒謊而已!”這句話雖然偏激,卻說出了大宋儒學的幾百年來在治國方面的無術與無奈。

“文兄,難道你認爲我說錯了麼!”見文天祥半晌不吭氣,陸秀夫停了下來,遲疑地問。

“君實所言沒錯,忠義二字,乃華夏傳承之本。武穆手書,精忠報國四字,倡導的就是一個爲國之忠。但以君實看來,春秋的子胥、前秦的王猛,還有如今北元的董文柄,是忠臣,還是奸佞!”

文天祥又笑了笑,以問做答。

儒學倡導忠,但偏偏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對忠的定義極其含混。用傳統理論來解釋,此時保衛大宋的人,如陸秀夫、張世傑和自己,都是忠臣。而那些顛覆大宋的人,也是忠貞之士。

唯一的差別,就是忠於的對象不同。

在文天祥這種理學大家眼中,這是何等的荒唐!

“伍子胥爲報復仇,而滅自己故國,自然是個鉅奸!”陸秀夫回答得毫不猶豫,結論說了出來,忽然又覺得不妥,放低了聲音補充道:“吳國以國士待之,他後來寧死不肯抗夫差之命,應該,應該也算是,也算是半個忠的!”

“那其餘二位呢,以君實之眼算不算忠直之臣?”文天祥笑着追問,彷彿已經看出了陸秀夫心中的猶豫。

“苻堅對王猛有知遇之恩,王猛輔佐之掃平天下,死後還有遺策,不能不說其忠心耿耿。至於北元董大,元主以兄稱之,言聽計從,榮寵更在王猛之上。他爲元主出謀劃策,竭盡全力,站在北元一方,當然也是個忠的!”陸秀夫的聲音越來越低,內心深處,突然涌起一股說不清楚的煩亂。

“若放在君實角度上呢,或者放在史家筆下,是忠是奸呢?君實大才,望不吝再次教我!”文天祥收起笑臉,恭恭敬敬向陸秀夫做了個揖,行求教之禮。

“這――?”陸秀夫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回答這個問題是好。讀書人口中,對王猛評價已有定論,此人非但是忠臣,而且是一代名相,文人楷模。若以此爲例,董文柄自然也是忠臣兼名相,但陸秀夫心中,無論如何不能把這個幫助韃子,進攻華夏的傢伙歸到忠臣一類。

忠、奸、善、惡,突然間,陸秀夫發現自己原本清晰的思維全部混亂,對人物和世界的認識全部顛倒。

夜空中傳來悠長的號角,彷彿在催促着什麼。大帳外,近衛營將士忙忙碌碌,跑去跑來。文天祥靜靜地聽,靜靜地看,靜靜地期待着陸秀夫人能給他一個清晰的答案。

酒徒注:這次字數夠了吧,票呢?

迷局四上第3章 雲動(五)國戰十下第1章 劫(五)第三 卷薄暮弄潮五華夏四下第4章 初(二)華夏四下第4章 斷腕(六)第3章 死生(一)弄潮八下國戰六第4章 驚雷(十)第5章 龍吟(六)第5章 龍吟(四)第1章 廟算(一)第2章 破局(五)第2章 輕車(一)拔劍八下第5章 風暴(四)第4章 斷腕(一)第3章 死生(七)第3章 死生(三)黃昏三第4章 驚雷(五)第1章 劫(六)第3章 天下(一)第1章 弄潮(一)華夏六第1章 狩(七)破賊二華夏四下第4章 初(四)第2章 蝶變(二)黃昏四天變五輪迴七第3章 天下(十一)華夏七雲動一黃昏二下第4章 驚雷(十一)第3章 破賊(一)風暴七第3章 碰撞(一)第2章 破局(二)華夏四上第1章 對峙(五)第3章 天下(七)草莽英雄魔幻短篇第1章 對峙(二)拔劍一下國戰六第3章 天下(二)輕車四下強盜貴族三光明之城三華夏二迷局二下迷局三下第1章 對峙(五)第4章 拔劍(一)華夏四下破賊二第3章 光明之城(二中)第5章 龍吟(一)第3章 天下(二)第4章 拔劍(一)國戰十下第1章 進攻(四)第1章 狩(八)輕車二下第2章 百鍊(一)強盜貴族終選擇一下第4章 驚雷(八)第3章 光明之城(一)國戰二第5章 龍吟(六)第2章 百鍊(二)第1章 弄潮(一)第5章 風暴(九)第4章 斷腕(一)國戰九迷局四上弄潮七第2章 百鍊(二)第3章 死生(三)黃昏二下第5章 風暴(一上)風起二第3章 光明之城(四)國戰七第2章 蝶變(五)第2章 職責(二)第5章 風暴(九)弄潮六華夏一下選擇一下雲動一
迷局四上第3章 雲動(五)國戰十下第1章 劫(五)第三 卷薄暮弄潮五華夏四下第4章 初(二)華夏四下第4章 斷腕(六)第3章 死生(一)弄潮八下國戰六第4章 驚雷(十)第5章 龍吟(六)第5章 龍吟(四)第1章 廟算(一)第2章 破局(五)第2章 輕車(一)拔劍八下第5章 風暴(四)第4章 斷腕(一)第3章 死生(七)第3章 死生(三)黃昏三第4章 驚雷(五)第1章 劫(六)第3章 天下(一)第1章 弄潮(一)華夏六第1章 狩(七)破賊二華夏四下第4章 初(四)第2章 蝶變(二)黃昏四天變五輪迴七第3章 天下(十一)華夏七雲動一黃昏二下第4章 驚雷(十一)第3章 破賊(一)風暴七第3章 碰撞(一)第2章 破局(二)華夏四上第1章 對峙(五)第3章 天下(七)草莽英雄魔幻短篇第1章 對峙(二)拔劍一下國戰六第3章 天下(二)輕車四下強盜貴族三光明之城三華夏二迷局二下迷局三下第1章 對峙(五)第4章 拔劍(一)華夏四下破賊二第3章 光明之城(二中)第5章 龍吟(一)第3章 天下(二)第4章 拔劍(一)國戰十下第1章 進攻(四)第1章 狩(八)輕車二下第2章 百鍊(一)強盜貴族終選擇一下第4章 驚雷(八)第3章 光明之城(一)國戰二第5章 龍吟(六)第2章 百鍊(二)第1章 弄潮(一)第5章 風暴(九)第4章 斷腕(一)國戰九迷局四上弄潮七第2章 百鍊(二)第3章 死生(三)黃昏二下第5章 風暴(一上)風起二第3章 光明之城(四)國戰七第2章 蝶變(五)第2章 職責(二)第5章 風暴(九)弄潮六華夏一下選擇一下雲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