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六)

新帝的年號,太常禮院已經給出來了。年號本不需要多動腦筋,弄得多高雅。或者說,因爲是要給天下臣民看的,用意越簡潔明瞭越好。如今算命多有拆字的,這年號好壞也多用拆字來測一測。

熙寧末,上皇趙頊欲改元。太常禮院進美成、豐亨兩名供趙頊挑選。“美成”二字中,“美”可拆成“羊、大”,而“成”字中,又有個“戈”,羊大遇戈,這是被屠宰的兆頭,不可選。“豐亨”的“亨”,下面是個“了”,比“子”少一橫,叫作爲子不成,趙頊當時正爲皇嗣頭疼,用了這個年號不是觸黴頭嗎,遂改了元豐。

這一回太常禮院進呈了三個年號。效率難得高上一次,只是一點意義都沒有,遲一兩個月其實都沒問題。現在才年中,明年正月初一纔會正式改元。又不是太宗即位,都十二月了,還硬是將年號給改了。

不過既然太常禮院已經擬定了,也沒人會說不是。

一個是元祐。元繼承元豐,佑就是佑護。希望能延續元豐的好年景,願上天繼續保佑國家。

另一個,則是明泰。因日月而國泰民安。這是有奉承太上皇后的用意在。

最後一個,是天佑安國。

天佑重複了唐昭宗的年號,但加了安國就不是重複了。四個字的年號此前不是沒有,太宗皇帝的太平興國便是,真宗的大中祥符也是。更早,還有太初元將之類的。天佑安國,就是太上皇、太上皇后二人佑護,國家安定。

意思很淺顯,不過一時不容易做決定。

向皇后看了一陣,問下面的臣子:“諸卿覺得哪個年號爲上?”

“請殿下自定。此非臣子可以置喙。”

幾名宰輔無不推辭。

如果是事關各方利益的國家大事,在列的臣子肯定都會有些想法。但只是年號,說起來僅僅是漢武帝弄出來的東西,根本就不合古禮,只是確立中華正溯而已,用了中國的歷法,那就是中國的臣子,除此之外,宰輔們哪個會太放在心上?現在幫忙做了決定,有了好兆頭不會有功勞,弄得不好,就是一身麻煩。

“天佑安國……明泰……元祐,”向皇后唸叨着,突然問趙煦,“官家,可有覺得合意的?”

“元祐。”小皇帝回道。

向皇后微微一愣,她本沒指望趙煦會應聲,“爲什麼?”

“兒臣聽着好。”趙煦答道。

“嗯,也好。官家覺得好就好。”向皇后也不是很看重年號,只是覺得幾個都不錯,無法做出決定,點了點頭,對朝臣們道,“諸卿若沒有意見,那就選定元祐吧。”

宰輔們自不會反對,韓絳徑直上前領下旨意。

蔡確與對面的章惇交換了一個眼神,皇帝才六歲,應該不會這麼早就能理解年號中的意思吧?

只是看着端嚴肅穆的正坐在御榻上的趙煦,兩人心中都不由得升起一個念頭——這個小皇帝看起來決不會是仁宗。

仁宗皇帝能在御座上一坐十餘年,直到太皇太后劉氏自己病死。這份耐性不是普通的官員就能擁有。還有着更爲長遠的眼光和頭腦。能維持住朝堂的穩定,一朝君子一朝臣的情況雖然有,可交替時並沒有那麼激烈,很是平穩結束了交接。雖然看着懦弱,但那份寵辱不驚的氣度,都不是之前之後的幾位天子能比得上的。

而眼下的這位小皇帝,雖然離親政還遠得很,但現在所表露出拉來的冷靜、聰慧,不是年齡可以約束,甚至可以讓人一時間忘掉了他的年齡。

當然,現在考慮那麼多還早得很,新的皇帝,新的職位,新的差事。要衡量的地方越來越多,無論東西兩府,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去準備,至於趙煦今天做出的選擇,也沒什麼好在意的,還早,畢竟還早!

解決了幾件根本不需要議論的議題,接下來纔算進入需要正式討論的環節。

蔡確出班對向皇后道:“百官三軍犒賞事不可拖延。需要儘快散發下去。還請殿下召三司使上殿,與兩府共計議。”

向皇后沒有意見,她也急着解決現在的問題。點了一名內侍,她吩咐道:“速去三司招呂嘉問。”

韓岡有意沈括。但沈括給王安石否定掉了。呂嘉問的能力,到底能不能適任,向皇后抱着悲觀的態度。

之前要填補戰爭造成的虧空,所以要鼓鑄大錢,但就這麼簡簡單單的一件事,卻鬧得京城錢價大跌。要不是韓岡適時發表的那一篇《錢源》,京中的幣值怎麼穩定下來?而現在又開始波動,便是韓岡辭官的結果,呂嘉問這個三司使在中間,到底做了什麼?

向皇后並不知道呂嘉問能給目前已經是苟延殘喘的朝廷財計,開出什麼樣的一服藥方,不過呂嘉問直接攤手向她要錢,也的確是在向皇后的意料之中。

呂嘉問也就這點能耐,怎麼可能突然間冒出什麼神機妙算來?

“就是韓岡來,也只能開內藏庫。”呂嘉問放聲直言。

向皇后哼了一聲,她根本就不信呂嘉問的話,半句都不信。以韓岡水平怎麼可能只會將手往天家的口袋裡伸?都是沒出息的兒子,纔會總是惦記家裡面的錢,而不是去外面爲家裡賺錢。

她斜睨着呂嘉問,也就這點出息!

呂嘉問對皇后的鄙視,似是毫無所覺,只說道,“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沒有錢糧,三軍如何能安穩。三軍若不安穩,京城都要動盪。京師若不穩,將會是天下震盪。”呂嘉問又道,“運籌爲何事,就是錢糧。人、財、物,哪一個都不能缺。”

“難道相公不知道內藏庫中還有多少錢糧,隨口一句就要上千萬貫的來貼補。”向皇后抱怨着,“拿光了內藏庫,天家靠什麼穩定下來?吃穿用度怎麼解決?難道天家的體面就不要了?”

呂嘉問苦口婆心:“殿下,國家安康纔算是體面,若百姓皆怨,縱有萬貫億貫,這有什麼用?”

“當年上皇就已經答應了,每年從內藏庫中,拿出六十萬銀絹貼補國用。平常時的犒賞,朝廷拿一部分,內藏庫再拿一部分。現在呢,六十萬銀絹都填不滿你們的胃口。犒賞更是一文都不想出。是不是要欺負我這婦道人家?”

“殿下息怒。此事可以詢之於衆。”呂嘉問有些陰狠地給向皇后出了一個主意。

向皇后沒上當,“想要人人都知道國庫空了嗎?還是想要天下人知道,你只能從吾這個婦道人家手上騙錢的。”

若向皇后當真聽了呂嘉問的意見,到處問怎麼才能不開內藏庫就把賞錢發下去,這太上皇后以後也別出去見羣臣了。抱着金庫不能犒賞百官三軍,這是什麼皇后?吝嗇至如此,還能垂簾聽政嗎?

向皇后很憤怒,呂嘉問這根本就不是上奏的態度,完全是要拖人下水,讓人不得不幫他一把。

“殿下息怒,呂嘉問也是一片向國之心,並非有意冒犯。”章惇出來支持他的同僚。

“那章卿你說怎辦?”向皇后問道,“要犒賞的三軍都屬於樞密院來掌握,不知章卿有何高見?”

章惇自己站出來後,皇后的火力就轉移到了他和韓岡身上,呂嘉問也不需要自己再爲他保駕護航。

“臣亦無法。縱有,也趕不及秋稅,更趕不及轉眼就要散發的賞賜,正所謂遠水解不了近渴。”

說來說去,還不是你們這些宰執無能。向皇后抱怨着,但她還是沒有將話說出口。這不是她一個人的事,也不可能當着宰執們的面,去罵他們無能。這點面子還是要給韓絳、蔡確留下的。

只是等她聽到,呂嘉問打算怎麼鑄錢,終於是忍不住了,“鑄造各色錢幣,防人盜鑄,同時維繫幣值不跌,這些是吾早前聽韓樞密說過的。根本是一模一樣。不知呂卿除此策之外,還有沒有自己想的辦法?”

呂嘉問知道皇后會生氣,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不管怎麼做,他都會在朝堂上與人對立起來。當着皇后的面提起前任的策略,不論是最後的結果如何,都是會惹怒皇后維護舊臣的心思。

“當然一樣,本來就是韓樞密想要用的計劃。”呂嘉問並不遮掩,“嘉問愚魯,三軍犒賞只能想到內藏庫。不過鑄錢之事,嘉問考慮了很久,拾遺補闕,總算是有些眉目了。”

拾遺補闕在哪裡?向皇后都不想生氣了,早一點將眼前的事給解決掉,就能早一點結束今天的議事。

“就這麼辦好了。”她沒什麼力氣地擺了一下手。

她已經不想再聽呂嘉問說下去了,都是拾人牙慧,剽掇他人見識,可現在的問題,不是替人抱不平,而是將這些肯定行之有效的方略,早點在京城中施行,那樣的話,困擾自己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那麼,也就不用看太多呂嘉問的一張臉。

另外還有一件事,既然呂嘉問用了韓岡的策略,她就可以找韓岡入覲,備諮詢,正好用在這個時候。

如此定下來的策略,向皇后她才能覺得安心。

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二)第一十三章 已入蒼梧危堞遠(上)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二)第二十三章 奉天臨民思惠養(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議(十)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三)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六)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三)第五章 心念親恩思全孝(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密雲(上)第二十章 敵如潮來意尤堅(上)第四十一章 千嶂重隔音信微(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八)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下)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三)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六)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五)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三)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二)第八章 四句千古傳(下)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六)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四)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六)第一十章 彈鋏鳴鞘破中宸(上)第二十九章 虛實(九)第一十八章 霽月虛明自知寒(上)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三)第五十一章 南北(十一)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一)第四十二章 壯心全向筆端含(上)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一)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下)第一章 劫後夢醒世事更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一)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八)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四)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鬱蒼(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八)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八)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一)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下)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七)第一十四章 落落詞話映浮光(中)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八)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九)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中)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七)第二百六十章 新議(二十六)第八十一章 塵囂(十二)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一)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四)第一百零六章 微雨(十三)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三)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六)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九)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二)第四章 力可迴天安禁鍾(下)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一)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五)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三)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五)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六)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四)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三)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下)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三)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六)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上)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二)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四)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五)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一)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五)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上)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七)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八)第二百零二章 火箭(十)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下)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上)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五)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三)第二十八章 遙別八桂攀柳枝(下)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四)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三)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七)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七)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三)第二十二章 漢唐舊疆終克復(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一)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三)
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二)第一十三章 已入蒼梧危堞遠(上)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二)第二十三章 奉天臨民思惠養(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議(十)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三)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六)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三)第五章 心念親恩思全孝(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密雲(上)第二十章 敵如潮來意尤堅(上)第四十一章 千嶂重隔音信微(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八)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下)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三)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六)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五)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三)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二)第八章 四句千古傳(下)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六)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四)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六)第一十章 彈鋏鳴鞘破中宸(上)第二十九章 虛實(九)第一十八章 霽月虛明自知寒(上)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三)第五十一章 南北(十一)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一)第四十二章 壯心全向筆端含(上)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一)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下)第一章 劫後夢醒世事更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一)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八)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四)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鬱蒼(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八)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八)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一)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下)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七)第一十四章 落落詞話映浮光(中)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八)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九)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中)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七)第二百六十章 新議(二十六)第八十一章 塵囂(十二)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一)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四)第一百零六章 微雨(十三)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三)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六)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九)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二)第四章 力可迴天安禁鍾(下)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一)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五)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三)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五)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六)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四)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三)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下)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三)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六)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上)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二)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四)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五)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一)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五)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上)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七)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八)第二百零二章 火箭(十)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下)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上)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五)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三)第二十八章 遙別八桂攀柳枝(下)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四)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三)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七)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七)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三)第二十二章 漢唐舊疆終克復(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一)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