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四)

馬蹄聲在晉寧城衙前一陣陣地響過,懷揣墨跡淋漓的軍令,一名名河東軍的將領,跨上他們的坐騎,紛紛趕去他們的戰場。

揮舞在騎手掌中的馬鞭已經看不分明,只留下一抹淡淡的身影,黃裳目送着最後的一名將領離城遠去。戰爭之前的那一份緊張,如同沉甸甸的青石,莫名地壓在心頭。

在雁門關的時候,黃裳還是旁觀者的感覺。但這一次圍剿阻卜強盜,他卻是全程參與。雖然敵人僅僅數千,可深入接觸到戰爭的每一個環節之後,黃裳才知道,組織一場會戰究竟有多麼繁瑣。

天候、地理、人員、糧秣、軍器、敵情,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到。而且在戰前這些的謀劃運籌之中,還要考慮到將校間的關係和勢力平衡,要激發出他們最大的作戰意志,同時還不能讓他們變得爲爭功而輕敵冒進。人心的把握,比起物資的調動,還要難上十倍。

一場戰爭,絕不是存在於史書中的那些個大捷、大潰、勝績、敗績之類的冷冰冰的文字,參與其中的全都是活生生的人。

親眼看着一名名將校抱着必勝的信念啓程離去,其中又有多少能平安回返,沒有人能預料得到。作爲參與謀劃的幕僚,他們的性命很可能就在自己錯誤的一句話下終結。

黃裳心口憋悶着,回到內廳時,便看到折可適正在謄寫軍令。

充任韓岡幕僚的氣學同門,個個都是以飽讀詩書而自詡,爲韓岡起草軍令時都免不了帶上一股文酸氣,一開始的時候甚至出現過好幾次駢四儷六的文章來。被韓岡教訓過幾次之後,四六文體不見了,但就是黃裳來寫也一樣,還是顯得過於文縐縐的,有些詞彙很容易讓本來就不識字的將領們以及他們的水平不高的幕僚一頭霧水。

在起草公文時,韓岡就這麼要求。而在他過去所發佈的幾篇有關醫術的條令和書籍時,也是寧可失之於繁瑣,也絕不追求辭章的文華,絕不以辭害意。所以在他將自己的要求放在軍事條令上的時候,也是不足爲奇。

韓岡曾經說過,軍中的公文、條令,用詞必須精確而無歧義,同時還必須淺顯易懂,免得接受命令的人產生誤會。這是軍中的通則,並不是韓岡所訂立的規矩,不過執掌軍事的文臣,很少有人願意損傷自己的顏面,被人嘲笑文采,只爲了讓下面的將校們,不至於誤讀上命。

折可適現在正在做的差事,就是將一些寫得過於晦澀,以至於產生了諸多歧義的軍令草稿,以將校們能理解的文字重新翻譯一遍,再呈遞韓岡過目確認後,遣人送出去。

黃裳回來,看見折可適忙得連話都沒空說,便沒有打擾他。但折可適聽到了黃裳的動靜,卻放下筆,“勉仲,人都送走了?”

黃裳點點頭:“全都出了城。”

折可適又擡眼看了看黃裳,“勉仲兄,你出戰前朝廷還向你說了些什麼?怎麼見你現在心情似乎有些不對。”

黃裳腳步停了一下,想了想,還是將自己的感觸向新交的好友簡潔地說了一遍。

“……習慣了就好。”折可適聽了之後很不在意地說了一句,就當作是勸誡。

只是黃裳見到他的態度,卻變得十分的震驚。沒想到折可適這個平時都減少了與人針鋒相對的和氣之人,對戰爭的態度竟然是這番模樣。

折可適沒空,但他現在正在忙着,頭也不擡地說着,“既然吃了這一口飯,死在戰場看多了也就習以爲常。在下的祖父輩,十六個兄弟,現在只有一人獨存。剩下的十五位伯祖、叔祖,六個死在各個戰場上,三個死於舊傷復發,剩下的也是各式各樣的疾病而或遲或早,壽終正寢的只有先祖父一人。這一點,可以問龍圖。他可是從跟隨王相公一起從西北邊陲起家,剛開始的時候,手上的人比你我更少一點,與上陣的將校也更加親近。”

“不是人人都比得上龍圖。”黃裳嘆了一聲,卻往韓岡的客廳走去。並不是要問一下韓岡的心路歷程——他也不打算去問——而是回去繳令。

黃裳通名後進廳,韓岡正在看着一封信,在他的桌上放着根黃銅圓筒,是之前黃裳都沒有看到過的東西。

“人都走了?”韓岡放下手中的信函,他的問話跟方纔的折可適竟然差不多。

“都走了。”黃裳點點頭,“離開得都很痛快,沒人猶豫耽擱。”

“……都是想早日立功受賞。”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這是免不了會出現的結果。黃裳忽然之間,那份沉重的感觸忽然去了些許。隨即笑了一聲,對韓岡道:“有龍圖做出來這些佈置,阻卜賊寇必然插翅難逃,如此一來,過上半年,北阻卜吞併草原諸部的消息當能傳到太原府中來了。”

“事情沒說得那麼簡單。”韓岡搖搖頭,“你以爲我們能想到的,耶律乙辛會想不到?作爲執掌遼國的權奸,對於遼國國中形勢的瞭解,他遠比我們要強出百倍、千倍,甚至萬倍。西阻卜既然南下匡助西夏,那麼阻止北阻卜趁火打劫,以耶律乙辛的才智,會不做這方面的準備?”他笑了一聲,“就是過幾天聽說大遼尚父將計就計,將南下準備吞併西阻卜各部的北阻卜給打回去,甚至全殲,我都不會太驚訝的。”

“……那龍圖爲何要去做?”

“什麼都不做,永遠都不會有成果。只有去做了,纔會有機會博取一個成功。”

“成功?……龍圖的成功可是要讓阻卜賊寇血債血償?”

“是的,血債血償。”韓岡抿起了嘴,雙瞳變得幽深起來,“自從見識過邕州的慘劇,對於四方蠻夷在我漢境留下的血債,就只有用血來償還。”

黃裳很能理解韓岡的心情變化。

由於韓岡的主導,至今交趾男丁盡數受了刖刑,成了廣西洞蠻的奴隸,爲瓜分了交州土地的洞蠻種植甘蔗和水稻。他還記得曾經有友人指着雪白如霜的交州糖說過,別看這些交州糖白得跟雪一樣,但裡面實際上全是血。

但換做是現在,在黃裳去查看過被阻卜人攻破的一個村子之後的現在,當聽到有人爲屠戮了邕州的交趾人叫屈,他肯定會當面罵出聲來。

韓岡擡起眼,問黃裳道:“勉仲可還記得漢書列傳第四十?”

黃裳揚了揚雙眉:“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啊。沒錯。”韓岡笑了笑,“雖然如今給人說得濫了,招人罵的時候也多。但百卷漢書,我最喜歡的還是這一句。‘宜懸頭槁於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班孟堅【班固】雖然在卷後的贊中沒有說陳湯的好話,但這一卷中幾篇列傳,陳湯傳是最長的一篇,甚至比起其他幾篇加起來還要長。班仲升【班超】的這位長兄,想必在撰寫陳湯傳的時候,難以遏制自己的筆鋒。”

黃裳點着頭。陳湯的這一句,尋常時說來只不過讓人一時激動,但眼下戰火正熾,應時應景,卻不免觸動人心。

“鄒衍舊有大九州、小九州的說法。觀我中國之地,也不過一赤縣神州。神州之外,不知有多少土地和人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漢唐倒是爲此努力了,但接下來的確實不成器。三國、五季的中原內鬥,螺螄殼裡做道場,太小家子氣了。天下之大,可不僅僅侷限於九州之地。所以讀起陳湯等人的列傳,比五代史可要痛快得多。漢書能下酒,新舊五代史只會想讓人摔茶杯。”

黃裳不便隨着韓岡一起說史書的不是,他還不夠資格,遂岔開話題:“大地之廣,記得學士過去也曾說過。《桂窗叢談》中便提起過大地乃是球形,因其內徑萬里,所以外面的周長幾近十萬裡。也因如此,人居其上便發覺不了實乃球形。”

“如何確定大地乃是球形,方法早就說透了,但缺乏準確的數字,反倒像是臆測了。待此間事了,當設法精確地測算一下子午線的長度,唐時僧人一行曾測算過,但謬誤太甚。氣學當以求實爲上,求實切理。格物致知,求得就是一個真實無誤的‘理’字。”

組織人手測量子午線,韓岡不是一時心血來潮。在關西,程頤剛剛結束了爲期一年多的講學,返回洛陽。他在關中的一年多,已經將程門洛學灌輸給了許多關中士人。蘇昞現在還在橫渠書院獨撐大局,卻無力對抗程頤。韓岡不可能光是將同門師兄弟塞入自己幕府,在學術上必須要有新的成就,或是證明他獨有的觀點。雖不是迫在眉睫,但留給他的時間也不多了。

韓岡想着,順手將桌上的那個黃銅圓筒拿起來遞給黃裳:“這是天子遣人送來的新什物,以佐軍用,最近才由將作院中一名眼鏡匠獻與天子。”

黃裳接過來,隨手擺弄了一下。發現這個黃銅圓筒是單純的兩節套筒,前後皆有一個水晶鏡片。

“是顯微鏡?”他一邊問着,一邊輕車熟路地拉開圓筒。一頭對着自己,一頭向着桌面照過去。

“調過來,看窗外。”韓岡指點着。

黃裳依言施爲。對着窗外一照,院中的一株老梅在鏡中竟然一下跳到了眼前,他的身子竟不由得向後一仰。黃銅圓筒的鏡頭移動,院中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皆被這個形制與顯微鏡的主體相差不大的東西拉到了近處。

將黃銅圓筒從眼睛上放下,黃裳瞠目結舌地問道,“龍圖,這是……”

“此物洞燭千里,天子起名做千里鏡。”韓岡說着搖搖頭,趙頊起名字還是沒有創意,“這個名字誇張了些,叫望遠鏡其實更確切一點。不過天子既然起了這個名字,就這麼叫好了。顯微鏡能讓人明察秋毫,千里鏡能讓遠處之物猶在眼前。勉仲可知道其中的道理?”

黃裳顛倒着看了幾眼:“是凸透鏡和凹透鏡的重疊。”

“可不是隨隨便便拿兩種透鏡疊起來就能成望遠鏡的,要不然也不會到了今天才有人發明。形而上謂之道,道便是理。明白了道理,就返歸於形而下的器。瞭解到了千里鏡的原理,就能造出望得更遠,且更加清晰。”韓岡從黃裳手上接過千里鏡,“這東西與飛船搭配起來最爲有用。不過這一次是用不上了。看看這一戰誰的功勞最大,當個彩頭好了。”

韓岡的大方,讓黃裳吃驚非小,“這可是御賜之物……”

“寶劍贈烈士、紅粉贈佳人,千里鏡還是給領軍上陣的將校好了。我倒希望賊人被綁到我的面前,而不靠千里鏡。”韓岡不以爲意,“只要能格出千里鏡內蘊的道理,便可回報天子。到時候,千里鏡成爲尋常之物,每一艘飛船上都能配上。”

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六)第三十三章 女兒心思可知否(上)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點畫(中)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八)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第三百一十章 僞帝(中)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一)第四十四章 聞說紛紛意遲疑(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反撲(上)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下)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下)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二)第二十五章 欲收士心捕寇仇(下)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八)第二百九十四章 並行(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五)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四)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六)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二)第二十九章 坐感歲時歌慷慨(下)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八)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二)第三百零一章 不悖(五)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六)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上)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一)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八)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密雲(上)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點畫(下)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五)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上)第三十五章 甘霖潤萬事(上)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四)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五)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中)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一)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二)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七)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中)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九)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八)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五)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一)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一)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八)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五)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中)第一百四十五章 梳理(十五)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三)第二百零八章 變故(五)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議(三)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議(二十七)第三百零七章 崩塌(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一)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四)第一十九章 此際風生翻離坎(下)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四)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九)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四)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五)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七)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一)第二十一章 虛實(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五)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八)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下)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二)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下)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二)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七)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七)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一)第一十四章 廟堂(五)第四十一章 千嶂重隔音信微(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六)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四)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八)第一十一章 誅心惑神幻真僞(下)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九)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中)第三十四章 驟風(一)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七)
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六)第三十三章 女兒心思可知否(上)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點畫(中)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八)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第三百一十章 僞帝(中)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一)第四十四章 聞說紛紛意遲疑(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反撲(上)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下)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下)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二)第二十五章 欲收士心捕寇仇(下)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八)第二百九十四章 並行(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五)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四)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六)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二)第二十九章 坐感歲時歌慷慨(下)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八)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二)第三百零一章 不悖(五)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六)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上)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一)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八)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密雲(上)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點畫(下)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五)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上)第三十五章 甘霖潤萬事(上)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四)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五)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中)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一)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二)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七)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中)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九)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八)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五)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一)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一)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八)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五)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中)第一百四十五章 梳理(十五)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三)第二百零八章 變故(五)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議(三)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議(二十七)第三百零七章 崩塌(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一)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四)第一十九章 此際風生翻離坎(下)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四)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九)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四)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五)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七)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一)第二十一章 虛實(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五)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八)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下)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二)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下)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二)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七)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七)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一)第一十四章 廟堂(五)第四十一章 千嶂重隔音信微(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六)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四)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八)第一十一章 誅心惑神幻真僞(下)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九)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中)第三十四章 驟風(一)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