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八)

又是一年冬至。

真正說起冬至日,還有兩天才到。不過開封城中,早已經就熱鬧起來了。

除了年節之外,開封軍民一年之中,最爲重視的節日便是冬至日這一天。

此乃是陰極陽生之日,故而都要“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

至於天下放燈的上元節,則可以歸入年節的範疇。莫說店鋪大多要過了上元節後纔會陸續開門,就是天子經筵,都是要到二月後纔會重開。

前幾天開始,宗澤就聽到外面的喧譁聲大了起來,他新近借住的寶元寺雖不在大街,但卻是兩條大街之間的近道,從早上吵到晚上。

知道這是京城的風俗,宗澤也沒放在心上。只是吵一點而已,不會干擾到他讀書的心境。

不過前幾天即是再熱鬧,上午時分,也不至於在門口處叮叮噹噹地敲着什麼。

宗澤這一回終於被吵得無法安心讀書,起身出去看到底出了什麼事。

出了門,只見兩名穿着黑服的衙役,還有兩名本坊君巡鋪的鋪兵,正圍在寺門前。

住持和尚陪着他們說話,首座、監寺在旁看着,只有一名沙彌辛苦着,一手錘子,一手釘子,叮叮噹噹地把一塊木牌釘在門框上。

那沙彌不是熟練工,幾次將釘子給敲彎了,然後就不得不在門前的石板臺階上,再敲直回來。宗澤在後面聽到的聲音,倒是這個原因居多。

木牌不大,上面的字也就是寶元寺街一號這麼簡單。

不過按照宗澤所知,日後有人寄信過來,只要在寶元寺街一號加上開封府新城城西廂敦化坊這個前綴,設在本坊軍巡鋪中的郵遞所,就能直接將信遞送到門前。

韓岡的提議,這兩個月來已經傳遍了京城內外。天子和太上皇后應允了,兩府也都批准了,這一項本來應該惹起爭論的提案,輕而易舉就頒下了詔書。

宗澤很看好郵政。像他這樣遠離鄉里的士子,總想多寄幾封信回去,可惜一年也沒幾次機會遇上能送信到家的人。若郵政線路通到了家鄉,父母兄弟的近況也就能夠及時瞭解到了。

而且這件事,看着規模宏大,卻一點也不難。

大宋立國百多年,原本就有了十分完備的驛傳體系。現在韓岡創立民郵,就是藉助之前遍及天下各州郡的驛傳,是借雞生蛋。在宗澤看來,朝野內外對此都有迫切的需要,隨着郵遞的發展,遞送量日後肯定會超過官府。

而郵政開門的第一件事,不是成立下達到鄉中的郵所,而是詔令天下各地州城縣城,將街名巷名正規化、固定化。不能隨便一條街巷,搬過來一名宰相,就叫相公街,搬過來一名學士,就叫學士巷,必須幾十年上百年不得更動。

開封府便首當其衝。內城外城八廂一百二十坊,城外九廂十五坊,數百近千條大小街巷,每一家的門戶都要釘上門牌號。讓郵政驛傳可以直接將信件送到家門口。

只是宗澤沒想到,朝廷行動得會這麼快,才幾天工夫就到了他這裡。

終於釘好了門牌,衙役和鋪兵都走了,住持和尚搖着頭,“真是麻煩。”

“怎麼叫麻煩?”宗澤道,“以後印了經書,師傅你也不用一家家跑腿了,直接從郵遞所那裡將經書寄出去,這多方便?”

“那大和尚可就沒酥油吃了。”

不是幾個老和尚說話,是背後有人插嘴。

宗澤回頭,卻見是多日不見的李常甯,大喜道,“安邦兄!”說着忙上前行禮,“真是好久不見了,今日來找小弟,可是有什麼吩咐?”

“順路過來的,想起汝霖你搬到了這邊,就過來走走。正好聽見汝霖你的話。”李常甯瞥了幾位老和尚,“要真是隻寄信上門,香火錢怎麼拿?”

宗澤也不管房東的臉面,笑着道,“安邦兄說的是,的確是如此。”

知道這些士人一張嘴總是少不了諷刺人,尤其是僧道,有好話的不多。幾個老和尚見怪不怪,打了個招呼都回了廟裡。

他們日常都要跟信衆聯絡感情,時常要登門拜訪,聊聊天,說說事,拿着開解一下,有事還要幫幫忙。印了經文、偈語,也要親自送上門。否則京城那麼多寺廟,憑什麼到寶元寺來上香?更有的在廟裡供了長明燈,更是要每月上門拿錢的。

大多數寺廟都如此。有的信衆還就認準了一個和尚,就算日後這個和尚改了掛單的地方,都會跟着過去。想要擁有和籠絡這樣的信衆,又怎是區區一封信就能做到的?

和尚進去了,李常甯便擡頭看着門牌,“寶元寺街一號,這牌子倒是明瞭得很。”

“日後安邦兄寫信給小弟可就方便了。”

李常甯搖頭,“就在城裡面還有什麼方便、麻煩的?”

“辦詩會、開宴席,就不用派人一家家跑了。”

在京城。又不是大戶人家,哪裡來的熟門熟路的僕人送信請人。有時候自己也忙,要請稍遠處的親朋好友,就要耽誤一天時間。信件往來就簡單了。如果侷限開封城內外的郵件遞送,當天寄出的信能在一兩天內送到,那五文、十文的郵送費,有的是人願意出。

李常甯擡着槓:“那是富貴人家的辦法,我等窮措大,不是一張帖子轉着圈送,去就寫個名字在上面?這樣可不好寄。”

“但兩大報社盼着好久了。”宗澤說道。

“就是訂報的事吧?劉正夫他們已經湊了錢,各訂了一份一年期的。說是要明瞭時事。從明年開始,兩份快報就能天天送上門,不用遣人出去買了。”

“韓宣徽的功勞。參與進去,都能有些好處。”

宗澤請了李常甯進了自己藉助的屋子,讓書童端了茶,再問道,“安邦兄方纔說是順路過來,可是要辦事?”

李常甯是他國子監中的前輩,學問也很好,只是運氣不佳,這一科並沒有考中貢生,只能等三年後。宗澤要應考,考取了貢生的資格後,爲了讀書方便,便換了一個地方居住,與李常甯等朋友的聯繫就少了許多。

“愚兄是從圖書館那邊過來的。”李常甯的語氣中並不見生疏,“國子監有一批書要送到圖書館中,愚兄忝爲監中學錄,被派了這個差事,一路上押送貨物。出了門,就想到汝霖你搬到了這邊,順便來看看。”

“安邦兄辛苦了。圖書館現在怎麼樣了?”

“已經差不多了,前面韓宣徽剛走。可是散了朝救過來了。”李常甯看了看宗澤,“汝霖你搬過來,是不是先得到了消息。”

宗澤搖搖頭,“上個月朝廷才定下來的,小弟可沒那個本事提前知道。運氣而已。”

“運氣……”李常甯低聲念着,突地感慨起來,“汝霖你的確有氣運在身啊,愚兄就是水星不利,才久久未中。”

宗澤默不作聲。李常甯的話有些刺人,但能聽出來不是故意諷刺,他當真是運氣不好。能在國子監中作學錄,輔佐管理爲數兩千多的國子監生,沒有點才學壓不住那麼多人。

李常甯沒有在自嘆自傷的情緒中沉湎太久,很快就抽出神來,不好意思地衝宗澤笑了笑,“愚兄一時感慨,失言了,汝霖切勿見怪。”

宗澤誠懇地道,“運氣不濟,仍有才學可補。下一科,安邦兄定能一飛沖天。”

“那就謝汝霖吉言了。”

又說了幾句,議論了一下經書上的幾個問題,看看到了飯點,宗澤便邀請李常甯去外面的小酒店吃了一頓飯。

目送李常甯離開,宗澤站在街口向西張望了一下。想了一下,還是沒往那裡邊去。

新開的圖書館就在三條街外的武成王廟。舊年貢院還沒有修起來的時候,就是進士科考試,都在那裡舉行過。如今貢院修成多年,不必再借用別人家的地盤。閒置下來的殿宇中,朝廷開辦了武學。不過空置的樓閣還有不少,這一回就給圖書館佔了。

東京城中,無人不知這是宣徽北院使韓岡的提議。也無人不知韓岡這是爲了氣學,連臉面都不要了。硬是將圖書館的位置,從原定的國子監移到了武成王廟,就怕有人搗亂。甚至不嫌麻煩,親自參與管理,連館中的一應制度都是他定的。

宗澤聽說,圖書館中給塞了一堆有關氣學的專著,《自然》的期刊,每一期都放了幾十本在圖書館中。不過除了氣學的期刊和專著外,正常的經史子集都不缺。

館中藏書數萬,只是與民間私人的藏書樓不同,沒有珍本、孤本,僅有印刷的書籍,而且全都是市面上能見到的。國子監、京城和杭州版都有,也有新近幾年聲名鵲起的郿縣版——那是橫渠書院的位置。

之所以如此,就是爲了丟了也不心疼。官辦圖書館與私家藏書樓不同,人來人往,書籍再怎麼保護,也免不了會丟失,珍本孤本誰捨得放裡面?而士人若是正經讀書求學,也不需要什麼海內孤本,只求經史傳注。

韓岡此舉,甚至有收買士人之譏。但在他聲明放棄了宰相之位後,誰還能治他的罪?韓岡要推崇氣學也不是一日兩日,朝廷上下早已是見怪不怪。

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三)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九)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七)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上)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九)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五)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五)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上)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四)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七)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五)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並行(中)第四十章 何掌綸言奉帝尊(上)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一)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三)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八)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九)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九)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七)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五)第二百八十章 微瀾(上)第八章 欲謀舊地重興兵(中)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二)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六)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上)第三百零一章 不悖(五)第一十八章 廟堂(九)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九)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九)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三)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七)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下)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第一百九十八章 火箭(六)第二十一章 飛逐馳馬人所共(中)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五)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六)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五)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三)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六)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下)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七)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遠治亂根(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六)第一百八十一章 變遷(八)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四)第三百零六章 不悖(十)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二)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二)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上)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新議(二十四)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中)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九)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五)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上)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四)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五)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三)第一十章 彈鋏鳴鞘破中宸(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議(十八)第四十一章 千嶂重隔音信微(下)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中)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絕後患(下)第八十九章 塵囂(二十)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梳理(十八)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四)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一)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九)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九)第二章 搖紅燭影憶平生(下)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一)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二)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五)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中)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八)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八)第四十四章 聞說紛紛意遲疑(中)第二百一十五章 變故(十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一)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下)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一)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下)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四)第三百一十九章 無妄(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三)第四十八章 浮雲蔽日光(上)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一)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擾(上)
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三)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九)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七)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上)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九)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五)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五)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上)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四)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七)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五)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並行(中)第四十章 何掌綸言奉帝尊(上)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一)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三)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八)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九)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九)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七)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五)第二百八十章 微瀾(上)第八章 欲謀舊地重興兵(中)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二)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六)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上)第三百零一章 不悖(五)第一十八章 廟堂(九)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九)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九)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三)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七)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下)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第一百九十八章 火箭(六)第二十一章 飛逐馳馬人所共(中)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五)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六)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五)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三)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六)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下)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七)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遠治亂根(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六)第一百八十一章 變遷(八)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四)第三百零六章 不悖(十)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二)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二)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上)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新議(二十四)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中)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九)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五)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上)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四)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五)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三)第一十章 彈鋏鳴鞘破中宸(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議(十八)第四十一章 千嶂重隔音信微(下)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中)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絕後患(下)第八十九章 塵囂(二十)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梳理(十八)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四)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一)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九)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九)第二章 搖紅燭影憶平生(下)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一)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二)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五)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中)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八)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八)第四十四章 聞說紛紛意遲疑(中)第二百一十五章 變故(十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一)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下)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一)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下)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四)第三百一十九章 無妄(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三)第四十八章 浮雲蔽日光(上)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一)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