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代妹入宮

慕容琰的隱忍給了淺夕極大的鼓勵,她想當然的認爲,二人圓房後,慕容琰也定會節制自控。於是,便滿心滿意的盤算着,什麼時候捎信兒回趟秦府,讓洛氏找位通歧黃之術的嬤嬤給瞧瞧身子,定個圓房的準時候兒。

結果信兒還沒送出去,淺夕倒收到秦月瀾的來信。

火漆密封的信匣裡,是兩隻迭得繁複的梅花信札,只要拆開,便會破損,想必是要緊的私話。

開了頭一個,信裡說相爺已經知道秦月曦選秀之事,還說皇后已然給派發了留用玉牌,連相爺都深感爲難。

因爲此事不比其他,若是貿然推託,跟皇后鬧得不快都是小事,只怕皇上會對秦家生疑心。

淺夕皺眉暗歎,可不就是這個理兒!皇上可以不留用臣子家的女兒,但是臣子不能推說自家女兒不方便嫁…惠帝最是心胸狹隘,疑心病重的人,秦鴻謙是天子近臣,又豈能不知。

想秦鴻謙兩朝老臣,行事一向八面玲瓏,如今被自家人將了一軍,上下不得,必然惱火至極。

搖搖頭,展了信箋再往後看時,淺夕頓時怔住秦月瀾居然說,她打算代秦月曦入宮選秀,如此,既是給皇后一個臺階下,也能免去帝心生疑。

信上,秦月瀾說的很公心,爲了秦家解困云云。可是淺夕還是覺得裡頭有秦月瀾「私心」的影子,覺得她多半還是爲了李氏和三房弟妹。

淺夕思忖了半日,按理,這些事她不該再管,她也本就不是真的秦家人。可信拿起又放下,她始終不忍對秦月瀾置之不理。

宮裡是個什麼地方,沒人比她更清楚,惠帝絕不是個長情的帝王,若是月瀾無法誕育子嗣,下場之淒涼,淺夕可以想象。

哪怕在京城中隨便找個家世清白的士子嫁了呢,都比那樣的結局好上百倍,月瀾此去,就是在爲了給三房爭臉,而犧牲自己。

晚膳後,淺夕拉了慕容琰商議。

從信箋說到三房,又說到二房,一應牽涉的秘事,嘴都說幹了,然後眼巴巴地望着慕容琰問,該怎麼辦。

慕容琰聽得很認真,他不是對相府後宅裡的那些秘辛有興致,他是頭一次聽淺夕這麼用心的講孃家事,還如此坦言信任。

從前,他怎麼會以爲淺夕是宛兒的呢?是他思宛兒太甚了麼…還是兩個女子都一樣鍾靈毓秀,他着實有些困惑。

秦修言、洛氏夫婦對淺夕的寵愛,他早有感觸,如今再看淺夕這樣瞭解秦家,緊張二姊,又怎麼可能不是秦家人。

慕容琰說不出心中是惆悵還是歡喜,只是拉過她坐在自己膝頭,捏了她素如蔥白的小手安撫道:「聽你所言,二家姊是個沉靜訥言之人。依本王所知,只怕皇上不會喜歡。皇后與皇上是少年夫妻,皇上的脾性,她還是知道的。」

淺夕微楞,惠帝不喜歡二姐這等木美人麼?

「選秀層層篩選,能留下,冊封的人並不多,篩掉是很正常的事。」慕容琰又補充了一句。

「如此,依王爺的意思,二姐此舉竟是可行的麼?」淺夕眨眼。

「不過入宮應個景兒,給兩方一個臺階下罷了。」慕容琰不假思索:「皇后見都未曾見過三家姊,就給了留用玉牌,多半是看中她的閨聲閨譽,還有容貌出身,日後可堪大用。這些,又豈是你二姐姐能替代的。」

「那若是選妃不成,留下爲女官、爲宮婢了怎麼辦?」淺夕猶不放心。

慕容琰無聲笑道:「皇上倚重丞相,若是留用,就必然會有冊封,怎能爲婢。滿朝上下都瞧着呢!指一位貴戚、世子倒有可能。」

若真賜婚,倒是秦月瀾的運勢了。

淺夕笑笑,搖了慕容琰的手道:「明兒個,我還是想回家看看,當面問問她,王爺說可好?」

慕容琰眸光閃爍了幾下,方道:「讓紅蒹跟着,早去早回。」

如此,一次便可以解決兩件心事。淺夕歡天喜地的歇了,次日清早,就匆匆趕回秦府。

洛氏見她這樣早跑回孃家,先是嚇了一跳。

後來聽淺夕說是想尋個嬤嬤瞧身子,就笑個不住。這孩子着實太緊張了些,王爺也是把她寵上了天,任由她胡來。都大半月過去了,兩人日日同榻而眠,居然還不曾圓房!

正好,前幾日竇老太太薦了一位鄭嬤嬤來,頗通婦科,洛氏便召了進來,給淺夕寬解一番。

這位鄭嬤嬤果然不簡單,只看淺夕臉色就笑着說「補過了」。

再仔細替淺夕拿過脈後,又福身下去道:「說句不怕夫人責罵的話,娘娘實在不必這樣補,那千金方兒也莫去求了。所謂瓜熟蒂落,娘娘身子好得很,又像是愛活動筋骨的人,小小年紀吃這些個藥湯子作甚麼?」

「夫人當年吃,那是生了孩子,要滋補養元。娘娘新嫁,實在沒有這樣的必要。若是娘娘想養生,老奴這裡有一張膳食譜子,只八樣兒,四季裡頭應着季節吃。上合天道,下應地理,必然身體康泰。」

洛氏也被鄭嬤嬤說愣了,隱晦問起,淺夕年紀尚小,圓房太早,有什麼要注意的,云云。

鄭嬤嬤是瞧過多少夫人、小姐的人,只對淺夕一番望聞問切,就已看出這位庶妃娘娘尚是處子。

再看這母女二人神色,鄭嬤嬤當即一語中的道:「娘娘滿了十四就是虛歲十五,有甚大礙?再說裕王府是多尊貴的地方,從宮中請個太醫時時來府裡請平安脈也使得。」

「調理身子,要因時而異,因人而異,有太醫時時瞧着,對症開方兒,纔是正道。」

這話,洛氏和淺夕聽着都覺是正理,同時安了心。

想着慕容琰的囑咐,早去早回。現在心事既然已了,淺夕便匆匆趕去三房看望秦月瀾,想當面探探她的真實想法。

誰知進了秦月瀾的小院兒,秦月瀾驚喜之餘,眉眼帶笑跟淺夕提及的根本不是有關選秀之事,而是一個淺夕幾乎快遺忘的人洛雲淵。

洛雲淵從淮安郡回來了,差事辦的京畿震動!

第384章觀刑第211章行刑第174章宛公主的苦衷第28章同仇敵愾第321章誰放肆第256章元的小心思第581章番外五第173章王爺的心上人第440章少年絕色第356章一日夫妻百日恩第273章結交新貴第151章心意相通第556章情義危機第61章知情識趣第535章兩個孩子一處養第204章姐妹一場第22章紅粉綠玉第405章感傷第133章睡着了第414章封妃大典第121章穆太后第325章聖寵難測第317章朕要賞你第115章點石成金第341章自亂陣腳第347章稟性難移第103章后妃之爭第294章醉臥凌煙湖第25章人心莫測第20章一夕之差第122章爲母則強第215章一別音容兩渺茫第169章抉擇第205章魔咒第549章無事一身輕第123章恨爲良藥第560章誤終身第84章三色錦第489章千里共明月第210章報應第371章三議和親第518章金蘭之情第538章被熱死了第69章妾不如妻第563章重啓戰火第428章爲誰分憂第299章淚眼陳情第286章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64章一字真訣第435章遺願第443章小子還是丫頭第4章正中下懷第410章一千萬第33章紫菁玉蓉膏第572章我喜歡她第362章對影成三人第70章家法伺候第555章險象環生第86章再逢白毓第341章自亂陣腳第541章嬌妻愛女第356章一日夫妻百日恩第233章皇后開竅第429章半個下棋人第112章狗頭金第281章翦除後患第117章五石散與千里醉第441章忘憂之人第543章功成身退第203章白毓失蹤第135章昔日寵妃第236章力保後位第549章無事一身輕第412章力挺親人第142章真瘋第22章紅粉綠玉第218章驚現國書第208章伊人入夢第451章爲主不尊第247章昭圭公主的嗜好第295章人如故第287章千金機密第529章任性一次第271章因愛生恨第519章償罪第308章惑愛第540章英雄救美第92章開弓沒有回頭箭第94章故技重施第405章感傷第122章爲母則強第392章不對等的較量第475章秦閬回京第117章五石散與千里醉第168章算無遺策第15章爺本純良第213章血斑斕第185章花殘第110章患難真心第552章生辰宴
第384章觀刑第211章行刑第174章宛公主的苦衷第28章同仇敵愾第321章誰放肆第256章元的小心思第581章番外五第173章王爺的心上人第440章少年絕色第356章一日夫妻百日恩第273章結交新貴第151章心意相通第556章情義危機第61章知情識趣第535章兩個孩子一處養第204章姐妹一場第22章紅粉綠玉第405章感傷第133章睡着了第414章封妃大典第121章穆太后第325章聖寵難測第317章朕要賞你第115章點石成金第341章自亂陣腳第347章稟性難移第103章后妃之爭第294章醉臥凌煙湖第25章人心莫測第20章一夕之差第122章爲母則強第215章一別音容兩渺茫第169章抉擇第205章魔咒第549章無事一身輕第123章恨爲良藥第560章誤終身第84章三色錦第489章千里共明月第210章報應第371章三議和親第518章金蘭之情第538章被熱死了第69章妾不如妻第563章重啓戰火第428章爲誰分憂第299章淚眼陳情第286章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64章一字真訣第435章遺願第443章小子還是丫頭第4章正中下懷第410章一千萬第33章紫菁玉蓉膏第572章我喜歡她第362章對影成三人第70章家法伺候第555章險象環生第86章再逢白毓第341章自亂陣腳第541章嬌妻愛女第356章一日夫妻百日恩第233章皇后開竅第429章半個下棋人第112章狗頭金第281章翦除後患第117章五石散與千里醉第441章忘憂之人第543章功成身退第203章白毓失蹤第135章昔日寵妃第236章力保後位第549章無事一身輕第412章力挺親人第142章真瘋第22章紅粉綠玉第218章驚現國書第208章伊人入夢第451章爲主不尊第247章昭圭公主的嗜好第295章人如故第287章千金機密第529章任性一次第271章因愛生恨第519章償罪第308章惑愛第540章英雄救美第92章開弓沒有回頭箭第94章故技重施第405章感傷第122章爲母則強第392章不對等的較量第475章秦閬回京第117章五石散與千里醉第168章算無遺策第15章爺本純良第213章血斑斕第185章花殘第110章患難真心第552章生辰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