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雪日大典(下)



永平之章奏起,祝女們跳起羽龠之舞,華美的裙襬搖動,在雪地裡如綻放出一朵朵極美的棲凰花。

祭天進行到最高潮的部分,秦葑接過司卿的酒樽,於諸神位前奠過,又接過司卿的福胙,於福祚位前供舉,永平之章奏到最莊隆的地方,所有人屏住呼吸看着,秦葑行最隆重的跪拜禮。終獻禮這個環節完成。

隨後,祝女們舞畢退下,撤饌,熙平之章響起。

大典進入尾聲環節,熙平之章奏過後,饌食撤除,伴着清平之章,秦葑移步觀燎臺,祭品送至燎爐焚燒,意味着帝神們帶着祭品離去,收到了人間帝王的旨意傳達,飛離人間。

燎爐點燃,衆多祭品被投入,火光照亮了天邊,最後的佑平之章與太平之章齊奏,秦王在觀燎位上,和衆官員與百姓一起觀望焚燒祭品。

祭品豐厚,燃燒的過程也久,在觀燎位觀燎的秦葑,和一齊靜默觀看的臣子們,都保持着對祭祀最後環節的重視,眼睛朝着直燃升騰的燎煙。

雪地裡有暗中涌起的殺意猛然浮起。

從西南角懸掛的天燈叢裡,有無數片狀黑影一晃而出,輕悄飛掠,如同天燈的宮紗罩下芯影一晃。

在所有人最鬆懈,帶着虔誠的心,目送焚爐裡的煙霧飛到天空,猶如帝神的離開,無比崇敬,滿懷憧憬之時,殺意快如閃電,黑影疾如厲風。就在連綿奏起的佑平之章和太平之章裡,劍身抽出,直指向秦葑!

驚呼聲抽氣聲在同一時刻響起,“有刺客!護駕!!”

秦葑身邊站着的太常司卿眼看着黑衣刺客們一齊衝了過來,尖叫道。

然而,觀燎臺邊的侍衛離得太遠,有祖訓說,進行祭祀大典之時,鐵戈刀劍一類的銳利武器一律不得帶近祭臺,以防衝撞了帝神降臨時帶來的祥雲福氣。

剎那間電閃雷鳴,臺下百官的慌張,百姓的擁擠,侍衛的欲衝向前護駕,祝女們驚慌,司祝的驚恐,所有表情一瞬間只在厲光劃過時,在鉦亮的劍身上映出,又折射在秦葑的眼睛裡。

秦葑沉着莊重的表情頃刻間抹去,他斂眉,眼神驟冷,在第一劍刺來時,一個側身,讓了開去。

好險!一旁的太常司卿在心裡驚呼。然而,第二第三劍已經於第一劍之後飛快襲來。

秦葑向後翻至折腰,第二劍的劍尖從他的鼻尖上掠過去,刺了個空,而他又飛快將後仰到一半的身體折回,轉身,利落地移步,避開了第三劍。

左右夾擊被秦葑輕鬆躲過。而臺下的人卻看得驚心肉跳,有膽小的人甚至已經嚇暈過去了突如其來的行刺事件,在數萬人的眼皮底下,而且行刺的對象是大典上最矚目的秦王。如何能不動人心魄!

躲開了三個刺客的劍後,這時第四第五刺客已經出手了,而侍衛們,也已趕到。

場面極其混亂,被太常司卿護住的秦葑在黑衣刺客的包圍圈裡,混雜着一大衆侍衛,打得不可開交。

臺下的秦齊輕輕把手掌翻回到靠衣邊的這側,手指暗動,一個黑色符牌已經收回袖間。

就在天燈裡飛出七個刺客的前一刻,是他,從袖子裡滑出那樣一個黑色符牌,翻過掌去,朝向秦葑的觀燎臺邊。

是暗號,行動的

暗號,與丞相的眼神交換,是在說,一切正常,如計劃所制,可以行動了。

而這八個黑衣刺客,就是他的第一批秘密武器:黑影隊裡的絕殺之劍。

秦齊嘴角泛起笑,當年,遇見白鴒的時候,他就以獨特的敏銳力和觀察力,發現他可以爲自己所用,所以,只小小地耍了個手段,就讓他成爲自己麾下最重要的一員。

與白鴒定下三件事的約定,在那約定未完成前,白鴒不可現世,不可與除秦齊之外的任何勢力有所交集。他成了在暗處默默守護他的最佳幫手,而這三件事的第一件事就是,訓練了一批殺手,一批不怕死的,身經百戰,以一敵十的殺手黑影隊之絕殺之劍。

這次出動的,就是絕殺劍裡最拔尖最厲害的八行劍。

他們從未失過手,個個劍術精湛招招逼人於死地之間。

秦齊悠閒地背起手,在慌亂的官員裡,默默地,似欣賞一樣地,看着絕殺劍裡的八行怎樣將那個不知天有多高的,愚蠢不自知的人,斬落黃泉!

秦齊相信,以秦葑的能力,遠遠不是八行劍裡任何一劍的對手。

更何況,秦齊想到這裡,眼神一跳,他看見臺上那些很快被八行劍殺得七零八落的侍衛們,無聲地笑了更何況,那些所謂的護駕的侍衛,都是自己抽除了精銳力量之後留下的,不中用的人!

秦葑在戰場上,已經出盡風頭,回到都城的第一天,就以宮城前的那一番話,在衆位前去接駕的官員心裡,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在場的所有人,都只看到,幾個月前從都城離開的那個秦王,和如今回來的這個秦王,分明是不一樣的了。

從前的秦王,逆來順受,對所有事都漠不關心,自先皇駕崩後,他繼承王位,拱手相讓政權,當太子的時候就不出衆,當了秦王后還是一模一樣,可太子和秦王,完全是不同的性質啊!一個是儲君,一個是真君。所以丞相掌權,太后攝政這一無奈事實,也就沒人作評論了。

這個現象持續了很久,連當秦葑說要去和禺疆決一死戰時,朝中人士也只當是笑話一樣看看。卻不想戰場一連傳來捷報,都是這個小皇帝改變的事實,一時無法接受是真的,但這無法接受裡面,多多少少也包裹了些許期望。

人都是這樣的,看着身邊某個人由陰暗面轉向向陽面時,總覺得有無限希望涌出,四處光明,儘管那個人並不是自己。

所以,班師回朝,出城門迎接,眼睛真實看到的那些東西,秦葑,他們的王的切實改變,有不少人心裡還是微微動了一下。

秦齊瞭如指掌,對這些風吹草動,他早練就了一雙洞悉世人心的眼睛,看出個大概來,那時,他心裡已有了計較。

只因爲是在那個位置上,所以理所應當被所有人期待,被所有人注視嗎?那麼他所做過的一切,就要掩埋在那個人之下了嗎?

怎麼甘願!

明明是實力懸殊那麼大的兩個人,怎麼能容許你的存在!

之後,秦葑做了些什麼,秦齊也都有把握不讓他做成功。

他想要得知的一切訊息切斷!

他想依靠的所有倚傍堵死!

他想整頓的一切事務阻撓!

總之,只要是他眼神所觸及到了,心裡有想法的,想要變成真正的秦王,把政權奪回手的一切方法,都要不顧一切地破壞。

秦齊知道自己做得到,他如願地看到秦葑黯然神傷,爲這樣無力改變的局面而痛苦的樣子,這讓他心情大好。

可是,不夠呢,光是做到這一切還是不夠的,那些老臣,比如太子傅,比如禮射連騎侍郎……他們把秦葑的努力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居然萌生了要幫助他的念頭!

已經不能再等下去了!他必須找到機會,在一切局面沒扭轉前,作出決定。

最好的辦法,那就是殺掉他。殺掉他,他就是最近的皇族血脈,以他的威信和能力,成爲下一任秦王,不是難事。

關鍵是,殺一個人很簡單,殺一個秦王,卻很難。

首先,作爲攝政人,太后第一個不讓他死,只有他的存在,她才能當成攝政太后,如果他死了,接任的人變成了自己,攝政也就失去作用因爲自己,決不是秦葑,沒有勢力,沒有倚傍,沒有威信。太后雖然信任自己,但絕不會把一國之長的權利交付到自己手中。

所以,讓秦葑死,一直是個難題,他要死在所有人眼中,否則就算他死了,也可能被宮裡掩蓋住消息,不對外界宣佈他死去的訊息,太后還是太后,丞相還是丞相。

而後,他的死,必須引起一連串的反應,推波助瀾地,將自己推上那個王位。

而這日的祭祀大典,就是最佳時機,秦齊不但可以掩人耳目抹去一切嫌疑不被太后得知,有百官作證,而且,所有人接都會受這樣的現實,因爲秦葑是在全天下眼裡死去的。

這場刺殺,會非常完美,殺了秦葑,然後八行劍會留下話,說這樣的秦王,無用無能,不能爲百姓造福,留有何用!然後讓在場百姓明白這個秦王,死與不死,對他們的意義都是一樣的。

一切安排妥當,沒有任何紕漏。

好不容易,與丞相達成一致協議,獲得了他的支持,這一切,都要萬無一失!

臺上的打鬥已經現成勝負了,秦葑被刺中了一劍,他後退,但身後已經沒人能保護他。

他武藝不弱,可以對手太強。

秦葑奪了劍,和對手殊死拼搏,可是身邊又沒有幫手,自己已經被一劍刺中了,體力不支,臺下唯一會武的秦齊,他遠遠地在人羣裡,似乎想出來,但被人困住一樣,無法脫身。

挽幾個劍花,手裡的劍被挑開,高高拋到空中,秦葑絕望地看着又一劍狠厲地朝他心口處刺來,退至觀燎臺邊緣,閉上眼……

在這衆目睽睽之下,所有趕來參加祭祀大典的百姓前,正服的百官前,自己就要這樣被殺死了嗎?

原諒我……阿唄,我不能去天塹山接你回家了……

有利刃劃破空氣裹着風聲襲來,預料之中的疼痛沒有出現,秦葑睜開眼,面前離自己只有一發之隔的劍隨着那刺客一齊倒了下去。

那刺客的胸口上,長長的箭羽暈開血跡,刺客被遠方射來的箭所殺!

秦葑順勢扭頭,只見不遠處,圜丘壇廟入口,一隊鐵騎軍踏馬而來,那馬上的人舉着長弓,朝秦葑高喊“聖上!救駕來遲!”

..

(本章完)

19殺意82再聞九朝31王位之爭34夢裡夢外56疑團之霧17放棄?13膽戰心驚的新生76白鴒的白薇42傳說中的沖喜57江山之錯36南域白鴒87酒盡前塵32綁架事件24迷局78南域的眷侶80留者留矣去者去56疑團之霧65春風一顧故人歸(上)04初相逢58迷霧散處06懷疑83風霆之忠14新舊世界的交匯點10無法逃脫的命運23敗歸60夢醒時分59不眠之夜41天子之怒34夢裡夢外53黎明前的黑夜12反擊49作別天塹山55夜色之寐78南域的眷侶61一樁舊事13膽戰心驚的新生58迷霧散處75他們的姓氏23敗歸72南域的王室成員們60夢醒時分40雪日大典(下)05看不見的背面73傳說中的折鳶公主26痛悟39雪日大典(上)39雪日大典(上)83風霆之忠71南域國的游擊戰28大計85隱於荒林的老巫39雪日大典(上)09爲誰打開那扇門(下)31王位之爭46情之所向(上)66春風一顧故人歸(下)42傳說中的沖喜22再戰15遲鈍的改觀39雪日大典(上)32綁架事件72南域的王室成員們37傳說中的神之子13膽戰心驚的新生13膽戰心驚的新生45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下)21風霆54大婚之日51亂事之冬(上)52亂事之冬(下)51亂事之冬(上)09爲誰打開那扇門(下)51亂事之冬(上)22再戰22再戰08爲誰打開那扇門(上)34夢裡夢外24迷局51亂事之冬(上)31王位之爭87酒盡前塵65春風一顧故人歸(上)30冬月之光14新舊世界的交匯點16選擇22再戰38跳崖事件02盛世祭(下)57江山之錯49作別天塹山73傳說中的折鳶公主38跳崖事件59不眠之夜76白鴒的白薇02盛世祭(下)91生死之間55夜色之寐
19殺意82再聞九朝31王位之爭34夢裡夢外56疑團之霧17放棄?13膽戰心驚的新生76白鴒的白薇42傳說中的沖喜57江山之錯36南域白鴒87酒盡前塵32綁架事件24迷局78南域的眷侶80留者留矣去者去56疑團之霧65春風一顧故人歸(上)04初相逢58迷霧散處06懷疑83風霆之忠14新舊世界的交匯點10無法逃脫的命運23敗歸60夢醒時分59不眠之夜41天子之怒34夢裡夢外53黎明前的黑夜12反擊49作別天塹山55夜色之寐78南域的眷侶61一樁舊事13膽戰心驚的新生58迷霧散處75他們的姓氏23敗歸72南域的王室成員們60夢醒時分40雪日大典(下)05看不見的背面73傳說中的折鳶公主26痛悟39雪日大典(上)39雪日大典(上)83風霆之忠71南域國的游擊戰28大計85隱於荒林的老巫39雪日大典(上)09爲誰打開那扇門(下)31王位之爭46情之所向(上)66春風一顧故人歸(下)42傳說中的沖喜22再戰15遲鈍的改觀39雪日大典(上)32綁架事件72南域的王室成員們37傳說中的神之子13膽戰心驚的新生13膽戰心驚的新生45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下)21風霆54大婚之日51亂事之冬(上)52亂事之冬(下)51亂事之冬(上)09爲誰打開那扇門(下)51亂事之冬(上)22再戰22再戰08爲誰打開那扇門(上)34夢裡夢外24迷局51亂事之冬(上)31王位之爭87酒盡前塵65春風一顧故人歸(上)30冬月之光14新舊世界的交匯點16選擇22再戰38跳崖事件02盛世祭(下)57江山之錯49作別天塹山73傳說中的折鳶公主38跳崖事件59不眠之夜76白鴒的白薇02盛世祭(下)91生死之間55夜色之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