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寧瑾現身,校考名額

眼前的這郎君生得郎眉星目,氣勢不凡,他笑着的時候,兩頰甚至還有兩道淺淡的梨渦。

這般瞧着,他似有幾分灑脫的肆意風流,又有幾分少年人的雪玉可愛。

但寧玖很清楚,這不過是表象罷了,齊王此人並不是一個好相與的角色。

寧璋見齊王靠近,連忙躬身對其一禮:“寧二郎見過齊王殿下。”

在場其他人也朝他見禮。

齊王擺了擺手道:“不必多禮,不必多禮。”

寧璋弓着身子的時候心中狂喜。眼下齊王既然摻合了進來,那麼到時候寧珏就算是想要抵賴,也沒有了機會。

寧璋對自己很有自信,他相信此番之後寧珏必然再也沒有翻身之地,

他會將寧璋狠狠的踐踏到泥土裡,好叫世人瞧瞧寧家最出色的兒郎是誰。

寧璋正要開口應下齊王做見證的要求,便聽對面的寧珏先他一步道:“既然齊王願意替大郎與愚弟的賭約做此見證,自然是再好不過。”

這話算是答應了。

寧璋先是微驚,而後心中狂喜不止。

這個寧珏還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過這樣也好,到時候他摔到泥地裡的樣子纔會更加狼狽,更加不堪。

如此,他才能感受到更多的快意。

既然這個寧珏這般狂妄的要找死,那他怎能不給他機會?

齊王道:“如此甚好,那就說定了,本王就算是此事的見證者了。”

齊王面上含笑,目光在寧璋和寧珏的身上過了個來回,心中暗想,他倒要看看,東陽侯府的這兩個兒郎究竟誰更勝一籌。

又聽寧珏忽然說道:“不過醜話先說在前頭,到時二弟若是輸了,可不要哭的太難看,請務必記得遵守賭約。”

寧璋被以一副自己贏定口氣的寧珏說教,心中很是不屑。他對自己實力極有自信,他道:“自然不會,長兄所言之話也是我所想之話,長兄雖爲二郎兄長,但此事既然立下賭約,那麼我不會手下留情的。”

寧珏搖頭,“不必留情,有什麼實力,二弟儘管使出便是。”

寧璋心中不住冷哼,拳頭幾乎要捏出聲響。

二人這般看似兄友弟恭,實則暗地裡激流涌動的話聽得周圍的人血液沸騰。

“瞧這這寧珏目光清冽,胸有成竹的模樣,莫非他真有了什麼對策不成?”

“嗤,能有什麼對策?寧二郎每次考覈都能在國子監裡裡排進前十,依我看這個寧大郎無非是因爲齊王在場,加之自己的弟弟向他挑戰,他放不下做兄長的臉面,所以才硬着頭皮答應的。”

“這樣一來,若是到時候這個寧大郎輸了,豈不是會更加難看?”

“可不是嘛。要怪就只能怪這個寧珏太過狂妄,他想要贏寧璋,依我看來,此乃不可能之事。”

“不過我聽說這個寧珏未癡傻之前是個神童呢,據聞他三歲成詩,四歲寫賦,很是有些本事。”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何況這寧珏還癡傻了這麼多年。再有你們沒聽過傷仲永嗎?這世上小時的神童沒有好好栽培,大了泯然衆人的事情還少嗎?”

“是極是極,依我看這個寧珏這次怕是要栽個大跟頭。”

“……”

寧玖不動聲色的聽着周遭人對她阿兄的不看好,不由暗嗤。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真是可笑,很快她阿兄便會讓他們明白,何爲天才。

寧玖上前,拍了拍寧珏的胳膊對他道:“阿兄無需理會旁人所言,六娘信你。”

寧珏道:“六娘放心,阿兄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正在此時,寧玖感受到齊王的目光正在她的身上四處打量,他的目光有些肆意,讓她覺得極不舒服。

寧玖和寧珏說了話便要告退,齊王卻在這個時候叫住她道:“你就是寧六娘?”

寧玖垂眸故意做出一副低眉順眼的恭順模樣,對齊王行了一禮道:“正是。”

眼前的小娘子半垂着首,似一副羞怯不敢直視他的模樣。

小娘子膚色極白,眉眼也甚是明麗,但是神情卻有些近乎刻板無趣。

齊王突然想起了上次聽旁人所說寧六娘維護寧珏的那番話,實在是無法將那話和眼前這人聯繫到一起。

莫非,她還未在自己面前露出真面目?

這樣一想,齊王忽覺她有些意思。但目前他對眼前這個小娘的興趣,也僅限有些意思罷了。

齊王轉過頭去和寧璋寧珏交談,寧玖見此藉機告退,往與國子監相對的明文堂內行去。

寧璇連忙跟上,面上似有憂色,“六娘,長兄和二兄下這般大的賭注,若祖父知曉該如何是好?”

寧玖道:“二位兄長比你我二人都年長,這般大的人了,做事自有他們的分寸,我們做妹妹的就算要管也管不了,由着他們去吧。”

寧璇喃喃,張了張口不知道說什麼。

她分明記得方纔六娘對上二兄的時候,可不是這樣的。

她隱隱覺得,六娘好似在故意挑釁二兄。

寧玖進了明文堂後並不急着入內,反倒是在門口不遠處右側的一顆樹下站着。

“六娘站在此地幹甚?莫不是要等人?”寧璇想了想,又道:“莫非是在等韓二孃?”

“是的。”寧玖點了點頭。

她的確實在等人,不過她要等的人不是韓二孃,而是她的那位好妹妹——

寧瑾。

若非昨天下午妙覺真人派人遞了消息過來,寧玖都不知永嘉大長公主竟花了大力,替她那位好妹妹弄到了進入明文堂的名額。

事情是這樣的,三日前一大早,有一人擊響了京兆尹府門的鳴冤鼓。

此人名爲劉大郎,乃洛陽人士,他千里迢迢從洛陽來到永安京來,爲的狀告自己的弟弟連同他人謀奪家產,爲自己討回一個公道。

劉大郎的所在的劉家在洛陽小有名氣,乃是當地出名的商戶。劉家從他曾祖父那代開始便做起了玉器買賣,累經三代後,劉家家境愈發殷實,頗有些積蓄。

兩年前,常年臥病在牀的劉父忽然將劉大郎從家中趕了出去,並揚言要將劉大郎在家譜當中名字除去,由自己的次子繼承劉家的全部家產。

劉父共有二子,劉大郎乃是原配所出的嫡子,而劉二郎則是由繼室所出的嫡次子。

這劉大郎的嫡長之名從家譜除去,便意味着劉家的萬貫家財都與他無緣,劉大郎自是不願。

但劉父鐵了心要和他斷絕關心,召集族中族老,在族長的見證之下將劉大郎從劉家的家譜當中除名了。

劉大郎乃是嫡長,按理來說絕大部分家產應是是由他繼承纔是,而那劉二郎雖也是嫡子,但到底是繼室所出又不佔長,他上頭頂着個長兄,按理說這偌大的家財也不應由他全部繼承。

原來,此事要怪就怪劉大郎自己作死。

據聞劉大郎當年對自己的庶母欲行不軌之事,被劉家家主撞了個正着。

雖然劉大郎拒認此事,言稱自己是被那庶母冤枉的,可人證物證聚在那妾氏一口咬定劉大郎的罪行,加之此事乃是劉家家主親眼所見,他便認定了此事。

劉家家主對此十分憤怒,可由於劉大郎乃是自己的長子,加之對原配妻子的感情,他最終選擇了原諒劉大郎。

庶母事件過去三個月後,劉大郎的院子裡開始出現了很多蹊蹺的事情,鬧得劉家終日人心惶惶。

於是劉家家主的妻子朱氏便提議找一位高僧來府中做做法事。

恰逢此時有一永安的高僧途徑洛陽,朱氏便請了這位高僧在院中做法。

高僧做法之後,劉大郎院子裡的蹊蹺事便沒了。但劉家家主卻因此事,在劉大郎的牀下搜出了寫着自己生辰八字的厭勝人偶。

這下劉家主氣得實在不輕,難怪近些年來他的身子越來越差,敢情是因爲這逆子乾的好事。

先是覬覦自己的小妾,再是眼巴巴的盼着自己去死,這下劉家家主再也忍受不了了。

一氣之下,他便將劉大郎逐出了門去。

而將劉大郎逐出門後,他原本的病也好了許多,劉家主頓感自己此舉十分正確。

最後在朱氏和次子劉二郎的攛掇下,劉家家主決定召集族中長老,直接將劉大郎這般劣跡斑斑的逆子逐出了自己的家門。

將劉大郎逐出家門後,劉家家主原本轉好的身體又開始變得虛弱,於是他便對朱氏所出的次子越來越器重。

一年後劉家家主因病去世,劉家的萬貫家財自然而然的便落在了這位劉二郎的身上。

幾日前,那劉大郎擊鼓的動靜鬧得極大,是以寧玖對此事也有耳聞。

她原本以爲此事只是一件普通的家產糾紛,所以並未怎麼注意,直到一日前妙覺真人派人找她,她才知道當年劉家請去做法的那位大師不是旁人,而是虛雲。

原來,當年劉大郎經歷的庶母事件和厭勝之術全部是劉二郎母子欲圖爭奪劉家的家產所鬧出來的事情。

毫無疑問,這兩件是劉大郎都被栽贓了。

因爲虛雲來自永安,又頗有名氣,劉家家主怎麼想也想不到,這位所謂的永安高僧居然和自己的妻室和兒子陷害他的嫡子。

若非虛雲在其中擔任的這個重要角色,劉家家主說什麼也不會這麼快就將劉大郎趕出家門。

劉大郎被逐出家門後過得很是落魄。

可就在三個月前,有人找上來,只要他前往永安去狀告劉二郎母子,背後之人便會爲他做主,奪回原本屬於他的家財。

劉大郎自然不肯相信天上會有這般的好事,一開始還很是緊很是警惕,但越到後來他便越相信那背後之人。

因爲那背後之人不但與他錢財,還讓他好吃好喝的揮霍了很是一陣。

劉大郎從小過慣的便是錦衣玉食的日子,被自己的弟弟逐出家門後,這一年來過得很是悽慘。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背後之人讓他再次過上了從前那種珍饈佳餚,錦衣玉食的好日子,劉大郎自是不勝歡喜。

他一想,現在的他不過是一個一無所有的人罷了,就算別人圖他什麼,拿去好了,只要能讓害了他的那對母子付出代價,拿回本該屬於他的東西,他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於是劉大郎便答應了背後之人,從洛陽一路往永安城而去,到永安城後直奔京兆尹府,擊響了那面鳴冤鼓。

至於這劉大郎所謂背後之人,除了永嘉大長公主等人,寧玖不做他想。

劉大郎擊鼓那一日,永嘉大長公主‘正好’經過京兆尹府門,於是便目睹了此事的全過程。

聽到此事涉及虛雲大師,永嘉大戰公主忙叫劉大郎住口。

一行人進了京兆尹府衙後,永嘉大長公主聽完此事經過後讓京兆尹馮聞務必處理好此事。

馮聞聽後連忙應是,他不由暗想:若是這個劉大朗所言不虛,那這便意味着這個虛雲大師便是個徹頭徹尾的騙子。

如此一來,前些時日永嘉大長公主的那位外孫女豈不是遭受了不白之冤?

再有,永安城內不少貴族與那虛雲大師相交甚篤,若真要查,這事要查出多少人?

馮聞是新任的京兆尹,他坐上這個位置之前便聽說過,京兆尹的更換頻率極爲頻繁,稍有不慎官位便不保了。

曾有詩人寫道:“如何尹京者,遷次不逡巡。請君屈指數,十年十五人。”

十年十五人,由此可見,這京兆尹實在是不好當。

馮聞深感惶恐,冷汗直冒,派了人去洛陽去和當地官員覈查此事,爲了避免不打草驚蛇,還一邊暗派了人去調查虛雲大師。

至於永嘉大長公主,聽聞此事後便去了皇宮面聖。

永嘉大長公主此次面聖的目的不是爲了其他,而是爲寧瑾求一個明文堂的名額。

事實上,寧瑾在淨明庵修煉的半年之期早在十多日前就滿了。

只是爲了不橫生枝節,永嘉大長公主便悄悄地派人將她接回了永嘉大長公主府,並未第一時間送她回東陽侯府。

而在東陽侯府,身爲寧瑾親孃的安平郡主不提及將寧瑾接回的事情,李氏和鄭氏等人更不會去趟這渾水。

是以,寧瑾就這樣在永嘉大長公主府上住了下來。

永嘉大長公主向宣德帝求名額的時候,‘順便’還陳述她遇到的這件奇案,說是虛雲極可能是個欺世盜名之輩,她的七娘已經苦修了半個月,當初因爲修行錯過了明文堂的名單,請求宣德帝再給寧七娘一個機會。

劉大郎的案子目前還在調查當中,自然不可輕易下妄論,但至少虛雲確實很有嫌疑。

而在此之前,永嘉大長公還去白雲觀找過妙覺真人,讓他寫下一份文書證明寧瑾與所謂的邪祟並無關係。

至於虛云爲何要說寧瑾沾了邪祟,那就不得而知了。

宣德帝被永嘉大長公主煩得透了,面上不顯,心中卻對永嘉大長公主愈發厭惡。

京兆尹,白雲觀,淨明庵……永嘉大長公主的手還當真是越伸越長。

既然對方準備如此充分,宣德帝怎好拂了她的意?自然就允了此事。

正是因永嘉大長公主找上門來讓妙覺真人替寧瑾作證,妙覺真人察覺此事有異,調查一番後才通知了寧玖。

所以,若是不出寧玖預料,今日鄭明文堂的校考寧瑾是無論如何也要來的。

未過多久,寧玖和寧璇二人便看到了韓二孃。

寧璇立時朝韓二孃招手,“二孃這邊。”

韓二孃才隨父親來到永安不久,也沒什麼朋友。眼見寧玖和寧璇二人在樹下等她,心中頓時一暖,忙朝二人靠近。

“六娘和四娘久等了,真是不好意思。”

寧璇道:“哪有?我們不過等了一會兒罷了,不妨事的。”說罷寧璇轉頭對寧玖道:“既然二孃已經來了,那我們便進去吧,校考馬上就要開始了。”

寧玖盯着門外不斷往內的一個又一個身影,眸子微微沉了幾分道:“再等等。”

寧璇和韓嫣雖有些不解,但還是依照寧玖所言在樹下等了起來。

很快,寧玖便瞧見一身着明文堂統一素色襦裙的小娘子邁着步子緩緩而來。

其實寧玖也知,寧瑾回了永安已有十多日了。她在淨明庵的修行期滿後便回了永安,只不過她並未回東陽侯府,而是去了永嘉大長公主的府邸。

起先寧玖並不知寧瑾遲遲不歸東陽侯府的目的,不過現在,她對此已是瞭然。

寧瑾之所以不回東陽侯府,必然是在準備校考的事情。

思及此,寧玖不由暗笑,永嘉大長公主還真是好笑,這是已經開始提防她來了?

寧璇遠遠就看見了寧瑾,面帶驚色,“那不是七娘嗎?她不是在淨明庵嗎?怎麼今日也來了?”

寧玖道:“以安平郡主和永嘉大長公主的性子,今日她不來纔是奇怪。”

寧璇也不是蠢人,聽此頓時瞭然。必然是永嘉大長公主使了什麼門道,所以纔將原本沒有資格進入明文堂的寧瑾尋了一個名額。

韓嫣瞧了眼寧瑾問道:“此人你們認識嗎?”

寧玖道:“自然認識,此人乃是我繼妹。”

韓嫣一笑,“既然是六孃的妹妹,那她也是我的朋友。”說着便要上前熱情的與寧瑾打招呼。

寧玖連忙拉住她的手搖搖頭道;“我與我這位妹妹素來不和,二孃還是莫去,你若去了,她應是不會高興的。”

韓嫣的神情有些尷尬,不由撫了撫耳邊的髮髻道:“這樣啊。”

寧玖道:“走吧,既然瞧見她來了,我想確定的一些事情也已經有了答案。”

是了,寧玖之所以要在此地確認寧瑾今日是否會來,便是爲了確定一些事情。

上一世,她並不知道劉家事情的存在,畢竟劉家遠在洛陽,而她只是對永安城的事情熟悉罷了。

不過眼下寧瑾既然來此,那便說明劉家的事情十之八真的,不然永嘉大長公主也不會費那麼大的功夫將人從洛陽弄到永安。

永嘉大長公主的目的已不難猜。

她無非是想借劉家之事,牽扯出其他事情,以此證明虛雲大師是個徹頭徹尾的騙子。那麼上次寧瑾的事情自然要推翻重審……如此一來,寧玖必然脫不了干係。

寧玖看着遠遠走近的寧瑾,眉眼微沉。

若是她所料沒錯,永嘉大長公主肯定想借虛雲大師倒打一耙,指證她買通虛雲陷害寧瑾。

這個罪名若是成立,對她而將是一個極大的打擊。

寧玖一笑,她怎會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

不只寧玖等人遠遠便瞧見了寧瑾,寧瑾也瞧見了她們。

見此,寧瑾上前,在將要越過寧玖等人錯開的時候笑道:“怎麼?兩位阿姊似乎對於我對我今日來此很是有些意外?”

寧瑾面上含笑,眉眼微沉,眸中流轉的眼波再也不同以往那般沉不住氣,寧玖不再是那個一眼就能讓人看穿她情緒的人。

她開始變得內斂起來。

知道內斂和隱藏鋒芒,寧玖眼神微凝,幾乎是寧瑾開口的瞬間,她便感覺到了寧瑾變了。

眼前的她彷彿突然成長了起來,褪去了以往的焦躁和浮躁,取而代之的是沉穩和內斂,竟與前世的她有了七分接近。

寧玖眼眸微眯,她越是接近前世,她便對她的恨意愈深。

寧玖道:“是有些意外。”纔怪。

寧瑾笑了,用手撫了撫自己的鬢髮,姿態悠閒而又高雅,她道:“此事有什麼意外的?這不過是個開始罷了。接下來還有很多讓阿姊意外的事情,希望屆時你能夠承受得住。切莫要因太過意外而受不住呢。”

眼下的這番話,可比她以往的話高明多了。

這番話看似無奇,實則暗含威脅,且她偏偏挑在校考之前說。

若是心思稍微差的,怕是會因其中暗含的威脅而心思不寧。

想要引起自己的恐慌而讓她感到動搖?果然是大有長進。

不過,怕是要讓她失望了。

寧玖擡眸,悠悠的目光落在寧瑾的身上。

------題外話------

過渡章吧,要是你們覺得前期安平和寧瑾蠢是正常的。

事實上安平母女確實蠢,但架不住人有個厲害的媽(外祖母),真正厲害的是老妖婆

所以,先收拾大BOss,再慢慢虐這兩個小渣渣

第161章:薛貞出手,半道被截第054章:藉機敲打,針鋒相對第109章:寧瑾現身,校考名額第156章:賜婚風波,九郎生怒第079章:機關算盡,功虧一簣第159章:登門拜訪,勸說孫琰第068章來路不明,如何敢用第142章:薛貞獻計,肆機接近(二)第103章:靜候數月,終於來了第207章:端王之死,面目全非第113章:牆縫藏屍,庵堂之秘第041章:芝蘭玉樹,王氏四郎(二更)第204章:帝王遇刺,朝局動盪第011章:危機解除,添柴加火第062章正人君子,乘人之危第074章人慾害我,順勢而爲第037章:春蒐準備,前往行宮第095章:會見鴇母,上門自薦第165章:秋狩圍獵,神秘白霧第042章:驚才豔絕,蟬聯詩魁(求收)第023章:刁奴欺主,合該重罰第078章:正主現身,虛僞至極第105章:相交甚篤,兄弟情深第120章:第100章:車內對峙,另尋他法第144章:丟盡臉面,心生怨懟第103章:靜候數月,終於來了第028章:心比天高,不甘人下第037章:春蒐準備,前往行宮第085章:證物俱在,主院對質第130章:古怪童謠,傳遍永安第149章:突厥事敗,帝王震怒第112章:夜探尼庵,藏污納垢第004章:兩相對峙,各懷心思第156章:賜婚風波,九郎生怒第120章:第112章:夜探尼庵,藏污納垢第049章:灑金之筆,局勢反轉第131章:王氏生疑,疑有姦情第114章:捉拿永嘉,極樂毒蠱第165章:秋狩圍獵,神秘白霧第183章:負荊請罪,楚王捱揍第084章:邪祟之氣,指向正東第057章:男娼女盜,撞破姦情第211章:番外1第014章:半途攔截,一睹風姿第150章:君臣相談,太子妃選(二)第020章:長者爲尊,安能違抗第164章:晉王籌謀,生出一計第100章:車內對峙,另尋他法第003章:山窮水盡,峰迴路轉第186章:樑國夫人,藉機敲打第154章:初識心意,夜探香閨(二)第125章:薛貞裝病,成功出逃(二更)第092章:佛緣深厚,削髮爲尼第050章:替罪羔羊,寧氏二孃第116章:三司會審,永嘉冤枉第172章:齊王落罪,寧瑜示好第182章:寧珍生亂,薛九出手第007章:事急從權,破門而入第060章剛出狼穴,又入虎口求收第116章:三司會審,永嘉冤枉第109章:寧瑾現身,校考名額第044章:詩會開始,以詩入畫(三更)第007章:事急從權,破門而入第176章:踐行宮宴,古麗被殺第170章:御前對質,意圖換婚第107章:天氣太熱,使人發昏(甜)第023章:刁奴欺主,合該重罰第126章:山雨欲來,尋求庇護第170章:御前對質,意圖換婚第212章:番外2第098章:投懷送抱,佳人在懷第211章:番外1第172章:齊王落罪,寧瑜示好第174章:再憶往生,追溯前塵(二)第183章:負荊請罪,楚王捱揍第120章:第032章: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104章:失去名額,安平發狂第042章:驚才豔絕,蟬聯詩魁(求收)第118章:穿紅戴綠,真是湊巧第021章:激怒李氏,被逼下跪第108章:校考爲賭,敢不敢接第024章:既爲親家,有何不妥第087章:自作自受,送往庵堂(首訂)第068章來路不明,如何敢用第050章:替罪羔羊,寧氏二孃第164章:晉王籌謀,生出一計第203章:請命北上,溫琅中計第052章:斬獲魁首,冠壓羣芳第187章:心意轉變,震懾十娘第184章:帝王昏迷,設陣祈福第193章:無恥之徒,二房生亂第135章:姦情敗露,全城笑柄第120章:第037章:春蒐準備,前往行宮第032章: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146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二)第067章自尋死路,不外如是
第161章:薛貞出手,半道被截第054章:藉機敲打,針鋒相對第109章:寧瑾現身,校考名額第156章:賜婚風波,九郎生怒第079章:機關算盡,功虧一簣第159章:登門拜訪,勸說孫琰第068章來路不明,如何敢用第142章:薛貞獻計,肆機接近(二)第103章:靜候數月,終於來了第207章:端王之死,面目全非第113章:牆縫藏屍,庵堂之秘第041章:芝蘭玉樹,王氏四郎(二更)第204章:帝王遇刺,朝局動盪第011章:危機解除,添柴加火第062章正人君子,乘人之危第074章人慾害我,順勢而爲第037章:春蒐準備,前往行宮第095章:會見鴇母,上門自薦第165章:秋狩圍獵,神秘白霧第042章:驚才豔絕,蟬聯詩魁(求收)第023章:刁奴欺主,合該重罰第078章:正主現身,虛僞至極第105章:相交甚篤,兄弟情深第120章:第100章:車內對峙,另尋他法第144章:丟盡臉面,心生怨懟第103章:靜候數月,終於來了第028章:心比天高,不甘人下第037章:春蒐準備,前往行宮第085章:證物俱在,主院對質第130章:古怪童謠,傳遍永安第149章:突厥事敗,帝王震怒第112章:夜探尼庵,藏污納垢第004章:兩相對峙,各懷心思第156章:賜婚風波,九郎生怒第120章:第112章:夜探尼庵,藏污納垢第049章:灑金之筆,局勢反轉第131章:王氏生疑,疑有姦情第114章:捉拿永嘉,極樂毒蠱第165章:秋狩圍獵,神秘白霧第183章:負荊請罪,楚王捱揍第084章:邪祟之氣,指向正東第057章:男娼女盜,撞破姦情第211章:番外1第014章:半途攔截,一睹風姿第150章:君臣相談,太子妃選(二)第020章:長者爲尊,安能違抗第164章:晉王籌謀,生出一計第100章:車內對峙,另尋他法第003章:山窮水盡,峰迴路轉第186章:樑國夫人,藉機敲打第154章:初識心意,夜探香閨(二)第125章:薛貞裝病,成功出逃(二更)第092章:佛緣深厚,削髮爲尼第050章:替罪羔羊,寧氏二孃第116章:三司會審,永嘉冤枉第172章:齊王落罪,寧瑜示好第182章:寧珍生亂,薛九出手第007章:事急從權,破門而入第060章剛出狼穴,又入虎口求收第116章:三司會審,永嘉冤枉第109章:寧瑾現身,校考名額第044章:詩會開始,以詩入畫(三更)第007章:事急從權,破門而入第176章:踐行宮宴,古麗被殺第170章:御前對質,意圖換婚第107章:天氣太熱,使人發昏(甜)第023章:刁奴欺主,合該重罰第126章:山雨欲來,尋求庇護第170章:御前對質,意圖換婚第212章:番外2第098章:投懷送抱,佳人在懷第211章:番外1第172章:齊王落罪,寧瑜示好第174章:再憶往生,追溯前塵(二)第183章:負荊請罪,楚王捱揍第120章:第032章: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104章:失去名額,安平發狂第042章:驚才豔絕,蟬聯詩魁(求收)第118章:穿紅戴綠,真是湊巧第021章:激怒李氏,被逼下跪第108章:校考爲賭,敢不敢接第024章:既爲親家,有何不妥第087章:自作自受,送往庵堂(首訂)第068章來路不明,如何敢用第050章:替罪羔羊,寧氏二孃第164章:晉王籌謀,生出一計第203章:請命北上,溫琅中計第052章:斬獲魁首,冠壓羣芳第187章:心意轉變,震懾十娘第184章:帝王昏迷,設陣祈福第193章:無恥之徒,二房生亂第135章:姦情敗露,全城笑柄第120章:第037章:春蒐準備,前往行宮第032章: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146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二)第067章自尋死路,不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