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閻柔

bookmark

因爲無瑕現在的身份還是程玉的親兵,爲了不曝露自己的真實身份,只是冷冷的望着身後的人。程玉不知道來人到底是誰,有沒有危險性,於是也回頭觀看。

不過見到眼前的人,程玉卻感到萬分驚訝,就要喚出聲來,那人卻是用手在脣前做了一個禁聲的手勢,程玉雖然不知道來人的目的是什麼,單料想一個文弱書生應該不會對自己造成什麼危險,因而低聲對無瑕說:“讓他過來吧。”

無瑕這才警惕的讓到一邊,但手中的劍柄還是沒有放下。

那人來到程玉身邊,一拱手對程玉說:“司馬大人感到意外吧,我來找您,是有一些話想和大人說。”

程玉對這個人跟出來還真是不知道原因,原來跟在程玉身後的竟然是樓班的智囊閻柔。他見閻柔如此說,反問道:“這裡方便嗎?”

閻柔要和他說的還真是一些悄悄話,於是對程玉說:“司馬大人,裡面的人應該不會注意到我,我們最好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再說。”

於是程玉想了想幹脆將他帶到了附近的一個書房,這裡離宴會的大廳已經很遠,程玉終於可以正常的說話了,他首先坐下,然後請閻柔坐到身邊的椅子上,等了半晌,卻不見閻柔開口,一擡頭見他正盯着自己的身後,這纔想起無瑕一定也跟在自己的後面,對閻柔說:“沒有關係,她絕對可靠,閻先生有什麼話但說無妨。”

閻柔這才清了清嗓子然後對程玉說:“不知道大人對烏丸或者說對樓班這個人怎麼看?”

程玉聽到這樣的話,有些疑惑的看着眼前的人,他需要在閻柔的表情中看出一點端倪來,究竟他說這話是什麼意思,他代表的是誰的利益,他想得到的,或者說他希望達到的是什麼?最後程玉還是比較保守的敷衍了一下:“卻不知閻大人想說什麼,烏丸人是我們的盟友,樓班大人是烏丸的單于,自然也就是我程某人的朋友啦。”

閻柔聽到程玉的話,微微的皺了一下眉,但是一個很輕小的動作,程玉看在眼裡似有所悟,只聽閻柔繼續說:“大人對我似乎還有一些疑慮,既然是面對大人,有些話,我不得不直說,希望大人見諒。雖然烏丸人現在與大人是盟友,但不過是畏懼大人現在的威勢,如果一旦中原動盪的話,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再蠢蠢欲動,這些還只是後面的危險,單就現在來說烏丸也並非是一片平靜,樓班此人與蹋頓不同,他的野心很大,不僅僅侷限於想做草原的霸主,也不是要能在中原過上安定的生活就夠了,他的夢想是做中原的王。雖然現在有大人英名神武,又有蹋頓掣他的肘,但一旦有機會,樓班此人一定會對中原不利。”

程玉對閻柔會說出這樣的話大爲驚異,自己的印象中閻柔似乎是烏丸人的核心智囊,最近幾年烏丸人的強大應該說和他有一定的關係,說他在蹋頓和樓班之間遊走自己還可以接受,但要說他一心是爲了中原的漢家江山,自己多少還是有點不理解,難道他和自己說這些話只是爲了詆譭樓班嗎?就算他是蹋頓的人,可是詆譭樓班對蹋頓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好處啊?

不過以自己對樓班的印象,即使閻柔說的不中,距離事實的真相也定然相距不遠,樓班這人確實像是個很陰險很有野心的樣子,自己反正已經聽了閻柔這麼多的話,無妨就讓他說完。於是程玉問道:“那麼閻先生又有什麼解決的辦法呢?”

“我希望大人可以將烏丸人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勢力上去,讓烏丸和其他所有有野心的外族勢力陷入內亂,具體的做法就是將烏丸與高句麗排除到會盟的盟約之外,並且保持對烏丸的縱容,如此一來,樓班定然窮兵黷武,到時候一旦激起草原各族對烏丸的仇恨,大人就可以聯合各族一同兵發烏丸,徹底解決這個後患。”

這樣的意見讓程玉聽來都有些陰險,但是他卻有不同的想法,既然閻柔已經這麼說,看來他對烏丸也確實沒有對中原的感情深,甚至可以說他的心中根本就沒有烏丸。自己的想法與他說也無妨,於是程玉對閻柔說:“閻先生果然是一心爲國,但是這樣做恐怕治標不治本。”

閻柔聽到這裡,滿臉都是認真的表情,看來他也很想聽自己的下文,於是程玉沒有停頓的說了下去:“雖然這樣可以消滅掉烏丸,可是難保不會再有鮮卑人,高句麗人,夫餘人對中原懷有野心,這樣打下去,什麼時候纔是個頭呢?我想,解決像烏丸這樣的勢力,最根本的是讓他們也從心裡想成爲漢朝的子民,不僅烏丸和鮮卑人,所有的民族都可以在嚴格的控制下進入中原,讓他們共同享受我大漢的土地,接受大漢的教化,等四方歸附的時候,我大漢纔可以真正高枕無憂。”

這話說的閻柔茅塞頓開,滿懷崇敬的對程玉一禮說:“大人高瞻遠矚,實在爲我所不及——但樓班此人……”他對樓班這樣的野心家是否能易於對付還是有點懷疑。

程玉現在對他卻是一點懷疑也沒有,順口也就將自己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如果樓班有野心的話,可以給烏丸人換一個單于。”

說完這句話,程玉纔多少有點後悔,但閻柔的想法與他也差不多,甚至比他要陰險的許多,對此大爲贊同:“正是,我之所以投靠蹋頓,是覺得他要比樓班更淳樸一些,如果施以教化,定然爲我大漢忠心子民。”

第9節 勸降第10節 叛亂第10節 盟約第2節 得逞第10節 定策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4節 北伐尾聲第1節 內應第1節 擁立第9節 內鬥第1節 試探第4節 決鬥第3節 說服第1節 軍師第3節 十字路口第6節 派系第9節 頹唐第1節 使者第6節 拜山第2節 聚賢第9節 出使第3節 詐城第7節 報復第8節 家事第3節 援助第2節 遇險第2節 奇計襲洛陽第8節 閻柔第5節 殉城第10節 叛亂第8節 迴心第2節 談和第十八節第8節 復仇第6節 意外第4節 變第3章 求死第9節 勸降第10節 漁人第5節 異狀第9節 緩衝第10節 求助第3節 銅雀五虎將第4節 背箭破敵陣第9節 內鬥第5節 破城(2)第6節 舞劍第8節 請降第5節 收穫第1節 成就第六節第2節 撞車第4節 喜憂第4節 鬼狐復活第4節 喜憂第7節 溫侯第10節 義父第8節 條件第1節 失城第8節 結親第10節 治療第10節 衝擊第2節 回顧尾聲第7節 結拜第2節 兩難第7節 清野第1節 失敗第1節 “妥協”第10節 漁人第7節 反間第1節 除患第5節 醒悟第6節 拒降第2節 談和第5節 借兵第1節 騎戰第7節 波動第1節 平局第3節 大興三路兵第3節 備戰第3節 擇第3節 銅雀五虎將第1節 單福第3節 十字路口第7節 歸順第9節 竹槓第4節 死地第2節 撞車第3節 平叛第10節 聯姻第3節 偷營險中伏第9節 說客第9節 山口第5節 困敵第5節 對策第6節 自焚第1節 獻計
第9節 勸降第10節 叛亂第10節 盟約第2節 得逞第10節 定策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4節 北伐尾聲第1節 內應第1節 擁立第9節 內鬥第1節 試探第4節 決鬥第3節 說服第1節 軍師第3節 十字路口第6節 派系第9節 頹唐第1節 使者第6節 拜山第2節 聚賢第9節 出使第3節 詐城第7節 報復第8節 家事第3節 援助第2節 遇險第2節 奇計襲洛陽第8節 閻柔第5節 殉城第10節 叛亂第8節 迴心第2節 談和第十八節第8節 復仇第6節 意外第4節 變第3章 求死第9節 勸降第10節 漁人第5節 異狀第9節 緩衝第10節 求助第3節 銅雀五虎將第4節 背箭破敵陣第9節 內鬥第5節 破城(2)第6節 舞劍第8節 請降第5節 收穫第1節 成就第六節第2節 撞車第4節 喜憂第4節 鬼狐復活第4節 喜憂第7節 溫侯第10節 義父第8節 條件第1節 失城第8節 結親第10節 治療第10節 衝擊第2節 回顧尾聲第7節 結拜第2節 兩難第7節 清野第1節 失敗第1節 “妥協”第10節 漁人第7節 反間第1節 除患第5節 醒悟第6節 拒降第2節 談和第5節 借兵第1節 騎戰第7節 波動第1節 平局第3節 大興三路兵第3節 備戰第3節 擇第3節 銅雀五虎將第1節 單福第3節 十字路口第7節 歸順第9節 竹槓第4節 死地第2節 撞車第3節 平叛第10節 聯姻第3節 偷營險中伏第9節 說客第9節 山口第5節 困敵第5節 對策第6節 自焚第1節 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