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獻計

bookmark

半月後,沛城內。

陳宮:“主公,據我觀察,這半月來,徐州衆將似乎對程玉都心有不滿,此時乃天造良機,只要我們偷襲徐州,料想徐州的軍兵定不會爲程玉賣命,徐州定會一鼓而得,此乃天以資將軍,必可將程玉趕回北海,有徐州之後,東臨大海,西窺中原,北伺罅隙,南略江淮,幾年之內,必可重回東都,請主公思慮啊。”

呂布聽了這個意見,也是深和本意,對於徐州的內訌,他也早有所聞,自從貂禪換西徐之後,就有徐州的舊將暗中與他通傳書信,說明了徐州衆將對程玉多懷不滿的情況,又跟他介紹了徐州牧陶應其實是被程玉軟禁,徐州衆人並非真心向他。對於這個,呂布當然早有準備,其實他也知道,這次換西徐,程玉和自己都會大失人心,不過當務之急是先要保住自己的實力,沒有辦法爲了達到自己的理想只得承受了罵名。

不過他怕自己的判斷有誤,又把眼光投向了衆將,發現大家都對這個建議持有同感,於是哈哈一笑說:“程玉自以爲得計,以爲侮辱了我他就可以得志,卻不知道如此一舉定會失去人心,好,既然大家都有同樣的看法,我們明夜就出發,後天夜裡進攻徐州城。陳軍師,小沛是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根據地,請你親自把守,另外在衆將中挑選幾個得力的幫助你吧。”

呂布一點也沒有意識到,他現在其實正面臨着一生中最重大的危機。

第三天的夜晚,呂布已經行近了徐州城,他在開完會議以後,就讓心腹去徐州幫他聯絡幾個內應,其中包括被軟禁的徐州牧陶應,只要答應他只要幫自己穩定徐州的情勢,就可以把他放出來繼續享受花天酒地的生活。在呂布看來,徐州現在已經就是自己的地盤。東萊的程玉,要他能活着回到他的大本營再說吧。

突然,隊伍前面的探路兵丁回來稟報說:“大人,前面的路上發現很多樹木阻擋,恐怕敵人已經發覺,今晚的行動是否繼續?”

什麼?呂布突然警覺起來,難道那幾個內應是程玉安排得嗎?不應該啊,自己對這幾個人的看法是很瞭解的,他們不過是爲了自身的利益而歸降東萊軍的,自己曾經答應取得徐州以後不但保持他們的一切,還會提升他們的官職,而且,根據他多年的直覺,這幾個人確實對程玉心懷不滿啊?爲什麼程玉會發覺自己的行動?到底是哪裡漏了風聲。

但時間實在不容的他多想,看來只有命令部隊掉頭回小沛再做計議。可等他的命令發出來的時候,似乎已經晚了,正當呂布軍前後交錯亂成一團的時候,兩邊的樹林草地山頭都出現了無數的火把,糟了,程玉識破自己的計劃。

呂布連忙揮動大戟,指揮自己的部隊突圍,但似乎這已經晚了,兩邊埋伏的徐州軍箭如雨發,更要命的是,射出的箭上大多已經包裹易燃之物並且已經點着了火,雖然是春天的土地,但經歷一冬的枯草大都還沒有腐爛,被春風吹乾後燃燒的更是十分旺盛,轉眼之間呂布帶來的部隊就被熊熊火焰包圍了,看來今日計劃定是敗露無疑。爲今之計,惟有迅速退回小沛,整頓防守,以期再戰。

想不到程玉竟然這麼難對付,看來自己還是小看他了,今日之恥只有來時再報。雖然呂布心裡想的熱鬧,卻一點也不敢耽誤,他知道這種情況下如果跑的慢很容易就葬身於火海之中。

在呂布反應還算快的情況下,他終於成功的衝出火海,至於他手下的軍兵有沒有那麼幸運,就只有乞求蒼天了。

沒想到,剛穿出烈火沒有多遠,面前突然多了一員武將攔路:“呂布鼠輩,我主讓你苟全性命于徐州,你卻不知足,今日且把狗命留下。”一抖手中的長矛,迎面向呂布衝了過來。呂布的心思早就亂了,還哪有心去和別人爭鬥,招架了幾個回合,見不能輕取對方,周圍又有許多對方的兵丁,不敢再耽誤,一揮方天戟,虛晃一招,撥馬就往小沛繼續跑。

剛跑沒有多遠,面前又有一員大將攔住去路:“呂布小兒,你往日的威風哪裡去了,今日先把人頭留下才能放你過去。”這個卻是太史慈,呂布依然是抵擋了幾下轉身就跑,太史慈也不忙着去追,抹馬又向其他呂布的兵馬截殺而去。

一路上,直殺的呂布風聲鶴嚦,等身後的喊殺聲停息之後,呂布再看身後的殘兵已然連一半都不到了,一聲嘆息,又向小沛進發,只有回到自己的地方纔是最安全的。

等到了小沛城下,呂布一看,卻氣的幾乎由馬上摔下。

第7節 遊擊第5節 擾敵第4節 大戰第2節 中伏第4節 北伐第10節 叛亂第7節 低落第8節 慘淡第5節 訪賢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1節 誤中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10節 奇兵第3節 反戈第3節 反戈第4節 獻門第8節 誓言第5節 狂歡第5節 張燕第10節 定策第5節 重逢第3節 備戰第9節 勸降第6節 兵變第十八節第2節 兩難第1節 試探第6節 區別第七節第2節 爭論第5節 聯軍第4節 審訊第1節 除患順義公第7節 公子第3節 劫糧各逞智第1節 誤中第4節 誘敵第5節 戰果第10節 謹慎第1節 投軍第9節 約戰第十九節第10節 義父第10節 黃忠第2節 治胡第9節 折肱第5節 殉城第9節 說客第4節 脫險第5節 對策第7節 抉擇第4節 變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2節 空城待吳軍第2節 得逞第3節 刺殺(二)第6節 玉璽第6節 北寇第4節 徐州第2節 魏延第5節 陡遇強敵第3章 求死第6節 險地第10節 先兆第9節 出使尾聲第8節 復仇第7節 堅持第1節 箭射劉玄德第4節 探親第1節 議和第3節 誓約第4節 請求第6節 拜山第2節 異軍突起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4節 兩雄交兵第8節 閻柔第5節 處罰第7節 退兵第4節 危機第1節 誘敵第8節 復仇第10節 維谷第7節 反目第5節 處罰第4節 求醫第6節 鐵騎第1節 許攸第2節 遇險第7節 溫侯第2節 奇計襲洛陽第7節 結拜第5節 終第6節 意外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9節 二喬第2節 魏延第8節 威名
第7節 遊擊第5節 擾敵第4節 大戰第2節 中伏第4節 北伐第10節 叛亂第7節 低落第8節 慘淡第5節 訪賢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1節 誤中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10節 奇兵第3節 反戈第3節 反戈第4節 獻門第8節 誓言第5節 狂歡第5節 張燕第10節 定策第5節 重逢第3節 備戰第9節 勸降第6節 兵變第十八節第2節 兩難第1節 試探第6節 區別第七節第2節 爭論第5節 聯軍第4節 審訊第1節 除患順義公第7節 公子第3節 劫糧各逞智第1節 誤中第4節 誘敵第5節 戰果第10節 謹慎第1節 投軍第9節 約戰第十九節第10節 義父第10節 黃忠第2節 治胡第9節 折肱第5節 殉城第9節 說客第4節 脫險第5節 對策第7節 抉擇第4節 變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2節 空城待吳軍第2節 得逞第3節 刺殺(二)第6節 玉璽第6節 北寇第4節 徐州第2節 魏延第5節 陡遇強敵第3章 求死第6節 險地第10節 先兆第9節 出使尾聲第8節 復仇第7節 堅持第1節 箭射劉玄德第4節 探親第1節 議和第3節 誓約第4節 請求第6節 拜山第2節 異軍突起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4節 兩雄交兵第8節 閻柔第5節 處罰第7節 退兵第4節 危機第1節 誘敵第8節 復仇第10節 維谷第7節 反目第5節 處罰第4節 求醫第6節 鐵騎第1節 許攸第2節 遇險第7節 溫侯第2節 奇計襲洛陽第7節 結拜第5節 終第6節 意外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9節 二喬第2節 魏延第8節 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