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衝擊

bookmark

當公孫度看着周圍冒出越來越多聯軍的士兵時,感覺自己的氣勢和必勝的信心在不斷的高漲,自己已經沉浸在這種滿足的感覺中,他知道,只要打敗了眼前的敵人,自己馬上就可以成爲草原的霸主,甚至很有可能成爲中原的新霸主。而眼前的敵人還沒有自己兵力的一半多,這將是必勝的一仗。

所以,當公孫度感覺自己的氣勢已經達到了頂峰,而手下的兵馬也確實都已經出現在各自應該進入的戰鬥位置,馬上就對身後的鼓手下達了新一輪的命令。戰鼓的聲音驟然一變,馬上換成了急促的節奏,而且急促的程度正在不斷的增加。這是聯軍在這次行動時間規定的信號之一,意思是提醒大家進攻就要開始了。

圍在外面的異民族聯軍開始一步一步的向前邁進,隨着鼓點越來越密集,前進的腳步也越來越大,越來越快。

當然在這隻雜牌軍中也有着世界上所有雜牌軍共有的不和諧聲音,雖然扶羅韓率領的鮮卑人也與其他部族保持着同樣的速度,卻在行進中小聲向自己手下的幾個部族首領發佈着另外的命令:“你們都告訴手下人,一會兒不需要太出力,我們要保存自己的實力,恐怕這場仗一旦打勝我們需要面對新的敵人,不可不早作好準備,如果被打敗,千萬不要戀戰,一定要儘快的脫離戰場。”

如果只是他一個人這麼想或許公孫度還有救,不幸的是每支人馬的主帥在進攻之前差不多都告誡了手下相同的話,這些人裡也包括公孫度自己在內,如果還不打敗仗,恐怕真是沒有天理了。

對面的烏丸人卻沒有幸運到可以聽到對方的聲音,不然蹋頓也不必如此緊張,烏丸的樓班單于雖然也隨軍一同出征,不過他的主要目的在於摘取勝利的果實,對於戰場衝殺的興趣倒不是很大,因此一直在隊伍的最後面,只有頭腦簡單如蹋頓,纔會走在兵馬的前端。

不過就算他的頭腦簡單,見到眼前如此多的敵人也難免倒吸一口冷氣,近十萬的人,雖然排成方陣不過是個長寬都不過三百人左右的小方塊,但在視覺上的衝擊絕對不簡單,特別是當這些都是可能或者即將與你戰鬥的敵人。

蹋頓雖然害怕,烏丸人卻也有烏丸人的兇悍,眼前的敵人越多,他心中的戰意就越勝,乾脆一揮手中的狼牙棒,高喊到:“烏丸的勇士們,你們怕不怕敵人多?”

“不怕!”

“對,哪有惡狼會怕綿羊的道理,今天我們就讓公孫度和他的那些鮮卑人盟友見識一下我們烏丸人的厲害。”

也不知他是真正高明還是偶然的巧合,一提到公孫度和鮮卑人果然每個烏丸人的戰意都高漲起來,草原上的每個部族如果不是盟友的話就只能是敵人,恰好公孫家鮮卑人都不是烏丸人的盟友。

隨着兩邊兵馬越來越接近,戰場上的氣氛也如同拉緊的弓弦越來越緊張,只等最後將每個人的戰意射出。

當公孫度感覺眼前的距離已經可以發起進攻的時候,他發出了今天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命令:“發起衝擊。

隨着他的一聲令下,遼東軍的鼓點聲已經達到了最大的密集程度,在隆隆的戰鼓聲催動下,整個草原上的馬似乎同時發出了一聲長嘶,然後在每個主人的奮力驅趕下發起了衝刺,每個在馬背上的敵人都在衝擊的路上不自覺的喊出各民族的殺聲,一時間戰場上各民族的聲音詭異的融合在一起,卻散發着一種更攝人魂魄的妖異美感。

徐州的軍馬早已經等的快不耐煩,每個人手中的武器都已經快攥出水來,只等主公一聲令下就要殺個痛快。

程玉卻一直沒有下達這個命令,他也在等,等最適合的時機。眼前的一場戰鬥已經關係到自己這次北伐的成敗,如果不能戰勝敵人的話,不但這次北伐要夭折,自己統一天下的大業要夭折,甚至自己這個人,都有要夭折的可能性,他自己手中的武器何嘗又不是早已經被汗水浸溼。

隆隆的馬蹄聲彷彿在催促他馬上發起對敵人的衝鋒,他卻還在苦苦等待最恰當的時機,他希望自己這些戰士們的每一分勇氣都可以發揮它最大的功用。

七百步……五百步……三百步……程玉突然斷然的發出命令:“殺!”

手下的兵將早就等這個命令等的心焦,如同聽到發令槍響,所有的戰馬都發力射向敵軍,當每個人的戰馬都已經跑到速度頂峰的時候,敵人已經進入各自的弓箭射程,程玉的徐州軍,公孫度的遼東軍,烏丸人,鮮卑人,甚至烏合聯軍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是使用弓箭的行家,一時間,各種羽箭幾乎連陽光都要遮住了。

弓箭雖快,人也不慢,隨着各自的一批人在箭雨中倒下,大家卻都基本上離開了弓箭的合理範圍,將自己的近身武器準備好,就要與敵人拼命。

第5節 處罰第1節 叛亂第3節 脫殼第3節 血詔第4節 單于第3節 備戰第十節第6節 反擊第1節 擁立第7節 老友第8節 迴心第4節 死地第1節 子龍斷舊恩第4節 變第1節 軍師第7節 醫聖第十節第二節第8節 再會第4節 雙雄第5節 困敵第7節 撤退第5節 戰果第五節第8節 嚮導第3節 鬥志第4節 副將第7節 歸順第4節 北伐第2節 火燒益州軍第4節 大捷第7節 報復第6節 破敵第3節 密謀第7節 凱旋第9節 諾言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3節 偷營險中伏第1節 恍如隔世第8節 悔悟第9節 詐城第3節 偷營險中伏第9節 竹槓第7節 任命第1節 霸王定計第7節 襲殺第5節 重逢第10節 維谷第2節 城頭戰三將第6章 內應第2節 冤情第10章 城牆第7節 凱旋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3節 詐城第6節 反擊第4節 糧草第4節 變第7節 兵禍第4節 單于第3節 身世第10節 敵城第10節 漁人第10節 說服第1節 軍師第6節 舞劍第1節 使第7節 任命第4節 冒進第9節 三策第六節第8節 嚮導第4節 鴻門第10節 謹慎第4節 副將第9節 三策第4節 誘敵第2節 肺腑第1節 決戰的序曲第1節 許攸第10節 借兵(2)第6節 換箭第4節 糜竺第7節 起兵第4節 北顧第9節 三策第6節 派系第9節 通行第9節 通行第十三節第3節 抵達第4節 兩雄交兵第8節 迴心第3節 血詔第1節 內應第4節 大戰南蠻兵第8節 倒戈第10節 虎癡第1節 受挫第2節 空城待吳軍
第5節 處罰第1節 叛亂第3節 脫殼第3節 血詔第4節 單于第3節 備戰第十節第6節 反擊第1節 擁立第7節 老友第8節 迴心第4節 死地第1節 子龍斷舊恩第4節 變第1節 軍師第7節 醫聖第十節第二節第8節 再會第4節 雙雄第5節 困敵第7節 撤退第5節 戰果第五節第8節 嚮導第3節 鬥志第4節 副將第7節 歸順第4節 北伐第2節 火燒益州軍第4節 大捷第7節 報復第6節 破敵第3節 密謀第7節 凱旋第9節 諾言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3節 偷營險中伏第1節 恍如隔世第8節 悔悟第9節 詐城第3節 偷營險中伏第9節 竹槓第7節 任命第1節 霸王定計第7節 襲殺第5節 重逢第10節 維谷第2節 城頭戰三將第6章 內應第2節 冤情第10章 城牆第7節 凱旋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3節 詐城第6節 反擊第4節 糧草第4節 變第7節 兵禍第4節 單于第3節 身世第10節 敵城第10節 漁人第10節 說服第1節 軍師第6節 舞劍第1節 使第7節 任命第4節 冒進第9節 三策第六節第8節 嚮導第4節 鴻門第10節 謹慎第4節 副將第9節 三策第4節 誘敵第2節 肺腑第1節 決戰的序曲第1節 許攸第10節 借兵(2)第6節 換箭第4節 糜竺第7節 起兵第4節 北顧第9節 三策第6節 派系第9節 通行第9節 通行第十三節第3節 抵達第4節 兩雄交兵第8節 迴心第3節 血詔第1節 內應第4節 大戰南蠻兵第8節 倒戈第10節 虎癡第1節 受挫第2節 空城待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