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右僉事

所有的糟心事全落到了自己身上,安氏怨天尤人,悉數怪罪給了柳氏。

顧修之昨日回家,她還沒來得及說什麼,那小子就不見了……不用說,定是來了西德王府上!

她看顧修之黑了高了不少,一雙手也磨得粗糲,想起鎮國公世子昨日歸京,她慢慢就猜到,顧修之是去從軍了!當下氣得不輕……她一心一意培養他讀書成才,這臭小子就拿她的好心當成驢肝肺。

安氏教顧大爺去把顧修之領回來,顧大爺性情軟弱,不敢去西德王府叫板,安氏慪得全身上下無一處不疼。

卻聽顧二爺帶回了一個消息,顧修之在福建從軍,立了軍功,而今也是個衛所小旗……這是他靠自己拼殺出來的。

安氏一聽就懵了,原先滿腹的鬱氣,在這一刻豁然開朗、多雲轉晴。

她迫不及待地與人說道,自己的兒子有多麼多麼的爭氣。

平安坊的街坊都是些平民小戶,素日裡連貴人都沒見過,看他們歆羨和肅然起敬的眼神,安氏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虛榮和驕傲,特意張羅了一桌子席面,等着顧修之回來好好慰勞他一番。

然而等到太陽落山了,一點動靜沒有,等到菜都涼了,半個人影不曾出現。

安氏的耐心一點點耗盡,讓下人去跑腿。

然而西德王府在南城,與西城差得遠,那小廝暗中叫苦不迭,又怕了王府侍衛的棍棒,只在外頭轉了圈,等快要宵禁了,這纔回來稟報說西德王府不讓進府,也沒找二少爺回來。

安氏就這麼煩悶折騰了一個晚上。

王府門前還站着幾個高大威猛的侍衛,凶神惡煞的看着就不好惹,安氏不由縮了縮脖子,旋即又理直氣壯。

那西德王再如何霸道,還能連婦人也一道打了?她的兒子還在他們府上了。她不過就是來找兒子,佔着理呢!

安氏自認理直氣壯,叫了丫鬟杏桃上去稟明來意。

然後就見門口的侍衛虎目一眯,手腕轉了轉。摩挲着手中的長刀。

安氏一個膽寒,莫非真連女子都打?

那侍衛不留情面地道:“顧二少爺不在王府上,安夫人可以回了。”

安氏早料到他們要這麼說,冷哼一聲:“昨日我兒一夜未歸,我只是來尋兒子回家。並非惹事生非,煩請通報一聲。”

那侍衛哈哈大笑:“兒子丟了應該去官府,王府又不是善堂,你來這兒做什麼?”

另幾個侍衛跟着笑,安氏一張臉憋得通紅。

她用力吸幾口氣平復,擠了個僵硬的笑容:“我兒與府上配瑛縣主自幼感情深厚,昨日他未回府上,定是來找配瑛縣主了……我也不是要無理取鬧,只想確定兒子相安無事,也好放心。”

真是一片拳拳慈母之心。

那侍衛聽得不耐煩。狠狠攢起粗眉,“都說了顧二少爺不在府上,說多少次都一樣,安夫人,你要繼續胡攪蠻纏,休怪我等趕人。”

他揚了揚手裡的長刀長棍。

安氏臉色鐵青。

她臉皮到底沒有那麼厚,真要在王府門前撒野,可就這麼回去,何其甘心?

安氏抿了抿頭髮,只好輕笑道:“既如此。我也不好打擾。只是修之自小就不大會照顧自己,如今天冷了,還請讓他多加件衣裳,他離家大半年。做孃的委實想念,若哪日想起來了,讓他回家來看看……唉,到底顧家大不如前了,可血緣親情還在,還有父母期盼着孩子能承歡膝下。過會兒我讓人多送幾件衣物來,都是我親手做的……也不知道這孩子長高了沒,還合不合身……”

一番話說得淚眼盈盈,感人肺腑,卻是在坐實西德王府強留人家兒子,還死不承認,連放人回家與親人團圓都不肯,如此行徑,連惡霸都不如。

守門的侍衛到底是粗人,聽不明白這層意思,罵罵咧咧就要趕人,安氏泫然欲泣。

她形容憔悴,更讓人聯想到,這是因爲思子情切。

有過路的人不由駐足竊竊私語。

從府裡頭走出了一個金髮碧眼的白皮膚男子,那些侍衛紛紛稱其爲“託羅大人”。

安氏是認得託羅的,就是這個人,帶着官兵衙役幾乎將侯府洗劫一空,安氏看着託羅的眼睛滿是怨毒。

與大夏人樣貌有異的人,總惹人注目,衆人已經接受了西德王這位異族王爺,再見託羅,只感到萬分新奇,各個翹首以望。

託羅挑起眉毛,用他不正宗的大夏話慢慢說道:“安夫人,你真的誤會了。顧二少爺着實不在西德王府上……他如今是鎮國公府的客人,你若想送衣物,煩請送往鎮國公府,王府不好做這中轉。”

衆人訝然。

原來不是西德王府強留着人家兒子,而是鎮國公府……

可鎮國公府會做這種事嗎?

他們紛紛看向安氏。

安氏臉色一白,嚇得眼淚都收回去了。

她現在將髒水潑到西德王府身上,人家轉而一個就將鎮國公府擋前面……可就算給她一百個膽子,她也絕不敢去得罪鎮國公啊!

安氏訕訕笑道:“原來是這樣!哎呀,這孩子也沒跟我說一聲,害得我好生擔心……”

心裡再如何不願意,安氏也只好對着託羅大大行了一禮,“真是多謝託羅大人了,修之能成爲國公府的客人,那是他的福氣,國公府又哪會短了他什麼呢,是我多慮了。”

她企圖矇混過關,託羅卻不解道:“國公府不會短了顧二少爺什麼,難道王府就會?原來安夫人是這麼想的。”

安氏微怔,臉上一陣燥熱,連連否認道:“不不不,都是我在胡言妄語,託羅大人別放心上。”

真是一刻鐘也待不下去了,安氏匆匆遮了臉落荒而逃。

看熱鬧的人羣散了,託羅清澈碧藍的眼睛緩緩眯起,板着臉回身說道:“都長點心!”

侍衛紛紛應諾,託羅昂首闊步踏入府內。

走到無人的地方。興奮地打了個響指,“配瑛縣主說的果然沒錯!”

安氏當然不敢去鎮國公府門前鬧了,人家是真正意義上的世家勳貴,府中還豢養了一支軍隊。只怕她連府外十里都沒到,就被人轟走了,那纔是什麼臉面都沒有。

安氏想想剛纔的事,臉上燥熱還沒消,又罵了幾遍顧修之這個臭小子。

但轉念一想。顧修之既然能成爲國公府的客人,那是修了幾輩子的福氣,對他們而說有百益而無一害的,一腔鬱氣盡散,只等着顧修之回來了要好好與他談談。

然而等啊等的,等來了顧修之成爲了神機營左哨軍武臣,也沒再回過顧家一回。

安氏心中鬱郁,一場風寒竟也病倒了。

顧家如何悽潦不提,顧妍卻高興壞了,因爲舅舅柳建文回京了。

舅舅在京都任職的時候便有府邸在南城。去了福建幾年,一直空置着,柳氏特意去了趟柳府教人上上下下都清掃一番,而後帶着顧婼顧妍和顧衡之候着爲其接風洗塵。

管事通稟說柳大人和夫人回來了,顧妍先着柳氏就急急忙忙跑了出去,柳氏還納悶,怎麼她比自己還要心急。

等到了二門口,就見明夫人牽了顧妍悠悠然走進來,顧妍正滿臉興奮地與明夫人說着話,柳建文溫雅笑着跟在一旁。他們身後是一個十七八歲模樣清秀的少年,正雲淡風輕淺淺地笑着,笑容與柳建文如出一轍。

柳氏迎上去,眼睛不由泛了淚意。輕聲喚着“三哥”“三嫂”,那少年卻喚柳氏郡主。

柳建文畢竟許久不在京都,顧衡之和顧婼都覺得有些眼生,倒是禮貌地打了招呼,可到少年這兒卻頓住了。

柳建文與明夫人一生無子無女,這少年絕不是他們的孩子……

顧妍就道:“這位是紀師兄!”

小女兒甜甜的聲音令人忍俊不禁。比起顧婼和顧衡之有些侷促,顧妍對待他們親暱地就像是一家人,明夫人喜出望外,覺得這小姑娘和自己十分有緣。

紀可凡是柳建文最得意的門生,亦是個孤兒,這些年跟着柳建文,早已如親生兒子一般了,柳建文也有意收他爲義子。

柳氏清楚這一點,讓紀可凡不用如此見外,叫她姑姑便好,顧婼和顧衡之則隨着顧妍喚紀師兄。

少不得繼續寒暄一番,一路進了中堂,柳氏與柳建文和明夫人在外間說話,紀可凡則與顧妍他們到次間裡,擺上了茶水。

顧妍細細聽着外頭的動靜,她聽到母親低低的啜泣聲,說着舅舅受苦了。

確實是該受苦了。

舅舅本就清瘦,剛剛一看,好像又瘦了許多,神色間滿是風塵僕僕,還有些滄桑之感,鬢邊白髮都多了幾縷。

印象裡的舅母一直是個溫雅的美人,歲月幾乎沒在她身上留下什麼痕跡,可今日見到她,卻發現她眼角也有幾絲細紋。

因爲舅舅的事,舅母一定操了不少心。

顧妍聽到舅舅又安慰母親,“一切都過去了,別太放在心上,最重要的是我們都還好好的。這世上哪有真正一帆風順的生活,覺得難熬,只是對於自己而言,某些事發生地太早,還沒完全準備好迎接……玉致,我一直擔心你,但你讓我很驚訝。”

那話裡的讚賞欣慰讓柳氏破涕爲笑,她說道:“因爲我也在長大,不是那個總躲在三哥身後的孩子,也能學着獨當一面了。”

顧妍淺淺地笑,胸口酸脹的感覺衝上來,眼睛不由溼潤。

對於她而言,經歷過一世,便會格外珍惜某些東西,對母親而言,也是痛徹心扉後,才下定決心走出那個禁錮着她的囚牢。

但現在所有人都在,真的很好。

顧妍別過頭去,輕擦過眼角。

顧衡之對紀可凡很好奇,自來熟地湊了過去,將盤子裡的桂花茶凍推到他面前,道:“紀師兄,吃這個!”

紀可凡含笑地拍拍他的頭頂,拿銀籤子簽了塊放進嘴裡,表情微滯後,淡笑道:“味道……挺特別的。”

顧衡之深表同意,連連點頭:“這個是我大姐做的……”

顧婼耳尖微紅,輕聲斥道:“你不喜歡吃就放着!”

廢話真多……

顧妍覺得很好笑。

自從上次和柳氏一起做了頓全蟹宴,顧婼就喜歡上廚房了,總閒着沒事會去捯飭一下,當然初學者的成果有些糟糕,顧婼卻樂此不疲。

顧衡之吐了吐舌頭,也拿銀籤子插了一塊放嘴裡,然後眉毛就擰成了一股,眼珠子左左右右轉了圈,一狠心吞嚥下去,咕嚕咕嚕灌了杯茶水。

“大姐,你是不是拿細鹽當成雪糖了?”

顧婼微怔,隨後耳根都紅了,極快速地睃了眼紀可凡,手指捏着衣角說不出話。

紀可凡輕笑道:“是這樣,難怪如此特別。”他又簽了塊放嘴裡,淺淺笑道:“不過還是挺好吃的。”

顧婼一愣,擡眸便見少年包容地笑着。

她忙低下頭,在某個看不見的角度,嫩白的臉微微泛了紅。

顧妍暗瞪了顧衡之一眼,顧衡之就雙手捏着耳朵,低垂下腦袋,顧妍哭笑不得。

她看向紀可凡,少年還和記憶裡一樣英朗清俊,穿着身天青皁色斕邊的直綴,儒雅清和。

顧妍幾乎將他當成兄長,說話間自帶着熟稔。

“紀師兄一路奔波勞累,可要好好歇息。”

紀可凡搖頭道:“勞累尚不至於,比起老師,我能做的微乎其微。”

他擰着眉神色懊悔。

顧妍問起在福建的事,紀可凡也不大清楚,他只道:“老師被宋指揮使押送往京都,我和師母都被軟禁在了府邸,當時蕉城的一切暫時由布政司使王嘉掌管的,他斷絕了所有外在消息,我一無所知……後來還是老師將倭寇剷除,得來他們與蕉城商戶往來的賬簿,老師這才洗清的冤屈。”

這個王嘉,顧妍早便懷疑了,真有這麼大本事,上一輩子她怎麼一點點都沒聽起過?

“那王大人也跟着一道來了京都?”

紀可凡點頭道:“王大人在揭露福建商戶與倭寇勾結一事上立了大功,雖然老師被冤枉,但瑕不掩瑜,也被一道召回京述職,他比我們早到,好像是被封了錦衣衛右指揮僉事。”(。)

PS:十一國慶,祝大家國慶節快樂!感謝小小晴朗投的月票。

昨天累癱了,今天手腳痠軟,沒法加更,明天好點了再加,抱歉。

第214章 圖謀第54章 驚聞第253章 想知道第74章 傳開第217章 想起第198章 壓制第179章 撞見第276章 募捐第82章 梨園深處第196章 續命第131章 要挾第3章 規矩第82章 梨園深處第127章 七夕第205章 買醉第129章 選妃第200章 絡子第122章 洗劫一空第14章 顧家第195章 選擇第36章 方子第33章 撞見第233章 怪物第229章 九娘第183章 鎮國公第36章 方子第99章 一起死第86章 符水第160章 身世第78章 天意第24章 歸人第189章 渡魂第256章 風波第18章 魯繡第121章 恩義絕第191章 幻聽第162章 下聘第170章 走水第104章 作罷第122章 洗劫一空第272章 拿回第286章 終局第271章 親事第22章 端倪第242章 分家第127章 七夕第13章 挑釁第199章 沒有如果第89章 倒黴第61章 提醒第135章 歸來第65章 交友第179章 撞見第20章 繡品第82章 梨園深處第222章 舊夢第260章 回門第127章 七夕第56章 番椒第62章 猜對第2章 又見第230章 只有她第116章 滴血認親第152章 雙生第225章 轉變第274章 坦誠第286章 終局第218章 烹茶第175章 早有準備第29章 出門第170章 走水第263章 納妾第261章 矛盾第70章 說親第242章 分家第59章 尋找第129章 選妃第56章 番椒第80章 拼的是演技第43章 “小夥伴”第43章 “小夥伴”第274章 坦誠第84章 賞識第268章 送走第245章 圍獵第4章 母親第201章 比你高第108章 悔意第26章 護着第186章 辜負第74章 傳開第251章 土腥第267章 躲貓貓第112章 揭露第265章 心死第114章 外祖父第214章 圖謀第135章 歸來第113章 恆產
第214章 圖謀第54章 驚聞第253章 想知道第74章 傳開第217章 想起第198章 壓制第179章 撞見第276章 募捐第82章 梨園深處第196章 續命第131章 要挾第3章 規矩第82章 梨園深處第127章 七夕第205章 買醉第129章 選妃第200章 絡子第122章 洗劫一空第14章 顧家第195章 選擇第36章 方子第33章 撞見第233章 怪物第229章 九娘第183章 鎮國公第36章 方子第99章 一起死第86章 符水第160章 身世第78章 天意第24章 歸人第189章 渡魂第256章 風波第18章 魯繡第121章 恩義絕第191章 幻聽第162章 下聘第170章 走水第104章 作罷第122章 洗劫一空第272章 拿回第286章 終局第271章 親事第22章 端倪第242章 分家第127章 七夕第13章 挑釁第199章 沒有如果第89章 倒黴第61章 提醒第135章 歸來第65章 交友第179章 撞見第20章 繡品第82章 梨園深處第222章 舊夢第260章 回門第127章 七夕第56章 番椒第62章 猜對第2章 又見第230章 只有她第116章 滴血認親第152章 雙生第225章 轉變第274章 坦誠第286章 終局第218章 烹茶第175章 早有準備第29章 出門第170章 走水第263章 納妾第261章 矛盾第70章 說親第242章 分家第59章 尋找第129章 選妃第56章 番椒第80章 拼的是演技第43章 “小夥伴”第43章 “小夥伴”第274章 坦誠第84章 賞識第268章 送走第245章 圍獵第4章 母親第201章 比你高第108章 悔意第26章 護着第186章 辜負第74章 傳開第251章 土腥第267章 躲貓貓第112章 揭露第265章 心死第114章 外祖父第214章 圖謀第135章 歸來第113章 恆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