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在承啓九年的年底完全修建成功,平安帶着自己的幾個男人還有孩子們一起搬進了南京的阿房宮,沒有人知道這個宮殿爲什麼會叫做阿房宮,大家都覺得這名字起得新穎別緻,甚至有人寫出了《阿旁宮賦》,平安聽說這件事後,不免有種時空交錯的錯覺,最後只好承認,自己真的不是一般的惡趣味。
平安的惡趣味不僅表現於此,阿房宮前的廣場叫做紅場,反正已經這麼着了不如就更加變本加厲一些吧!於是那朝臣們辦公的地方,雖然只是一片三層樓的建築羣也被稱爲五角大樓。凡此種種不容贅述,能想到的一些前世的建築什麼的,平安都把用上了,反正在這世上是獨一份就對了。
帶着惠帝的後宮的君侍依然住在雍京鳳鳴宮的文帝,帶着朝臣向平安進諫,請平安在承啓十年的正旦之日,舉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改年號,完成政權的交替。這點是在平安搬到南京之前就已經和文帝商量好的,可是隨着正旦之日越來越近,阿房宮所有的人都感覺到了平安的不對勁。
平安的脾氣是越來越大,漸漸到了不能控制的地步,一點小事就會讓她怒火中燒,然後是星火燎原,平安的幾個男人不得不整天提心吊膽地做救火員,甚至連姬昌元等孩子們也都派上用場,可是這樣的情況並沒有停止的跡象。
有一天,平安不知怎麼就遇到了準備去向李蘊秀等人請安的青蓉,一看見青蓉,平安的氣就不打一處來,狠狠地訓斥了青蓉,理由就是青蓉居然違抗命令,平安曾經說過再也不想看見青蓉的那張臉,現在居然被平安看見了。青蓉伏在地上瑟瑟發抖,每次去給幾個皇君請安,青蓉都是特意避開平安,知道平安不願意看見自己,即便有時候遇到,自己行禮,平安也就走過去了,從沒有像今日這樣發作自己。平安越說越氣,要不是李蘊秀及時趕到,平安甚至要將青蓉拖下去打板子。
李蘊秀勸說了半天,一旁的侍人也知機的將姬昌瀧請來,這纔算是將平安勸走了。等平安走後,青蓉默默地跪在那裡,阿蘭小聲抽泣着,從東起到雍京,在從雍京到南京,平安從來沒有招幸過青蓉,嬀嵐顏難免就有些小心思,青蓉的日子並不好過,雖然不至於被苛待,但是被扔在了偏僻的昕薇軒,等同於冷宮。青蓉倒是無所謂,反正自己這樣的罪人,能這樣也就是不錯了,誰知道今天會遇到這樣的無妄之災,經此一事,阿蘭可以相見青蓉的日子就會更加難過了。
因平安走的時候,沒有讓青蓉起來,青蓉只好這麼跪着,過了好久纔看見李蘊秀急匆匆地走來,見青蓉果然還跪在那裡,忙上前將青蓉攙扶起來:“唉,陛下這段時日心情不好,你還是不要讓她看見的纔好。”
青蓉靠在阿蘭的身上,雖然膝蓋鑽心的疼,青蓉還是在阿蘭地攙扶下對李蘊秀施了一禮:“多謝秀君的提點。”
李蘊秀對身邊的侍人說道:“去,擡個肩輦來送姒侍君回去。”
侍人們忙去準備,青蓉想了一會才低聲說道:“陛下這樣多長時間了。”
李蘊秀看了青蓉一眼:“快一個月了,馬上就要正旦登基大典,陛下這樣??????”
青蓉咬了一下自己的下脣,才說道:“有七七公子的消息嗎?”
李蘊秀嘆了口氣:“我已經勸過陛下了,可陛下不準人提起七七,上次我提了一次,就被??????好像燕君也提過,哎,誰提就是誰觸了黴頭。”
青蓉低着頭說道:“若是在陛下登基大典之前,七七不能回到陛下身邊,怕是陛下終身憾事,她只是矛盾的很。”
李蘊秀點點頭,這件事平安身邊的人大概都有數,可是平安現在這樣不準提,就七七那性格就算是自己這些人去接,也未必就能接的回來,這就擰住了。想了一下,李蘊秀說道:“如果沒有那個孩子就要好些,有了這孩子,陛下心裡不舒服。”
兩個人沉默地站在那裡過了一會,直到侍人們擡來肩輦,青蓉才說道:“秀君,何不將此事商之於文陛下?”
李蘊秀看着青蓉:“你的意思是??????”
青蓉說道:“文陛下身邊連個伺候的人都沒有,以後總要有個人養老送終。”
李蘊秀想了一下:“試試看吧??????”??????
沒過幾天,文帝爲了平安的登基大典從雍京來到了南京,平安看見文帝還是很高興的:“姐姐不是說不來了嗎?”
文帝笑道:“你走了之後,鳳鳴宮裡失了生氣,我住着也沒有什麼意思,就到你這來串串門。”
平安聽文帝說的輕描淡寫,心中卻有些酸楚,文帝爲了自己留在了鳳鳴宮裡,失去了手中的權利,還要面對那些整天算計的老男人真是不容易。想到這裡,平安哈哈一笑:“好,到我這就別走了,讓元兒她們天天吵着你,你別嫌煩就成。”
文帝看了平安一眼:“我住在這裡也不是長久之計,不如你就過繼個孩子給我,算是慰藉我膝下空虛吧!”
平安愣愣地張了個大嘴巴看着文帝:“啊?什麼意思?”這多少年,文帝將那幾個孩子是視爲己出,卻從來沒有提出過這樣的要求,現在突然提出來,真是把平安搞懵了。
文帝坐在輪椅裡仰頭看着平安,臉上掛着恬淡的笑意:“去把七七接回來吧!”
“姐,姐姐??????”
“你要是對那個孩子有芥蒂就把那個孩子過繼給我吧!”
平安惱火地一拍桌案:“這是誰在你面前吹的風,都說的是什麼?一定蘊秀,我知道,一定是蘊秀??????”平安立刻到了瀕臨暴怒的邊緣,她站起身在屋子裡來回的走着,突然她覺得自己的衣袖被拉了一下,低頭一看,只見文帝正拉着自己的衣袖:“姐姐,你不要聽??????”
“平安,你聽我說。”文帝睿智的目光安定了平安的心緒:“平安,你以前答應過你阿爹要幸福地活着,什麼纔是幸福地活着呢?平安,你現在天下第一人,權勢,你本來就不怎麼看重,金錢,估計現在你已經達到你數錢數到手抽筋的夢想了,爲什麼要給自己這一輩子留下遺憾呢?你的七七他始終都是你的,不管他在不在你身邊,你的心裡始終都有他,爲什麼要和自己過不去呢?”
平安愣愣地站在那裡,很多時候,她都是在擔心七七過的怎麼樣,在後悔自己那時候爲什麼要那麼說那麼做,想着如果自己那時候表現好一些,也許七七就不會離開自己。燕赤霞應該是找到七七了,自己明明有感覺,可就是覺得心裡堵得慌,覺得七七一定要留下那個孩子是對自己的不忠,可是這不忠不能怪七七,當然也不怪那個孩子。自己故意裝作不在意,故意不提起七七,可是很多夜晚自己都會夢到七七,甚至會因爲夢裡的七七艱難的生活揪心地醒來。自己也知道那不是七七給自己的訊息,自從千越山口之後,七七就斷掉了和自己精神上的聯繫,說起來還是自己把七七教育的太好了的緣故吧!馬上自己就要登基大典了,自己算不算是繼先周以來最偉大的皇帝呢?應該算是吧,平定了天下,將千越和草原納入了版圖,開創了比先周更加廣闊的地域。可是如果登基大典上沒有七七,這些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沒有七七的話,那麼真如文帝姐姐說的,自己是會留下遺憾的,不,不是留下遺憾,是會後悔終身。可是真如文帝姐姐說的那樣將那個孩子給文帝姐姐,平安就用腳趾頭都能想到,只要在七七面前說到這個,那不但請不回七七,怕是再也不會見到七七了。唉,真是教育的太好了,真是沒辦法。
平安垂下頭,靜靜地站在那裡,文帝知道自己這番話應該是觸動了平安的心緒,或者說是現在的平安已經開始清醒地認識到了自己的內心,這些話以前李蘊秀,燕赤霞,月心都曾經對平安說過,說的結果就是被平安狠狠地教訓了一頓。平安現在覺得豁然開朗並不是單單因爲文帝的話,而是文帝的話讓她正視了自己的內心。文帝見平安沉默不語,便對身後的玉秀擺了擺手,玉秀悄無聲息地上前,將文帝推了出去。
平安這樣佇立在那裡,想着以前那些的時光,想着弱小的七七在自己的身邊長大,想着他對自己從來都是無條件的愛意,或許正是因爲這個才讓自己這樣執着吧,七七居然爲了那孩子終於要對抗自己了,可是,平安抽了抽鼻子,記得曾經有本書上寫過,就算是沒有做過別人的母親,總是做過母親的孩子,應該是前世的哪本書吧,平安狠狠地抽了抽鼻子,自己總是有缺憾的,沒有這種孕育生命的感覺,阿爹他爲了自己能做到什麼都付出了,那麼七七應該也是這樣的,唉,這些男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