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長亭送君別

bookmark

如果陸鴻能聽到湯柏的這段心聲,那此刻一定笑破了肚子。這個湯柏,距離我們陸大校尉的腦殘粉已經差不了多遠了!

是的,陸大校尉,陸鴻的散階還是校尉,並沒有順利成爲一名將軍。

就在《原青州行營團校尉級以上軍官遷調令》發到最新一期的軍報上時,對於左路軍參戰各部的獎懲決議也終於由政事堂鈐印,並正式公告了。

我們的陸鴻升一階爲正六品上昭武校尉,開始收拾行裝,回青州去走馬上任了。

單獨發給他的正式任職令是這樣的:原大周左路軍青州行營後軍副指揮、從六品昭武副尉陸鴻,晉正六品上昭武校尉,守平海軍指揮使,領正五品上騎都尉勳,賜勳田十四頃,即日上任。年月日。

之所以用“守”,就是低階散官就任高階職事官,所謂:“階高擬卑曰‘行’,階卑擬高曰‘守’”,平海軍指揮使實際上是從五品上的實職將官,這也可以看作是朝廷給予的補償罷……

所以從職事官的角度來說,我們這位“階卑擬高”的陸校尉,其實已經可以稱之爲“將軍”了!

司馬巽帶着花源、陳森、鄭新、吳衛一直將陸鴻等人送到了十里亭,便在亭中擺佈下一桌薄酒,爲陸鴻送行。皮休在初六那日便早早回到沭河大營去了,走時也是司馬巽和陸鴻一道兒送的。

陳森和鄭新兩人一口一個“大人”,看起來都是十分不捨。

陳森因爲去年兩戰積功升到正五品下,又是正經“科班”出身,因此調任翊二府守正五品上左郎將,補進衛軍任職;鄭新便沒那麼幸運,升到正六品昭武校尉之後便將調往河東道出任折衝校尉。

陸鴻一邊對兩人勸慰一番,一邊叫小金子給大家斟酒,然後衝着花源問:“老花,你後面有啥安排?”他說這話,拈了一顆蠶豆在嘴裡嘎吱嘎吱地嚼着。

“還不清楚。”花源苦笑道,“你們是知道的,我家甚麼事都是老太爺說了算,他老人家打算將我安排到今年掃北的大軍裡……”

司馬巽奇道:“難道要你轉去禁軍系統?”

陸鴻他們也有些不敢相信,一旦花源入了禁軍,他們再想並肩作戰的話,那便不知何年何月了!

實在是禁軍這個圈子太過排外,只要禁軍主打的戰役,衛軍和邊軍基本只能靠邊瞧着,最多給禁軍擦擦屁股把守後方,至於搶功勞分戰利品的事情,根本沒有別家的份兒!

好在花源搖搖頭否認了司馬巽的疑問:“倒不是一定要去禁軍,老爺子的意思是最好禁衛協同作戰,能讓我領一部衛軍參與。”

衆人這才放心下來,一直沒吭聲的吳衛笑道:“我這也在觀望,回頭你要是領了一軍,可別忘了帶上兄弟,不然我多半又得和老

鄭搭夥兒去了!”

鄭新眉頭一豎,兇巴巴地道:“咋,不願意跟老子搭夥?到了折衝府吃香的喝辣的有啥不好!”

陳森也挪諭道:“就是,你走走門路去給老鄭當都尉,到時候這裡不管哪位將軍用得上人了,一紙調令發給你倆,直接帶上一府人投奔過去多好!”

他本是隨口一句調笑,誰知話一出口,大家都表示這是個好注意!

吳衛也是眼睛一亮,拍手道:“就這麼辦,你們瞧,司馬將軍在安西,冷不丁就能跟吐蕃人幹一下;老花回頭到安東、河北道領軍,也得從中原抽調府兵!怎麼着,老鄭,看來咱倆秤不離砣砣不離稱,還得在一口鍋裡攪一陣子稠稀。”

誰知鄭新把嘴一撇,道:“那有啥可稀罕的,要我選啊,我倒寧願跟着大人回青州,到時候叫大人給我在保海縣說個媳婦兒,就在那塊安家算啦!”

吳衛啐了一口,道:“你當我不想跟着大人混啊,誰叫朝廷把咱們青州行營給撤了呢……”他一提這事,大家便都沉默下來。朝廷這事做的,也確實不大地道!

不過這茬已經時過境遷,大家心裡感慨一聲,也就罷了。當下不約而同地舉起酒杯,碰了一下,都一飲而盡。

這時跟着陸鴻一道兒回去的小五子走過來,向各位大人團團一抱拳,衝陸鴻道:“鴻哥,馬都飲好了,咱們是早些啓程到鄭州歇下,還是過了晌午走,晚上在鞏縣住驛館?”

這時王正和三流子他們都在亭外牽着馬等着,這些青州兵都是陸鴻專門找湯柏託關係調回到他麾下的,青州兵解散的時候便留了下來,就等着陪陸鴻上任去。

還沒等陸鴻吭聲,司馬巽便道:“兄弟,早些上路罷,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咱們天南海北相隔隨遠,情義總是在的!”他這一聲“兄弟”有兩層含義,卻只有陸鴻明白。

其實司馬巽和陸鴻的關係十分要好,這在整個青州軍裡頭都不是秘密,至於這兩個毫無相關的人究竟是怎樣好起來的,除了花源隱約知曉一些關聯之外,卻鮮少有人清楚。

陸鴻站起身來,伸手和司馬巽緊緊握了一下,又和其他人拍了拍肩膀,離別之際思緒如潮,嗓子像被甚麼東西堵着,根本說不出話來。

正在此時,來路方向突然響起一連串馬蹄聲響,衆人訝然回望,只見鄧家三兄弟帶着李長河、李長山一路策馬狂奔,尚未到近前便一齊滾鞍下馬。

鄧瀾急走兩步到跟前,把住陸鴻的手臂,氣喘吁吁地說道:“陸兄弟,來晚了……好在一路沒停歇,高低是趕上了!”他朝身後招招手。

李長山三兩步走了上來,手裡捧着一個長長的檀木匣子,笑道:“鴻哥,等俺們跟着老帥回徐州了,再去瞧你。”說着把那木匣子交

到陸鴻手上,陸鴻接手便是一沉,看來其中的物件頗有分量。

李長河也過來道:“鴻哥,替俺和俺哥問家裡個好。”陸鴻點頭答應了。

鄧瀾指着那木匣子道:“這是家父特地命我們帶來的,寶刀贈英雄,你佩了去,早晚用得上!”

鄧波越過他兄長的肩膀笑道:“陸兄弟,你瞧瞧,這刀叫做闢水刀,和司馬將軍手上的火精劍本是一對,還是先帝賜下的。”

陸鴻正要打開匣子,聽了他的話吃了一驚,連忙推了回去,搖頭道:“老帥的高義陸鴻心領了,這刀太過貴重,萬萬不能收下。”

二哥鄧湛卻道:“陸將軍搭救徐州之德,鄧家永生難報,這小小一柄刀又抵得了甚麼!再說父親送刀的本意並非報恩,而是爲了陸將軍與鄧家意氣相投,自家人不必再分你我,這刀就請陸將軍收了去,就算兩家從此同氣連枝,永世爲盟。”

他說出這樣的話不僅陸鴻受寵若驚,花源等人更感震撼。老鄧家在軍中的威望獨樹一幟,向來不與人結盟交好,多少人想巴結都尋不着門路,今日卻破天荒要和毫無根基權勢的陸鴻結交,還是永世之盟,說出去都叫人難以置信!

陸鴻這回算是走了大運了!

鄧瀾道:“老二說得不錯,父親就是這個意思,其實就衝韓大將軍的關係,咱們已然是親如一家了。”說着有意無意地拿眼睛往司馬巽身上掃了一眼。

陸鴻感激莫名,只得將木匣打開,卻見匣中一柄寬長寶刀,刀身上雪花般的紋絡連綿起伏,隱隱然一層寒光藏而不露,與司馬巽的火精劍大異其趣。他鄭而重之地收了,向鄧家三兄弟拱手作禮:“多謝三位哥哥,替我向老帥問安,咱們青州再見!”

鄧家五人也向他拱手回禮。

大周最有前途的中青一代將領們,就在這小小的十里亭下,依依惜別。誰也預料不到,在未來新的征程中,會各自發生怎樣的遭際。

歷史或許即將在這一刻,開啓一個新的時代!

(昨日寫這兩章時查資料查得一腦袋漿糊,也不知寫的成不成。本打算按照大綱給陸鴻安排個青州左近的折衝府任職,誰知道查遍《舊唐書》地理志、職官志和《新唐書》的兵志,原來青州附近都沒有設置折衝府!整個河南道就只有平海軍,東牟、東萊守捉和蓬萊鎮這幾個常駐衛戍軍,都是邊軍,其中東牟守捉、東萊守捉和蓬萊鎮都知道位置,離青州較遠,只有平海軍史料上沒有明確指出地點,因此作者爲行文方便杜撰至保海縣青龍港。如有相關文獻資料可以佐證的看官麻煩加羣指教,感激不盡。)

另:手上《新/舊唐書》全是繁體且無標點,這一趟也算是體會到陸鴻當日在村口讀告示的痛苦了……

(本章完)

第八十四章 正旦大朝會第五十四章 錯綜複雜的青州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嫣的正事第二十四章 青州軍北征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三)第二十一章 作死的參軍第一百七十二章 修業坊的大院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繳海匪(八)第三百七十七章 童謠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落而導致的暴躁?第一百零八章 “審問”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勢的轉機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鄉第二百零六章 苦難第二十二章 新編戊旅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經略揍了顧大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連環計(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雲鉅變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衛戰第七十九章 武曲星鄧錦第七十三章 糾結的李嫣第一百九十九章 挖平海軍的牆角第七十四章 被抓了現行第二百七十三章 蕭婉出逃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二百六十四章 楊秀還是李世民?第二百零六章 苦難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當第一百零八章 “審問”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三百零八章 唯一一次的會面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踏敵營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不分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送行第三百四十二章 冬至大朝會(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該來的,終是要來第七十四章 被抓了現行第一百七十五章 “鴻門宴”(上)第四十五章 初見將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媒人難做第三百六十五章 憶江南第一百四十八章 詭異的嬀州城第四十一章 請君第一百七十四章 玉浮觀第一百八十九章 可憐的崔兆賢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辭(一)第二十章 終於定下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宿命之戰(四)第九十九章 指揮使的賭約第三百六十一章 赴宴(三)第八十二章 都隨它去罷第八十一章 倔強的金容第二十章 終於定下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下)第二百章 日本的野望第一百五十三章 初出敵境第一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熊羆將軍之死老闆坐牢,太忙請假第三百八十二章 歸去來第二百四十章 新羅日本聯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泉三週的煩惱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三百三十七章 積善坊的喪事第一百七十章 古超興的尷尬第二百八十章 連環計(六)第三百八十二章 歸去來第四十四章 沭河大營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圍!第三十八章 “同鄉會”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不見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傷的溫司馬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踏敵營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過後第三百零五章 父、皇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護府的詭異氣氛(上)第十三章 徵兵第三百七十七章 童謠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陣第三百零七章 一些談話與安排第一百六十九章 襲營鬧劇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個種馬引發的血案第二十九章 天降突騎軍第三百八十九章 宿命之戰(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連環計(五)第十二章 北國劇變第四十五章 初見將軍第六十二章 陳石的背後第三百二十六章 傳話兒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嫣的正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業傳奇第二百零六章 苦難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驛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轉第四十一章 請君第一百九十六章 陸鴻的疑惑第六十二章 陳石的背後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廣邊軍大寨
第八十四章 正旦大朝會第五十四章 錯綜複雜的青州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嫣的正事第二十四章 青州軍北征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三)第二十一章 作死的參軍第一百七十二章 修業坊的大院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繳海匪(八)第三百七十七章 童謠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落而導致的暴躁?第一百零八章 “審問”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勢的轉機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鄉第二百零六章 苦難第二十二章 新編戊旅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經略揍了顧大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連環計(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雲鉅變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衛戰第七十九章 武曲星鄧錦第七十三章 糾結的李嫣第一百九十九章 挖平海軍的牆角第七十四章 被抓了現行第二百七十三章 蕭婉出逃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二百六十四章 楊秀還是李世民?第二百零六章 苦難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當第一百零八章 “審問”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三百零八章 唯一一次的會面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踏敵營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不分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送行第三百四十二章 冬至大朝會(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該來的,終是要來第七十四章 被抓了現行第一百七十五章 “鴻門宴”(上)第四十五章 初見將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媒人難做第三百六十五章 憶江南第一百四十八章 詭異的嬀州城第四十一章 請君第一百七十四章 玉浮觀第一百八十九章 可憐的崔兆賢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辭(一)第二十章 終於定下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宿命之戰(四)第九十九章 指揮使的賭約第三百六十一章 赴宴(三)第八十二章 都隨它去罷第八十一章 倔強的金容第二十章 終於定下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下)第二百章 日本的野望第一百五十三章 初出敵境第一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熊羆將軍之死老闆坐牢,太忙請假第三百八十二章 歸去來第二百四十章 新羅日本聯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泉三週的煩惱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三百三十七章 積善坊的喪事第一百七十章 古超興的尷尬第二百八十章 連環計(六)第三百八十二章 歸去來第四十四章 沭河大營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圍!第三十八章 “同鄉會”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不見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傷的溫司馬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踏敵營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過後第三百零五章 父、皇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護府的詭異氣氛(上)第十三章 徵兵第三百七十七章 童謠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陣第三百零七章 一些談話與安排第一百六十九章 襲營鬧劇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個種馬引發的血案第二十九章 天降突騎軍第三百八十九章 宿命之戰(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連環計(五)第十二章 北國劇變第四十五章 初見將軍第六十二章 陳石的背後第三百二十六章 傳話兒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嫣的正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業傳奇第二百零六章 苦難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驛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轉第四十一章 請君第一百九十六章 陸鴻的疑惑第六十二章 陳石的背後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廣邊軍大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