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青州軍北征

bookmark

過了半晌,那小隨從從簾門裡探出頭來,向陸鴻招了招手。陸鴻暗歎一聲,只得一路小跑過去。到了簾門口,尚未掀簾而入,便聽房內高登疲憊的聲音道:“小陸啊!”陸鴻的手停在簾門上,站在門外答應了一聲。

“你拿上手令帶些人到輜重營去,領一千套兵甲軍器……軍官裝備按兩個團配置。就這些,去罷。”說罷一封手令從門內遞了出來,連着這封手令的,是一條光溜溜的手臂……

陸鴻接過手令,那條手臂倏然縮了回去,簾門只微微晃動了兩下。陸鴻心中一萬隻草泥馬奔騰而過,含糊地應了一聲,轉身一溜煙地跑了。

這一天已經是八月廿二。

近兩日青州城裡異常忙碌,青州大庫一車車蓋着油氈布的貨物絡繹不絕地從城內拉到城外,城池四門口、幾條大街岔口都立起了徵召民夫、馱馬的告示牌,而且這次都督府出的人力、馱馬錢要比以往高出三成!

於是人們紛紛猜測李督是下定決心要進軍徐州了!

一時間青州城裡羣情鼎沸,州學裡幾名文學生甚至在魯風樓裡留下了十餘篇長短詩。

有曰“蹄馬鏗鏘九州破,鯤鵬嗷嘯一海平”、“書生猶羨豔,將士百戰功。青驢隨軍去,南朝把花看”之類歌功頌德、一派樂觀的,也有曰“將軍不濺血,猶可封王侯;慈母盼兒歸,不知已成空”之類厭倦戰爭、悲憫士卒的,還有一些表達前途難測、抒發個人擔憂的等等,不一而足。

甚至有人連夜寫了洋洋灑灑萬餘言的《平南策》,從多個角度分析了大周軍與南唐兵馬的優劣對比,並且給出了十餘條平定南唐的戰鬥策略。

這些策略中包括了諸如爭取幾日拿下揚州、從哪一路掩襲廬州進取淮南道、集合多少兵力逼迫敵人在有利我方之地形決戰……

這份方略一經問世,便在學子間引起巨大反響。

有一些頗有名望的文學生聯名將這個《平南策》送到城外青州行營,要面呈大總管李毅。

誰知還沒見到李大人的尊面,這羣人便被巡邏的士兵以“擅闖軍機重地”的罪名羈押了起來,那份“曠世之作”由帶隊的校尉過目之後直接扯成了碎片——一文不值,狗屁不通!

當然,這是文雅的說法,其實那位校尉的原話是:“這他孃的啥吊玩意兒?”

可是城裡這股子熱鬧還沒緩過勁去,就有人發現城外的衛軍已經在瀰河上加修木橋了——欸,咋回事哩,咱們的大軍這是要向北?

一股奇怪的氛圍在青州城裡蔓延開來,甚至巷陌之中零星傳出一些有鼻子有眼的說法:南唐人聯合了契丹和高麗,要合圍大周了!

甚至更有人說,回鶻人已經撕破臣書,揮師打進了關內,李大督要兵分兩路去填東北和西北的窟窿!

隨着二十四日右軍和後軍四旅的提前開拔、更多大軍還在坐等調撥物資的情況出現,這種原本屬於扯閒淡的說法立即上升到一個比較可信的高度——看罷,右軍去支援東北了,而李督要親自支援更遠的西北,因此要準備更多的糧草。

青州府一面大肆抓捕謠言者,一面加緊招募民夫馱馬,忙成了一鍋粥,而剛剛修成不到十天的都督府卻彷彿在逸泉坊裡沉睡了下來:大門緊閉,風鈴低垂,從二十二日開始便沒有一紙公文進出,也沒有一個官家人前來騷擾。

李毅足不出戶在都督府裡靜靜待了四天,直到二十六日清早,都督府忽然中門大開,七八十騎健卒挾着初晨的習習涼風呼號翻涌而出,蹄聲踏碎了逸泉坊平靜的美夢,也正式吹響了大軍北進的號角……

青州行營的兵將們都明白,此去平州不久之後必有一仗,也許是打契丹,也許是打高麗。在沒有到達平州之前大多數人都不會清楚他們的敵人到底是誰,也不需要知道。

他們只需要聽從上官的指令,完成自己軍人的職責——整備、行軍、操練、準備殺敵……

饒是如此,大家心中都還抱着較爲樂觀的情緒,大周自武帝以降,對關外胡人大小上百戰最終都以勝利結束。胡人在草原上各自征戰不休,最強大的吐蕃被回鶻牽制,又與南召、大唐僵持不下,基本沒有東侵的餘暇。

可是這一切只是人們最美好的願景……

根據後來《大周志》記載,豐慶六年六月初,草原上強盛的回鶻爲黠戛斯擊敗,部族被迫四散流徙;七月初吐蕃陳兵大非川;八月十三契丹、室韋聯軍殺入營州,十五圍城;八月十四奚王集合五部六萬兵馬攻打居庸關,幽州震動;八月十五中秋高麗發兵安東……

經過十天的行軍,右軍和後軍終於到達了滄州境內,當晚便尋了個地方駐紮下來。

後軍駐紮的地方叫做“滄南驛”,是魯城和滄州中間的一個驛站,正臨着官道邊上。

陸鴻在王正背後託着,幫他把一個半人高的麻包卸下來,跟着掉轉身去,也在別人的幫助下卸下自己身上的麻包。

“砰”的一聲,鬆軟的麻包砸在驛丞剛剛清理出來的空地上,頓時塵土飛揚。

大夥兒叫喚連天,也不拘乾淨不乾淨,都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三流子笑嘻嘻地歪過身子,捉住齜牙咧嘴的王正調侃道:“小王正,俺們在那臭都督府賣力氣的時候,恁躺到軍醫營裡數星星數螞蟻,今個逃不掉了罷!”

王正一惱火腦門上就爬了幾道擡頭紋,像個老後生似得,怒氣衝衝在三流子大腿上懟了一拳,沒好氣地道:“俺累得都想死,恁還來笑話俺!”

黃寶聽了,伸手在王正腦殼上呼了一巴掌,道:“小娃莫說些不吉利的話!”王正吭哧吭哧不敢爭辯,他這四大平日裡悶不做聲,一旦動起火來連他老爹都怵,他自己就更不敢頂嘴了。

陸鴻在一邊被這兩個活寶逗得大笑,他一直覺得王正很像電視裡那個“小兵張嘎”,今日瞧來愈發像了。

他笑了一會,想要站起身來巡視一番。今日也是合該倒黴,過魯城的時候他們押的兩架騾車相繼斷了軸,兩大車的麥麩草料只能靠人力來馱。

他擡頭望了一眼官道對面右軍的營地,這些主力軍的士兵果然訓練有素,自打下了馬便沒一

個人大聲喧譁,各自抓緊時間修整歇息。

負責分派乾糧的士兵一人挑兩筐菜湯麪饃,流水價發到士兵的手裡,此時右軍一萬人馬正有條不紊地享用着他們的晚餐。

忽然從官道上遠遠馳來一騎,瞧裝扮是個傳令兵,這人舉着令牌徑直下了官道,轉進右軍的營地裡。

此時高登也從臨時搭建的軍帳中走了出來,看着右軍前一時還靜如止水,也不知甚麼緣由,頃刻間一陣鼓響,萬餘人旌旗半掩,揚蹄躍馬,好似洪流一般涌出營盤,人喧馬嘶鬧了一陣,不一會人去營空。

高登愣在當地。

據後來後軍行軍志上記載:九月初三,青州行營右軍及後軍組成的先鋒十日間行軍五百里,剛剛經過魯城。右軍指揮楊鯤鵬收到中軍李督六百里急信:大軍已達鹽山,你們他媽的太慢了!

楊將軍羞愧難當,回信說兩天不到平州自領軍法!因嫌後軍步卒輜重累贅,當晚便棄了後軍,星夜兼程輕裝疾馳,向平州進發……

早有部下將此事報告後軍檢校副指揮花源,這花小侯倒不急躁,穩坐甲旅大帳,下令四旅諸將各守本營,照常修整。他一面安撫,一面勻出五十匹馱馬,配齊鞍韉,命甲旅甲團周校尉親自帶一隊人馬追隨右軍,提前到平州採備糧草。

戊旅這邊正當高登不明所以的時候,有小校送來檢校副指揮花源的口令,頓時氣得火冒三丈。

高登讓那個形影不離的“隨從”急忙給自己披掛,一面大罵楊鯤鵬小人無義,一面召集部衆盡棄輜重追趕,至於花源的甚麼口令早就被他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奈何青州行營五軍配置,左右軍清一色騎兵,前中後三軍以步卒爲主,中軍只有李毅三千衛兵有坐騎。

因此上右軍四條腿馳騁,戊旅兩條腿追趕,追了半夜已經找不到右軍的影子。

陸鴻跟在隊伍裡,同所有人一樣,都有些莫名其妙。咱們的高旅帥也太隨性了罷!

這真的是在衛軍裡當了二十來年兵的老軍旅嗎?他邁着兩條有些麻木的大長腿,默不作聲地一路小跑,重複着這十天來做的最多的事情……

他擡頭往高旅帥的方向瞧了一眼,黑乎乎的夜色中已看不清對方的背影。

他的兩條腿已經漸漸有些吃不住力了,十步倒有兩步在打滑,只聽得隊前剛剛調來的甘旅副粗着嗓門向高登說了句甚麼.

突然一聲喝令“止步休息,明早上路”,隊伍應聲而止,接着便聽見“撲通、撲通”連聲作響,大家便好像丟麻包似得將自己丟在了地上,再往後便是“哎呦”“特娘嘞”“俺的腿喲”一陣亂叫嚷。

這回誰也沒了扯閒淡的力氣,有的人躺下便着,不一會便響起了此起彼伏的鼾聲。

陸鴻倒不忙着睡,他還要清點本隊人數,報給旅部統計。其實也根本用不着做甚麼清點,他隊裡五十個人擡眼一掃便一目瞭然:四十八個就躺在他的身邊,還剩三流子和王正兩個墮在最後,正互相攙扶着緩緩歸隊。

(本章完)

第三百零九章 臨泉王之死第九十四章 可疑的駝隊第三百五十五章 建鄴城(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鴻門宴第一百五十一章 廣邊軍大寨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倉曹參軍第八十六章 西苑大演武(中)第七十一章 積善坊花家第一百零三章 高正實到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辭(一)第二百零三章 都裡鎮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八十章 新屋主第二十六章 高登的心思第一百五十六章 難以捉摸的形勢第四十章 游擊戰第六十六章 京都東郭城第四十章 游擊戰第二百三十章 一團亂麻的局勢第三百章 這是個問題第三章 壩集二月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玉浮觀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不見第一百八十五章 喬遷酒宴(下)第八十二章 都隨它去罷第三百四十一章 維持現狀第一百六十九章 襲營鬧劇第六十六章 京都東郭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萬貫的商機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嫣去掃北第八十八章 大演武之後第三百章 這是個問題第二十一章 作死的參軍寫在前面的廢話第三百二十六章 傳話兒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衛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可憐的崔兆賢第十三章 徵兵第二百零七章 獨斬殺人王第一百章 錄事範翔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嫣去掃北第五十二章 司馬巽的一席話第一百七十二章 修業坊的大院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會(中一)第三百零三章 再見陳州王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勢的轉機第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之難第三百八十二章 歸去來第二百三十三章 昌黎驛第二百八十章 連環計(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份合同的誘惑第一百零六章 大清早的行動第二百九十九章 東西戰線的局勢第二百七十一章 龐家的小動作(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下生變第八十六章 西苑大演武(中)第三百七十八章 神都的詭異氣息第三百七十二章 芙蓉娘娘廟(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花二爺的傳話第一百零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五十六章 大名鼎鼎的陳石第二百五十三章 與帝說(中)第六十三章 李公子其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朋友第三百五十二章 進宮去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二)第十八章 當不當兵?第八十一章 倔強的金容第三百章 這是個問題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街之殤第二百五十七章 八陣圖之地載陣第七十六章 後軍操演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驛第三百三十八章 王睿想回神都?第一百四十四章 送行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鴻門宴”(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勢的轉機第三百一十五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繳海匪(三)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二百七十一章 龐家的小動作(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繳海匪(八)第三百六十一章 赴宴(三)第二百三十章 一團亂麻的局勢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州的大動靜!第三百零九章 臨泉王之死第三十七章 一門往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西口大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五)第四十八章 戰後的青州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楊秀還是李世民?第三百六十七章 以暴抗公第一百四十五章 戰事突變
第三百零九章 臨泉王之死第九十四章 可疑的駝隊第三百五十五章 建鄴城(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鴻門宴第一百五十一章 廣邊軍大寨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倉曹參軍第八十六章 西苑大演武(中)第七十一章 積善坊花家第一百零三章 高正實到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辭(一)第二百零三章 都裡鎮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八十章 新屋主第二十六章 高登的心思第一百五十六章 難以捉摸的形勢第四十章 游擊戰第六十六章 京都東郭城第四十章 游擊戰第二百三十章 一團亂麻的局勢第三百章 這是個問題第三章 壩集二月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玉浮觀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不見第一百八十五章 喬遷酒宴(下)第八十二章 都隨它去罷第三百四十一章 維持現狀第一百六十九章 襲營鬧劇第六十六章 京都東郭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萬貫的商機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嫣去掃北第八十八章 大演武之後第三百章 這是個問題第二十一章 作死的參軍寫在前面的廢話第三百二十六章 傳話兒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衛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可憐的崔兆賢第十三章 徵兵第二百零七章 獨斬殺人王第一百章 錄事範翔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嫣去掃北第五十二章 司馬巽的一席話第一百七十二章 修業坊的大院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會(中一)第三百零三章 再見陳州王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勢的轉機第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之難第三百八十二章 歸去來第二百三十三章 昌黎驛第二百八十章 連環計(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份合同的誘惑第一百零六章 大清早的行動第二百九十九章 東西戰線的局勢第二百七十一章 龐家的小動作(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下生變第八十六章 西苑大演武(中)第三百七十八章 神都的詭異氣息第三百七十二章 芙蓉娘娘廟(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花二爺的傳話第一百零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五十六章 大名鼎鼎的陳石第二百五十三章 與帝說(中)第六十三章 李公子其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朋友第三百五十二章 進宮去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二)第十八章 當不當兵?第八十一章 倔強的金容第三百章 這是個問題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街之殤第二百五十七章 八陣圖之地載陣第七十六章 後軍操演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驛第三百三十八章 王睿想回神都?第一百四十四章 送行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鴻門宴”(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勢的轉機第三百一十五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繳海匪(三)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二百七十一章 龐家的小動作(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繳海匪(八)第三百六十一章 赴宴(三)第二百三十章 一團亂麻的局勢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州的大動靜!第三百零九章 臨泉王之死第三十七章 一門往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西口大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五)第四十八章 戰後的青州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楊秀還是李世民?第三百六十七章 以暴抗公第一百四十五章 戰事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