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個種馬引發的血案

bookmark

晉州城打成了一團糟。

東城門的橫閂落了又起,起了又落,大門也是開開闔闔。時而想出城的佔了上風,就把門打開,然後被城外的一支軍隊堵着門洞又打回去。

城裡一場混戰從半夜一直打到第二天傍晚,中間暫停了兩回,約莫是各自吃飯喝水休息,害的陳三流每次都以爲分出了勝負了。

可是就在他等待着最終的得勝者,從城內大搖大擺地走出來的時候,沒一會兒功夫便又響起了乒乒乓乓的對砍聲。

他蹲在陰溝邊上,太陽升起又落下,天光變亮又變暗, 初時尚且有些興奮勁兒,但是越往後來,城裡的對戰之聲再也沒有任何壯懷激烈,只剩下嗷嗷的慘叫,與悽怨的哭泣。

不久之後,似乎所有人都麻木了,也不再叫喊,除了稀稀落落的抽泣,便只剩下軍官們時不時發出的,已經頗爲沙啞的號令聲。

漸漸的,夕陽西下,此時城內發出的任何聲音,都是孤獨的,帶着無限的淒涼與悲傷。

從晌午開始東門就再沒有打開過,一直堅守在城外的那些軍隊,在最後一場阻擊戰打完之後,便跟着軍官們席地而坐,茫然而又無助地聽着,望着。

到了最後,也不知是誰喊了“不打了,兩位皇子都死透了”,然後整個城池都沉默了,就連那不知從哪個角落傳出來的斷斷續續的嗚咽,此時也終於像老朽得琴絃,在發出最後一個幽怨的音符之後,徹底戛然斷絕……

wWW• ⓣⓣⓚⓐⓝ• c o

陳三流把身上破爛的軍袍褪下來,攢把攢吧丟進了污水之中,然後趁着昏黃的暮色,走到城外那些迷茫的唐軍身後,拍了拍其中一人的肩膀,問道:“兄弟,你們這是咋回事兒?能說說不?”

那人擡起頭望了他一眼,渾沒在意他身上的惡臭味兒,臉上的癡怔神色還沒褪去,茫然搖頭道:“弗曉得,陛下奔嘞,將軍們就打起來。”

陳三流見他癡癡傻傻,倒容易搭訕,本想說幾句俏皮話兒,但是看見左近幾名唐軍都把眼神轉到了這裡,他便沒敢再逗留,笑嘻嘻地拱了拱手,沒事兒人一般走開了。

沒走到兩步,他臉上嬉笑的神情便突然收斂不見,取而代之的是無比的鄭重與嚴肅。

剛纔那人口齒並不很清楚,說的又是南邊兒的方言,因此中間那個四個字,陳三流不大拿得準……

那四個字可實在有些兒不真實,但是陳三流心中有一種強烈的感覺:這就是事實!

陳三流記得那人說的是“陛下奔嘞”,他幾乎有九成的把握,對方說的是“陛下崩了”!

——唐帝死了!

唐帝怎麼可能在這種關頭死掉?

很可能!

也不知道哪裡來的一股信念,陳三流對這種可能性幾乎是有一種偏執的篤定。

他不是別人,他是陳三流,他掌管着全天下最精銳的斥候營,他是全天下掌握情報最多的人之一——雖然他的情報當中並沒有“唐帝駕崩”這種消息,但是從種種的事態變化之中,從他所掌

握的,這晉州到太原之間數十支大大小小隊伍的動向來看,無數種可能性最終匯成一點!

——南唐發生大事了,而且是生死存亡的大事!

他想着這些,腳步越走越快,然後在經過一處廢棄的磚窯時,伸手向某個極隱秘之處招了招,然後一個極瘦小的身影悄無聲息地竄了出來。

“帶信到絳州找陸帥……”然後他將嗓門壓得極低,細聲細氣地說了幾句甚麼。

這些話不僅說得低,而且根本不是“人話”,即便被南唐人偷聽了去,也絕不知道他在說些甚麼內容。

即便是聽他說話的這名斥候,也只是一知半解——如果要準確地傳達這個情報,與他接頭的人必須得是跟着陸鴻的老兵,而且是實實在在的保海縣三河鎮人,因爲這段消息裡面,完全都是用三河鎮最彆嘴的方言說成的……

這名斥候雖然不懂這種放言,但是他很快便用讀音相近的字抄了下來,然後用最快的速度趕往西南邊的一處廢棄的村莊——那裡有馬。

陳三流看着他的背影,然後回望了一眼晉州城的方向,便徑直向下一個聯絡點走去。

……

……

南邊確實亂了。

這在陸鴻情形之後的第四天,便已經確定了這種猜測。

昨天王正給他發來的最後一份情報說:守在壺關的唐軍於大前天,天矇矇亮時悄然棄關南下,行不到十里地,便在一處深草甸子外遭到了慘烈的伏擊!

埋伏在那裡的,是另外一支唐軍。

那支唐軍從一天前便已經埋伏在了此處,王正的人早就盯着他們多時了——從他們鬼鬼祟祟走出東北方的平順城的那一刻開始。

之前小王正還以爲澤州的司馬巽,或者相州的韓清大將軍要來,因此他急忙派人向兩面通報,誰知道被他派出去示警的斥候,一直走到相州城和澤州城,也沒在路上瞧見友軍的一兵一卒……

一直到這一天早上,在草甸子中埋伏了一天兩夜的五六千唐軍,突然從斜刺裡衝出來,向着壺關的三萬多守軍狂砍的時候,王正的手下幾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事實上,這種情況絕不是偶然,也絕不是個例——神都的唐軍伏擊了隴州撤下來的友軍,然後在南下的途中,於子午谷擼起袖子自相殘殺。

等他們互相之間打得筋疲力盡,並且握手言和、再度合兵南下之後,在上津和黃土兩城遭遇了另一支友軍的偷襲——那是一早便從長安退出來的唐軍……

神都唐軍在艱難突圍之後,只剩下二千餘人。

剛剛渡過漢水,連氣都沒能喘勻,就被豐利城中,原本負責替他們這些前線軍輸送糧草的隊伍給包圍了,營校尉以上的軍官,一個不留……

之前得了勝利的長安唐軍,在成功滅掉大部分神都唐軍之後,也並沒有能夠得意多久,便在新野和南陽接連遇到守軍的阻擊。

在損失了相當一部分兵馬之後,他們繞過鄧州、襄陽,千里迢

迢、忍飢挨餓到達淮南,卻被捲入了南唐淮南道與山南兩道之間的混戰之中。

最後從長安前線回到都城建鄴的一萬多人,被佔領建鄴外郭城的守軍接入了城內,最後分崩離析在攻打皇城的戰鬥之中……

許多人或許會對這場鬧劇感到不可思議,但是對於周人來說,這種事情原本是他們早已考慮過的,甚至早就對這種境況做出了最壞的打算,只不過因爲控制得好,所以並沒有發生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罷了。

要分析起來也很簡單——唐帝駕崩,但是這位種馬一般的男人,從十六歲封王,到二十八歲登基,再到四十七歲駕崩,三十年的時間,總共生了三十七個兒子,十六個女兒!

其中一直跟在姜炎身邊,轉戰於晉州城的是老六和小十四,把晉州城打成稀爛的就是這兩位。

唐軍打下長安之後,出任長安留守的是老三;打下神都的,是老十,最後出任洛陽留守的,是老七;擔任隴州刺史的,是小十二。

老七、老十先做掉了小十二,然後在子午谷互相干了一架,然後又和好,接着在上津和黃土兩城,被久等了的老三雙殺!

老三比較能耐,一路從長安殺回淮南道,遇到了關係不錯的小十九,順便幫小十九解決了山南兩道的老八、小十五,隨後想來想去還是幹掉了小十九,獨個兒進了建鄴城。

建鄴城裡接應他的,是老大,守在皇城裡的是老二。

最後做了新皇帝的,是老幺——也就是兩歲半的小三十六……

三十七早在一歲的時候就夭折了。

在老三攻城死後,老大倒是成功地攻破了皇城,弄死了老二,但是架不住還有比他更厲害的,也就是他那位已經失蹤了二十多年的小叔……

說起來,兄弟三十七個人當中,只有他一個人因爲生的早,曾經在小時候有幸見過這位,當年被譽爲“天才”的小叔。

後來小叔被封爲南充郡王,期間斷斷續續回到建鄴幾回,待他還算不錯。

即便是三十二歲的老大,這個唯一見過小叔的皇子,如今再見到李嗣原,對他的印象也只是這麼簡簡單單的隻言片語……

他不明白,小叔是怎麼出現的,又爲甚麼會出現,但是當他看見自己那位死鬼父皇的屍體的時候,他便明白了。

然後他就自刎,隨着他的父皇一道兒走了……

雖然外面都說,他的父皇早已被“女色”掏空了身體,而且也有無數的人預測他絕對活不過五十歲!

但是他這個做老大的最清楚,他的父皇就是天賦異稟,年輕時便號稱“連御十一女”。

即便是後來年級大了,每夜也都必須宮女陪侍,在這方面絲毫不見老態!

所以這種說法根本就是無稽之談……但是他的父皇還是死了,而且究竟沒活過五十歲。

死相有點兒難看。

臉很青,眼很白,嘴脣,很紫……

(本章完)

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面的談話第三百二十六章 傳話兒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踏敵營第五十三章 軍醫營之亂第三百四十一章 維持現狀第十三章 徵兵第七十四章 被抓了現行第四十八章 戰後的青州城第二十一章 作死的參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昌黎驛第二百四十章 新羅日本聯軍第八十三章 委屈的陳森第五十六章 大名鼎鼎的陳石第三百八十六章 一隻錦囊與一段回憶第七十四章 被抓了現行第二百二十五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下)第四十八章 戰後的青州城第四十章 游擊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個“外援”第七十三章 糾結的李嫣第一百六十章 爆發的前夕第一百零九章 “李公”其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落而導致的暴躁?第三百七十二章 芙蓉娘娘廟(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一百五十二章 救不救雷將軍第三百五十章 殺死王睿的真正意義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舉措第一百七十一章 掃北的尾聲第六章 大周團練兵第五十二章 司馬巽的一席話第三百七十七章 童謠第一百六十章 爆發的前夕第一百六十章 爆發的前夕第二百一十四章 都來了第二百零一章 洪成來了第三百三十章 看不見的敵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想法第九十六章 平海軍副使第三百八十二章 歸去來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練兵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當第三章 壩集二月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鴻門宴”(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求援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想法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辭(二)第六十七章 東郭綠楊樓第二百零一章 洪成來了老闆坐牢,太忙請假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個真實的神機門第二百九十八章 天機推演論第八十四章 正旦大朝會第二百一十七章 孔良的覺悟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帝國的崩壞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繳海匪(三)第三十八章 “同鄉會”第三百一十六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三)第九十一章 宰相的決定第一百二十九章 清繳海匪(六)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至大朝會(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無我第三百零三章 再見陳州王第三百三十八章 王睿想回神都?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過後第九十六章 平海軍副使第六十二章 陳石的背後第一百二十五章 清繳海匪(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莊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提前發難第二百五十三章 與帝說(中)第一百八十一章 玉浮觀炸了第二十五章 㶟水第二百九十三章 嶽婿之爭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鎖安東的鑰匙第二十章 終於定下了第六十二章 陳石的背後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面的談話第三百零二章 宿敵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客(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繳海匪(八)第二百零三章 都裡鎮第三百七十二章 芙蓉娘娘廟(二)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當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業傳奇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三百四十章 陸鴻的脾氣第三百三十二章 無我第三百一十八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五)第三百六十二章 赴宴(四)第三百一十六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龐家的小動作(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勢的轉機第一百八十三章 喬遷酒宴(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兵助陣第一百九十八章 陳三流的相好
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面的談話第三百二十六章 傳話兒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踏敵營第五十三章 軍醫營之亂第三百四十一章 維持現狀第十三章 徵兵第七十四章 被抓了現行第四十八章 戰後的青州城第二十一章 作死的參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昌黎驛第二百四十章 新羅日本聯軍第八十三章 委屈的陳森第五十六章 大名鼎鼎的陳石第三百八十六章 一隻錦囊與一段回憶第七十四章 被抓了現行第二百二十五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下)第四十八章 戰後的青州城第四十章 游擊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個“外援”第七十三章 糾結的李嫣第一百六十章 爆發的前夕第一百零九章 “李公”其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落而導致的暴躁?第三百七十二章 芙蓉娘娘廟(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一百五十二章 救不救雷將軍第三百五十章 殺死王睿的真正意義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舉措第一百七十一章 掃北的尾聲第六章 大周團練兵第五十二章 司馬巽的一席話第三百七十七章 童謠第一百六十章 爆發的前夕第一百六十章 爆發的前夕第二百一十四章 都來了第二百零一章 洪成來了第三百三十章 看不見的敵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想法第九十六章 平海軍副使第三百八十二章 歸去來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練兵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當第三章 壩集二月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鴻門宴”(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求援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想法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辭(二)第六十七章 東郭綠楊樓第二百零一章 洪成來了老闆坐牢,太忙請假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個真實的神機門第二百九十八章 天機推演論第八十四章 正旦大朝會第二百一十七章 孔良的覺悟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帝國的崩壞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繳海匪(三)第三十八章 “同鄉會”第三百一十六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三)第九十一章 宰相的決定第一百二十九章 清繳海匪(六)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至大朝會(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無我第三百零三章 再見陳州王第三百三十八章 王睿想回神都?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過後第九十六章 平海軍副使第六十二章 陳石的背後第一百二十五章 清繳海匪(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莊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提前發難第二百五十三章 與帝說(中)第一百八十一章 玉浮觀炸了第二十五章 㶟水第二百九十三章 嶽婿之爭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鎖安東的鑰匙第二十章 終於定下了第六十二章 陳石的背後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面的談話第三百零二章 宿敵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客(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繳海匪(八)第二百零三章 都裡鎮第三百七十二章 芙蓉娘娘廟(二)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當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業傳奇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三百四十章 陸鴻的脾氣第三百三十二章 無我第三百一十八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五)第三百六十二章 赴宴(四)第三百一十六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龐家的小動作(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勢的轉機第一百八十三章 喬遷酒宴(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兵助陣第一百九十八章 陳三流的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