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男兒自是重危行

第七十一章男兒自是重危行

朱祁鎮下了決定,執行就非常之快,聖旨如飛一般,到了海西。一路上各方就動員起來了。

這個計劃,看上去僅僅是派一支援軍到木蘭河衛。

但是實行起來,卻是需要各方面的配合了。

首先配合的乃是曹義。

曹義一邊從遼東再次抽調兩個衛所,進駐海西,補充海西的兵馬缺口。另外就是曹義讓他麾下另外一個大將施聚帶領遼東騎兵,突擊遼河河套。

這是兀良哈臨近大明邊牆的草場。

爲的就是分散兀良哈的注意力。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兀良哈很乾脆的放棄了這一帶。

曹義一不坐二不休,直接在遼河西岸設堡。似乎想要步步爲營,將遼河河套圈入大明邊牆體系之中。

畢竟遼河河套地區,不僅僅是兀良哈最好的草場,本身可耕可牧。

當然這也是朱祁鎮在河北工程之後,加大了對九邊的撥款。

雖然這些錢進入衛所體系之後,十兩銀子最多能辦成七兩銀子的事情。其中有種種情弊,礙於成國公爲首的一系列靖難勳貴,朱祁鎮還能當做沒有發現的。

但是在錢給夠的情況之下,大明軍隊的戰鬥力,其實是可以保障的。

而海西都司的設立,成國公攻兀良哈之戰,其實給了很多邊將信號。所以纔有曹義主動在遼河建立軍事存在。

不過,曹義所能做的僅僅是輔助而已。

真正的硬骨頭,還要焦禮自己來啃。

焦禮在接到聖旨的時候,整個只覺得頭皮發麻。

朱祁鎮似乎也知道這一件事情很危險,所以事先就給焦禮開出了賞格,他只要能保住木蘭河衛,直接封他爲侯,世襲枉顧。

大風險也是有大回報的。

要知道他的頂頭上司曹義而今也是沒有爵位的。

如果他能打贏這一仗,他能一躍跳到了曹義之上了。

但是焦禮也不是白癡,他更知道,他最有可能的不是封侯,而是死在這一戰之上。即便身死,按照慣例恐怕也能給子孫弄一些餘蔭。

而且,焦禮沒有選擇。

最少這個時代的大明武將,還沒有一個敢抗旨的。

亦失哈聽說了這消息,立即將焦禮給叫了過來。

亦失哈的身子骨這幾年越發不好了,雖然海西衛而今建設的不錯,彷彿一個內地府城一般,城牆護城河,都已經建造好了,城中也有過萬百姓生存了,一部分乃是大明海西衛將士的家屬,另外一般就是以毛憐衛爲首的這些完全依附朝廷女真百姓。其實他說起來,未必是女真人。

甚至有一部分也是漢人。還有朝鮮人。

就以海西衛爲中心開闢了大片的土地,即便是一年一收,雖然不還能自給自足,但是在亦失哈看來,只需努力經營幾年,完成這個任務並不困難。

而且一直在推行的種稻事宜,在這裡也有很大的進展。

亦失哈一心放在海西,只是有一些力不從心。

冬天一直在暖閣之中,即便而今四月多了,也沒有出來,焦禮一進暖閣,就感到一股燥熱,還有一股怪味。

其實太監身上本身就是有一股尿騷-味的,很多太監閹割之後,就會泌尿系統的病,長長尿不盡,甚至有些太監一有情緒劇烈波動,就會尿一身。

所以太監最喜歡用香料,來遮掩身上的尿味。

而今亦失哈身上這股味道與他身上的老人味道交叉在一起,是一種很難聞的味道。

焦禮面不改色,行禮過後,坐在亦失哈牀邊。

亦失哈咳嗽兩聲,說道:“我知道,這一件差事很是難辦,但是陛下有命,我們臣子只能遵命,而且這一戰未必沒有勝機。”

焦禮還能說什麼,他說道:“請公公放心,下官一定會將這一件事情辦得妥妥當當的。”

亦失哈說道:“你有此心,我豈能不助你一臂之力。我已經去書給李滿住了,這一次徵召李滿住所部萬人,還有剛剛編成的女真騎兵五千騎,這有一萬五千人,再加上你本部人馬,足足有兩萬人,足夠你在去木蘭河衛走一趟了。”

焦禮一聽大喜過望。

焦禮想來想去,覺得最難的事情,其實並不是守城,而是如何到木蘭河衛之中。雖然一路上都順着河道行軍。

但是一來,大明在黑龍江流域的船隻都是幾十年前的,而今也不在阿速河裡面,臨時徵召的船隻,載重如何,暫且不說。只是瓦刺兀良哈不擅長水戰,焦禮麾下的遼東男兒就擅長了。

都是一樣的。

走水路並不能給他太大的安全感。

而且即便走水路,從河道到木蘭河衛這一段路,還是要走陸路的。

到時候非一場惡戰不可。

而五千人實在太少了。

其實焦禮也知道,朝廷定下來五千人並不是亂定的。

首先木蘭河衛城城池不大,可以容納的士卒也不多。連女真各部與兀良哈對峙的時候,也不是全部都在木蘭河衛城之中,而是相當一部分依靠城池立營。

所以,人數多了,對守城並沒有什麼用處,反而加深了後勤負擔。不要看黑龍江流域地域廣大,但是論物產豐富,估計比不上江南一個大縣。

人數太多了,後勤壓力就大。

而且海西都司麾下看似幾十個衛所,但是都是各女真部落,真正隸屬朝廷的不過是,海西衛,毛憐衛,還有即將建立的雙城衛。

整個海西都司的兵力,不過是兩個衛所,一個衛所在五千六百人上下,兩個衛所在萬人上下。毛憐衛是從女真部落收編來的,這些士卒也是新招募的,體格倒是夠了。但是真正練成精銳士卒,卻是差了不少。

“公公,末將帶走兩萬人,這海西衛怎麼辦?”焦禮心中一動,問道。

即便是再加上亦失哈額外收編的女真壯丁加上凡察一部編成的女真鐵騎,海西都司的總兵力不過一萬五千人上下。

他連李滿住的人馬都帶走了,整個海西衛只剩下新募的五千人了。

亦失哈咳嗽兩聲說道:“你不將人帶走,我纔不放心。”

焦禮心中一動,低聲說道:“可是李滿住。”

亦失哈說道:“正是,此人野心勃勃,不安分的很,海西兵馬充足,李滿住不敢造次,但是海西人馬抽調一空,他未必沒有想法了。”

“所以我給你的不僅僅是兵力,或許還是麻煩。”

焦禮說道:“請公公放心,區區李滿住,他如果安分,末將自然不會怎麼樣,一旦有了別的心思,末將將他的人頭,給公公帶過來。”

焦禮在亦失哈面前唯唯諾諾,並不意味着焦禮就沒有自己的脾氣了。

李滿住雖然擁兵過萬,但是對焦禮來說,不過是蠻夷之首而已,想取他性命,那是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亦失哈說道:“真不傷和氣就不傷和氣,畢竟海西有今天,也多靠了他。”

似乎人越老,心腸也就越軟了。

李滿住的功勞並不是不殺他的理由。政治上殺有功之臣的多,否則怎麼會有卸磨殺驢這個成語。

李滿住畢竟是建州女真之首,他之死,定然給建州女真帶來相當大的風波。亦失哈也是女真人。

殺李滿住容易,但是會引起一場關於女真人的大風波。

亦失哈有一種遇見,今後這幾年,整個東北的女真部落大概都不會好過了,原因無他,大明與瓦刺這兩頭巨獸,選擇了東北這片作爲角鬥場,生活在這一片土地的原住民,僅僅是這兩頭巨獸角鬥之中的點綴而已。

但是僅僅餘波,就不是他們能夠承受的了的。

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第三十五章 廣西內部的分歧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風俗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一百零一章 思明府之變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二第二十二章 大明邊軍現狀第三十六章 真假第二十四章 誰能解之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八十三章 西南隱憂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戰貓兒莊第十四章 糧食危機第一百一十四章 寧化縣現狀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四十二章 最後一課序章 我, 朱祁鎮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第五十六章 災情彙總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四十六章 石炭四第一百五十五章 伯顏帖木兒的決心第九十八章 風波定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心思第十章 大雪紛紛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七十章 楊士奇治水意見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十八章 鐵面講官第十五章 禮樂第五十九章 故人相逢大江上第一百一十章 糧與銀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楊洪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後的反撲第三十三章 另外一扇門第八十九章 陸永的抗爭第三十七章 善後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一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陳芳洲第三十章 江華島水戰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五章 都是壞消息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二百零二章 咫尺天涯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銀流向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銀流向第二十六章 誰對誰錯?第六十章 徐有貞的目的第一百二十章 韓鐵城到寧化第二百四十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六十一章 新內閣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一百一十五章 議麓川六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一百一十一章 錚錚鐵騎鳴第八十六章 烏斯藏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輔的奏對第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調整第一百四十四章 襄王監軍第九十四章 內外新結構第三十五章 午間休息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七十六章 聯姻蒙古第五十五章 斬盡天下不平事第五十章 英國公餘威第二百零九章 雙方退兵第一百零八章 麓川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五十八章 朱祁鎮的執念第九十八章 李滿住的決斷第十八章 陳綱案第一百章 戰爭的腳步聲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國公的死訊第五十五章 於公入陝第一百二十九章 首輔曹鼐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傳來第八十二章 武進縣第一百二十七章 託古改制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運總兵官第二十一章 北方民生之多艱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業帝國的景願第八十四章 工業化的種子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文數字第八十七章 朗氏內憂第九十三章 武器生產體系第十六章 大捷消息第二章 雲南局勢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
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第三十五章 廣西內部的分歧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風俗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一百零一章 思明府之變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二第二十二章 大明邊軍現狀第三十六章 真假第二十四章 誰能解之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八十三章 西南隱憂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戰貓兒莊第十四章 糧食危機第一百一十四章 寧化縣現狀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四十二章 最後一課序章 我, 朱祁鎮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第五十六章 災情彙總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四十六章 石炭四第一百五十五章 伯顏帖木兒的決心第九十八章 風波定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心思第十章 大雪紛紛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七十章 楊士奇治水意見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十八章 鐵面講官第十五章 禮樂第五十九章 故人相逢大江上第一百一十章 糧與銀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楊洪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後的反撲第三十三章 另外一扇門第八十九章 陸永的抗爭第三十七章 善後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一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陳芳洲第三十章 江華島水戰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五章 都是壞消息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二百零二章 咫尺天涯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銀流向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銀流向第二十六章 誰對誰錯?第六十章 徐有貞的目的第一百二十章 韓鐵城到寧化第二百四十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六十一章 新內閣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一百一十五章 議麓川六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一百一十一章 錚錚鐵騎鳴第八十六章 烏斯藏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輔的奏對第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調整第一百四十四章 襄王監軍第九十四章 內外新結構第三十五章 午間休息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七十六章 聯姻蒙古第五十五章 斬盡天下不平事第五十章 英國公餘威第二百零九章 雙方退兵第一百零八章 麓川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五十八章 朱祁鎮的執念第九十八章 李滿住的決斷第十八章 陳綱案第一百章 戰爭的腳步聲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國公的死訊第五十五章 於公入陝第一百二十九章 首輔曹鼐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傳來第八十二章 武進縣第一百二十七章 託古改制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運總兵官第二十一章 北方民生之多艱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業帝國的景願第八十四章 工業化的種子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文數字第八十七章 朗氏內憂第九十三章 武器生產體系第十六章 大捷消息第二章 雲南局勢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