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閃電戰(3)

張獻忠的情緒由驚慌變爲了憤怒。

鄭家軍突然出現在巫山,當張獻忠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感覺到發懵,他本來認爲鄭家軍是要在湖廣與河南兩地鏖戰的,其打擊的對象也就是李自成,鄭家軍出動的時候,他隱約得到了這方面的消息,可想不到鄭家軍居然出現在夔州,看樣子鄭家軍是要針對他張獻忠了,這說明鄭家軍之前的安排都是迷惑外界的。

這也難怪,誰叫他張獻忠的力量弱於李自成。

考慮到鄭家軍的驍勇,張獻忠本能的想着逃離,不管是朝着成都的方向還是朝着湖廣的方向,總之就是要避開鄭家軍,讓其將注意力集中到李自成那邊去,再說夔州府一帶的地形複雜,沒有辦法的情況之下,張獻忠可以率領精銳的軍士進入到大山之中,藉助地形周旋,讓鄭家軍失去耐心,最終撤離。

可是派遣的斥候偵查到的消息,讓張獻忠猶豫和憤怒,斥候經過了仔細的偵查與不斷的核實,估計進入巫山的鄭家軍,總人數最多也就是萬人左右,這讓張獻忠忍不住了。

張獻忠麾下畢竟有十五萬大軍,就算是鄭家軍將士個個都是。m仙,也不會如此的肆無忌憚,以一萬人對付十五萬人,將他張獻忠當什麼了,小孩子嗎。

憤怒之後的張獻忠,逐漸冷靜下來,他開始考慮鄭家軍的意圖了,儘管說時間非常的緊迫,鄭家軍已經出現在巫山,不過弄清楚鄭家軍真實意圖,還是很重要的,要不然就是一萬鄭家軍軍士,卻讓十五萬大軍放棄夔州府城逃離。這要是傳揚出去了,豈不是讓人笑掉大牙。

更加關鍵的是,張獻忠懷疑鄭家軍的真實意圖,也就是鄭家軍如此少的兵力,進入到四川究竟想做什麼,難道真的是準備剿滅他張獻忠嗎。這未免過於自大了。

張獻忠想不清楚其中的緣由,他找來劉文秀商議。

“文秀,鄭家軍出現在巫山,你說我們應該如何的應對。”

劉文秀的神情很是嚴肅,顯然也在思考這個問題,稍稍沉默了一下開口了。

“義父,孩兒覺得還是要謹慎,只是這鄭家軍兵力明顯不足,若是想着以萬人的兵力攻打夔州府城。不大切合實際,若是鄭家軍僅僅是做做樣子,我們過早的撤離夔州府城,又會影響到軍士的士氣,孩兒也是想了好長時間。”

張獻忠看着劉文秀,他知道劉文秀的猶豫,征戰廝殺這麼多年,他真正信任的人是越來越少了。身邊的謀士基本不會信任,那些謀士遇到關鍵時刻。提出來的意見建議都是爲了自身的利益,這一點張獻忠早就看穿了。

“我想還是謹慎一些,從明日開始,以三天的時間,撤離全部的軍士,我們的目標是成都府。不是夔州府。”

“義父,若是鄭家軍跟隨殺到成都府,孩兒覺得也不好應對啊。”

“那你說說該怎麼辦。”

“孩兒覺得,還是要讓鄭家軍離開四川,回到湖廣與河南去。”

聽見劉文秀這樣說。張獻忠的神色明顯有些不耐煩了。

“文秀,我也知道最好的辦法是讓鄭家軍離開四川,可鄭家軍已經進入到夔州了,就在東面的巫山了,距離夔州不足兩百里地了。”

感受到了張獻忠的不耐煩,劉文秀還是不着急,畢竟這麼大的事情,最終做出決定的還是張獻忠,他劉文秀不過是提出來自身的建議。

“義父,有一點孩兒不是特別明白,斥候前日就偵查到鄭家軍出現在巫山,可兩天時間過去了,依舊沒有鄭家軍準備進攻夔州府的消息,鄭家軍駐紮在巫山沒有任何的行動,孩兒以爲,鄭家軍若是想要發起進攻,兩天時間早就抵達夔州府城,怕是戰鬥早就開始了。”

張獻忠愣了一下,索性站起身來,在屋裡走來走去了,劉文秀說的很是正確,鄭家軍作戰歷來都是迅速的,可這一次抵達巫山之後,爲什麼沒有馬上展開進攻,距離夔州府城不足兩百里地了,卻遲遲不動,這究竟是什麼意思。

派遣大軍前去進攻,這應該是最好的辦法,與其被動防禦或者躲避,不如利用地形的優勢主動展開進攻,試探對方的虛實,可對方畢竟是鄭家軍,這麼多年來的戰鬥,不管是李自成還是他張獻忠,包括以前那麼多的義軍首領,面對鄭家軍的時候都是慘敗,十多個義軍首領都是喪命在鄭家軍的麾下。

進也不是、退也不是,防禦也不知道該如何的佈置,這讓張獻忠的確是憋不住。

“文秀,你就說說,你是怎麼想的,大軍下一步該如何做。”

張獻忠說到了最爲關鍵的問題,直接開口詢問了。

劉文秀還是思索了一會,才慢慢的開口。

“義父,孩兒想到的是分兩步走,第一步是派遣部分的義軍將士,沿着順慶府,探尋進入到成都府的路線,陸路和水路同時進行,第二步是嚴陣以待,時刻關注鄭家軍的行蹤,一旦他們準備進攻夔州府城,則做好戰鬥廝殺的準備,夔州府城地形特殊,三面環山,一面臨水,鄭家軍就算是想着展開進攻,也沒有那麼容易的。。”

劉文秀終於表達出來了自身的意見,這個意見可謂是中規中矩,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可張獻忠還是不滿意,這樣的安排部署,他早就想到了,總是覺得有不合適的地方,可又想不到是什麼地方不合適。

屋子裡再次沉默下來,張獻忠站在原地沒有開口,劉文秀也不再說話。

過了好一會,張獻忠突然開口了。

“文秀,依照你的意見,大軍分爲了兩部分,進入順慶府的軍士至少需要五萬人,留在夔州府城的軍士尚有十萬人,如果在這個過程之中,鄭家軍突然展開進攻,大軍的戰鬥力豈不是減弱了。”

張獻忠剛剛說完,劉文秀馬上開口了。

“義父,孩兒不是這樣想的,義軍的主要目的就是成都府,而且白桿兵究竟在什麼地方,在做着什麼樣的準備,暫時還不知道,如此情況之下,義軍的主力務必迅速進入順慶府,爲早日攻打成都府做好準備。”

劉文秀說到這裡的時候,張獻忠猛地睜大了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劉文秀。

“孩兒的建議是,義父率領十萬大軍,從陸路和水路兩個方向,進入到順慶府,能夠拿下順慶府城是最好的,那樣大軍就能夠獲得大量的補給,不能夠短時間之內拿下,則繞開順慶府城,進入到潼川府城,行動越迅速越好,夔州府城留下五萬軍士駐守,同時要求三弟率領駐紮在鄖陽府城的義軍,從保寧府的方向直插成都府,與義父會和。”

張獻忠大致明白了劉文秀的意思,其實主要就是撤離的意思。

“文秀,你的意思是不是留下五萬軍士抵禦鄭家軍,避免鄭家軍跟隨在後面追殺。”

“孩兒的確有這個意思,義父率領十萬大軍,孩兒留守在夔州府城,帶着五萬軍士抵禦鄭家軍,就算是鄭家軍發動進攻,孩兒也能夠憑藉夔州府城的有利地形抵抗,義父的行動越是迅速,孩兒在夔州就越是安全。”

張獻忠走到了劉文秀的面前。

劉文秀這樣的安排部署,是他沒有想到的,留守夔州府城,危險是很大的。

“文秀,我的身邊只剩下你和艾能奇了,你們都不能夠出現任何的意外,這樣的安排不行,要不然大軍全部撤離,萬一鄭家軍苦苦的追殺,我們就進入到大山之中周旋。”

“義父,萬萬不可,十五萬大軍的補給在大山之中是無法解決的,要是真的那樣做了,鄭家軍不用拼命的廝殺,牢牢守住大山的出口,義軍就會大亂,一旦沒有了糧草,誰也無法穩住十五萬人的,現如今的情形,唯有朝着成都府的方向前進,沿途能夠攻陷更多的城池,讓義軍的補給更加的充足。”

張獻忠再次思考了不短的時間,看着劉文秀,默默的點頭了。

夔州府城的地形特殊,劉文秀率領五萬大軍駐守,的確能夠抵禦鄭家軍的進攻,鄭家軍若是避開了夔州府城,追擊大軍,那麼張獻忠就能夠扭頭與鄭家軍作戰,駐紮在夔州府城的劉文秀同樣可以率領大軍出擊,兩路大軍夾擊,鄭家軍回天乏術。

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張獻忠開口了。

“文秀,看樣子只能夠這樣辦了,我會不斷的給你消息,一旦大軍佔領了順慶府城,你就要考慮撤離夔州府城了,到時候就算是鄭家軍正在拼命進攻,也不要戀戰,迅速朝着順慶府城的方向撤離,我還會告訴艾能奇,不要之間進入成都府城,要想方設法與大軍會和。”

張獻忠用力拍了拍劉文秀的肩膀。

“文秀,你一定要多注意,當初定國就是因爲疏忽,導致自身被擒獲的,鄭家軍詭計多端,不管出現什麼樣的戰機,你都不要想着主動迎戰,我會留下部分的戰船,一旦鄭家軍的進攻過於的猛烈,你就從水路撤離,保住自身的安全才是最爲重要的。”。

第888章 權力集中第348章 用兵當用強(2)第497章 骨子裡的奴性第475章 張溥的目的第734章 可怕的一幕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303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905章 折斷扁擔戰術第545章 提前預計第98章 會試會元第21章 從容淡定第95章 民有三苦第194章 精準的分析第452章 計劃不變第40章 辛苦自知第720章 上下不一致第981章 戰遼河(3)第164章 精心準備第965章 征服之戰第352章 節節勝利(2)第383章 祭拜河神第712章 朱仙鎮之戰(2)第64章 鄉試第731章 開封陷落(1)第428章 預兆第619章 襄陽失陷(2)第366章 拉攏和挑撥第755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1)第847章 出人預料的交易第521章 幕僚班子第52章 決定第555章 覈查第304章 結盟第728章 壯志未酬第225章 突破口第268章 攻其不備第205章 行軍路上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691章 不易察覺的變化第611章 以退爲進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141章 恩師來信第903章 御駕親征第723章 沙盤演練第9章 教諭先生第481章 不會上當第609章 何爲重點第845章 都面臨抉擇第973章 大清國繼任的皇帝第886章 不一般的內閣制第599章 順水推舟第601章 出乎預料第447章 一萬對十一萬第473章 導火索第24章 盛澤歸家院第380章 一盤大棋第669章 揚威南直隸第429章 真正的變化第214章 困獸猶鬥第299章 精確的部署第825章 年輕人的弱點第574章 女兵營第620章 襄陽失陷(3)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798章 並非聲東擊西第240章 慘烈第669章 揚威南直隸第715章 朱仙鎮之戰(5)第693章 篤定第413章 兩難第153章 榆林邊鎮第41章 盤敲側擊第762章 無奈的掙扎第740章 段宗奎的作用(1)第700章 不容樂觀第979章 戰遼河(1)第947章 終於力不從心第625章 襄陽失陷(8)第423章 絕非意外第39章 小私心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262章 一錘定音第837章 潼關之戰(3)第534章 老將不能出馬第382章 必須搬遷第348章 用兵當用強(2)第532章 高陽之戰(5)第968章 內外交困第624章 襄陽失陷(7)第796章 心願第273章 明智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865章 通州之戰第788章 不着急第775章 閃電戰(5)第890章 大清國的對策第114章 家中的安排第401章 自不量力第313章 責任重大
第888章 權力集中第348章 用兵當用強(2)第497章 骨子裡的奴性第475章 張溥的目的第734章 可怕的一幕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303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905章 折斷扁擔戰術第545章 提前預計第98章 會試會元第21章 從容淡定第95章 民有三苦第194章 精準的分析第452章 計劃不變第40章 辛苦自知第720章 上下不一致第981章 戰遼河(3)第164章 精心準備第965章 征服之戰第352章 節節勝利(2)第383章 祭拜河神第712章 朱仙鎮之戰(2)第64章 鄉試第731章 開封陷落(1)第428章 預兆第619章 襄陽失陷(2)第366章 拉攏和挑撥第755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1)第847章 出人預料的交易第521章 幕僚班子第52章 決定第555章 覈查第304章 結盟第728章 壯志未酬第225章 突破口第268章 攻其不備第205章 行軍路上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691章 不易察覺的變化第611章 以退爲進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141章 恩師來信第903章 御駕親征第723章 沙盤演練第9章 教諭先生第481章 不會上當第609章 何爲重點第845章 都面臨抉擇第973章 大清國繼任的皇帝第886章 不一般的內閣制第599章 順水推舟第601章 出乎預料第447章 一萬對十一萬第473章 導火索第24章 盛澤歸家院第380章 一盤大棋第669章 揚威南直隸第429章 真正的變化第214章 困獸猶鬥第299章 精確的部署第825章 年輕人的弱點第574章 女兵營第620章 襄陽失陷(3)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798章 並非聲東擊西第240章 慘烈第669章 揚威南直隸第715章 朱仙鎮之戰(5)第693章 篤定第413章 兩難第153章 榆林邊鎮第41章 盤敲側擊第762章 無奈的掙扎第740章 段宗奎的作用(1)第700章 不容樂觀第979章 戰遼河(1)第947章 終於力不從心第625章 襄陽失陷(8)第423章 絕非意外第39章 小私心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262章 一錘定音第837章 潼關之戰(3)第534章 老將不能出馬第382章 必須搬遷第348章 用兵當用強(2)第532章 高陽之戰(5)第968章 內外交困第624章 襄陽失陷(7)第796章 心願第273章 明智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865章 通州之戰第788章 不着急第775章 閃電戰(5)第890章 大清國的對策第114章 家中的安排第401章 自不量力第313章 責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