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不幸言中

左僉都御史、湖廣巡撫盧象升率領天雄軍和湖廣都司的軍隊匆匆趕到黃州府的時候,洪承疇已經在這裡等候了。

盧象升是一肚子的火氣沒有地方發泄,老回回、李自成和張獻忠等流寇剛剛進入湖廣的時候,他即刻命令大軍在襄陽、黃州和鄖陽三個地方堵截,不能夠說是全部剿滅流寇,依照他手中的兵力,剿滅流寇是不可能的事情,但這樣的安排,至少能夠最大限度將流寇滯留在襄陽府,等候洪承疇的大軍進入湖廣。

可惜洪承疇大軍尚未進入湖廣,信函先來了,信函的意思非常明確,要求洪承疇將大軍集中在鄖陽府和荊州府一帶,流寇肯定是要從西南方向進入到四川的,洪承疇做出來這樣的判斷也有一定道理,那就是老回回是從四川撤離、進入河南接應李自成和張獻忠的。

盧象升本不想執行這個命令,他認爲自己的安排沒有錯誤,儘管說從三個方向守住流寇,會分散有限的兵力,但事已至此,只能夠要求軍士固守城池,擺出阻擊的架勢,至少這樣做能夠讓流寇感覺到心慌,可是洪承疇接着來了一封信函,直接要求盧象升親自率領大軍,固守鄖陽和荊州一帶,這讓盧象升不能夠繼續抗命了。

東面的德安、黃州以及南面的承天府一帶,兵力馬上變得薄弱了。

洪承疇的大軍進入湖廣,一直在襄陽一帶活動的流寇,開始和洪承疇的大軍捉迷藏,他們佯裝朝着鄖陽府的方向撤退,等到洪承疇的大軍在鄖陽設下伏擊圈之後,迅速掉頭朝着德安府和黃州府而去,他們沒有進攻城池,而是一路急行軍。

流寇兵分三路,一路活動在黃州府,一路進入南直隸的廬州府,一路進入南直隸的安慶府,分別拿下一些城池之後,洪承疇纔回過神來,率領大軍朝着黃州的方向而去。

盧象升自然率領大軍跟隨朝着黃州府而去。

到了這個時候,黃州府和襄陽府的一些城池,已經遭遇到流寇的洗劫,流寇補充了糧草,劫掠了大量的錢財,而且隊伍也逐漸壯大起來。

盧象升非常憋屈,他想到了鄭勳睿,若是鄭勳睿繼續指揮剿滅流寇的事宜,這樣的事情是肯定不會發生的,鄭勳睿會根據方方面面的情報,認真分析流寇的動向,從而提前做出準確的部署。

可惜洪承疇沒有這樣做,且不說懷疑洪承疇的能力,至少洪承疇沒有足夠重視流寇。

按說曹文詔陣亡,應該給與洪承疇很大的打擊,也讓洪承疇能夠認識到流寇的實力。

黃州府,知府衙門。

盧象升終於見到了洪承疇。

洪承疇的臉上沒有笑容,一直都在看着地圖,盧象升進來之後,他也就是點點頭。

“盧大人,流寇兵分三路,兩路進入了南直隸,一路留在了黃州府,南直隸不能夠有失,本官決定率領大軍,進入南直隸,盧大人率領湖廣都司大軍,駐守黃州,圍剿留下來的一路流寇,本官已經給南京兵部尚書範大人寫信了,懇請得到範大人的支持,絕不能夠讓流寇進入到鳳陽府和應天府。。。”

盧象升臉上同樣沒有什麼表情,他無法反駁洪承疇的安排,但總覺得這樣安排,有些不合適,若是洪承疇率領大軍悉數進入到南直隸,一旦流寇離開南直隸,殺個回馬槍進入到湖廣的黃州府,三路流寇聯合起來,絕非他率領的不足萬人的湖廣大軍所能夠抵禦的,到了那個時候,洪承疇麾下六萬大軍不能夠及時趕回來,湖廣各地就要吃虧了。

“大人,下官以爲,留在黃州府的軍隊,人數可否多一些。。。”

“本官知道盧大人的意思,不過流寇進入南直隸,已經震驚了朝廷,皇上口諭,必須要護衛南直隸,絕不能夠讓流寇肆掠,本官也不想看見此等的情況出現,盧大人請看,李自成進入廬州府,一路向北就直接進入到了鳳陽府,就算是不能夠進攻鳳陽府城,也可以朝着西面的河南而去,或者繼續往北,進入徐州府乃至於山東,安慶府的張獻忠,東面可以進攻太平府、寧國府乃至於應天府,南面可以進入江西和浙江,真的要是出現這等的情況,就不是你我能夠承受的,故而本官必須要率領大軍進入南直隸。”

說到這裡,洪承疇稍稍停頓了一下。

“當然流寇也可能回到黃州府,如此三路流寇會和,力量是龐大的,到時候盧大人的壓力是非常之大的,不過本官已經做好了安排,麾下的大軍會緊緊跟隨流寇,一路尾隨,絕不會讓流寇肆意妄爲的。”

盧象升張了張嘴,說不出話來了,畢竟有皇上的口諭,洪承疇不可能率領少部分的軍士進入到南直隸,那樣沒有多大的作用,反而可能遭遇到流寇的反攻。

“好了,本官馬上就要率領大軍出發,軍情緊急,絕不能夠耽誤時間了。”

老回回率領四萬義軍,一直都活動在黃梅和廣濟一帶,拿下了幾個城池之後,他的大軍得到了大量的糧草補給,在這一代活動是沒有任何問題了,隨着軍士人數的增加,一切都在朝着他預定的目標發展。

半年前的鄧州一戰,斬殺了曹文詔,讓老回回、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的信心大增,也讓他們的策略發生了略微的改變,他們不再專注於逃跑,而是找尋機會和官軍廝殺,不斷剿滅官軍的力量,故而在洪承疇率領大軍進入襄陽之後,沒有馬上撤離,而是採取流動作戰的方式,與洪承疇捉迷藏。

幾個月時間過去,義軍的實力逐漸強大起來,到了這個時候,老回回、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秘密商議了,決定義軍分爲三路大軍,老回回留在湖廣,李自成和張獻忠突然殺入南直隸,藉機擺開官軍的圍剿,拿下南直隸的諸多城池,補充大軍的糧草。

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引開官軍。

老回回再次承擔了重任,率領大軍朝着鄖陽府的方向移動,李自成和張獻忠則是蟄伏下來,等候官軍上當。

官軍果然上當了,大量的軍隊前往鄖陽府的方向。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李自成和張獻忠率領大軍,一路急行軍,經過了德安府和黃州府,直插南直隸的廬江府和安慶府。

老回回同樣以最快的速度擺脫了官軍,返身朝着黃州的方向而去。

老回回、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的第一步計劃完全成功了。

接下來的第二步計劃,那就不需要過多考慮了,一定是能夠成功的,那就是吸引官軍悉數進入到南直隸,等到官軍進入南直隸之後,李自成和張獻忠迅速離開南直隸,再次進入湖廣的黃州府,與老回回會和,三路義軍聯合起來之後,會直接進攻黃州府,爭取拿下府城,那樣大軍就能夠得到巨大的補給。

第三步計劃,就是在重創湖廣官軍之後,往北發展,再次進入河南。

進入河南之後,義軍就會專門攻打府城了,爭取能夠得到更多的補給。

從這個計劃來看,老回回等人的認識已經發生了明顯的改變,他們不再一味的逃離,而是要選擇機會,消耗官軍的實力。

洪承疇終於回過神來,率領大軍朝着黃州方向急行軍,可惜的是,一切都有些晚了。

行軍的過程之中,洪承疇想到了鄭勳睿和鄭家軍,他很想調遣鄭家軍,參與剿滅流寇,但最終放棄了這個打算,朝廷裡面的情況,他是知道的,也得到了一些提醒,那就是不要動用鄭家軍,也不要讓鄭勳睿再次參與到剿滅流寇的戰鬥之中。

曾幾何時,洪承疇決定不顧一切了,準備給皇上上奏,懇請調遣鄭家軍參與到剿滅流寇的戰鬥之中,可惜這樣的奏摺最終是沒有奏報上去的,前面的作戰,洪承疇出現了失誤,特別是曹文詔的陣亡,那可以說是重大的失誤了,若是朝中有大人追究責任,他是無法承受的,而人家不追究責任,提出的要求就是不能夠讓鄭勳睿參與到剿滅流寇的戰鬥之中。

爲了自保,洪承疇只能夠選擇放棄鄭勳睿和鄭家軍。

洪承疇同樣感覺到窩心,不知道究竟是那些環節出現問題了,總是不能夠準確判斷到流寇的動向,其實洪承疇也有着太多的擔心,流寇的隊伍再次壯大起來,人數方面遠遠超過了他率領的大軍,雖說流寇的戰鬥力不怎麼樣,但總是有那麼多人。

曹文詔的教訓是歷歷在目的,洪承疇不敢過於的分兵,免得遭遇到流寇的反包圍,雖說他也感覺到,流寇不大可能在南直隸一帶長期活動,畢竟流寇還沒有那麼強的實力,可他不敢有絲毫的疏忽,只能夠率領麾下的大軍,全部進入到南直隸,且不說是不是剿滅流寇,至少要將流寇趕出南直隸。

抱着這樣的態度,洪承疇率領大軍從黃州府出發的時候,就沒有太強的戰鬥決心,他想到的是讓流寇全部撤離南直隸,至於說流寇下一步究竟朝着什麼地方逃竄,他也想不到。

第140章 宿命第93章 會試主考官第6章 鄭錦宏第659章 爭取最大支持第503章 監軍第833章 頗感意外第725章 天妒英才(1)第562章 天助(1)第644章 秦淮河的聚會第578章 被計劃的婚姻第508章 都沒有想到(2)第695章 及時的建議第953章 依舊狂妄第454章 陰差陽錯第443章 巨大的突破第873章 歸宿(3)第964章 本能的厭惡第869章 定鼎京城(2)第92章 京城第961章 終於引爆第713章 朱仙鎮之戰(3)第252章 顧夢麟來投第247章 內心感慨第266章 需要小心第496章 協議算什麼第392章 報復第657章 寇白門第660章 態度要明確第840章 局勢的反轉第378章 初次交底第677章 必須推進第176章 內閣震動第205章 行軍路上第95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201章 蘇蠻子的功勞第198章 喜得貴子第994章 豐鎮之戰的翻版第665章 雲山霧罩第653章 糧食最重要第244章 算是智慧第845章 都面臨抉擇第462章 還算是明智第886章 不一般的內閣制第139章 大勝第979章 戰遼河(1)第525章 認清事實第704章 大戰的前夕第776章 閃電戰(6)第909章 圍三缺一第899章 收復臺南第70章 護院第573章 需要清醒第565章 必須放棄第34章 嚴師第650章 風輕雲淡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423章 絕非意外第783章 閃電戰(13)第350章 關門打狗第153章 榆林邊鎮第587章 講武堂開課第976章 沙場點兵第203章 絕密情報第811章 全面兼顧第942章 平靜中的不平靜第510章 只有服從第186章 初現端倪第951章 最爲精確的部署第547章 乾淨利落第936章 科舉之爭第339章 丙子之亂第814章 必勝的信念第732章 開封陷落(2)第562章 天助(1)第715章 朱仙鎮之戰(5)第131章 第一件事第226章 死牢第885章 宵小第284章 有信心第959章 多鐸的末路第255章 歷史重演?第324章 山陰幫第292章 暗地裡的運作第120章 夫唱婦隨第263章 廷杖第134章 震懾第407章 有些狼狽第224章 西安古城第747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429章 真正的變化第769章 挖坑等你跳第829章 重要的決斷第218章 殊死抵抗第812章 何爲最關鍵的地方第666章 蒙八旗和漢八旗第630章 本性如此第710章 早想到了第992章 天堂與地獄第106章 授官第428章 預兆
第140章 宿命第93章 會試主考官第6章 鄭錦宏第659章 爭取最大支持第503章 監軍第833章 頗感意外第725章 天妒英才(1)第562章 天助(1)第644章 秦淮河的聚會第578章 被計劃的婚姻第508章 都沒有想到(2)第695章 及時的建議第953章 依舊狂妄第454章 陰差陽錯第443章 巨大的突破第873章 歸宿(3)第964章 本能的厭惡第869章 定鼎京城(2)第92章 京城第961章 終於引爆第713章 朱仙鎮之戰(3)第252章 顧夢麟來投第247章 內心感慨第266章 需要小心第496章 協議算什麼第392章 報復第657章 寇白門第660章 態度要明確第840章 局勢的反轉第378章 初次交底第677章 必須推進第176章 內閣震動第205章 行軍路上第95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201章 蘇蠻子的功勞第198章 喜得貴子第994章 豐鎮之戰的翻版第665章 雲山霧罩第653章 糧食最重要第244章 算是智慧第845章 都面臨抉擇第462章 還算是明智第886章 不一般的內閣制第139章 大勝第979章 戰遼河(1)第525章 認清事實第704章 大戰的前夕第776章 閃電戰(6)第909章 圍三缺一第899章 收復臺南第70章 護院第573章 需要清醒第565章 必須放棄第34章 嚴師第650章 風輕雲淡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423章 絕非意外第783章 閃電戰(13)第350章 關門打狗第153章 榆林邊鎮第587章 講武堂開課第976章 沙場點兵第203章 絕密情報第811章 全面兼顧第942章 平靜中的不平靜第510章 只有服從第186章 初現端倪第951章 最爲精確的部署第547章 乾淨利落第936章 科舉之爭第339章 丙子之亂第814章 必勝的信念第732章 開封陷落(2)第562章 天助(1)第715章 朱仙鎮之戰(5)第131章 第一件事第226章 死牢第885章 宵小第284章 有信心第959章 多鐸的末路第255章 歷史重演?第324章 山陰幫第292章 暗地裡的運作第120章 夫唱婦隨第263章 廷杖第134章 震懾第407章 有些狼狽第224章 西安古城第747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429章 真正的變化第769章 挖坑等你跳第829章 重要的決斷第218章 殊死抵抗第812章 何爲最關鍵的地方第666章 蒙八旗和漢八旗第630章 本性如此第710章 早想到了第992章 天堂與地獄第106章 授官第428章 預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