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願意接納

(長假結束,感謝諸位讀者大大的支持。)

吳偉業這次被帶到了東林書屋。

看見門檐上面東林書屋四個大字,吳偉業愣住了,這是他做夢都想不到的事情,按說東林黨人處處算計和對付鄭勳睿,身爲漕運總督的鄭勳睿,難道還能夠每天看着東林書屋四個大字,這需要多大的忍耐力和毅力,這需要多大的胸懷。

這一刻,吳偉業忽然有了一種全新的感受,他畢竟是學識淵博的讀書人,殿試二甲的第一名,而且這些年的心思,大都在鑽研學識方面,通過大量閱讀史書,對於權力方面的博弈和爭鬥,有了一些不一樣的認識。

鄭勳睿絕不是錢士升和侯詢所認識的那類人,其志向不可預估,人說宰相肚裡好撐船,鄭勳睿的心胸也許是大海、是整個的大明天下。

帶着這樣的心境,進入到東林書屋的時候,吳偉業對着鄭勳睿稽首行禮。

“下官拜見大人。”

鄭勳睿的臉上本來是帶着微笑的,看見吳偉業如此大禮伺候,連忙走上前去,扶住了吳偉業。

“吳大人,我早說過了,你我是同年,不必要如此的拘泥於禮節,儘管隨便一些。”

“這是下官必須要做的,這些天的時間,下官看了淮北不少的地方,有着太多的感慨,幾句話是難以說清楚的,下官只能夠說,淮北與大明其他地方都是不一樣的,若是我大明的府州縣,都能夠像淮北這樣,不應該存在有流寇,後金也絕不敢覬覦。”

鄭勳睿看着吳偉業,暫時沒有開口。一直以來,對於吳偉業,他的感受還是有些不一樣,當初在秦淮河,爲了柳如是的事情,吳偉業的表現與張溥等人完全不一樣。還包括他與吳偉業之間的諸多接觸,應該說吳偉業的品性是很不錯的,不盲從,願意思考問題,而且對權勢不是特別的迷戀。

吳偉業坐下之後,接着開口了。

“下官此番巡按淮北,按照聖旨的要求,是爲了山陰縣縣令李巖和紅娘子的事宜,大人不一定知道其中的細節。下官臨行之前,朝中有大人專門吩咐了,不僅僅要調查李巖的事宜,還需要了解淮北其他更多的事宜,包括淮北沒有按照聖旨之要求徵收賦稅,洪門收取商賈的保護費等等事宜,其實下官也明白這樣做的意思,若是將這些調查的事宜奏報上面。後面肯定會跟着發生一系列的事情。”

“這些天下官認真思索了,決定實事求是。大人將淮北治理的井井有條,可謂是大明之世外桃源,若是這樣的地方也要遭遇到某些大人的插手,那大明還有什麼希望,大人曾經在京城聽說過對大人之議論,有一種說法。說大人是大明之中流砥柱,那個時候下官還不是很服氣,想在看來,下官真的是井底之蛙了。”

“下官在京城,屢次陷入到爭鬥和博弈之中。見到了太多,也正是這些事情,讓下官感覺到厭倦,身爲朝廷官員,不能夠真正的做事情,不能夠爲百姓謀福祉,總是在爭來鬥去,爲了一己之私利,哪管百姓之死活,其實這流寇氾濫,依照下官的看法,就是朝廷之責任,若不是將百姓逼得沒有活路,誰願意造反,若是大明各地都如同淮北這樣,以百姓的利益爲重,儘管不可能照顧到每一戶的百姓,但只要讓百姓感受官府是爲他們做事情的,怎麼可能有人造反。”

“這些天,下官想到了很多,爲之前的很多作爲可笑,可算是幼稚,進入朝廷八年時間,什麼事情都沒有做好,反而有了助紂爲虐的感覺,下官甚至想到了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的諸多事宜,難道東林黨人標榜的一心爲了天下,真的做到了嗎,下官看不一定,反而是一心爲了自身的利益,一心爲了謀求權勢,看到了淮北的諸多情形,下官相信,大人才是一心爲了百姓,可笑的是,有些人還想着在這方面做文章,來彈劾大人,恐怕他們到淮北來看了,真的是無地自容。”

。。。

吳偉業說的非常透徹,可謂是敞開了心扉,沒有任何的保留,只是沒有點名朝廷之中是哪些人,不過這方面不需要點名,鄭勳睿自然是知道的。

吳偉業說話的過程之中,鄭勳睿一直特別關注其表情,真情流露的時候,表情是真摯的,投入的,這方面任何人都無法作假,他的判斷,吳偉業是真的反思和反悔了。

俗話說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想要一個人的本性發生完全的改變,可能性不是很大的,吳偉業的本性是灑脫的,這方面與李巖有些相似,也正是這種本性灑脫的人,有可能對自身的追求產生懷疑,並且願意接受新生的事物,接受更加先進的理論。

吳偉業說完之後,鄭勳睿沒有完全予以肯定。

“吳大人,你可否想過,若是違背了朝中某些大人的意思,會是什麼後果。”

吳偉業愣了一下,臉上露出了笑容。

“大人提醒的是,下官差點忘記這一點了,想想東林書院的那麼多前輩,爲了理想和追求,可以拋卻身家性命,下官還有什麼值得擔憂的。”

吳偉業說出這句話,顯然是下定決心了。

鄭勳睿的說法也就不一樣了,他需要揭露東林黨的弊端,致命的弊端。

“吳大人,你既然這樣說了,那我也要開誠佈公了,當年我讀書的時候,東林書院顧憲成老先生之警句: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關心,也曾經讓我思索,不過我後來耳聞目睹,發現東林書院之理念並未得到真正的貫徹,而且其理念之中的致命問題,就是沒有關注百姓之利益。”

“這麼多年,東林黨人與閹黨做鬥爭,爭取自身之利益,嘴裡說的,實際上做的,都是衝着權力去的,都是想着通過自身之理念,影響甚至是控制皇上,他們可曾真正的爲百姓謀福祉,在他們看來,掌握權力之後,再來爲百姓做事情,也是不錯的。”

“崇禎元年,皇上清除閹黨,大量重用東林黨人,可他們做了什麼,清收歷年拖欠的農業賦稅,不管不顧各地遭受災荒之事實,不管不顧百姓賣兒賣女、根本活不下去的現實,將徵收農業賦稅作爲考校各地官吏之標準,可另外一方面,富得流油的士大夫和商賈,卻什麼都不承受不負擔,東林黨人反而要求減免甚至是廢除商貿賦稅,說什麼藏富於民,結果導致了什麼,流寇蜂擁而起,造反的老百姓越來越多。”

“去年,東林黨人再次提出徵收拖欠的農業賦稅,至於說造成了什麼後果,這是衆所皆知的事情,我不用多說了。”

“我出任漕運總督之後,看到了太多的事實,東林黨人與士大夫和商賈勾結起來,一心爲了保全自身的利益,北方遭遇那麼多的災荒,老百姓活不下去,甚至是人吃人,南方的士大夫和商賈,大量的囤積糧食,趁着災荒高價賣出,牟取暴利,當朝廷要求南方士大夫和商賈救援北方的時候,還是這些東林黨人,再次提出了藏富於民的說法,不允許朝廷調集南方的糧食救援北方。”

“再看看朝廷之中的那些東林黨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凡是他們不能夠吸納的仁人志士,要麼採取打壓的方式,要麼就是百般的算計,他們哪裡想到了大明天下。”

“嘴裡標榜仁義道德,做出來的卻是人神共憤的事情,這就是我看見的東林黨人。”

“我不否認東林黨人之中有清廉之士,可惜絕大部分的東林黨人,已經喪失了做人的基本品性,眼裡看到的就是權勢和錢財。”

。。。

鄭勳睿的話語,讓吳偉業的臉色發白,有些事情他想到了,只不過沒有想的那麼深刻,此番鄭勳睿說出來,可謂是入木三分,揭開了很多東林黨人的麪皮,讓其本性赤裸裸的暴露出來了,吳偉業無法反駁,因爲鄭勳睿說的就是事實。

“吳大人,你本就是東林黨人之中的一員,想必朝廷裡面的東林黨人,對你是寄予厚望的,我不會勉強你做任何的事情,這不是我的習慣,但有一點我可以告訴你,我一心爲了大明天下,爲了全天下的百姓,凡是那些阻礙百姓利益的勢力,那些整日裡想着算計他人、爲了自身利益不擇手段之勢力,我都是要徹底剷除的,不管他身居什麼樣的位置,也不管他曾經是多麼的顯赫。”

“有句話說得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天罪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最後的一句話,鄭勳睿說的很慢,但說的斬釘截鐵。

這個時候的吳偉業,如坐鍼氈,儘管他知道鄭勳睿這些話,並不是針對他所說的,不過想想以往所做的那些事情,羞愧的感覺是特別明顯的,他也更加的明白,不要以爲鄭勳睿沒有和張溥等人計較,是人家軟弱的表現,恐怕等到鄭勳睿真正動手的時候,張溥等人根本無法抵擋,到時候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大人的話語,下官銘記在心,不管何時何地,下官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會銘記大人的教誨。”

第553章 雪崩的感覺第166章 慘烈第500章 腹背受敵第618章 襄陽失陷(1)第30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978章 醒悟太遲第972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74章 孰可忍第594章 自我陶醉第830章 王承恩的堅持第2章 這什麼人啊第960章 草原新規矩第987章 絕對想不到第116章 帝心第910章 漂亮的巷戰第972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57章 奧妙第540章 狂妄的代價(4)第270章 絞殺第175章 火炮的作用第563章 天助(2)第441章 李巖的智慧第149章 一顆心暫時放下第765章 明智的選擇第427章 想不到第954章 意志的較量第206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746章 這就是人心第59章 陳子龍第360章 慘勝第316章 親戚第26章 淡定第648章 小心應對第131章 第一件事第639章 實際行動第265章 亂攤子第844章 難得的大勝第733章 亂象第17章 縣試第147章 登萊兵變第216章 內訌第251章 防患於未然第903章 御駕親征第254章 側重點第599章 順水推舟第393章 利誘第175章 火炮的作用第56章 古今融合第918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4)第10章 東林黨第912章 大禍臨頭的感覺第988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33章 無法淡定第999章 瀋陽之戰(3)第514章 慘敗(3)第911章 悲哀的撤離第994章 豐鎮之戰的翻版第315章 抵達淮安第341章 直接的要求第709章 朱仙鎮第489章 老將出馬第962章 也算是尊嚴第291章 勝利在望第337章 新的考驗第30章 府試第380章 一盤大棋第84章 納采第257章 湖廣告急第228章 蛇鼠一窩第875章 高起潛的貢獻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100章 殿試禮儀第764章 周延儒的老辣第24章 盛澤歸家院第736章 衰落的前兆第319章 文坤其人第291章 勝利在望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732章 開封陷落(2)第159章 整合第708章 不是一條心第379章 議和第550章 溫水煮青蛙第393章 利誘第11章 家務事第966章 砍瓜切菜第729章 誰的責任第784章 閃電戰(14)第986章 多爾袞的頓悟與無奈第31章 堪比少年甘羅第191章 證據鏈第55章 明確目標第654章 鼓動第1章 跳大神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857章 捨命的差事第271章 慘敗第464章 進退維谷
第553章 雪崩的感覺第166章 慘烈第500章 腹背受敵第618章 襄陽失陷(1)第30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978章 醒悟太遲第972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74章 孰可忍第594章 自我陶醉第830章 王承恩的堅持第2章 這什麼人啊第960章 草原新規矩第987章 絕對想不到第116章 帝心第910章 漂亮的巷戰第972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57章 奧妙第540章 狂妄的代價(4)第270章 絞殺第175章 火炮的作用第563章 天助(2)第441章 李巖的智慧第149章 一顆心暫時放下第765章 明智的選擇第427章 想不到第954章 意志的較量第206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746章 這就是人心第59章 陳子龍第360章 慘勝第316章 親戚第26章 淡定第648章 小心應對第131章 第一件事第639章 實際行動第265章 亂攤子第844章 難得的大勝第733章 亂象第17章 縣試第147章 登萊兵變第216章 內訌第251章 防患於未然第903章 御駕親征第254章 側重點第599章 順水推舟第393章 利誘第175章 火炮的作用第56章 古今融合第918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4)第10章 東林黨第912章 大禍臨頭的感覺第988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33章 無法淡定第999章 瀋陽之戰(3)第514章 慘敗(3)第911章 悲哀的撤離第994章 豐鎮之戰的翻版第315章 抵達淮安第341章 直接的要求第709章 朱仙鎮第489章 老將出馬第962章 也算是尊嚴第291章 勝利在望第337章 新的考驗第30章 府試第380章 一盤大棋第84章 納采第257章 湖廣告急第228章 蛇鼠一窩第875章 高起潛的貢獻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100章 殿試禮儀第764章 周延儒的老辣第24章 盛澤歸家院第736章 衰落的前兆第319章 文坤其人第291章 勝利在望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732章 開封陷落(2)第159章 整合第708章 不是一條心第379章 議和第550章 溫水煮青蛙第393章 利誘第11章 家務事第966章 砍瓜切菜第729章 誰的責任第784章 閃電戰(14)第986章 多爾袞的頓悟與無奈第31章 堪比少年甘羅第191章 證據鏈第55章 明確目標第654章 鼓動第1章 跳大神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857章 捨命的差事第271章 慘敗第464章 進退維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