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三袈裟

櫻島。

其實它是一座火山,一座不甘寂寞的活火山!

而爬山的人,是否也是同樣的不甘寂寞?

在只有煙而沒有火的初冬,在一場小雪過後,破山爬到了離火山口最近的一個石臺上,身後跟着另外一個披着袈裟的和尚——岸本信如齋。兩人在石臺上盤坐了半晌,遠處又有一個圓胖和尚氣喘吁吁地爬了上來,來到二僧身邊,掃去一石臺上的積雪,盤膝坐下。

三僧鼎足環坐,不知過了多久,岸本信如齋纔開口說道。“咱們現在這樣,還真像和尚啊。”

“我本來就是和尚!”日向宗湛睨了岸本一眼,說,“我是守戒律的!哪像你!”

岸本信如齋對日向宗湛的這句話十分蔑視:“戒律……戒律還不是人定的!我爲什麼要去守別人定下的條條框框?”

“閒話少提。”眼看兩人又要陷入論戰,破山打斷了他們,問日向宗湛道:“諸大名如今對鹿兒島態度如何?”

日向宗湛休息了一會,這時已經呼吸暢順,岸本信如齋笑道:“守戒和尚,看來破山要我們來爬爬山還是有道理的,對身體有好處。”日向宗湛不理會他,自顧回答破山的話:“大友義鑑優柔寡斷,大內義隆有頭無尾,他們都想過要介入薩摩,可他們畢竟都與薩摩不接壤,所以都不知道怎麼辦才合適,這兩家都好對付。肝付兼續自顧不暇,伊東義佑忙着整治日向,暫時也沒功夫來干涉我們的事情,至於肥後那些土豪更是不足爲慮!眼前唯一要考慮的,倒是伊、田、連三家,他們改了姓,九州其它家族對此頗有微詞,但這卻讓他們更加地抱團對外了。加上大隅那邊還有禰寢、伊地知兩家聲援,所以在當前的局勢下維持住薩摩、大隅的勢力沒問題。而且這三家雖然也沒出什麼了不起的人物,但他們離我們太近,我們有什麼動作都瞞不過他們,因此我認爲眼下我們最要小心防範的是他們。”

“嗯,和我想的差不多。”破山左嘴角露出淡淡的笑紋,看起來有些邪,卻又邪得魅,他又問岸本信如齋:“私商那邊呢?”

“陳吉和今井宗久,都在派人調查我們了,應該已經發現了一些端倪,不過王直應該比他們更早發現了我們!”岸本信如齋說:“櫻島茶會之前,我們還在豐後時,府內城下町一帶就曾出現過徐惟學的身影,當時我就有些擔心了。不過有點奇怪,李家在那之後居然沒什麼動作,難道王直就沒告訴他?”

破山笑了起來:“這有什麼好奇怪的!他們雖然應該已結成聯盟,但王直何許人也!自不會以李家的利益爲利益!他不將我們的消息告訴姓李的,自有他的打算!”

“你是說……”岸本信如齋道:“他可能會幫我們?”

“他幫自己罷了!”破山說:“只要我們能幫他賺錢!”

岸本信如齋笑道:“若是這樣,那我們和大明的貿易,就可以通過他們繼續進行了。好,好,很好!”他冷嘿了一聲,說:“我本來還有些擔心那些私商幫着李彥直和我們作對!現在看來是多慮了。”

破山一笑,道:“他們本來就只是一羣生意人,你還指望他們心裡裝着多少大義不成?”

“按現在的內外形勢看,我們要自保,應該是沒問題了。”岸本信如齋道:“可是破山,我們接下來要如何發展,你想過沒有?”

這時火山口猛地冒出來一陣濃煙來,破山仰頭望了望,頸項停頓住,半晌不動,但他的眼睛卻泄露了他並沒有在真正地看着火山,而只是在思考盤算,過了好久忽道:“你們聽他說過陸海策沒有?”

岸本信如齋和日向宗湛一個風流,一個嚴謹,一個放蕩,一個端正,性子甚不相投,只是因爲破山才走到一起,平時很少繞過破山直接交流,若直接交流時多半是岸本信如齋冷嘲熱諷、日向宗湛反脣相譏,這時聽到“陸海策”三字,兩人卻罕有地對望了一眼,跟着一起搖頭,岸本信如齋問:“是什麼謀略?”

“是他的一個想法……”破山沒有說“他”是誰,但另外兩個人卻都明白!破山道:“或者應該說,是他的一個妄想!”

“他的妄想,素來有趣!我當初也常常被他的妄想所吸引,甚至沉迷……”岸本信如齋彷彿回想起當年在尤溪的日子:“最要命的是,他不但在妄想,居然還在做!而且還叫他做成了一部分!”說到這裡他似乎顯得有些興奮了:“不過陸海策這個妄想,我卻從來沒聽說過,聽起來應該是一個很大的計劃纔對!”

“是一個很大的計劃,也許已經是他最大的計劃了!”破山悠然道:“而這個計劃……至少到我們離開的時候,他也只和我一個人提起過……”

火山口又冒出了一股濃煙,不熟悉櫻島習性的人見到,也許就嚇跑了,以爲它要噴發——如果它剛好在此時噴發,將這石臺上三僧燒成土灰,也許世間就會少了許多事情。可惜,此刻的櫻島只是作作樣子,並未真正發怒。

破山已經站了起來,走到日向宗湛背後,面對着火山口,背對着二僧,他的言語很平緩,似乎不是在敘述,而是在回憶:“那時我和他還很相得,我年紀雖小,但他有什麼事情都和我說。也許因爲他的年紀也不大,只是我總覺得他的人好像比他的樣子老多了!若不是他的身體也一直在長,我一定會以爲他是一個三四十歲的侏儒!要不然怎麼會有那麼老辣的頭腦?”

“那一天,我記得很清楚,那是一個春天,我才從……從她那裡出來,到了他書房,只見他正在撫摸着那張地圖——那張把天下都籠罩進去的地圖。那張地圖的你們都見過吧?對,就是他起草,而後由她繡成的那張《天下圖》。我還在尤溪時,看着這張《天下圖》也覺得沒什麼,只是訝異大明原來只佔據全天下這麼小的一塊罷了。可到了自己出海,見識每多一分,對他的敬畏便更增一分!他人在尤溪,當時又沒出過海,怎麼會知道那麼多海外的事情?其中很多事情甚至連那些長年在海上漂泊的佛郎機船長、回回船長也不知道!可他竟然知道!難道,這世上真有生而知之的人麼?”

說到這裡,破山似乎也覺得,自己偏題了,停頓了一下,才拉回來,繼續道:“那天,我走進書房的時,他的眼睛正看着那張《天下圖》,他的臉顯得很寂寞,就像有一件什麼事情憋在心裡,很想找人訴說一般!我知道那種感覺!因爲我心裡也藏着一件事。所以我就走上前去,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在旁邊站着……”

“過了好久,也不知是一個時辰,還是兩個時辰,當我已經完全融入當時的氛圍,當整個房間好像不是存在兩個人,而是存在一個人時,他開口了。他問我:‘現在是嘉靖幾年了?’我說:‘二十一年。’他哦了一聲,又隔了好久,才說:‘我來到這裡,已經這麼久了啊!’”

“來到這裡?”岸本信如齋本來是剋制着不去打斷破山的敘述,這時卻忍不住地問道:“什麼意思?”

“你們從未察覺麼?”破山說:“他平日雖然沒說,可他言語間偶爾會流露出這樣的語氣,就像他是從另外一個世界來的。”

“另外一個世界……”日向宗湛問:“什麼意思?”

岸本信如齋卻道:“我明白了?”

日向宗湛訝然:“你明白?”

“嗯。”岸本信如齋冷笑:“古往今來,那些心懷異志的人,不都總想盡了辦法來顯示自己與衆不同麼?佛郎機人的那個十字教,他們的教主,不也宣稱自己是神的兒子麼?哈哈,這等伎倆,你還見得少麼?那個人素來喜歡裝神弄鬼,尤溪不也傳說他是天上的星宿下凡麼?也許久而久之,他自己也就信了。”

日向宗湛望向破山:“是這樣麼?”

破山沒有否定岸本信如齋的說法,只是繼續道:“當時,我是能感受到他的寂寞的,也許他也能感受到我感受到了他的寂寞,說來真是感慨啊,在那一刻,我和他確有一種知己的感覺,雖然那隻維持了很短的一段時間。在那個屋子裡,他對我說:‘我從很久以前,嗯,大概是我這皮囊七八歲的時候,就開始思索一個問題。’他說了他和徐華亭(徐階)的遇合,說了他們二人合作剷除礦盜的事情——那事我們都是知道的,可他平時很少宣之於口的是,他在那件事情上,其實對徐華亭是有不滿的!”

“他不滿徐華亭處理礦盜的手段,他覺得那種微調根本是治標不治本!根本就沒法治好大明的病根!”

“大明的病根……”日向宗湛喃喃道:“沒錯,沒錯,他日常與我們講學,說的不都是這些麼……可那只是他的學說……要想做……太難了,太難了……朝野上下,都不會答應的!”

“沒錯!”岸本信如齋冷笑道:“所以我們都知道,那只是他的一個妄想!別說他當時只是一個秀才,別說他今日只是一個舉人,就算讓他高中狀元,讓他進了翰林院,入了內閣,做了首輔,也休想把他那套妄想付諸實現!哼!等他在官場滾上個十年二十年,只怕他自己就會把那套妄想給丟了!”

“你說的沒錯,”破山道:“他自己也有這個憂慮,他當時對我說:‘這個問題,我從七八歲就開始念念不忘,歷多年而漸定!在當前的體制下,單靠着科舉成爲士大夫的話,所能依賴的力量就只有士林,但單靠士林的力量是遠遠不足以完成這件事情的!只在這官僚體制之內,絕無出路!可是若遊離於這個體制之外也不行!因爲這個體制仍然掌控着整個中華大地最主要的力量!’”

岸本信如齋和日向宗湛聽到這裡,竟異口同聲問:“那他想怎麼樣!”

破山的語氣變得有些奇怪,既像是在回答他們二人的問題,又像這櫻島已幻化作當年尤溪斗室,他自己忽然變成了李彥直:“我等所謀,乃是改天變地之事!要使天下有一翻天覆地之變化,我等必先擁有操天控地之力量,而要擁有操天控地之力量,就得利用一次乾坤大亂,然後才能開創出一個我們能夠做主的時代來!”

岸本信如齋和日向宗湛都猛然停住了呼吸,良久,岸本信如齋才大叫道:“狂妄!狂妄!太狂妄了!”他已忍不住站了起來,一腳站在地上,另一隻叫踩在石臺上,呼吸由停止而變成急促:“這就是我不願意繼續跟他的原因!雖然他沒跟我明確說過這事……可我還是從他日常的言行中看出來了……”他指着櫻島的火山口,叫道:“他就像這火山一樣,平日裝得很平靜,好像很溫順,其實他時時刻刻都想爆發!跟着他走,就像坐在這火山口旁邊,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被他噴出來的熔岩燒死!一日兩日也就算了,我們還能期盼着這火山不會在今日噴發,不會在明日爆發,可要十年八年,甚至一輩子地跟着他,那就註定了遲早有被他拖入火坑!我最受不了的,就是在他身邊忍受這種無窮無盡的恐懼!”

日向宗湛卻低着頭,不說話。

櫻島靜了下來,海風吹來,拂動着三領袈裟。

“你還沒說完呢……”三人中倒是日向宗湛最先開口,打破這沉寂:“以他的性格,應該不會只有妄想,而必有配合這妄想的計劃。”

“是……”破山道:“而且這個計劃,現在已經展開了,嗯,也許是在我們的誘發下,提前展開了。”

日向宗湛的眼睛眯了起來,問:“他的這個計劃,就是你剛纔說的——‘陸海策’?”

“對,陸海策!”

第十八章 復雞籠第三十五章 謀生釁第一一零章 論天下第十章 翻覆手第六十一章 七裡灣第一百章 布忠孝第三十五章 招募武督第七十章 謀印度第十六章 流冗兵第九十七章 大豐收第三十五章 敲詐第三十一章 驚悉有倭奴從中作梗第三十五章 敲詐第四十五章 丁憂否第十六章 虎狐含笑佯應承第十七章 高官有養賊之嫌第二十二章 廁救第三章 殿試第三十六章 幹修女何事?第二十六章 派麾下舊將涉粵東賊窟第二章 皇上皇第四十九章 姐弟情深雙涉危第三十八章 帝統第八章 異志第四章 議徵倭第七十五章 包餃子第二十五章 門戶大利第七章 模棱應第六十章 去蠻夷第二十五章 螳螂第二十三章 原諒你的小弟弟第五十二章 尾聲第十九章 飛龍首戰第六十二章 河心島第五十五章 患起島津第八章 異志第十三章 釋舊怨第二十五章 斷漕運第二十二章 李哲定澎湖列島第五十四章 春夢了無痕第二十七章 雙頭龍第十四章 沈家門第一一四章 國是定第九十五章 過日子第三十八章 有兵如虎第五章 十字令第二十一章 四面歌第四十一章 攻守勢易第二十七章 海貿肇端第九章 帝術第十七章 連環第四十八章 安南犯第八十三章 五山城第十二章 孺子可教都司許討賊第十二章 下浙東第二十三章 錢銀事第三十章 誡爾切記讀書第六十六章 定安南第五十三章 春潮難按捺第三十一章 怪力勿語第二十一章 更奸第三十三章 破淫祀作傳學地第六十七章 謠言嗎?第三十一章 鳥弓第四章 天才童子第一零一章 羣倭亂第三十一章 驚悉有倭奴從中作梗第八十三章 五山城第二十一章 無敵手第十一章 不爲府試第九十九章 迂迴取第五十一章 雙手劍刀殺羣賊第二十六章 獨眼東樓第二十六章 櫻島會第八十八章 出兵否第二十七章 救溺水聞佛郎機之暴第五章 雙雄會第二十九章 情理之間第七章 新匪如毛第八十章 移帥旗第五十五章 患起島津第十七章 哲河港第六章 商賊辯第十三章 變外變王牧民兵指鎮海第二十五章 泯盜使第八十九章 酒樓中第七章 新匪如毛第八十九章 酒樓中第二十二章 南海諸寨第一零六章 大鎮壓第十八章 還須變天權謀第三十二章 幸得佛郎機不辨虛實第十九章 島內行第十八章 押糧第八十五章 租海港第二十四章 李彥直謀立海峽據點第三十章 沐猴第十三章 錦衣疑蹤第三十五章 官場之志第一零九章 傾高拱
第十八章 復雞籠第三十五章 謀生釁第一一零章 論天下第十章 翻覆手第六十一章 七裡灣第一百章 布忠孝第三十五章 招募武督第七十章 謀印度第十六章 流冗兵第九十七章 大豐收第三十五章 敲詐第三十一章 驚悉有倭奴從中作梗第三十五章 敲詐第四十五章 丁憂否第十六章 虎狐含笑佯應承第十七章 高官有養賊之嫌第二十二章 廁救第三章 殿試第三十六章 幹修女何事?第二十六章 派麾下舊將涉粵東賊窟第二章 皇上皇第四十九章 姐弟情深雙涉危第三十八章 帝統第八章 異志第四章 議徵倭第七十五章 包餃子第二十五章 門戶大利第七章 模棱應第六十章 去蠻夷第二十五章 螳螂第二十三章 原諒你的小弟弟第五十二章 尾聲第十九章 飛龍首戰第六十二章 河心島第五十五章 患起島津第八章 異志第十三章 釋舊怨第二十五章 斷漕運第二十二章 李哲定澎湖列島第五十四章 春夢了無痕第二十七章 雙頭龍第十四章 沈家門第一一四章 國是定第九十五章 過日子第三十八章 有兵如虎第五章 十字令第二十一章 四面歌第四十一章 攻守勢易第二十七章 海貿肇端第九章 帝術第十七章 連環第四十八章 安南犯第八十三章 五山城第十二章 孺子可教都司許討賊第十二章 下浙東第二十三章 錢銀事第三十章 誡爾切記讀書第六十六章 定安南第五十三章 春潮難按捺第三十一章 怪力勿語第二十一章 更奸第三十三章 破淫祀作傳學地第六十七章 謠言嗎?第三十一章 鳥弓第四章 天才童子第一零一章 羣倭亂第三十一章 驚悉有倭奴從中作梗第八十三章 五山城第二十一章 無敵手第十一章 不爲府試第九十九章 迂迴取第五十一章 雙手劍刀殺羣賊第二十六章 獨眼東樓第二十六章 櫻島會第八十八章 出兵否第二十七章 救溺水聞佛郎機之暴第五章 雙雄會第二十九章 情理之間第七章 新匪如毛第八十章 移帥旗第五十五章 患起島津第十七章 哲河港第六章 商賊辯第十三章 變外變王牧民兵指鎮海第二十五章 泯盜使第八十九章 酒樓中第七章 新匪如毛第八十九章 酒樓中第二十二章 南海諸寨第一零六章 大鎮壓第十八章 還須變天權謀第三十二章 幸得佛郎機不辨虛實第十九章 島內行第十八章 押糧第八十五章 租海港第二十四章 李彥直謀立海峽據點第三十章 沐猴第十三章 錦衣疑蹤第三十五章 官場之志第一零九章 傾高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