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重慶談判

bookmark

“承派周el先生來渝洽商,至爲欣慰。惟目前各種重要問題,均待與先生面商,時機迫切,仍盼先生與周el惠然偕臨,則重要問題方得迅速解決。國家前途,實利賴之。茲已準備飛機迎迓,特再馳電速駕。”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委員長在發出這份電文的二十四小時之後,延安統帥覆函委員長,擬於二十八日赴渝。

“是誰說m不敢來重慶的?”

委員長的右拳輕擂在案几上,發出“嘭”地一聲響,嚇得何應欽,陳誠,劉峙,張羣等人面面相覷,不敢作聲。

“我多次說過,不要高看了自己,也不要低估了別人。人家就要來了,可我們卻還沒有一絲的準備,你們要我拿什麼和人家去談?

現在,全世界都在等着看mzd的風采,全世界都在等着看我們的笑話,所以,你們務必要拿出個方案來,讓延安,讓外界看到我們的誠意。在來之前,我讓佈雷先生擬了三條意見,作爲談判方針。

一、不得與現在政府法統之外來談改組政府問題;二、不得分期或局部解決,必須現時整個解決一切問題;三、歸結於政令、軍令之統一,一切問題,必須以此爲中心。

你們下去以後,在此基礎上加以增補。現在看看還有什麼意見?”

劉峙眼裡的目光閃爍了一下,遲疑道:“m是延安領袖,我們爲什麼不……”

“胡扯。”

委員長打斷了他的話,說道:“這個問題我們能想到,別人同樣也會想到。事關國府聲譽,豈能兒戲?雨農,你讓下面盯緊一點,不要出了紕漏。”

八月二十八日午後三時許,一架銀白色客機降落在重慶機場。延安統帥,周先生,王若飛,張治中,米國大使赫爾利等人依次走下了飛機,接受山城各界人士的熱烈歡迎。

當晚,委員長在林園設宴招待延安統帥一行,當兩人的目光碰到一起的時候,數十年的恩恩怨怨在剎那間閃過彼此的心頭。委員長看着m魁梧的身軀,不禁想到八年前的數次圍剿。

那時的m幾乎就要山窮水盡了,雖然從雪山草地裡闖了出來並且到達了陝北,可軍隊已經不到六萬人,那是的m可沒有現在這樣魁偉。這纔不到十年的時間,眼前這個人已經擁有了一百多萬軍隊以及大片的根據地。

雖然現在還比不上自己的四百多萬正規軍,可要是再給他幾年時間那還得了?看來劉峙的話還是有道理的,能談則談,要是談不攏就……

在延安統帥的眼裡,委員長還是像多年前那樣瘦弱,兩人都是南方人,都是一米七多的身高,這在當時來說已經是高個子了。

第一次見到眼前的這個人還是在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時的他還只是個臨時代表,還沒有發言權。而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這個人已經可以在講臺上慷慨激昂了。

最後一次見到這個人應該是在二六年的“中山艦事件”後,兩人爲此大吵了一架從此分道揚鑣,再未見面。

兩個人彼此看着,彼此想着,彼此走近着,直至伸手相握。

“潤之,又見到你了。”

“是啊,二十年嘍,委員長風采依舊啊。”

在兩人握手的一剎那,宴會廳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兩黨統帥握手言和,國家和平有望啊,這是參加宴會的所有人的想法。

第二天早上,下榻在林園的統帥晨起散步,與同樣在散步的委員長不期而遇。委員長先是一愣,很快便笑容可掬地招呼道:

“哦,是潤之啊……我喜歡早起轉轉,透透氣。聽說你有夜晚工作,白天睡覺的習慣。怎麼不多睡會兒,來這裡習慣嗎?”

統帥笑道:“還好,只是現在白天也睡少了。有道是,前三十年睡不醒,後三十年睡不着啊!不知委員長是不是也有這樣的體會呀?”

委員長似乎聽出了弦外之音,但又不能失卻“領袖”身份,只能喏喏應着。

“潤之,你們一定要和國府做對?我們之間鬥了這麼多年,在鬥下去倒黴的還是這個國家。”委員長看着走在晨霧中統帥,憂國憂民般地說。

統帥笑了。“不是我們要跟你鬥,是你一定要鬥。我們只好奉陪嘍。”

委員長哼了一聲道:“一個國家,兩個政權,虧你們想得出來。這樣的條件我是不會答應的,必須交出你們的軍隊,解散你們的政府,答應了這兩點,其他的都好解決。”

“然後呢?再來一次清黨,再來一次大屠殺?我們吃過一次虧,接受過一次教訓,讓我們明白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個道理。是打是談一切由你,交出軍隊就絕無可能。”mzd站定了身體,迎着初生的朝陽淡淡地說。

委員長一聲嘆息,道:“潤之,你能來重慶,說明你有意和平,我很高興。可你若執意如此,冥頑不靈,我也不介意用些手段。本來我還不屑爲之,可爲了這個國家,便做一次曹阿瞞,也勝過婦人之仁。”

“這就是我們之間最大的不同,我不在延安,中樞照樣運轉。可你要不在中樞,那就天下大亂嘍。”

統帥微笑道:“知道我來的時候是怎麼和他們說的嗎?狠狠打,打得越狠越好,不要給我面子。”統帥想起杜文成時常掛在嘴邊上的這句話,不覺笑出聲來。

委員長的臉上抽搐了一下,他知道統帥指的是什麼,八路軍在山西的上黨剛剛給了挑釁的國府軍隊一個教訓,讓他大失顏面的同時,也讓他對延安軍隊的戰鬥力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本以爲有絕對優勢的兵力再加上米式裝備,一定能夠佔領晉東南,不料昨晚得到的情報卻是國府的十一個師被人家壓着打,那個獨眼將軍怎麼就不是我的學生?丟人哪,委員長的腦筋可以說是深受刺激。

“好了,不說笑了。潤之啊,早餐後我們接着談。”

委員長轉身走了,但在這一刻他還是感到了一種強烈的羞辱:近二十年來,他不斷地表示一定要把“禍匪”斬盡殺絕,甚至數次宣佈m已被他的軍隊“擊斃”,可這個人現在就站在自己面前,不僅和自己針鋒相對,還敢嘲笑自己的政權不穩。眼前這個長期與他對抗的“匪首“如不受到懲罰誰人還能服從他的政府?他領導的國家還能稱得上是有尊嚴的國家嗎?

他的手不由自主地握成了拳,且又慢慢鬆開。茲事體大,扣押m容易,如何收場就值得商榷。米蘇公開保證過他的安全,一旦有事必會對我施壓,屆時不僅有損國府聲譽,還奈何他不得,豈不是雞飛蛋打?

短短的十餘步中,委員長的心態就從憤恨莫名轉爲雲淡風輕,大丈夫不逞口舌之利,一切還要看實力說話,他不相信430萬正規軍還打不過120萬泥腿子。

桂園,是張治中租賃下的一處小樓,此時已成爲延安統帥的臨時住處。

“委員長果然沒有談判誠意,這幾天的談判中都是我們再說,他們則是哼哼哈哈的搪塞,一看就是毫無談判準備。”樓下的會客室裡,王若飛氣憤地說。

周先生習慣性地雙手抱在胸前,笑着道:“我們對他本來也沒有抱什麼希望,到這裡來是向民衆說明我們期盼和平的願望和誠意,有沒有結果並不重要。”

“可是這樣拖下去,主席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看看外面那些明目張膽的特務,那裡有一點對我們的尊重。”

正在專心讀報的統帥放下報紙,吸着煙說:“我的安全暫時還不成問題,委員長想要‘留客’,也要看全國民衆答不答應。

委員長當年可是厲害得很啦!我mzd被追得東奔西跑,好不難堪喲!可今非昔比,我現在坐在這裡,他還要設宴款待,這就是民心,這就是天下大勢。

我們不要理會他們的陰謀詭計,越是這樣越要走出去,要讓各界人士瞭解我們,支持我們,走羣衆路線,聽廣泛意見,影響越大,我們就越安全。”

在延安方面提出的關於談判的十一點意見之後,延安方面再次作出重大讓步:不但承認委員長的領導地位,承認國民黨政權,而且捨棄了“聯合政府”的提法,只要求“參加政府”。當然,這份意見中包含着兩個核心的政治問題,即軍隊國家化和結束黨治。

而委員長則在當晚的日記中寫道:“餘以極誠對彼,而彼竟利用餘精誠之言,反要求華北五省主席與北平行營主任皆要委任其人,並要編組其四十八萬人,以爲餘所提之十二師之三倍,最後將欲二十四師爲其基數呼?誠不可以理喻也。此事唯有賴帝力之成全矣!”

在委員長看來,m和*人依舊是“匪“,之所以還要與延安周旋,正像他在給各戰區司令長官的密令中表述得那樣:“目前與奸黨談判,乃系窺測其要求與目的,以拖延時間,緩和國際視線,俾國·軍抓緊時機,迅速收復淪陷區中心城市。待國·軍控制所有戰略據點、交通線,再以有利之優越軍事形勢與奸黨作具體談判。彼如不能在軍令政令統一原則下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談判就這樣拖拉但卻忙碌中進行着,周先生他們也十分疲憊,但是隻要還有和談的希望,他們就必須堅持下去。

在這期間統帥還同各界朋友進行了廣泛接觸。他會見了國民黨左派宋慶齡、馮玉祥、譚平山、柳亞子、張伯苓;民主人士張瀾、沈鈞儒、羅隆基、章伯鈞、黃炎培;社會知名人士郭沫若、章士釗、馬寅初;以及國民黨軍政要員孫科、于右任、陳誠、白崇禧等。還會見了蘇、美、英、法等國的駐華使節,反覆說明延安的基本主張。

周先生也多次舉行有各民主黨派和國際人士參加的座談會,與各界代表交流對談判的意見。這些活動,使延安的立場得到各民主黨派和各界民主人士的普遍同情和支持。這種同情和支持,是促進這次談判取得某些積極成果的一個重要因素。

經過43天的艱苦談判,1945年10月10日,雙方代表終於簽訂了《政府與**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並公開發表。該會談紀要列入關於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政治民主化、國民大會、人民自由、黨派合法化、特務機關、釋放、地方自治、軍隊國家化、解放區地方政府、奸僞等問題。

10月9日統帥向委員長告別並進行了一次長談,委員長頗爲感慨地說:“我們都要老了,五十多歲了,還能有多少時間?你我之間的問題,始終都要解決,始終要搞出個名堂。否則的話,何以對總理在天之靈,何以對天下百姓?

你要走,我也留不住你,還是那句話:你我攜手合作,這天下事就會好辦很多。我們彼此保重吧。”

10月11日,統帥離開重慶返回延安。

“餘爲共黨今日計,對國內政策應改變方針,即放棄軍隊與地盤觀念,而在政治上、經濟上競爭,此爲共黨今後惟一之出路。第一期建設計劃如不能全國一致,努力完成,則國家必不能生存於今日之世界,而世界第三次戰爭亦必由此而起。如此吾人不僅對國家爲罪人,而且對今後人類之禍福亦應負其責也。”委員長在當晚的日記中寫道。

回想起他和m在重慶的多次接觸,委員長覺得延安的這位領袖越來越不好對付了。對於國家的未來,更有荊棘叢生的感覺,不過,他仍然充滿自信,並且相信在今後的較量中,他可以戰勝延安,戰勝那個喜歡吸菸的湖南人。

委員長一生作過許多錯誤的判斷,其中最大的誤判可能就是上述判斷。歷史證明,委員長非但沒有能夠控制m,沒能夠戰勝延安,相反,倒是延安在三年的時間裡讓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並且將他永遠地趕到了海峽彼岸。

第33章 夜戰第152章 好消息第154章 開戰前的準備(一)第166章 威脅第123章 太攻略(八)第266章 倒計時第116章 太攻略第247章 瘋狂的杜文成第225章 波瀾再起第78章 沈團長就會騙人第179章 危機來臨第263章 顫粟第237章 變化第41章 陰謀(一)第43章 陰謀(三)第240章 延安的邀請第89章 崛起(三)第122章 太攻略(七)第145章 大追殺(四)第169章 空襲第226章 核計劃第85章 從零開始第239章 第一戰第18章 杜文成向您報到(一)第237章 變化第196章 東北抗日聯軍第202章 糾紛第256章 重慶談判第151章 酒會第262章 統帥的壽誕第106章 李秀娟來訪(三)第135章 重慶,我來了(八)第197章 魔鬼式戰鬥第125章 太攻略(十)第74章 狡猾的山本第229章 杜文成的開羅會議第65章 娘子軍第263章 顫粟第148章 借將第77章 小米和麪條第255章 揮手之間第51章 復仇·三打長治(三)第230章 杜文成的開羅會議(二)第169章 空襲第170章 莫斯科的道歉第180章 激戰長治第124章 太攻略(九)第40章 復仇·再打長治(三)第31章 左權來了第17章 老子不玩了(四)第96章 王芳第119章 太攻略(四)第146章 大追殺(五)第53章 新的開始第143章 大追殺(二)第230章 杜文成的開羅會議(二)第164章 接戰第207章 協議第121章 太攻略(六)第240章 延安的邀請第270章 投降第2章 濟南·濟南第19章 杜文成向您報到(二)第107章 梅嵐的請求第260章 故人的消息第38章 復仇·再打長治(一)第167章 木倫第211章 威脅第235章 驚變(二)第220章 反擊第145章 大追殺(四)第220章 反擊第113章 中條山第37章 復仇·一打長治(二)第128章 重慶,我來了(一)第31章 左權來了第214章 協議第37章 復仇·一打長治(二)第233章 杜文成的開羅會議(五)第206章 委員長的家宴第225章 波瀾再起第82章 又見梅嵐第62章 隔閡第152章 好消息第128章 重慶,我來了(一)第44章 陰謀(四)第16章 老子不玩了(三)第133章 重慶,我來了(六)第24章 往來皆鴻儒(二)第253章 日軍的反撲第110章 猛虎出柙第129章 重慶,我來了(二)第112章 中條山(二)第146章 大追殺(五)第12章 重拳出擊(三)第91章 百團大戰(二)第63章 柳河堡第260章 故人的消息
第33章 夜戰第152章 好消息第154章 開戰前的準備(一)第166章 威脅第123章 太攻略(八)第266章 倒計時第116章 太攻略第247章 瘋狂的杜文成第225章 波瀾再起第78章 沈團長就會騙人第179章 危機來臨第263章 顫粟第237章 變化第41章 陰謀(一)第43章 陰謀(三)第240章 延安的邀請第89章 崛起(三)第122章 太攻略(七)第145章 大追殺(四)第169章 空襲第226章 核計劃第85章 從零開始第239章 第一戰第18章 杜文成向您報到(一)第237章 變化第196章 東北抗日聯軍第202章 糾紛第256章 重慶談判第151章 酒會第262章 統帥的壽誕第106章 李秀娟來訪(三)第135章 重慶,我來了(八)第197章 魔鬼式戰鬥第125章 太攻略(十)第74章 狡猾的山本第229章 杜文成的開羅會議第65章 娘子軍第263章 顫粟第148章 借將第77章 小米和麪條第255章 揮手之間第51章 復仇·三打長治(三)第230章 杜文成的開羅會議(二)第169章 空襲第170章 莫斯科的道歉第180章 激戰長治第124章 太攻略(九)第40章 復仇·再打長治(三)第31章 左權來了第17章 老子不玩了(四)第96章 王芳第119章 太攻略(四)第146章 大追殺(五)第53章 新的開始第143章 大追殺(二)第230章 杜文成的開羅會議(二)第164章 接戰第207章 協議第121章 太攻略(六)第240章 延安的邀請第270章 投降第2章 濟南·濟南第19章 杜文成向您報到(二)第107章 梅嵐的請求第260章 故人的消息第38章 復仇·再打長治(一)第167章 木倫第211章 威脅第235章 驚變(二)第220章 反擊第145章 大追殺(四)第220章 反擊第113章 中條山第37章 復仇·一打長治(二)第128章 重慶,我來了(一)第31章 左權來了第214章 協議第37章 復仇·一打長治(二)第233章 杜文成的開羅會議(五)第206章 委員長的家宴第225章 波瀾再起第82章 又見梅嵐第62章 隔閡第152章 好消息第128章 重慶,我來了(一)第44章 陰謀(四)第16章 老子不玩了(三)第133章 重慶,我來了(六)第24章 往來皆鴻儒(二)第253章 日軍的反撲第110章 猛虎出柙第129章 重慶,我來了(二)第112章 中條山(二)第146章 大追殺(五)第12章 重拳出擊(三)第91章 百團大戰(二)第63章 柳河堡第260章 故人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