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府大樓的一間小型會議室裡,何應欽正和米國總統私人代表威爾基以及英國特使威廉談論着什麼,看他們臉上的笑意,應該聊得很愉快。
“德國人在蘇俄那裡吃了大虧,日本人在瓜島也沒佔到便宜,英帝國的軍隊正在北非,在大海上狠踢德國人的屁股,今年的反法西斯戰爭將會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
盟軍方面已經決定,從三月份開始孫立人將軍的38師將從雷多進入野人山,先生們,反攻緬甸的時機已經到來了。”
威廉說的口渴,不得不停下來喝點水。他沒有注意到其他兩人的反應,在他提到緬甸的時候威爾基與何應欽對視了一眼,彼此露出一絲苦笑。
丘吉爾派來的特使威廉先生,似乎並不太在意杜文成在密支那的存在,也不認爲密支那是個麻煩,在他的眼裡大英帝國沒有解決不掉的麻煩。
“威廉先生,你打算如何說服杜文成協助聯軍反攻緬甸?沒有杜文成的協助,我們反攻緬甸就會遇到極大的阻力乃至重大犧牲,這是我們目前面臨的首要問題。”
威爾基在羅斯福那裡聽到過有關杜文成的事情,也隱約知道一些米國各方面對杜文成的態度,因此,這次就密支那問題和杜文成展開四方會談,其前景絕非想象中那麼樂觀。
英國人不知道杜文成的厲害,一再挑戰杜文成的底線,米國人有苦難言不敢輕越雷池,國府方面是兩邊賣好,坐享其成,杜文成卻是坐擁寶地、待價而沽,這次會談有熱鬧瞧了。
杜文成是在委員長的要求下才同意參加這次會談的。
在昨晚家宴後,委員長和他進行了一次長談,話題從中國的抗戰,到戰後各國利益分配問題都有所涉獵。特別是在國內問題上,委員長毫不掩飾地表達了他的觀點。
“我多次講過,國家只能有一個政府,政府只能有一個領袖。國家需要統一,不能和平解決,就只有刀兵相見。我也不想打內戰,問題是由不得我。”
杜文成心道:你若是不打還好點,這一開打你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對手。他決定不在這個問題上和委員長廢話,於是把話題再次轉到戰後的利益分配上。
其實杜文成心裡也明白,現在說這些毫無意義,什麼東海南海問題和他說也沒用。臺灣問題他自己就會解決,外蒙已經被自己奪回,只是不知道史太林會不會還在這個問題上起幺蛾子,至於東海南海問題,到時候誰還敢在這個問題上說三道四?
“文成,對於英國人的不滿,不只是你個人,就是我也一樣。不說過去,就是在緬甸戰場,我也是很不滿意。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不借助他們的力量,我們的抗戰,要打到什麼時候?我們的國民,還要受多少苦難?
老百姓都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多地方勢力,做任何決定,都需要全盤考慮。我們現在受點委屈,卻能讓我們提前看到曙光,這有什麼不好?
我大約也能猜到你的心思,你把落腳點放到了緬甸,不欲加入國內的爭端,說起來我也很佩服你的胸襟。這樣也好,國內的問題已經足夠複雜,在有你加入其中,還不知會搞成什麼樣子。
可爭鬥是躲不開的,你不找它,它也會找你。內蒙的事情我也有聽說,你的第一軍所託非人,張海波得寸進尺。這一切都說明,有些事情,必須要去面對,躲避解決不了問題。
所以,我希望你能參加這次會談,和英美好好談談,儘可能地爭取你的利益,總好過事到臨頭,措手不及。”
委員長最後還是把話題歸結到密支那問題上,對此杜文成也是醉了。不過,委員長有一句話提醒了他,躲避的確解決不了問題。要想解決問題只有兩條路好走,一是妥協談判,爲自己多爭取一些利益;一是握緊拳頭比大小,誰大誰贏。
最後,他答應了委員的要求,決定參加這次由英美提出的四方會談。
“杜將軍,我來爲你介紹。”何應欽一見杜文成準時到來,心裡也是極爲高興,至少說明杜文成還是很尊重於他。
“這位是米國總統的私人代表威爾基先生,這位是英國首相的特使威廉先生。這位就是密支那的話事人,杜文成杜將軍。”
何應欽介紹完畢,幾個人握手寒暄相繼落座。威爾基剛想說話,威廉已經搶着說道:“杜將軍,相信你也知道,密支那問題已經不僅僅是東南亞戰場的問題,它已經關係到整個反法西斯戰爭的勝負成敗。
日本人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失利,解決了緬甸的日軍,就會給中國戰場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會給東南亞乃至太平洋戰場上的日本人一個沉重的打擊,讓他們不再心存僥倖,從而使戰場上的主動權握在我們手上,而所有這一切完全取決於將軍你的態度。
我知道印緬軍司令魏菲兒對將軍有所不敬,你們都是軍人,軍人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從來都是坦率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並非是懷有惡意或者有所針對。我希望將軍能夠忘掉這些不愉快,把目光放在未來而不是眼前的這點利益得失上。”
威廉演講般地說完了他的話,似乎還希冀着掌聲似得看了看其他三人的反應,可惜他失望了。
“威廉先生有一點說的非常好:軍人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從來都是坦率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我是軍人,所以我想問一下威廉先生,你說了這麼多究竟想說明什麼?”
威爾基搖頭,威廉這是打算以大道理來說服杜文成嗎?大道理要是可以說服杜文成,丘吉爾派你來幹嘛?再說大英帝國什麼時候靠說嘴來解決問題了?
何應欽低頭不語,嘴角卻帶有笑意。這個杜文成果然像委員長說的那樣,心思敏捷、牙尖嘴利。威廉誇誇其談,純粹是自討苦吃。
“杜將軍,我要說的很簡單,密支那是盟軍反攻緬甸的一個重要支撐。盟軍方面需要你履行自己的義務,配合盟軍反攻緬甸。”
“威廉先生,你說的盟軍包括我嗎?我怎麼不知道自己有什麼義務來配合你們?”
威廉怒了,“杜將軍,我很失望你這麼講,作爲……”
“很抱歉,威廉先生。我從緬甸飛來不是來聽大道理的,如果是這樣的話,何總長,威爾基先生,我需要一個解釋。”
威爾基也不理會威廉難看的臉色,直接說出了米國政府的要求以及願意付出的代價。
“杜將軍,米國方面希望在盟軍進入緬甸的時候,將軍能夠開放密支那作爲盟軍的後方基地。盟國方面願意補償將軍的損失,只要將軍你的要求合理。”
“這不可能。”杜文成斷然拒絕。“密支那成爲你們的後方基地,就要承受日軍的攻擊。這對當地民衆是殘忍的,也是不公平的。我不會同意這個提議。”
“我說過盟國方面會有所補償,絕不會令將軍失望。”
威爾基費盡了口舌,杜文成卻打死也不答應盟軍的這個要求。在一旁乾瞪眼卻幫不上忙的威廉,這時又插上話來。
“英國軍隊回到自己的屬地是不需要徵求別人同意的,我們不怕日軍十幾個師團的兵力,難道還會懼怕小小的密支那?”
杜文成樂了。“那還談什麼?打就是了。”
何應欽知道該自己上場了,他勸完了杜文成又勸威廉,總算把雙方給拉回到談判桌上。在相互爭吵、威脅和規勸中,總算達成了一份協議。
1。杜文成答應配合盟軍通過野人山進入克欽邦,並在克欽邦做短暫休整。
2。英國軍隊必須在一週內離開克欽邦開往前線。自由緬甸聯合政府不歡迎英國殖民者。
3。英軍在克欽邦境內必須無條件遵守自由緬甸聯合政府的法律法規,觸犯法律者將嚴格按照自由緬甸聯合政府頒佈的法律法規予以制裁。
4。納巴地區可以暫時交給英軍駐紮。
威廉很不滿意協議中對英軍的苛刻要求,更不滿意英軍要接受自由緬甸聯合政府法律法規制裁這一條款,認爲有辱英帝國的尊嚴。對此,杜文成只用一句話就給打發了:你們可以不必通過克欽邦,克欽邦不歡迎你們。
威廉恨恨地看了杜文成一眼,心裡不知道轉着什麼念頭,卻是什麼也沒說就率先離開了。
威爾基與何應欽對這個協議還是很滿意的,也知道這應該是杜文成能做出的最大妥協。盟軍需要的只是一條通道,現在不用打就可以直接威脅到曼德勒,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這份協議很快就發到了各方首腦的辦公桌上,委員長看後只是一笑,告訴何應欽只要英美不反對,那就按這份協議去辦。
米國總統看後只是不住搖頭,隨後吩咐道:只要英國人同意這份協議,米方沒有意見。
至於丘吉爾收到這份協議後是什麼反應,那就沒有人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