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像基地提醒杜文成的那樣,改變歷史有可能引發不可預知的後果。--杜文成改變了外‘蒙’的現狀,歷史就反過來給了他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左參謀長還是沒能逃脫命運的安排,在他36歲的這一年奪走了他年輕的生命。
杜文成之所以將左參謀長調到這裡來,就是爲了避免他在明年犧牲在日本鬼子的槍口下。可是他的好心反而讓這位赫赫有名的八路軍副總參謀長的犧牲整整提前了半年。
造化‘弄’人,生死天定,杜文成對此的反應除了憤怒之外就是感傷,這種感傷陪伴了他很長一段時間都難以消除,甚至影響到他後來所做的每一個決定。不明底細的人對他有一種難以言明的恐懼,但他自己卻對只能用形而上這個第一哲學才能闡述的命運這個古老命題,產生了深深的敬畏。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晚上,也就是左副參謀長遇難的當天,杜文成親筆撰寫的《悼左權》的紀念文章就發表在國內幾乎所有報刊的號外上,與此同時,他還在媒體上高調宣佈了外‘蒙’自治區臨時委員會的決定:從即日起取消外·立地位,並向國府遞‘交’申請回歸的請求;外‘蒙’首府庫倫即日起更名爲左權市;外‘蒙’自治區臨時政fu嚴正聲討蘇俄政fu的法西斯行徑,並且正式授命先遣軍開展對蘇俄的軍事行動。
二十三日午夜,米國政fu收到了莫斯科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大轟炸的消息,莫斯科所有標誌‘性’建築全部被夷爲平地。正在米國訪問的蘇俄外‘交’部長莫洛托夫緊急求見米國總統,希望就莫斯科被炸一事與米國政fu展開緊急磋商。
蘇俄在二十三日上午轟炸了庫倫,杜文成在第一時間就宣佈了報復行動,當天晚上莫斯科就遭到前所未有的轟炸,這一連串的事件立即引起了世界上所有新聞媒體的注意。
德國《海通社》全文發表了杜文成的文章,並在社論中高度讚揚了杜文成對莫斯科的報復行動,社論的標題引用了聖經中的一句話——《以命償命,以牙還牙》。
英國的路透社,美國的合衆社、美聯社,法國的哈瓦斯社,以及英國的《泰晤士報》,美國的《紐約時報》、《時代週刊》,法國的《巴黎日報》等設在重慶的新聞機構爭相報道了這件事。這些報道雖然在內容上大同小異,但在觀點上卻是各有不同。
英美主流報端在對庫倫慘案深表遺憾之外,還隱晦地譴責杜文成不顧大局,致使事端複雜化和擴大化,而一些中立報紙則紛紛譴責蘇俄仗勢欺人的強盜行爲,只是從整個戰局出發還是希望杜文成能夠剋制這種很可能導致戰爭擴大化的報復行爲。
杜文成看過這些報紙後大爲光火,反正強盜闖入的不是你們家是吧?反正遭受損失的不是你們家是吧?所以你們才口口聲聲的大局爲重,所以你們才一邊喊着維護和平,一邊拼命地向‘交’戰雙方出售武器,杜文成惱怒之下再次下達了轟炸莫斯科的命令。
四月二十四日下午,杜文成派出的三架戰略轟炸機又一次光臨莫斯科,冰雹似的常規炸彈再次橫掃了莫斯科,克里··宮在這次空襲中被徹底地炸成了莫斯科內湖。
二十四日晚上,美國駐華特命全權大使高思、英國駐華特命全權大使卡爾爵士、蘇俄駐華特命全權大使潘友新、國府軍政部長何應欽、外‘交’部長宋子文乘專機抵達長治,二十五日上午,米國國務卿雅科夫·馬丁和正在米國訪問的蘇俄外‘交’部長莫洛托夫同機抵達長治。
在一九四一年的最後一個月,長治成爲了全世界關注的中心。
二十五日上午的談判完全是一面倒的施壓,蘇俄叫囂着要對國府和杜文成進行全面的報復,英美一邊譴責杜文成草菅人命,一邊暗示不排除聯合對付杜文成的可能;國府的官員則是在大義方面入手,不斷勸阻杜文成以大局爲重,以國家和民族利益爲重。
英美等國的醜惡嘴臉讓杜文成更加惱火,他一氣之下掀翻了談判桌,並且在午後出動三十多架轟炸機和五十多架殲戰鬥機,對蘇俄的史太林格勒、列寧格勒進行了戰略轟炸。杜文成事後公開宣稱:“在蘇俄政fu沒有就轟炸庫倫一事做正式道歉之前,先遣軍不會停止對蘇俄軍事目標的毀滅‘性’轟炸。”
在杜文成第五次大規模轟炸莫斯科、史太林格勒、列寧格勒後,四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英美、蘇俄以及國府的外‘交’部長再次找上‘門’來,蘇俄外‘交’部長几乎是流着淚懇請杜文成收手,不要再對莫斯科、史太林格勒、列寧格勒進行轟炸了,杜文成的前幾次轟炸還好說,畢竟都是常規炸彈,可是後來的高爆彈、燃燒彈和雲爆彈就讓史太林睡不着覺了。
十一月三十日,蘇俄政fu正式在《消息報》上刊登了道歉文章,文章聲稱:由於蘇‘蒙’邊境受到來自‘蒙’古人民軍的‘騷’擾,蘇俄軍隊採用了錯誤的情報進行了錯誤的反擊,致使庫倫方面‘蒙’受巨大損失,蘇俄政fu願就此事向‘蒙’古自治區臨時政fu做正式道歉。
杜文成的軍事行動停止了,雙方的談判卻仍在無休止的扯皮中。長治方面提出的歸還所有被蘇俄侵佔的領土一事,被蘇俄政fu斷然否決了,蘇俄提出的有條件歸還唐努烏梁海,並由唐努烏梁海人民自己選擇歸屬一事,同樣被長治方面否決了。
英美兩國外長忍不住再次跳出來揮舞大‘棒’和胡蘿蔔,杜文成乾脆終止了談判,率領着長治大小官員齊聚機場歡迎德國外長的再次光臨,並且爲德國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舉行了盛大的接風晚宴。
兩天後,既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軍偷襲了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和美、英、荷在太平洋的其它屬地,日本政fu宣佈對美、英、荷宣戰,太平洋戰爭正式爆發。
十二月八日,美、英兩國政fu對日宣戰,日軍在同一天進攻香港,轟炸菲律賓、關島、中途島和威克島,並且攻佔上海、天津公共租界,大量英美僑民被囚。
十二月九日,國民政fu在陪都正式向日、德、意三國宣戰。
九日下午,應美英政fu、蘇俄政fu和國民政fu的邀請,延安統帥部副主席周先生,出席了在長治舉行的第六次談判。這也是英美等國的外‘交’家們的無奈之舉,他們太瞭解杜文成軟硬不吃的這種‘操’蛋‘性’子了,有了延安代表的加入,或許會讓談判更和諧一些。
蘇俄政fu心裡清楚得很,史太林可以頂住米英兩國政fu的壓力,但對搖搖‘欲’墜的莫斯科卻充滿了擔憂,如果談判再次破裂,莫斯科即使經受住了杜文成新一輪的打擊,也承受不起德軍的再一次進攻。
在這樣的環境下史太林被迫同意了長治方面提出的無條件歸還唐努烏梁海的要求,並且向先遣軍支付一千萬美元的武器裝備作爲戰爭賠償。
四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外‘蒙’庫倫舉行了隆重的安葬儀式,米國國務卿雅科夫·馬丁,蘇俄外‘交’部長莫洛托夫,國府外‘交’部長宋子文、政治部副主任周先生受邀參加了左權將軍的安葬儀式。先遣軍司令杜文成,副司令白雲生,軍團長粟裕以及先遣軍七名師長親自擡棺爲左參謀長送行。
“周先生,對不起。我無法完成對您的承諾了。”安葬儀式結束後,杜文成滿懷歉意地對周先生說。
周先生在此情此景面前也只能是無語凝咽,他拍了拍杜文成的肩膀,“文成,我想跟你商量一下,經過這次事件的打擊,極大地影響了粟裕同志的身體健康,經過他本人的申請,延安方面批准了他的休假請求,你看……”
杜文成一愣,隨即明白過來周先生的意思,“周先生,我很尊敬軍團長本人,也很滿意軍團長在先遣軍裡這一段時期的工作,你看是不是在做一下他的工作,我代表先遣軍真誠地挽留軍團長能夠留下來和我們一起戰鬥。”
周先生的臉上直到此刻才‘露’出一點笑容。“文成啊,你能這樣想,我本人非常高興。我們前幾天接到了張海‘波’同志的電報,他在電報裡反映的情況很及時也很重要。
我們的同志的確還不能適應你們的作戰方式,延安決定選派一部分同志到這裡來學習你們這種先進的作戰經驗,希望你能夠接受他們。”
“這個沒有問題,他們可以直接加入張師長的一師,也可以留在參謀部裡學習,我對此沒有意見。這次蘇俄賠付的這些武器裝備,我想請周先生派人前來接收,就當是我給延安的一點補償。”
周先生知道先遣軍不需要這些裝備,也就不在這件事上和杜文成客氣。
“好。我代表延安接受你的這番心意,並感謝你對我們長久以來的支持,謝謝你,杜文成將軍。”--99662+dsuaahhh+26977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