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北上

bookmark

第304章 北上

王彊之所以妥協,是因爲潘家對他來說就是一塊俎上之肉,任由宰割,自己完全可以“秋後算賬”,不必急於一時,着實沒必要爲此和劉祝髮生衝突。

見王彊做出讓步,劉祝心裡不由鬆了一口氣,他也不想和王彊發生衝突,只是爲了維護劉景的名聲,唯有硬着頭皮站出來。

同樣鬆一口氣的,還有潘家上上下下數十口人,他們對着劉祝連連叩首,感謝其活命之恩。當然,也沒忘謝王彊不殺之恩。

潘欽借高息逼死貸者,迫人妻女的事情,不知犯下多少,絕對是一個惡貫滿盈的人。

不過人都有兩面性,他固然惡行累累,卻是一個孝子,臨死之前,不忘向老母叩首作別,其言行真情流露,令任動容。

最終,潘欽以及四名打手,皆被王彊親手所斬。本來還有一人,然而此人在去年就已經因病去世了,讓王彊欲殺而不能。

潘欽先前曾言,願以全部家財換取家人活命的機會,王彊、劉祝自然毫不客氣的笑納了。

潘欽號稱“家資鉅萬,富甲長沙”,倒也並非虛傳,王彊、劉祝派出麾下數百名士卒,收繳潘家資產,經過初步統計,金、銀、錢、布等,折錢高達三千萬左右,另有米八千餘斛。

而這,還不到其總資產的一半,潘欽是以放貸收息爲業的子錢家,外面有大量的借債,如果全部收回,加上田產、別業等,身家至少在八千萬以上。

王彊、劉祝對潘欽的財富之巨,暗暗咋舌不已,兩人也不是沒見過世面,當年兩人隨劉景誅滅龔氏及平陽、鍾水二鄉十姓,收穫也就大體如此而已。由此可知潘欽的財富是多麼的驚人。

對於田產、別業等不動產,王彊毫不客氣,直接和劉祝私分了,兩人執掌劉景艦隊多年,販貨南北,也積累了一些身家,卻並未大肆購買田地。如今兩人從“無產者”一躍成爲擁有良田數千畝,別業十餘處的大地主。

隨後兩人又各取錢兩百萬,布千匹,剩下的財物,則全部封存起來,留待劉景日後接收。

從潘氏宅邸出來時,已近中午,王彊對劉祝道:“文繡,我們目下雖成功收復臨湘,可長沙北部羅縣、益陽、下雋、漢昌四縣,仍在敵人手中。當前北軍盡沒,四縣空虛,蔡瑁則已淪爲喪家之犬,不足爲慮,此時率兵北上,四縣吏民必殺長吏以應,輕而易舉便可收復整個北方。”

劉祝皺起眉道:“眼下臨湘新定,需要有人坐鎮於此,你我誰留守臨湘,誰率兵北上?”

“我留守臨湘,你率兵北上。”王彊明顯對此早有考慮,十分痛快地說道。

從提醒防範洪水,再到獻策奔襲臨湘,他的功勞之大,莫說衆將無人能及,就連水軍主帥劉宗都有些壓不住他了。這時候如果不知收斂,繼續“搶功”,必定會引起衆將的反感。因此王彊主動提出留守臨湘,將收復長沙北方諸縣的功勞讓給劉祝。

劉祝顯然也瞭解王彊的情況,沒有謙讓,點頭道:“行,我這便集結兵船北上,我走之後,臨湘就交給你了,遇到事情多與桓君溝通,切不可獨斷專行。”

王彊勇鷙有智謀,論領兵打仗,劉祝未必是其對手,但說到爲人處世,王彊比他就差遠了。

“我知道了。”王彊微微頷首道。“文繡,一路小心。”

日昳時分,劉祝於北津集結上百艘戰艦,在王彊、桓階等人的目送下,揚帆北上。

劉祝用兵與王彊風格截然不同,王彊膽略驚人,好出奇謀,敢於冒險,若是換成他領兵北上,定然忽略羅縣、益陽、漢昌等處,長驅直入,直撲長江南岸的巴丘。

一經拿下巴丘,封鎖江口,再掉頭對付長沙北部四縣,立時就會變成“關門打狗”的局面。

當然了,這種激進的策略,收益大,風險也大,一個不好,便有可能讓自己陷入危險境地。

劉祝用兵素來穩重,他採取的是步步爲營的策略,穩紮穩紮,一路橫推。羅縣是擋在他面前的第一道難關,在城中吏民的配合下,劉祝短短數日即收復羅縣,隨即分兵略定益陽、漢昌,下雋豪傑亦殺縣長、縣丞響應。

不過劉祝平定諸縣,到底還是花費了一些時間,蔡瑁稍稍得到了一絲喘息的機會,並緊急從北岸的南郡調來一批兵船。

是以當劉祝率艦隊抵達巴丘,試圖清除北軍在長沙的最後一處立足之地,立刻撞得頭破血流。甚至在慌亂撤退之際,遭到蔡瑁火船突襲,損失十艘大艦。

此番失利,令劉祝如夢方醒,心知憑藉自己目前的實力絕難收復巴丘,只好暫時退回羅縣,再從長計議。

劉祝攻略長沙北方諸縣之時,遠在酃縣的劉景,經過數日的苦苦等待,終於收到了克復臨湘的消息,不禁大喜過望。

對於此次行動,劉景還是比較有信心的,但世間哪有萬無一失的計劃,自從王彊、劉祝、區雄率兵北上,他心裡就一直七上八下,如今終於可以安心了。

劉景此時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趕往臨湘,主持大局,因此只能暫時放棄迎接耒陽的妻兒、母弟,留劉宗、嚴肅鎮守酃縣,他則率領數十艘兵船火速北上。

雖然歸心似箭,可途經衡山鄉時,劉景仍召單日磾相見,兩人坐在樓船爵室中,邊飲邊聊。

青衣繩履,耳帶大金環的單日磾舉杯笑道:“荊州軍舉兵十萬,大有一口吞下湘、衡之心,我還以爲這必定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豈料僅僅一個月就結束了。劉君真乃神人也!”

在這一個月中,他數次率兵襲擊湘水上的荊州軍輜重船,而最大的戰績無疑是在山谷誘伏衡山鄉的荊州軍,一戰斬首千餘級,帶兵校尉都被他親手射殺。

本來他準備多立戰功,以在劉景面前顯能,不想荊州軍竟如此不濟,根本不給他機會。

(本章完)

第242章 三爵第159章 退讓第153章 龔氏第317章 祭祖第108章 名望第116章 再見第497章 來投第317章 祭祖第507章 占卜第381章 江陵第77章 赤驥第134章 流淚第326章 相遇第504章 進兵第45章 弩第242章 三爵第496章 鐵壁第5章 虎頭第15章 救命恩人第227章 火攻第258章第41章 吟詩第134章 流淚第541章 有望第165章 猛將第390章 責備第289章 倒戈第204章 曲轅第249章 聞訊第461章 守節第88章 臘月第287章 自刎第83章 預言第303章 復仇第198章 招降第412章 刺史第495章 鐵樓第307章 談判第173章 南下第135章 歸來第245章 巡視第373章 盟約第377章 再孕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19章 桓階第43章 荊蠻第164章 動手第70章 攤牌第228章 斬首第70章 攤牌第26章 市樓第97章 目的第397章 攻城(1)第503章 餓虎第356章 請婚第322章 馬鞍第164章 動手第346章 青綬第297章 除孝第305章 內附第496章 鐵壁第29章 承諾第492章 名士第467章 射策(中)第107章 轟動第19章 桓階第66章 徙邊第437章 薨第423章 戰死第149章 要求第386章 面曹第313章 隆中第118章 劉表第171章 結束第538章 董和第275章 交趾第427章 身當第203章 魄力第53章 道歉第198章 招降第37章 邀請第32章 求字第540章 國士第455章 投降第436章 託孤第440章 匕見第306章 遣使第331章 倚仗第297章 除孝第126章 六禮第197章 喜事第275章 交趾第1章 重生第134章 流淚第187章 袍鎧第418章 預備第452章 自白第46章 馬周第401章 城塌第121章 王粲
第242章 三爵第159章 退讓第153章 龔氏第317章 祭祖第108章 名望第116章 再見第497章 來投第317章 祭祖第507章 占卜第381章 江陵第77章 赤驥第134章 流淚第326章 相遇第504章 進兵第45章 弩第242章 三爵第496章 鐵壁第5章 虎頭第15章 救命恩人第227章 火攻第258章第41章 吟詩第134章 流淚第541章 有望第165章 猛將第390章 責備第289章 倒戈第204章 曲轅第249章 聞訊第461章 守節第88章 臘月第287章 自刎第83章 預言第303章 復仇第198章 招降第412章 刺史第495章 鐵樓第307章 談判第173章 南下第135章 歸來第245章 巡視第373章 盟約第377章 再孕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19章 桓階第43章 荊蠻第164章 動手第70章 攤牌第228章 斬首第70章 攤牌第26章 市樓第97章 目的第397章 攻城(1)第503章 餓虎第356章 請婚第322章 馬鞍第164章 動手第346章 青綬第297章 除孝第305章 內附第496章 鐵壁第29章 承諾第492章 名士第467章 射策(中)第107章 轟動第19章 桓階第66章 徙邊第437章 薨第423章 戰死第149章 要求第386章 面曹第313章 隆中第118章 劉表第171章 結束第538章 董和第275章 交趾第427章 身當第203章 魄力第53章 道歉第198章 招降第37章 邀請第32章 求字第540章 國士第455章 投降第436章 託孤第440章 匕見第306章 遣使第331章 倚仗第297章 除孝第126章 六禮第197章 喜事第275章 交趾第1章 重生第134章 流淚第187章 袍鎧第418章 預備第452章 自白第46章 馬周第401章 城塌第121章 王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