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交趾

bookmark

第275章 交趾

午後,夕陽西下,映襯出赤紅的晚霞,猶如一碗血灑紅了半邊天。

而天宇下方的酃縣城,則正在進行着世間最殘忍的事——戰爭。此時酃縣城上城下,呈現出的完全是一副煉獄般的景象。

“殺……”劉景軍與荊州軍將士個個捨身忘死,浴血奮戰,喊殺聲鋪天蓋地,震盪四野。

從平旦至黃昏,荊州軍一共發動了五次大規模進攻,戰死者不計其數,屍體堆積於城下,層層疊疊,幾乎令後續攀梯蟻附的荊州軍士卒無處下足。

經過一整天的苦戰,荊州軍士卒不管是體力,還是意志力,基本已經快要到達極限了,因此第五次進攻以士卒崩潰而告終。

“鐺……鐺……鐺……”與此同時,荊州軍的軍陣中,終於傳出了鳴金收兵的信號。

聚於酃縣城下,裹足不前的荊州軍士卒聽到撤退的鉦聲,如蒙大赦,立時如潮水般退走。

望着荊州軍掉頭離去,劉景當即走出城門樓,來到城牆上。

劉景目光所及,屍體、傷者狼藉,旌旗、器杖零落,大量的鮮血將夯土染成了黑褐色。城外仍有不少的雲梯、井闌燃着大火,發出“噼裡啪啦”的響聲,滾滾濃煙隨風飄蕩在酃縣上空。

韓廣面色凝重的俯下身,雙手拇指按住一名死去士卒的眼皮,幾次後才讓其合上雙眼。這是今日戰死的第三名舊部。

當年自願追隨他沒入耒陽鐵官爲奴的舊部,一共有二百八十餘人,他能準確叫出每個人的名字。在耒陽礦山的幾年中,由於水土不服、營養不良、沒日沒夜勞作等,陸續死去近百人。去年、今年幾次作戰,又戰死十餘人,而今只剩下一百七十人了。

“劉君……”韓廣看見劉景向他這邊走來,起身肅拜道。

劉景見韓廣臉上帶着一抹悲傷,再看看他腳邊死去的士卒,哪還不知原因,嘆道:“公輔,此人是你的舊部吧?”

“是。”韓廣點頭道。

“可惜了……”劉景緩緩搖了搖頭道。

韓廣神色一肅,抱拳道:”我等飄零於亂世,如孤魂野鬼,飽經磨難,幸而遇到劉君,纔有重新做人的機會。劉君麾之所指,我等雖萬死而無憾。”

劉景道:“公輔,你的舊部皆是天下精勇,忠心無二,等到這次擊退北軍後,我必定重重賞之,不讓他們的鮮血白流。”

韓廣拜謝道:“多謝劉君。”

劉景微微頷首,接着又前往褚方、蔡升的防區。兩人一個衣甲乾淨整潔,一個衣甲破損血污,由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然,並不能以這個評定兩人優劣。

每個人領兵風格都不盡相同,重要的是結果。就目前來看,兩人無疑都是成功的。

劉景下了城牆,沒有急着返回住舍,而是先去了城西的醫所。原本佔地頗廣的醫所,隨着今日一戰,頓時變得擁擠起來。

毫不誇張的說,今天的傷亡人數,比過去所有戰鬥加起來還要多一倍不止。所幸醫所內醫者衆多、藥材充裕,對每一名傷者都能做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劉景從醫所出來時,已是伸手不見五指的深夜,他回到舍中,草草吃了一口就上榻休息了。

翌日,平旦時分,荊州軍再次來襲,經過一夜的休息,荊州軍士卒精力盡復,雲梯、井闌、衝車等攻城戰具也都得到了極大補充,排山倒海般向酃縣衝來。

…………

前漢武帝滅南越國,設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後來武帝在大漢國中設立十三刺史部,以五嶺以南七郡爲交趾刺史部。

交趾之名,源於《禮·王制》:“南方曰蠻,雕題交趾。”

雖然私下裡,世人多稱交趾爲交州,但正式名稱仍是交趾。直到三年前才正式改稱交州。

交州州部治所,位於交趾郡郡治龍編。

龍編地處蠻荒之地,大異於中國,城中到處都是椎結徒跣,貫頭左衽,繪臉兇惡的蠻人。

要說龍編乃至交州最有權勢的人,所有人都會異口同聲的回答——士燮。

就如同當年劉表單騎入荊州,聯合當地豪傑蒯越、蔡瑁、龐季等人,才坐上刺史之位。同樣隻身來到交趾的張津,也要依靠士燮,才能在交趾站穩腳跟。

士燮乃交趾蒼梧郡人,其祖先本是魯國人,爲避王莽之亂遷居交趾。經過前後六代人的不懈努力,到了士燮之父士賜時,成爲日南太守,官居兩千石。

士燮有父親爲他鋪路,少時北上,遊京師太學,拜入潁川宗室名臣劉陶門下,習《左氏春秋》,先後察孝廉、舉茂才。

中平四年(公元187年),也就是孫堅被任命爲長沙太守的時候,士燮亦被任命爲交趾太守。

三年前,即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交趾刺史,名將朱儁長子朱符以鄉人虞褒、劉彥之徒分作長吏,侵虐百姓,強賦於民,黃魚一枚收稻一斛,百姓怨叛,山賊並出,攻州突郡。朱符不得已亡命海上,爲夷賊侵逼而亡。

士燮趁機上表,讓三個弟弟分領合浦太守、九真太守、南海太守,加上他自己的交趾太守,交趾七郡,已佔其四。

說是上表朝廷,實際就是自作主張,從此之後,士家兄弟併爲列郡,雄長一州,威尊無上。

朱符之死,士家撈到了最大的好處,要說朱符的死,與士燮及士家完全無關,誰能相信?

不過士家畢竟沒有得到朝廷的正式承認,是以張津雖然不得不依靠他們,卻並未成爲傀儡。

就比如,前一陣張津收到了朝廷的詔書以及曹操的私信,二者談論的都是一件事,請他率兵北上,討伐逆賊劉表。

曹操更是在信中承諾,將荊南的零陵、桂陽二郡割讓給他。零陵、桂陽與交州北部的蒼梧、鬱林二郡相接,正可以連成一片。

而且,零陵、桂陽固然被中原之人視爲蔽地,但論人口、富庶,卻是比交州諸郡強出太多太多了。因此,張津當即便決定應曹操之命,北上討伐劉表。

(本章完)

第248章 心絞第332章 徐庶第396章 怒吼第149章 要求第180章 回鄉第235章 軍市第205章 失望第377章 再孕第155章 拜訪第128章 甘寧第540章 國士第452章 自白第103章 營壘第445章 薦才第109章 難題第435章 裴司第419章 猛將第430章 落幕第526章 薄行第213章 女誡第90章 朝會第370章 同州第227章 火攻第331章 倚仗第32章 求字第5章 虎頭第506章 桃李第34章 志向第521章 傾出第27章 皓月第336章 區景第416章 暢談第386章 面曹第186章 八月第195章 韓廣第407章 烽火第443章 韓暨第87章 請醫第39章 自負第477章 要求第103章 營壘第99章 王彊第25章 吏舍第196章 招攬第159章 退讓第160章 搶權第50章 寶珠第474章 柤中第45章 弩第85章 囚徒第352章 尊卑第451章 水鏡第193章 耒陽第420章 評價第520章 厚禮第272章 魏延第43章 荊蠻第544章 葛周第30章 陶觀第543章 刺孫第128章 甘寧第459章 焚橋第266章 兵臨第247章 病逝第3章 後母第1章 重生第403章 破城第294章 輕鬆第299章 兵臨第164章 動手第464章 上書第502章 選將第309章 終抵第120章 茂才第377章 再孕第409章 詐降第491章 徐宗第243章 學官第189章 噩耗第518章 海昏第76章 新左史第509章 設計第465章 出使第138章 徵辟第488章 柴桑第545章 對策第493章 猝遇第278章 射中第157章 仁和第130章 親迎第301章 城破第174章 滅族第82章 圍攻第394章 夜襲第65章 後續第341章 衝鋒第484章 丹陽第516章 夜取第359章 八月
第248章 心絞第332章 徐庶第396章 怒吼第149章 要求第180章 回鄉第235章 軍市第205章 失望第377章 再孕第155章 拜訪第128章 甘寧第540章 國士第452章 自白第103章 營壘第445章 薦才第109章 難題第435章 裴司第419章 猛將第430章 落幕第526章 薄行第213章 女誡第90章 朝會第370章 同州第227章 火攻第331章 倚仗第32章 求字第5章 虎頭第506章 桃李第34章 志向第521章 傾出第27章 皓月第336章 區景第416章 暢談第386章 面曹第186章 八月第195章 韓廣第407章 烽火第443章 韓暨第87章 請醫第39章 自負第477章 要求第103章 營壘第99章 王彊第25章 吏舍第196章 招攬第159章 退讓第160章 搶權第50章 寶珠第474章 柤中第45章 弩第85章 囚徒第352章 尊卑第451章 水鏡第193章 耒陽第420章 評價第520章 厚禮第272章 魏延第43章 荊蠻第544章 葛周第30章 陶觀第543章 刺孫第128章 甘寧第459章 焚橋第266章 兵臨第247章 病逝第3章 後母第1章 重生第403章 破城第294章 輕鬆第299章 兵臨第164章 動手第464章 上書第502章 選將第309章 終抵第120章 茂才第377章 再孕第409章 詐降第491章 徐宗第243章 學官第189章 噩耗第518章 海昏第76章 新左史第509章 設計第465章 出使第138章 徵辟第488章 柴桑第545章 對策第493章 猝遇第278章 射中第157章 仁和第130章 親迎第301章 城破第174章 滅族第82章 圍攻第394章 夜襲第65章 後續第341章 衝鋒第484章 丹陽第516章 夜取第359章 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