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責備

bookmark

第390章 責備

董襲身上穿着兩層鎧甲,重逾百斤,加之傷重瀕死,身體墜落江中,立時便沉了下去。

眼見煮熟的鴨子飛走了,黃祖軍士卒自然心有不甘,競相駕舟入水打撈,可惜卻毫無所獲。

黃祖軍士卒只能以矛挑着董襲兜鍪,宣稱“董襲已授首。”

凌操開戰不久即被黃祖軍殺死,一直是董襲在獨撐大局,而今董襲墜江而死,讓本就四分五裂,各自爲戰的江東軍前鋒將士,徹底喪膽,紛紛逃離戰場。

眼見前鋒潰不成軍,徐琨心中又驚又怒,他沒想到前鋒艦隊居然敗得如此之快,快到不等他率前軍趕到,就被敵人擊潰。

更讓徐琨痛心的是,連喪凌操、董襲二將,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二人皆爲江東大將,向來被孫策、孫權兄弟所倚重,而今俱死,他都不知該如何向孫權交代纔好。

不過他們的死,並非毫無價值,至少讓徐琨知道了,在敵軍擁有拍竿這等水戰利器的情況下,不宜以大艦與之正面對壘。

凌操、董襲率領的前鋒乃江東軍精銳,所乘多重樓大艦,然而大艦行動遲緩,目標巨大,面對敵軍的拍竿簡直就是活靶子。

有了前面血淋淋的經驗教訓,徐琨改以輕舟走舸爲前拒,夾以蒙衝鬥艦,樓船大艦居後。

這麼做固然令江東軍失去水上優勢,卻也最大程度降低了拍竿的威脅。

事實證明,徐琨想出的應敵之策頗有成效,雙方一經交戰,江東軍便利用船小機動靈活的特點,以五船爲一編隊,圍着黃祖軍大艦,發起一波波進攻。

而黃祖軍將士驚愕的發現,之前大發神威的拍竿,似乎一下子失去了作用。

沒辦法,拍竿只能直線攻擊,江東軍小船有意避開正面,不斷四處遊弋,拍竿便很難奏效了,即使偶爾成功,也不過是擊毀一條舢板小舟,殺傷數人,對江東軍來說可謂無關痛癢。

江東軍以小船迎戰黃祖軍大艦,本是以卵擊石,但江東軍憑藉士卒精銳,一時間竟不落下風。

只是徐琨卻高興不起來,水上戰鬥,別無他術,說白了,不過是大船勝小船,多船勝寡船。

江東軍以小搏大,本就處於劣勢,而夏口水道狹小,其上又有黃祖軍伏兵,是以江東軍空有兵船優勢,卻難以發揮。

也就是說,江東軍目前正在以“小船戰大船,寡船戰多船”,之所以未露頹勢,全憑將士用命,可這卻不是長久之計……

…………

孫權坐在樓船座艦的甲板上,聽着前線不斷傳回的戰報,面色陰沉如水,先前攻克夏口,他都已經開始幻想勝利了,沒想到不久之後,形勢突然急轉直下。

黃祖水軍居然有一種發石利器,不管是鬥艦、艨艟,抑或樓船,當之無不立碎。

前鋒突擊不成,反爲黃祖水軍所敗,凌操、董襲二人亦凶多吉少。如今徐琨正率領前軍與敵作戰,形勢同樣不容樂觀。

這時,孫權就是再後知後覺,也發現了黃祖的險惡用心,後者根本就沒打算死守夏口,其目的,竟是欲利用夏口狹窄的地形,一口吃掉己方的前軍。

“鍛錫老賊……”孫權恨得咬牙切齒,他一腳踩進了黃祖的陷阱,陷入到了極其不利的境地,只能不斷調遣兵船,通過狹隘而又危險的夏口,支援徐琨。

孫權自己也知道這種添油戰術,實非良策,可一時也別無他法,由陸路支援風險太高了,畢竟身處敵境,冒然上岸,一旦被黃祖軍伏擊,後果不堪設想。

眼下被動的局面,皆因“拍竿”之故,若是黃祖軍沒有拍竿這等水戰利器,任你有什麼詭計陷阱,江東軍自可以力破之。

孫權滿心疑惑,黃祖乃劉表下屬,黃祖有這種發石戰具,想必劉表定然也有,可既然有如此利器,爲何面對劉景水軍時,卻一敗再敗,全無還手之力?

還是說,這種發石戰具,根本就是來源於劉景軍?這也解釋了劉景爲何總能以弱勝強。

念及於此,孫權不由扭頭看向身旁的魯肅,這才發現,後者臉色慘淡,心神不屬。

孫權見魯肅有些失態,心中一涼,忍不住問道:“子敬,你可在長沙見過這種發石戰具?”

孫權猜測的沒錯,魯肅確實在出使長沙時,在劉景軍戰艦上見過拍竿,當然,那時拍竿皆以絳布蒙之,外人難窺虛實。

當時他出於好奇,特意問了諸葛亮,只是後者並未詳答,既然對方無意相告,魯肅也不好再窺探盟友的機密,只能作罷。

在魯肅看來,這只是一件無足輕重的小事,是以回到江東後並沒有和孫權說起,本來他都已經忘記了,直到今日……

面對孫權的詢問,魯肅臉色陰晴不定,暗暗嘆了一口氣,選擇如實相告。

孫權聽罷,又氣又急,起身不住來回踱步,口中責備道:“子敬,你是何等聰明之人,怎麼到了關鍵時刻,反而犯起了糊塗!劉景以絳布蒙之,可謂是欲蓋彌彰,不正是說明了此物的重要。你即便顧及盟友,亦可命人私下打探,怎能輕易放棄!”

魯肅離坐伏拜於甲板,向孫權請罪。但對於孫權的指責,他心裡並不認同,他認爲自己唯一的錯誤,就是沒有告知孫權。

至於窺探、竊取盟友機密,他是一個性情磊落,心有壯節的大丈夫,根本不屑做這種事。

況且,與荊南結盟,對江東至關重要,任何有可能影響到雙方結盟的事,都不是他一個人所能決定的。

如果他自作主張,導致結盟失敗,孫權會不怪罪他?到時怕是殺了他的心都有了。

孫權將如今的被動,歸罪於魯肅,不過他很快就顧不上埋怨魯肅了,一個接一個的壞消息從前線傳回,他不斷調派兵船,趕赴前線支援,也沒能挽救大局,鏖戰良久,前軍已有不支之相。

現在,孫權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是繼續增兵,死戰到底,還是放棄夏口,就此退走?

(本章完)

第478章 黃鐘第153章 龔氏第467章 射策(中)第194章 羌笛第215章 南下第134章 流淚第305章 內附第428章 突圍第262章 水戰(上)第222章第23章 赴任第376章 出征第16章 決定第156章 邀請第366章 歎服第308章 遺願第211章 計劃第223章 習珍第438章 勸降第517章 古樟第425章 中箭第368章 江東第523章 南下第502章 選將第190章 三窟第412章 刺史第358章 戰略第421章 三英第373章 盟約第61章 鞭笞第483章 定議第299章 兵臨第499章 縊殺第109章 難題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160章 搶權第460章 趙戩第460章 趙戩第303章 復仇第253章 戰死第333章第162章 免役第413章 潘濬第512章 伏兵第224章 潰敗第375章 返回第226章 死第4章 賴慈第406章 打擊第339章 出戰第71章 洗手第200章 兵臨第297章 除孝第509章 設計第116章 再見第483章 定議第479章 蒼梧第190章 三窟第139章 於徵第373章 盟約第282章 建言第217章 牀弩第134章 流淚第16章 決定第386章 面曹第164章 動手第274章 攻城(下)第496章 鐵壁第216章 取名第408章 試探第539章 所求第411章 不義第192章 開戰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357章 鄧芝第358章 戰略第541章 有望第431章 獻計第495章 鐵樓第378章 策反第271章 火攻第476章 冬至第63章 突襲第322章 馬鞍第61章 鞭笞第51章 區雄第326章 相遇第450章 官學第231章 勸降第356章 請婚第256章 說客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512章 伏兵第476章 冬至第24章 郡府第174章 滅族第185章 許願第117章 清茶第444章 東曹掾第254章 突圍
第478章 黃鐘第153章 龔氏第467章 射策(中)第194章 羌笛第215章 南下第134章 流淚第305章 內附第428章 突圍第262章 水戰(上)第222章第23章 赴任第376章 出征第16章 決定第156章 邀請第366章 歎服第308章 遺願第211章 計劃第223章 習珍第438章 勸降第517章 古樟第425章 中箭第368章 江東第523章 南下第502章 選將第190章 三窟第412章 刺史第358章 戰略第421章 三英第373章 盟約第61章 鞭笞第483章 定議第299章 兵臨第499章 縊殺第109章 難題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160章 搶權第460章 趙戩第460章 趙戩第303章 復仇第253章 戰死第333章第162章 免役第413章 潘濬第512章 伏兵第224章 潰敗第375章 返回第226章 死第4章 賴慈第406章 打擊第339章 出戰第71章 洗手第200章 兵臨第297章 除孝第509章 設計第116章 再見第483章 定議第479章 蒼梧第190章 三窟第139章 於徵第373章 盟約第282章 建言第217章 牀弩第134章 流淚第16章 決定第386章 面曹第164章 動手第274章 攻城(下)第496章 鐵壁第216章 取名第408章 試探第539章 所求第411章 不義第192章 開戰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357章 鄧芝第358章 戰略第541章 有望第431章 獻計第495章 鐵樓第378章 策反第271章 火攻第476章 冬至第63章 突襲第322章 馬鞍第61章 鞭笞第51章 區雄第326章 相遇第450章 官學第231章 勸降第356章 請婚第256章 說客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512章 伏兵第476章 冬至第24章 郡府第174章 滅族第185章 許願第117章 清茶第444章 東曹掾第254章 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