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虎頭

bookmark

第5章 虎頭

劉景將《周易注》交給嫂子賴慈,隨即一同離開,心裡猛然想起一事,開口問道:“嫂子,我之前身染重病,不方便去看虎頭,他近來還好嗎?”

虎頭是兄長劉遠、嫂子賴慈獨子劉羣的小字,沒記錯的話,這小字還是他這個叔父取的,由此便可知劉景對侄兒劉羣的喜愛。

回想起兒子日漸麻木的小臉,賴慈清瘦絕美的面龐不由爬滿哀愁之色,搖了搖頭道:“不太好,他前幾日還會向我哭鬧找阿父,如今整天也聽不到他說幾句話,嫂子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劉景暗暗嘆息,他前世今生,兩度喪父,感觸最深,安慰道:“嫂子不用太過擔心,如今我病已好,以後會抽時間多多陪伴虎頭。”

“仲達,那就辛苦你了。”賴慈憂色稍斂,這也是她能想到的辦法,畢竟劉景身爲兒子叔父,是唯一可以替代父親角色的人。

劉景正色道:“嫂子何出此言,虎頭是我侄兒,照顧他是我的責任。”

《禮》曰:“兄弟之子,猶己子也。”漢世叔侄關係在禮法上僅次於父子,叔侄往往可並稱爲父子,如前漢名臣疏廣拜爲太傅,侄子疏受亦拜少傅……史載:“父子併爲師父,朝廷以爲榮。”

作爲孤兄子劉羣的叔父,劉景有責任和義務將其視如己出,撫養成人。

劉景接着便提議道:“左右無事,不如我現在就隨嫂子去看看虎頭。”

賴慈點頭稱好,心裡的石頭總算可以稍稍放下。

劉景纔出書庫,就見到一個穿着肚兜,光着下身的幼童沿着東側迴廊跌跌撞撞跑來,而後一頭撞入賴慈懷抱。

童子的頭頂光溜溜,僅兩側留有兩綹頭髮,自然垂在肩上,這叫垂髫,亦叫垂齠,漢世童子一般在八歲蓄髮前多留此頭。

他就是兄長劉遠和嫂子賴慈的獨子劉羣,今年五歲,他完美繼承了父母身上的優良血統,生得粉雕玉琢,脣紅齒白,彷彿一個瓷娃娃一般,十分惹人憐愛。

賴慈輕輕撫摸愛子後腦,柔聲問道:“虎頭,你才睡下不久,爲何這麼快就醒來了?”

劉羣低頭不肯說話,兩隻小手緊緊環住賴慈纖弱的腰肢,他剛纔做了一個噩夢,醒來找不到阿母,心裡非常害怕。阿父已經離開他了,唯恐阿母也離他而去,這才慌里慌張奔出房門,尋找阿母。

依偎在母親懷裡,劉羣情緒漸漸平復下來,注意力隨之轉移到了一旁的劉景身上,一雙明亮的大眼睛不住偷瞄着他,心想道:“他就是我的叔父嗎?他長得可真像阿父啊,就是沒有鬍子。”

劉景外出遊學時劉羣才三歲,尚不能記事,兩年來已經忘記劉景,平時只從父母口中聽說叔父當初是如何如何疼愛他。

賴慈將他輕輕推離懷抱,說道:“虎頭,叔父在側,不可無禮,還不快拜見叔父大人。”

劉羣抿了抿嘴,直到賴慈再次催促,纔開口道:“侄兒虎頭拜見叔父大人。”說完就要下拜。

劉景哪捨得讓他趴在冰涼的地上,急忙上前將他攔住,抱了起來,左看右看,越看越喜愛,用手捏了捏他白嫩細膩的小臉蛋,笑問道:“虎頭,你可知叔父身在襄陽,平日裡最想念誰?”

劉羣搖了搖頭,表示不知。

“叔父最想念你。”劉景說道。“虎頭你呢,你想念叔父麼?”

劉羣想了半天,又看了看賴慈,才點頭脆聲應道:“想。”

“虎頭開始認字了麼?”劉景又問道。

劉羣一臉驕傲,稚聲稚氣道:“不瞞大人,我都能讀《孝經》了。”

“真的?”

“不信我背一段給大人聽。”

在劉景刻意的引導下,劉羣話語漸漸多了起來,叔侄其樂融融,不久宋妻周氏從廳堂走出,說道老主母讓他們一同用晚餐。

之前劉景身染疾病,不便出門,賴慈則鬱鬱寡歡,不思飲食,因此最近一段時間家中都是分開用餐,但這屬於極特殊情況,一家人終歸要坐回到一起,繼母張氏顯然是在堂內看到了他們,便藉着機會恢復聚餐。

對於張氏的決定,劉景和賴慈自然不會拒絕,將嫂子和侄兒送回東廂房,而後劉景返回寢室,打來清水淨手潔面,洗去灰塵。

當劉景隻身來到廳堂,繼母張氏正端坐於銅足彩繪大食案前,劉和、劉饒小兄妹分列左右,見劉景進來,兩人頓時眼眸一亮,起身喊道:“阿兄。”

劉景目光在弟弟、妹妹身上轉了一圈,對繼母張氏揖道:“母親大人。”

繼母張氏面無表情道:“坐吧。”

劉景坐到繼母張氏對面,笑着對弟妹說道:“你們兩個也坐。”

“諾。”劉和、劉饒一臉喜氣,脆生生應道。

很快嫂子賴慈亦領着劉羣進來,六人相繼落座。

食案不同於書案,既長且寬,容納六人綽綽有餘,然而寬大案上食物卻略顯簡單,僅豆腐、春韭,菹菜、豆豉,還有一道一看就寡淡無味的菜湯。

漢世素有“患疾重食”的傳統,人們普遍認爲生病者身體虛弱,要多吃魚肉等有營養的東西纔會好得快。

可憐劉景養病期間,每日二餐頓頓“蔬食菜羹”,見不到半點葷腥,加上當今烹飪技術極端落後,日常不過蒸煮而已,調味品也少,做出來的東西實在讓人難以下嚥。他前世小時候吃的百家飯,都比這強多了。

如今好不容易病癒,伙食依舊沒有任何改變。

其實他何嘗不知兄長新喪,不宜吃魚肉,可這伙食委實太差了,難道家裡真的已經窮到這個地步了?

發覺劉景遲遲沒有拿起匕、箸,也就是勺子和筷子,張氏在對面突然出聲問道:“仲達,你爲何不吃?莫非是飯菜不合你的胃口?”

劉景生怕張氏借題發揮,立即否認道:“沒有,兒子想事情想走神了,這就吃,您也請用。”說完端起碗筷徐徐用飯。

感到飯菜難吃的絕不止他一人,劉和、劉饒、劉羣幾個小的全都苦着小臉,艱難吞嚥。

也是他們從未經歷過苦日子,能夠頓頓吃上白米飯,對如今大部分人來說絕對是一種奢望。

以荊南地區爲例,這裡雖然號稱“飯稻羹魚”,然而平民百姓哪怕豐收之年,也無法頓頓吃到白米飯,每日二餐大多是以稀粥、粗飯爲主。粗飯指的是麥飯、豆飯等較爲粗糲的食物。

劉家既爲宗室,也是士族,素來恪守禮儀,講求“食不語,寢不言”,席間始終無話,只有碗筷碰撞和咀嚼食物的輕微聲響。

劉景一直都留意着嫂子賴慈,整個用餐過程她沒有夾一道菜,飯也只吃了一小半就停了下來。

劉景忍不住開口相勸道:“嫂子,你吃得太少了。何況不食鹽、菜,只以白飯充飢,長此下去身體怎麼受得了,再多吃一些吧。”

賴慈搖了搖頭道:“嫂子吃不下了。”

劉景嘆道:“嫂子這般不知愛惜自己,倘若兄長泉下有知,何以安心?”

賴慈聞言痛徹心扉,無言以對。

劉景摸了摸侄兒劉羣的頭,說道:“就算嫂子不爲自己考慮,也該爲虎頭着想,嫂子若是病倒了,虎頭該怎麼辦?”

“阿母——”劉羣受到氣氛的感染,淚眼汪汪的呼道。

繼母張氏這時也適時出言勸道:“仲達所言有道理,漓姬,你再吃一點。”

君姑開口相勸,賴慈不敢不從,只好重新端起碗,勉強又吃了一些飯菜。

(本章完)

第48章 取字第417章 柤中第511章 開戰第394章 夜襲第124章 宴會第29章 承諾第79章 命案第301章 城破第102章 劉修第92章 先賢第335章 十哲第23章 赴任第284章 澤國第335章 十哲第304章 北上第440章 匕見第328章 許都第93章 墓祭第288章 義士第179章 到來第223章 習珍第173章 南下第430章 落幕第121章 王粲第227章 火攻第104章 軍法第61章 鞭笞第122章 贈文第73章 送別第356章 請婚第533章 勸止第308章 遺願第149章 要求第447章 高義第142章 計劃第339章 出戰第245章 巡視第131章 嫁妝第353章第235章 軍市第324章 膝席第444章 東曹掾第239章 嚴法第12章 質書救鄰第492章 名士第409章 詐降第15章 救命恩人第231章 勸降第274章 攻城(下)第77章 赤驥第193章 耒陽第492章 名士第516章 夜取第226章 死第295章 召見第231章 勸降第13章 張羨第310章 親近第280章 投靠第89章 桃板第178章 來接第272章 魏延第5章 虎頭第478章 黃鐘第508章 南昌第457章 飛矢第484章 丹陽第451章 水鏡第112章 擔憂第186章 八月第527章 有君第63章 突襲第522章 變故第26章 市樓第462章 郊迎第430章 落幕第199章 撤離第208章 斬殺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117章 清茶第428章 突圍第430章 落幕第115章 納彩第189章 噩耗第163章 解土第14章 市井第182章 慈幼第159章 退讓第433章 堅韌第96章 建安第123章 赴宴第70章 攤牌第418章 預備第484章 丹陽第30章 陶觀第217章 牀弩第369章 出使第154章 縣舍第4章 賴慈第276章 張津
第48章 取字第417章 柤中第511章 開戰第394章 夜襲第124章 宴會第29章 承諾第79章 命案第301章 城破第102章 劉修第92章 先賢第335章 十哲第23章 赴任第284章 澤國第335章 十哲第304章 北上第440章 匕見第328章 許都第93章 墓祭第288章 義士第179章 到來第223章 習珍第173章 南下第430章 落幕第121章 王粲第227章 火攻第104章 軍法第61章 鞭笞第122章 贈文第73章 送別第356章 請婚第533章 勸止第308章 遺願第149章 要求第447章 高義第142章 計劃第339章 出戰第245章 巡視第131章 嫁妝第353章第235章 軍市第324章 膝席第444章 東曹掾第239章 嚴法第12章 質書救鄰第492章 名士第409章 詐降第15章 救命恩人第231章 勸降第274章 攻城(下)第77章 赤驥第193章 耒陽第492章 名士第516章 夜取第226章 死第295章 召見第231章 勸降第13章 張羨第310章 親近第280章 投靠第89章 桃板第178章 來接第272章 魏延第5章 虎頭第478章 黃鐘第508章 南昌第457章 飛矢第484章 丹陽第451章 水鏡第112章 擔憂第186章 八月第527章 有君第63章 突襲第522章 變故第26章 市樓第462章 郊迎第430章 落幕第199章 撤離第208章 斬殺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117章 清茶第428章 突圍第430章 落幕第115章 納彩第189章 噩耗第163章 解土第14章 市井第182章 慈幼第159章 退讓第433章 堅韌第96章 建安第123章 赴宴第70章 攤牌第418章 預備第484章 丹陽第30章 陶觀第217章 牀弩第369章 出使第154章 縣舍第4章 賴慈第276章 張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