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設計

bookmark

第509章 設計

孫賁死守南昌,閉門不出,與東湖別營成犄角之勢。

諸葛亮率領之軍不過兩萬人,而孫賁則擁兵萬餘,實力雖稍遜諸葛亮一籌,卻也相差不遠。

這樣的實力對比,顯然不足以讓諸葛亮放開手腳攻打南昌,必須要將孫賁從南昌引出來。

最直接的辦法,便是攻打東湖別營,畢竟東湖別營一破,南昌就成孤城了,孫賁不敢不救。

接下來兩天,諸葛亮命人入山林採伐木材,修造攻戰器械。

“軍師,新淦縣長周鳳求見。”正在大帳中和徐庶、楊儀等人幾人商討軍務的諸葛亮,忽聞侍衛稟報,不由微微一怔。

“周鳳不好好待在新淦,來我這裡幹什麼?”諸葛亮心中疑道。他沒有對周鳳食言,在東進的過程中攻下漢平、新淦諸縣後,立即上表周鳳試守新淦縣長。

“帶他進來。”諸葛亮道。

“諾。”

周鳳被侍衛領進帳中,面對坐在主位上的諸葛亮恭恭敬敬拜道:“小人周鳳,拜見軍師。”

諸葛亮與徐庶、楊儀相視而笑,忍不住提醒周鳳道:“足下現在已是一縣之尊,爲國牧守百里之疆,豈能再自稱小人?”

“小……”周鳳急忙改口道:“在下鄉野粗鄙之人,不知禮儀,讓軍師及諸君見笑了。”

諸葛亮邀周鳳就坐,開門見山問道:“足下棄縣寺於不顧,跑來見我,不知所爲何事?”

周鳳回道:“在下被軍師委以縣長之任,不勝感激,只恨不能追隨左右,殺敵建功。知軍師專意南昌,一時無暇東顧,便自作主張,出兵東取臨汝。”

“嗯?”諸葛亮面色微訝,臨汝縣位於新淦縣以東,因爲不在行軍路線上,所以諸葛亮也就沒有出兵佔領。周鳳寇盜出身,從不是個安分的人,其私自出兵佔領臨汝,諸葛亮倒也沒有太過意外。

“在下攻克臨汝後,在城中抓獲了廬陵太守孫輔的使者,並在其身上搜出孫輔寫給孫賁的信。”說到這,周鳳將信從懷中取出上交諸葛亮,臉上難掩得意之色。

說來孫輔使者也是倒黴,廬陵與南昌之間主要有兩條道路,分別途經新淦和臨汝,孫輔使者知道新淦已經易主,便改道臨汝,沒想到還是沒能逃過一劫。

諸葛亮打開信匆匆一瞥,不覺失笑,他還道孫賁爲何不做抵抗,任由他一路長驅直入,進抵南昌,原來是打着讓孫輔從後偷襲宜春,斷他後路的念頭。

可惜孫賁算盤打得再精,也猜不到荊州軍還有一支人馬,從南進攻廬陵。

孫輔的這封信,正是要告訴孫賁,廬陵南部遭到荊州軍襲擊,眼下廬陵形勢十分不妙,他要先圖自保,暫時無力攻打宜春。

“元直,你也看看……”諸葛亮將信交給身旁的徐庶。

“軍師莫非想要利用這封信大做文章?”徐庶快速掃視一遍,又把信遞給鄰座的楊儀。

諸葛亮頷首道:“沒錯,我等可佯裝宜春遭襲,使營中將士鼓譟,並大舉調兵回援。孫賁探知此事,定然按耐不住,十有八九會傾巢而出,與我決戰。”

徐庶暗暗點頭,認爲這個計策可行,孫賁上當的概率極大。

原本他們的計劃是攻打東湖別營,以引出孫賁,可東湖別營雖新建不久,防備未周,到底也是一座重兵據守的營壘,強行攻打,損失絕不會小,屆時孫賁出兵襲其後,很容易顧此失彼。

相比之下,諸葛亮這個計策就好多了,引誘孫賁主動來戰。

楊儀也認爲此計可行。

諸葛亮對徐庶、楊儀道:“元直、威公,此事由你二人負責。”徐庶思慮精細,處茲不惑;楊儀才智敏捷,勇於任事,只有交給他們辦,諸葛亮才能安心。

“諾。”徐庶、楊儀起身領命。

諸葛亮目光重新轉回到周鳳身上,讚道:“足下旬日之間,連立大功,真可謂我軍福將也,我看用不了多久,足下就有機會榮登兩千石了,請繼續努力。”

諸葛亮所言兩千石,指的當然不是比兩千石的校尉、中郎將之流,而是一郡之太守。當然,諸葛亮這話只是爲了勉勵周鳳,他距離太守之位還差得遠呢。

周鳳卻信以爲真了,咧嘴笑道:“借軍師吉言,若能爲兩千石,我家必可躋身宜春著姓。”

“勉之。”諸葛亮笑道。

接下來又風平浪靜的過了幾天,算算時間,差不多應該“收到”宜春的“消息”了,在徐庶、楊儀的親自主持下,荊州軍將士相繼鼓譟起來,諸營皆譁。

這邊鬧出這麼大的動靜,自然被江東軍斥候第一時間察覺,消息很快便傳回南昌。孫賁聽罷大喜,心道:“難道國儀(孫輔)已經出兵奪取宜春了?就算暫時未下,也必攻之甚急,不然楚賊何至於慌亂成這個樣子?”

豫章文武則大多茫然不解,孫賁唯恐走漏消息,導致計劃失敗,沒有告訴任何人,知情者只有身旁寥寥幾名親信,連功曹劉壹、五官掾徐平都未透露。

二人雖是他治理豫章的左膀右臂,但如今這個危急時刻,他實在對二人沒有半點信心。

當年劉壹能說服華歆放棄抵抗,出迎孫策,難道就不會背叛他嗎?徐平族兄徐宗已投降劉景,誰知道徐平心裡有沒有同樣的想法?

這些豫章大族出身的士子,首先考慮的是家族,其次纔是君主,如果歸順劉景對家族有益,關鍵時刻,他們會毫不猶豫的拋棄孫賁,投入劉景的懷抱。

孫賁也不多做解釋,招呼衆文武趕往松陽門樓,觀察敵情。

荊州軍營駐紮在南昌以南數裡外,雙方距離頗遠,看不真切,好在斥候不斷傳回消息,荊州軍諸營陸續譁然,不過情況並沒有到失控的地步,在敵將的安撫下,諸營已經陸續安定下來。

豫章文武儘管不知荊州軍出了什麼事,見沒有發生營嘯,大感失望,孫賁卻成竹在胸。

入夜,斥候突然來報,荊州軍正暗中調動兵馬,情況不明。

(本章完)

第532章 用意第317章 祭祖第224章 潰敗第385章 夷陵第123章 赴宴第470章 策論第75章 百石第293章 奇策第443章 韓暨第71章 洗手第443章 韓暨第184章 七夕第376章 出征第279章 連雨第147章 衡山第312章 心意第6章 葛生第66章 徙邊第5章 虎頭第538章 董和第109章 難題第516章 夜取第366章 歎服第525章 劉曄第301章 城破第494章 戰臨第110章 主簿第317章 祭祖第16章 決定第383章 李嚴第98章 高利貸第458章 斬羽第184章 七夕第506章 桃李第261章第460章 趙戩第537章 茂才第516章 夜取第215章 南下第121章 王粲第540章 國士第450章 官學第292章 救治第310章 親近第411章 不義第344章 中箭第511章 開戰第524章 馬尾第66章 徙邊第238章 求援第37章 邀請第325章 泉陵第368章 江東第281章 面見第179章 到來第376章 出征第79章 命案第41章 吟詩第140章 二年第267章 比箭第408章 試探第89章 桃板第430章 落幕第505章 周鳳第294章 輕鬆第59章 嚴肅第411章 不義第134章 流淚第117章 清茶第356章 請婚第90章 朝會第354章 屯田第355章 立春第130章 親迎第420章 評價第117章 清茶第121章 王粲第323章 爲壽第375章 返回第484章 丹陽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87章 請醫第268章 填塹第538章 董和第109章 難題第108章 名望第444章 東曹掾第138章 徵辟第403章 破城第263章 水戰(下)第435章 裴司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316章 禁酒第239章 嚴法第222章第20章 南陽來客第123章 赴宴第305章 內附第216章 取名第462章 郊迎
第532章 用意第317章 祭祖第224章 潰敗第385章 夷陵第123章 赴宴第470章 策論第75章 百石第293章 奇策第443章 韓暨第71章 洗手第443章 韓暨第184章 七夕第376章 出征第279章 連雨第147章 衡山第312章 心意第6章 葛生第66章 徙邊第5章 虎頭第538章 董和第109章 難題第516章 夜取第366章 歎服第525章 劉曄第301章 城破第494章 戰臨第110章 主簿第317章 祭祖第16章 決定第383章 李嚴第98章 高利貸第458章 斬羽第184章 七夕第506章 桃李第261章第460章 趙戩第537章 茂才第516章 夜取第215章 南下第121章 王粲第540章 國士第450章 官學第292章 救治第310章 親近第411章 不義第344章 中箭第511章 開戰第524章 馬尾第66章 徙邊第238章 求援第37章 邀請第325章 泉陵第368章 江東第281章 面見第179章 到來第376章 出征第79章 命案第41章 吟詩第140章 二年第267章 比箭第408章 試探第89章 桃板第430章 落幕第505章 周鳳第294章 輕鬆第59章 嚴肅第411章 不義第134章 流淚第117章 清茶第356章 請婚第90章 朝會第354章 屯田第355章 立春第130章 親迎第420章 評價第117章 清茶第121章 王粲第323章 爲壽第375章 返回第484章 丹陽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87章 請醫第268章 填塹第538章 董和第109章 難題第108章 名望第444章 東曹掾第138章 徵辟第403章 破城第263章 水戰(下)第435章 裴司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316章 禁酒第239章 嚴法第222章第20章 南陽來客第123章 赴宴第305章 內附第216章 取名第462章 郊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