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海昏

bookmark

第518章 海昏

卻說諸葛亮、徐庶入城後,第一時間發佈安民告示,諭令里巷開放出行,市井照常營業。

並於城中各處張貼《討孫賁檄文》,向南昌士民歷數孫賁對長沙做出的種種罪惡之事,表明荊州軍絕非妄自興兵,而是上應國家,下順人心,弔民伐罪。

接着兩人於正堂召見郡府諸吏,由於功曹(劉壹)稱病,五官掾(徐平)被殺,主簿(孫賁親信)棄職,郡府眼下已無主事大吏,徐庶以徐苗有功,擢爲主簿,協助自己治理豫章郡事。

午後,諸葛亮、徐庶稍稍得閒,聯袂前往劉府,拜訪劉壹。

劉壹稱病歸家,不過是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態度,並非真的要爲孫賁盡忠竭節。如今諸葛亮、徐庶親自登門拜訪,給足了劉壹面子,他也就順勢從病牀上起身,與二人相見,同返郡府。

有劉壹、徐苗共同主持大局,至少郡府內部已是穩如泰山。

南昌以北百里,海昏,城北。

彭虎臉色陰沉地望着城頭,只見他大手一揮,下令進攻,其麾下徒衆頓時發一聲喊,扛着簡陋的雲梯,推着遲重的撞車,亂哄哄的朝着海昏城下衝去。

彭虎原有徒衆過萬,之前遭遇江東軍衆將聯合圍剿,死傷慘重,現在麾下部衆只剩三千,看似也不少,可大部分都是新近收編的賊寇和裹挾而來的鄉民,真正跟隨他多年的鄱陽宿賊僅許千人。

彭虎原本心裡抱着暫時依附劉景,借兵攻取太史慈老巢海昏,收其財貨部曲,以東山再起的想法。結果劉景確實借給他兩千精兵,但卻沒有將指揮權交給他,而是另派大將文聘統領。

文聘表面上以副將自居,對他這個名義上的主將十分客氣,實則彭虎根本指揮不動對方,如此次攻城,文聘領兵別屯城東,自行其是,完全不理他的命令。

彭虎心中憤恨不已,卻也拿對方毫無辦法,只能強忍下這口惡氣,驅使自己的部衆攻城。

彭虎往日縱橫山川,剽略鄉里,很少攻打城池,攻城經驗少得可憐,加上麾下盡是烏合之衆,場面怎一個“亂”字了得。

相比之下,海昏守軍皆爲太史慈舊部,人數雖少,卻十分精銳,彭虎部衆衝到護城河前,守軍立刻弓弩齊發,雨射城下。

彭虎部衆披甲者寥寥無幾,只能一邊舉楯抵擋箭矢,一邊踩着浮橋行進,橫渡護城河的過程中,彭虎部衆不斷中箭落水,能夠成功登上對岸的十無二三。

好不容易抵達城下,纔將雲梯架穩,豈料熱油、糞汁兜頭澆下,梯上的彭虎部衆登時被淋得滿頭滿身,發出淒厲的慘叫聲。

後面的人何曾見過這等駭人場面,一時間心中大懼,皆躊躇不前,旋即被守軍的箭雨淹沒。

不知是誰第一個轉身逃跑,隨即引發連鎖反應,彭虎部衆死傷無數才抵達城下,沒有給守軍造成一點壓力,就這麼輕易的敗退了,直氣得彭虎破口大罵。

Wшw◆ ttkan◆ ℃o

浮橋上,敗退的潰兵與進攻的士卒撞個正着,雙方擠作一團,後果可想而知,不是被守軍射殺,就是溺斃於水中,就算僥倖逃回,也很快被督戰隊捕斬。第一次進攻,就這麼草草收場。

稍作休整後,彭虎馬上又組織了第二輪進攻,儘管比第一輪進攻強一些,卻也強得有限。

彭虎這次出奇的平靜,因爲他心中再無僥倖,本以爲太史慈不在,海昏或可一戰而下。事實證明他想多了,憑自己手下這羣烏合之衆,根本攻不下海昏。

另一邊文聘稍作試探,發現海昏城防穩固,將士用命,更加堅定了心中“攻城爲下,招撫爲上”的想法,當即停止進攻。

數天前,文聘與彭虎渡江而來,偷襲海昏以失敗而告終,他意識到海昏恐不易攻取,便派人潛入城中,遊說守軍出降。

連日來,隨着情報陸續傳回,文聘瞭解到海昏守軍並非鐵板一塊,既有誓死不降者,亦不乏態度曖昧之人。

尤其是昨日傳來諸葛亮率軍於南昌城下,大破孫賁的捷報。這個消息對海昏守軍造成了極大的衝擊,太史慈敗走艾、西,孫賁已是他們惟一的希望,而今聞孫賁大敗,自顧不暇,徹底沒了指望,現在擺在他們面前的就兩條路,要麼獻城投降,要麼與城俱亡。文聘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有人堅持不住,出城歸降。

隅中,有騎自南昌而來,手持孫賁頭顱,從海昏城下馳過,向城大呼道:“孫賁肆行兇虐,放毒長沙,今已伏誅……!”

城外的荊州軍將士聞言,頓時爆發出震天的歡呼聲,而海昏守軍,則陷入死一般的寂靜。

“軍師真神人也!”對諸葛亮之能,文聘由衷歎服。僅僅幾天時間,就擊殺孫賁,攻克南昌,即使古之名將,也不過如此。

“海昏降矣……”文聘斷言道。

果然,中午的時候,海昏城中便爆發了大規模叛亂,幾名不願投降的將領皆被殺死。

日昳之際,海昏城門洞開,守軍出降,文聘一一安撫,繼而率軍進駐海昏,接管城防。

彭虎一直覬覦太史慈的財貨、部曲,準備和文聘一起入城,飽略一番,以壯大自己。

文聘卻以彭虎與太史慈部素有仇怨,放其入城,恐生事端爲由,將彭虎擋在了城外。

彭虎愣在原地,一臉難以置信,他怎麼也沒想到文聘竟會做得這麼絕,這算什麼?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彭虎麾下皆山民賊寇,今日攻城,死傷了數百人,見荊州軍不讓他們進城劫掠,頓時怒目切齒,鼓譟起來,有的慫恿彭虎攻城,有的唆使彭虎叛走。

彭虎雖然氣得怒火中燒,卻沒有失去理智,眼下劉景勢大,而他麾下僅三千人馬,連劉景的偏師文聘部都打不過,與劉景作對,無異於自取死路。

謀奪海昏的計劃落空,現今彭虎只能繼續在劉景麾下委曲求全,等待時機。

想到這裡,彭虎強忍怒意,安撫部衆,返回營地。

(本章完)

第427章 身當第432章 獻計 (2)第476章 冬至第405章 防疫第163章 解土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463章 三郡第104章 軍法第323章 爲壽第421章 三英第460章 趙戩第318章 放歸第76章 新左史第517章 古樟第11章 帶經耕鋤第122章 贈文第284章 澤國第446章 入城第393章 破城第520章 厚禮第191章 計議第362章 臨衝第86章 醉鄉居第131章 嫁妝第383章 李嚴第308章 遺願第88章 臘月第474章 柤中第170章 斬首第13章 張羨第491章 徐宗第60章 跋扈第382章 西進第424章 入陣第83章 預言第116章 再見第10章 劉伯嗣第368章 江東第442章 破局第423章 戰死第339章 出戰第419章 猛將第321章 瀏陽第33章 示衆第501章 彭虎第204章 曲轅第72章 偷長第472章 失策第218章 樓船第296章 捷報第419章 猛將第96章 建安第456章 房陵第9章 躬耕養客第307章 談判第301章 城破第538章 董和第472章 失策第315章 甘寧第16章 決定第506章 桃李第481章 團圓第258章第17章 杜襲第360章 獻計第14章 市井第136章 婚宴第285章 敗逃第260章第297章 除孝第82章 圍攻第470章 策論第294章 輕鬆第184章 七夕第282章 建言第352章 尊卑第114章 襄陽第300章 召集第164章 動手第126章 六禮第203章 魄力第523章 南下第2章 劉亮第63章 突襲第486章 主力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120章 茂才第455章 投降第57章 示好第21章 未婚妻第274章 攻城(下)第136章 婚宴第217章 牀弩第137章 洞房第280章 投靠第148章 警鼓第435章 裴司第354章 屯田第459章 焚橋第500章 敗慈
第427章 身當第432章 獻計 (2)第476章 冬至第405章 防疫第163章 解土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463章 三郡第104章 軍法第323章 爲壽第421章 三英第460章 趙戩第318章 放歸第76章 新左史第517章 古樟第11章 帶經耕鋤第122章 贈文第284章 澤國第446章 入城第393章 破城第520章 厚禮第191章 計議第362章 臨衝第86章 醉鄉居第131章 嫁妝第383章 李嚴第308章 遺願第88章 臘月第474章 柤中第170章 斬首第13章 張羨第491章 徐宗第60章 跋扈第382章 西進第424章 入陣第83章 預言第116章 再見第10章 劉伯嗣第368章 江東第442章 破局第423章 戰死第339章 出戰第419章 猛將第321章 瀏陽第33章 示衆第501章 彭虎第204章 曲轅第72章 偷長第472章 失策第218章 樓船第296章 捷報第419章 猛將第96章 建安第456章 房陵第9章 躬耕養客第307章 談判第301章 城破第538章 董和第472章 失策第315章 甘寧第16章 決定第506章 桃李第481章 團圓第258章第17章 杜襲第360章 獻計第14章 市井第136章 婚宴第285章 敗逃第260章第297章 除孝第82章 圍攻第470章 策論第294章 輕鬆第184章 七夕第282章 建言第352章 尊卑第114章 襄陽第300章 召集第164章 動手第126章 六禮第203章 魄力第523章 南下第2章 劉亮第63章 突襲第486章 主力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120章 茂才第455章 投降第57章 示好第21章 未婚妻第274章 攻城(下)第136章 婚宴第217章 牀弩第137章 洞房第280章 投靠第148章 警鼓第435章 裴司第354章 屯田第459章 焚橋第500章 敗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