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告一段落

bookmark

順着曲折曼回的廊道邁步,手裡拿着一疊奏章,那是天子批覆過的政務,需下傳處置。

範質一身紫服,姿儀端正,然而臉色生硬,神情沈肅,分外威嚴。年近四十,範質也越發透着些“老古板”的氣質,又抑或是身居高位,分執相權的緣故,使得他對自己立人行事有更多的約束與要求。

腳步顯得有些匆急,步步生風,帶動衣袂,就如範質向來偏急的性格一般,惹得伴其側,王溥得亦步亦趨地跟着。比起範質,王溥的氣度看起來,則明顯有活力多了,青年俊士,不外如此。

瞥着身邊的緋袍青年,範質心裡也難免有些羨慕與嫉妒的情緒。他自後唐年間入仕,在這亂世變遷中,歷三朝六代,直到碰到劉承祐,才得以厚積薄發,馭文執政,撰史修法,揮灑其能。及居相位,人生抱負,才得以初現。

而王溥,未到而立之年,遇制舉則進士及第,若非有王樸,必是狀元。入仕便逢明君,爲近臣,常議軍國大事。朝廷才士漸多,少壯之臣崛起,但王溥比起其他人,起點明顯高了一大步。

見王溥跟得有些侷促,範質放慢了腳步,想了想,說道:“齊物,陛下向來重視你之才幹,佛寺監察條制,我看就勞你多多費心了,老夫爲輔。”

聽範質這麼講,王溥有些不解,拱手錶示謙遜道:“有相公在,下官豈敢用事。《大漢刑統》尚且出於相公之手,區區條制......”

不待王溥說完,範質接話道:“你也知區區條制,耗費不了多少精力,只需對症下藥,因情制宜,考慮周全即可。”

頓了一下,範質又道:“‘滅佛’之事,持續不了多久,即將收尾。此事乃陛下與朝廷大計,必定不能有始無終,而此後妥善收場,便在這一份規範條制的基礎上。此番滅佛,上下盡力者,皆是追隨陛下的忠敢之臣,陛下這是欲讓你我也出一份力。然而老夫卻也知曉,陛下更想熬煉你的資歷......”

“相公是否過慮了?”聞其言,王溥嘴角仍掛着一道溫和笑容。他的話,翻譯過來就是,範相公你也許想多了!

“齊物入朝有兩年了吧!”見狀,範質突然轉變話題。

王溥點頭,兩眼分外清明:“乾祐元年中秋制舉,而今正兩年有餘!”

停下腳步,同王溥於宮苑內一角亭暫坐,範質遙望重重宮闈,說道:“而今朝廷,老臣隱退,權歸中樞,諸部司職位,*****仍衆。陛下御臨以來,銳意進取,厲行革興,選賢舉能,你我皆在此列。這兩年制、常舉,雖然也選拔了一些人才,但相較於朝中的情況,仍屬後繼乏人。這些情況,以你王齊物的見識眼光,想必也能看出幾分吧。”

“老夫作爲旁觀者,也能看出來,陛下對你王齊物,是寄予厚望的。假以時日,政事堂必有你一方席位......”

一番論談,讓王溥沉默了一陣,爾後方緩緩起身,朝範質鄭一禮:“下官多謝相公教誨!”

旋即,又朝向崇政殿方向,鄭重一拜。

範質這番說辭,看起來,倒是有點爲了撂事與王溥,而作忽悠的意味......

見王溥的反應,範質捋須,生硬的面龐上,多出了一道笑容,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

閒談幾許,範質當先,返政事堂而去,而今的範相公,已成爲政事堂中的骨幹之臣,肩挑時務,權柄日重,威望漸隆。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

秋去冬來,隨着天氣漸涼,動物收起了爪牙,朝廷也漸息大政,前後持續了四個月的“整佛治法”,在乾祐三年冬至日這一天,由皇帝下詔,中樞宣發,正式結束。

在這場名整飭、實滅佛的運動中,共廢置墮毀大小佛寺計三萬三千七百三十所,釋放丁口約以二十三萬人,另緝捕查究犯法忘逸之淄徒七千餘人,僅各地上報,收繳土地七百六十餘萬畝。

至於財貨、糧食之類,看得着的眼前利益,則更豐富。作爲這場饕餮盛宴中佔大頭着,輸往東京的銅料便有上千萬斤,至於金銀、錢糧更是無算,總之是肥了一波,陸續輸入東京的巨大滅佛紅利,早已讓一干朝臣安心了。雖然,總少不了人閒言碎語,把“暴政”、“苛舉”拿來說事,爲此,武德司已教彼輩做人了。

此變之後,大漢全國寺院,僅餘三千餘座,系籍僧尼不足六萬,大漢佛宗發展,遭到重創。

當然,巨大的收益背後,沒能避免禍患。在這數月之中,諸道州共生民亂四十餘起,民亂雖分大小,然地方將吏平亂亦有效率高低,手段差異,與亂之民死傷逾兩萬。並且河南之地,有不少僧尼偷偷逃亡南唐、荊南避難,雖然朝廷及時發令遣兵攔截,仍舊造成了不小的人口流失。

當然,南唐佛道益昌,這些寧肯遠避他國的僧人,向佛意志顯然堅韌,這些人到南唐,對於大漢而言,倒也並非完全壞事。

而受皇帝命,範質與王溥召集一干學士,就佛寺及僧尼的管理制定出了一套比較全面的制度,曰《大漢乾祐中外寺院僧尼管理條制》。

首先是寺院的存廢,諸道州縣鎮,皆有敕額,以“功德”及戶籍人數定之,無敕額而私建者,法辦。

其次,僧尼系籍,需在官府登記,上報中央祠部,統一管理。系籍僧尼,定期考覈。

第三,出家剃度,男女有年歲限制,男年十五,女年十三,另需家中父母、祖父母同意,已孤者需同居伯叔兄處分,即便如此,還需官府考驗經文。全部符合條件,方與系籍。

第四,便是繼續發展度牒制度了,對於往朝度牒,盡數廢棄,而現存寺院之僧尼,需在一年之內向官府申領受牒,當然,免不了再被刮一層油水,畢竟官府也是有行政成本的。

至於其他,則是一些補充細條,禁絕先時僧尼聚衆眩惑流俗之舉,如戲弄道具、符禁左道、妄稱變現還魂坐化、聖水聖燈妖幻之類,另增觸例懲戒法辦之條例。

這些條制,無異於對佛門的發展,再增加一層限制,劉承祐粗觀而從之,沒有更多計較,甚至對於這些條制,也並不是特別在意。此次滅佛,在他心裡,實則屬於一錘子買賣,抑佛發展,終究不是他最終目的。

他也不認爲,靠着這麼些條制,便能真正限制佛門的發展,釋宗的生命力,實在太頑強了。他這一朝,或能壓制,繼世之君呢?隔世之皇呢?

在劉承祐看來,只要對他的宏圖大業有利,國情發展,時世現狀,需要他滅佛,他就做了,就是這麼簡單!

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380章 投漢第65章 決議南征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489章 不好收場第276章 陰山南麓的戰事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280章 慮難備戰於前第180章 博弈第79章 “撫遠之戰”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374章 善待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1717章 郭威終於走了第152章 聽政3第94章 汝公出山第33章 西巡結束第122章 睡仙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465章 “教匪”第92章 萬歲殿宴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35章 楊村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90章 安全脫身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305章 遼國三載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365章 看衰第469章 視察澶州第321章 駕幸樞密院第32章 郭氏之慮第99章 又窮了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294章 北伐的尾聲3第317章 修法第1809章 餞行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10章 如此處置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183章 王景崇有話說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47章 八十萬軍隊帶來的壓力第118章 商賈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105章 密探專奏第59章 不知死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377章 難知禍福的決議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第39章 濮州案(2)第283章 降將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第137章 整編事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122章 燕王請戰第132章 做媒第128章 二使攜禮來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303章 兄弟之間第203章 勝利的意義第386章 蕭卿,起來吧第154章 滅門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34章 苦難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129章 叔父第44章 太后相召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1713章 機遇第329章 遊市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255章 雍王犒軍第122章 睡仙第150章 聽政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369章 找上門來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236章 母、妻、子第6章 相形見絀世宗篇36 不一樣的完顏部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168章 忠奸難辨第133章 捷報第42章 天上掉下來的禁帥之位
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380章 投漢第65章 決議南征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489章 不好收場第276章 陰山南麓的戰事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280章 慮難備戰於前第180章 博弈第79章 “撫遠之戰”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374章 善待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1717章 郭威終於走了第152章 聽政3第94章 汝公出山第33章 西巡結束第122章 睡仙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465章 “教匪”第92章 萬歲殿宴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35章 楊村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90章 安全脫身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305章 遼國三載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365章 看衰第469章 視察澶州第321章 駕幸樞密院第32章 郭氏之慮第99章 又窮了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294章 北伐的尾聲3第317章 修法第1809章 餞行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10章 如此處置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183章 王景崇有話說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47章 八十萬軍隊帶來的壓力第118章 商賈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105章 密探專奏第59章 不知死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377章 難知禍福的決議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第39章 濮州案(2)第283章 降將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第137章 整編事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122章 燕王請戰第132章 做媒第128章 二使攜禮來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303章 兄弟之間第203章 勝利的意義第386章 蕭卿,起來吧第154章 滅門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34章 苦難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129章 叔父第44章 太后相召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1713章 機遇第329章 遊市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255章 雍王犒軍第122章 睡仙第150章 聽政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369章 找上門來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236章 母、妻、子第6章 相形見絀世宗篇36 不一樣的完顏部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168章 忠奸難辨第133章 捷報第42章 天上掉下來的禁帥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