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

bookmark

隨着慕容德豐勸說,劉暘的臉色肉眼可見地難看起來,眼神冰冷,目光犀利,彷彿要吃了慕容德豐一般,但卻又給人一種被戳中痛處的感覺。

“住嘴!”劉暘忍不住揮了揮手,伸到空中,又生生收了回來,顯然他在剋制自己的情緒。

見狀,慕容德豐嘆了口氣,也不再那麼急切,沉吟了下,方纔坦誠地說道:“殿下,臣知道今日所言或有不當,實乃大忌,若是傳將出去,甚至有喪生的風險。

然而,有的話,臣不得不講!臣絕無意也不敢挑撥殿下兄弟親情,但爲江山社稷之安全,爲士民黎庶之安康,爲朝廷體制之穩定,爲人倫綱常之延續,安東、安西必需加以控制,秦、魏二王,必需加以限制,否則,後患無窮!

尤其安東,距離遼東、河北的距離太近了.”

“控制!限制!”劉暘有些惱火了,反問道:“二地都在數千裡外,朝廷如何控制?二地環境偏僻,人情複雜,不負特權,如何能維護朝廷的權威,鞏固漢家的統治。

一味的猜忌防備,豈不讓那些前仆後繼、不避苦寒艱險的漢家兒郎寒心?

秦王對朝廷的忠誠負責,人所稱道,若無他在安東苦心經營,何來今日東北邊陲之穩定,若無安東屏障,燕山、遼東二道,何來安定發展之餘地,河北中原,又何來如今的富庶繁榮?你當秦王頭上銀絲是平白長出來的嗎?

陛下本就有意分封諸王,以秦王之能力、資歷、功德,就是把安東賜給他,又能如何?

若因無謂的猜忌,致使大漢二十餘年東北開拓之成果付諸流水,使安東復失於蠻夷之手,使遼東、燕山再度暴露於北狄侵犯之下,這樣的後果與責任,誰能承受得起,這是你樂於見到的嗎?”

也就是周遭無人,劉暘終於說出了他的心理話,幾乎發泄一般,既在指責慕容德豐的無端猜忌、不顧大體,也彷彿在傾訴着他的顧慮。顯然,劉暘的心胸之中,同樣積攢了太多的苦悶了。

難得見劉暘有如此失態之時,慕容德豐也呆了下,然後跪倒在地,悵然地說道:“殿下,就當臣小人之心吧!只是,分封之議萬萬不可,那是遺禍無窮之策,還請殿以史爲鑑!”

“你以爲,這等事,是我能做主的嗎?”劉暘冷冷地說道:“爾等憂思多慮,每每叫我防備警惕,然如何爲之,有何行之有效的手段,是否能孚人心,這些你怎麼不提?”

面對劉暘的質問,慕容德豐沉默了下,然後道:“殿下,安東之患,根本原因,還在於秦王久鎮當地,手握軍政大權。邊地有邊地的治法,對於安東,朝廷並非毫無善法,只能放任,且首在用人。臣以爲,將秦王調離安東,是最妥當的辦法,既能穩定局面,也不傷天家親情.”

“呵呵呵”聽慕容德豐這則建議,劉暘笑了笑,笑聲中包含着少許的無奈:“你們這些人啊!當年秦王在京之時,你們想着辦法要把他排擠出京,覺得他在朝中威脅太大。如今,他在安東一待便是十多年,披荊斬棘、篳路藍縷,好不容易闖出一片天地,又要將他調離!

你們這點心思,莫非以爲能瞞過陛下的眼睛?陛下看你們這些人,要這般欺負他的長子,他會作何感想?”

“殿下,江山社稷爲爲重!”

“難道大漢的皇長子,會是威脅大漢江山的禍害嗎?”劉暘質問道。

慕容德豐聞言默然,顯然,他還真是這麼想的。

君臣二人沉默了好一會兒,還是劉暘嘆了口氣,衝慕容德豐揮揮手:“日新,你的忠誠我明白,顧慮或有道理,但遠不至此。帝國實在太大了,需要宗室、勳貴鎮守地方,以鞏固維護江山,尤其是邊陲開拓之地,絕不能因噎廢食!

何況,只要朝廷穩定,何懼邊鎮?倘若朝廷內部出了問題,那面臨的,又何止是你口中所提禍患?

陛下此前不時提到‘格局’二字,我如今感觸是越發深刻了,不要因爲這些無謂的猜忌,做出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來,度量不妨放大一些.”

慕容德豐聽劉暘這麼說,仔細地打量了劉暘一會兒,想了想,方纔拱手道:“殿下仁厚,器量恢弘,臣自愧不如,受教了!”

當然,根本原因還在於,對於這些事,別說這慕容德豐了,就是太子所能做的都是極其有限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真讓太子做出些什麼,現實條件是不允許的,相反,甚至可能招致禍患。他們能猜忌秦王,殊不知劉皇帝也能猜忌太子,這個時候,最需要的反而是安分守己。

想到這些,慕容德豐忽覺有些驚悚,整個人從自己的定式思維中清醒過來,頓時冷汗涔涔,拱手拜道:“殿下恕罪,臣今日失言了!”

見慕容德豐突然如此反應,劉暘略感啞然,但觀察了他一下,嘴角終於露出一點笑容。他對慕容德豐還是很看重的,也不希望他太魔怔了。

當然,慕容德豐真正想的是,眼下談那些還太早,在劉皇帝還鎮壓着天下的時候,做什麼都是有限制的。太子與他們這些人的時代在將來,日子還長着了,將來的事情,將來再辦,未爲遠也。即便再過個十年二十年,又能如何,他們還是等得起的.

當然,若是真那麼長,也確實太久了,太難熬了!

“好了,還有什麼事?”劉暘重重地舒了一口氣,顯然心中並沒有多少輕鬆。

慕容德豐又取出一份奏章,道:“西征將士的賞賜及撫卹,樞密院已然覈定完畢,陛下仍讓殿下再審閱一遍,若無問題,便可移交兵部,儘快發放落實!”

這件事可不是一件小工程,需要費些時間,劉暘點頭道:“我知道了,放這兒吧,我儘快審完!”

“是!”

“殿下!”慕容德豐恭敬地將奏章放到書案上,想了想,又道:“臣聽聞今日朝上,陛下曾以前漢武帝作比!”

“消息傳得倒挺快啊!”聞言,劉暘活動着的手停頓了一下,而後平靜地道:“是有這麼回事!你有什麼看法?”

慕容德豐思索了片刻,拱手答道:“恕臣直言,陛下這是在警示殿下與大臣們,同樣也是在警示自己!

臣以爲,這一點十分重要,對殿下也是益大於害,至少,陛下頭腦清醒,心中透亮,是欲以武帝爲鑑!

而殿下需要做的,只是一如既往,孝順君父,勤懇國事,如此足矣!”

“我,也是這麼想的.”

第413章 分食第66章 兄弟之國第41章 探監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74章 燥熱的遼帝第339章 那一腳第78章 南北併發第177章 小賢王第65章 決議南征第104章 平息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169章 遼國政壇的暗流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145章 了結第121章 父子異見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仁宗篇4 範公秉政,苦苦支撐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86章 戍卒之心第244章 邊帥變動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49章 醫政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186章 賜死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2053章 終章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62章 禍福之間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86章 籠絡人心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世宗篇39 寇準罷相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164章 監國第200章 新的時代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89章 威壓王帥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10章 老將出馬第131章 東京亂象第45章 移鎮之議第44章 聽政湖湘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82章 矛盾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294章 剎車,碎葉河畔戰鼓鳴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7章 貴戚解權第178章 祭拜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230章 邊情暫解第22章 荊南既定第109章 在長安第94章 善後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131章 川間棧道敗兵急第1693章 安西王第469章 四大改造、營所改革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174章 帝崩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248章 西撤!第303章 兄弟之間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93章 欒城之戰(完)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173章 闊別多年的東京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315章 質量最高的一次科舉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180章 躊躇滿志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276章 君心難測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320章 蠻瑤歸服第1738章 逆賊授首,準備撤軍第88章 天子金令
第413章 分食第66章 兄弟之國第41章 探監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74章 燥熱的遼帝第339章 那一腳第78章 南北併發第177章 小賢王第65章 決議南征第104章 平息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169章 遼國政壇的暗流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145章 了結第121章 父子異見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仁宗篇4 範公秉政,苦苦支撐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86章 戍卒之心第244章 邊帥變動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49章 醫政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186章 賜死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2053章 終章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62章 禍福之間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86章 籠絡人心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世宗篇39 寇準罷相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164章 監國第200章 新的時代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89章 威壓王帥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10章 老將出馬第131章 東京亂象第45章 移鎮之議第44章 聽政湖湘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82章 矛盾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294章 剎車,碎葉河畔戰鼓鳴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7章 貴戚解權第178章 祭拜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230章 邊情暫解第22章 荊南既定第109章 在長安第94章 善後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131章 川間棧道敗兵急第1693章 安西王第469章 四大改造、營所改革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174章 帝崩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248章 西撤!第303章 兄弟之間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93章 欒城之戰(完)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173章 闊別多年的東京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315章 質量最高的一次科舉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180章 躊躇滿志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276章 君心難測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320章 蠻瑤歸服第1738章 逆賊授首,準備撤軍第88章 天子金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