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5章 袁家莊

bookmark

去鹽州州城定邊東北四十里,有一鄉,名明湖,因鄉外有一湖泊得名。這是一座以漢人爲主的聚居點,不過由於明湖的原因,也有不少党項人散居周遭,共享水源。

然而,就是因爲這處水源,漢人與黨項人之間,矛盾重重,已到仇視的地步,在過去的二十年間,發生大小械鬥上百起,死傷過千。

鄉外有一莊,喚袁家莊,莊子不小,佔地足有上百畝,建築夯土爲主,環繞成壁,莊中有人口數百,同時也是方圓幾十裡的一處大集鎮。

若是向北,甚至能輻射百里,周圍不論是漢民還是胡民,都願意到袁家莊來交易,換取糧食、布匹、食鹽、酒水,甚至是鐵器。

畢竟,不論是往西還是往南,都要多走幾十裡的路程,方能參與集鎮貿易中。而在袁家莊,不只路程近,還能獲取相對的公平,就連稅吏,都要更好說話。

袁家莊的建立時間,並不算長,至今不過十年罷了。莊主名叫袁恪,恰恰就是“名震西北”的鳴沙匪首領。當然,知道他身份的人很少,也很少有人,會把袁恪同那被整個西北通緝的悍匪“盧南”聯繫到一起。

袁莊主在鹽州行事很低調,但是名氣很大,至少在明湖鄉,威望很高,因爲他仗義任俠,樂善好施,經常出錢出糧,救濟危難,由此得了一個好名聲。

不只是對莊客,就是對明湖鄉的漢民也一樣,在鹽州這樣的邊遠地區,生存條件艱難,民間的抱團情況要更加嚴重,而袁莊主的出現,也給了漢民百姓一個依靠。

明湖鄉的漢人,大部分都是外遷而來的漢人,以江南人爲主,遷居至此,已然整整二十年過去了。二十年的時間,在大西北風沙的磨礪下,也褪去了江南的秀氣,多了些西北的剽悍,環境最是磨鍊人的。

事實上,過去在明湖鄉的漢人豪強並不少,袁氏也並不出衆,袁恪之父畢竟是個文人,書香傳家,在世時,也以謙和著稱。

但袁恪不同,能文能武,長大之後,更顯豪傑風采,廣交好友,因其豪情與處置公正,很受讚揚。

而自十年前袁家莊建立起來之後,就更加一發不可收拾,袁家也成爲了明湖鄉第一“望族”,袁恪的名聲,甚至在州城中也有用。

這些年,不斷有當地豪傑之士,聞名而來,過門拜訪,不論聲名地位,袁恪都是大開莊門,美酒好肉招待,並親自作陪,供吃供喝不說,臨走還不忘奉上禮。

即便有一些名不副實、混吃混喝的人,也都是寬容相待,常言吃虧是福,人以誠而來,我必以誠相待。這些做派,更加助漲了袁恪在當地的聲名。

袁家莊的建立,是以當年隨其父北上的家僕爲基礎,輔以招攬了一些江南同鄉,逐漸發展起來。

到如今,莊內的莊客、莊民,已有三百餘人,其中,不乏剽悍之士。而袁恪帶領他們,不只種地墾殖,畜牧經商,還積極參與民兵訓練,每逢兵役、勞役,都是親自帶人,切實地配合官府政令,很受官府認可。

袁恪不只在漢人中名聲響亮,在周圍的胡民中也頗具影響,既服其名聲,也服其武力。其結交的豪傑中,就有不少胡人壯士,包括党項人。

明湖水源的爭鬥,也是在袁恪的調解下,方纔出了一個方案,漢人居南,胡人居北,矛盾方纔緩和,並且已經平靜了幾年了,即便有衝突,也都找到袁恪,由他判斷,並且都服其理。

這些年,在明湖鄉一些漢胡百姓中,已經形成了一個共識,有困難找袁莊主,有糾紛找袁莊主,有些官府難以解決的事,找袁莊主準沒問題。

曾經有鄉吏,對袁恪的威望十分嫉恨,上報州城,說袁恪有不臣之心,但其後不久,那名鄉吏就被調走了。後來聽說,感染疫病死了。

而得益於袁恪的苦心經營善名,至少明湖鄉這一片,幾乎所有的漢民,都團結在袁恪爲核心的袁家莊周圍,包括一些胡人。

在很多人眼中,袁恪就是一個大人物了,然而很長時間,在大漢的體制之中,袁恪都只是一個微末小吏,曾經當了足足五年的里正。

但是,誰也不敢忽視袁恪的影響力。當然,想要這樣的影響力,除了本身的人格魅力與能力之外,必要的手段是少不了的,更重要的,需要有官府的支持。

而袁恪在州城,自然不缺後臺,因爲他的大方,不只一些州官縣吏買他賬,和他稱兄道弟,更重要的,他美貌的妹妹是如今鹽州知州劉訪的姬妾。

搭上了一州之長的關係,袁恪在鹽州,自然是呼風喚雨。對於袁恪,知州也不是沒有提拔意思,曾經有意將他調到定邊城,擔任州捕,不過被袁恪以戀家的原故給拒絕了。

不過,或許是有些不好意思,知州劉訪還是把袁恪提拔到明湖鄉鄉長的位置上,讓他成爲當地真正的土皇帝。

在明湖鄉,大部分人都在念袁恪的好,覺得他仗義疏財,但是,卻很少有人去探究,他是如何來的這麼多資本。

賓客盈門,迎來送往,以及大量的莊丁、門客,再加上建立這樣一座莊園,僅靠附近的土地以及經商所產,是遠遠不夠的。

顯然,袁恪起家的過程中,背後有太多不可明言的東西,大部分愚民是不會在意的,聰明人會懷疑,但也正因爲聰明,不會亂說話。

至於州城的那些官僚權貴們,更不會在意區區一個明湖鄉,更何況,大方的袁恪,還能給他們帶去大量好處。

在近兩年,很多明湖鄉以及袁家莊的莊客,都發現,袁莊主變得低調起來,神秘起來了,雖然莊門大開,但不再像過去那般,親自招待,他本人很少出面了。

不過,這並不妨礙袁恪在當地一呼百應的聲望。而鑑於時局,袁家莊近來的氣氛也難免多了些緊張,對党項人的防備似乎多了,爲響應官府的號召,莊丁莊客的訓練也加多了,從莊外都依稀可見莊內的刀光劍影。

第169章 兩面三刀第35章 楊村第195章 漳泉獻地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第315章 質量最高的一次科舉第280章 傳國玉璽的消息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11章 請教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177章 耶律妃第442章 金玉滿倉,堆積如山第281章 使君赴任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34章 史卿,朕還有重任相托第98章 山道第51章 以鎰稱銖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1767章 心頭髮慌第328章 默認第233章 南口大戰2第461章 過重的恩典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風波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23章 夜宴第198章 秋獵第127章 皇城司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41章 劉信遭貶第364章 皇子戍邊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39章 濮州案(2)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97章 再臨六合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第39章 連夜南進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262章 大軍臨城,歸師難遏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116章 滿朝震動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44章 蘇逢吉案結第157章 提親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變遷第321章 矛盾第65章 決議南征第77章 安陽之殤第345章 剝削者第1687章 癸未年科舉第367章 下面的聲音第2052章 回京第27章 出兵爭論第30章 韓通與向訓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第136章 進退不得第444章 揣測者第341章 向錢看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第371章 慰問=送行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118章 棉第37章 回鶻使者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139章 韓常案第392章 搶救一下278章 軍務第2095章 太宗篇42 三項任命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8章 這就是真相?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第444章 揣測者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第157章 提親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1741章 壓力轉移第3章 姐夫的彙報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173章 漢遼皇帝之間的友好交流第146章 黃羊平278章 軍務
第169章 兩面三刀第35章 楊村第195章 漳泉獻地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第315章 質量最高的一次科舉第280章 傳國玉璽的消息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11章 請教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177章 耶律妃第442章 金玉滿倉,堆積如山第281章 使君赴任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34章 史卿,朕還有重任相托第98章 山道第51章 以鎰稱銖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1767章 心頭髮慌第328章 默認第233章 南口大戰2第461章 過重的恩典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風波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23章 夜宴第198章 秋獵第127章 皇城司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41章 劉信遭貶第364章 皇子戍邊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39章 濮州案(2)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97章 再臨六合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第39章 連夜南進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262章 大軍臨城,歸師難遏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116章 滿朝震動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44章 蘇逢吉案結第157章 提親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變遷第321章 矛盾第65章 決議南征第77章 安陽之殤第345章 剝削者第1687章 癸未年科舉第367章 下面的聲音第2052章 回京第27章 出兵爭論第30章 韓通與向訓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第136章 進退不得第444章 揣測者第341章 向錢看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第371章 慰問=送行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118章 棉第37章 回鶻使者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139章 韓常案第392章 搶救一下278章 軍務第2095章 太宗篇42 三項任命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8章 這就是真相?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第444章 揣測者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第157章 提親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1741章 壓力轉移第3章 姐夫的彙報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173章 漢遼皇帝之間的友好交流第146章 黃羊平278章 軍務